对多例腹泻患者使用耳穴埋豆法的护理观察体会论文_邱凡,敬晓蓉

(江油市中医医院 四川江油 6217000)

【摘要】目的:提高对耳穴穴位的认识。方法:因感受外邪、饮食所伤、七情不和、脏腑虚弱后出现腹泻水样大便患者22例,腹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例,对照组患者10例,对照组患者予口服西药蒙脱石散以及复方黄连素片剂进行服药后观察,治疗组患者运用中医方法耳穴埋豆压贴耳穴上颌、下颌进行按压。结果:治疗组的患者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结论:耳穴埋豆上颌、下颌两个穴位的方法对于感受外邪、饮食所伤、七情不和、脏腑虚弱后出现腹泻水样大便的患者,有显著疗效。治疗组48小时临床症状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耳穴埋豆;耳穴:上颌、下颌

【中图分类号】R473.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3-0149-02

临床护理工作中,患者因感受外邪、饮食所伤、七情不和、脏腑虚弱后出现腹泻水样大便,如症状未及时进行控制,轻者可导致乏力,导致现有病情加重,严重者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内经》称泄泻为“洞泄”、“注下”等。《古今医鉴:泄泻》这样记载:“夫泄泻者,注下之症也。盖大肠为传导之官,脾胃为水谷之海,或为饮食生冷所伤,或为暑湿风寒所感,脾胃停滞,以致阑门清浊不分,发注于下,而为泄泻也。”我科采用单纯耳穴埋豆方法护理泄泻患者,仅需使用王不留行耳穴贴压贴患者耳垂部位上颌及下颌穴位,通过耳穴按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到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收集自内科2016年3月至2016年9月,22例腹泻水样便患者,治疗组12例,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50~78岁,对照组10例,其中男4例,女6例,全部病例均有腹泻水样便症状,轻者一日腹泻6次,严重者一日腹泻达15次。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遵医嘱留取大便标本送检;给予饮食护理,指导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之品,勿进食生冷油腻之品,避免进食不洁饮食。治疗组患者进行双侧耳穴埋豆,穴位选择上颌、下颌,上颌位置:位于耳垂3区正中处,下颌:位于耳垂3区上线中点。一侧耳廓两个穴位,两侧共计4个穴位进行压贴按压,操作者先协助患者取舒适坐位或卧位,使用耳针探棒在患者耳垂相应部位寻找敏感点,接着使用75%酒精棉签消毒耳廓皮肤待干后,取王不留行耳穴贴贴压在上颌、下颌耳穴上,护士可同时按压患者双侧耳穴,力量以患者感觉热麻胀痛为宜。时间要求:按压时间一次性达到15~20分钟,不同于传统意义按压耳穴的每次1分钟左右的要求。24小时按压一次即可,腹泻症状严重者可次日再加压一次,按压时间仍为15~20分钟。对照组遵医嘱使用口服药物蒙脱石散及复方黄连素片,每日三次,患者服药后护士密切观察服药后药效及副反应。

1.3 疗效判断

显效:48h内腹泻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有效:48h内腹泻症状有所减轻。无效:48h内腹泻症状未见减轻。

2.结果

2.1 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9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差异显著,表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不良反应

在护理过程中,对照组患者有2例出现腹泻停止,但次日出现便秘。查看药物蒙脱石散说明书的不良反应:偶见便秘,大便干结;查看复方黄连素片的药物说明书: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3.讨论

《黄帝内经 繆刺论篇 第六十三》记载有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之论,原文如下:“黄帝问曰:余闻缪刺,未得其意,何谓缪刺?”岐伯对曰:“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如此,则治其经焉。今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夫邪客于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气无常处,不入于经俞,命曰缪刺。”《黄帝内经 灵枢 第九篇》亦明确阐述“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腘。”临床使用常见例子如牙痛可采用按压手部一二掌骨间,近第二掌骨桡侧的合谷穴来减轻牙痛,或者腹痛问题可采用按压外犊鼻下三寸的足三里穴位。腰背痛时可以使用按压腘窝处的委中穴位来缓解疼痛。中医经络穴位知识方面有歌诀是针对上述病症的:面口合谷收,肚腹三里留。头项寻列缺,腰背委中求。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临床上各种医学典籍未见记载有耳穴上颌下颌穴位可以速效治疗泄泻,笔者偶然一次在翻阅民间奇人奇事时发现安徽周尔晋老先生使用此耳穴穴位的心得体会,笔者十分好奇,就在生活中灵活加以运用,效果显著,于是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开始广泛应用,患者亦乐意接受此类中医护理手段,使用方法简单,患者依从性高,体现了中医护理的特色优势。因此法网络及书籍鲜有记载,故今日笔者在医学论坛发表出来,供同仁参考运用。

【参考文献】

[1]中医四部经典黄帝内经素问.繆刺论篇 第六十三.河南出版集团[M].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94.

[2]中医四部经典.黄帝内经.灵枢经.终始第九.河南出版集团[M].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53.

论文作者:邱凡,敬晓蓉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5

标签:;  ;  ;  ;  ;  ;  ;  ;  

对多例腹泻患者使用耳穴埋豆法的护理观察体会论文_邱凡,敬晓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