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方的“绿色社会政治思想”_政治论文

论西方的“绿色社会政治思想”_政治论文

论西方的“绿色社会政治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思想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和整个世界形势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特点。在资本主义各国内部,大规模失业以及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并发,加剧了劳资冲突和社会的动荡;“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统治能力急剧下降,权威受到严重的挑战与威胁。”[1]在国际上,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在核武器和空间领域的争斗,达到了空前未有的激烈程度。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西方文明虽然获得了巨大的历史性进步,但几百年的飞速发展所积累的财富却是劳动者的血汗和以牺牲大自然换来的。由于资本家的贪婪,不仅剥削工人阶级的剩余价值,而且也把罪恶的双手伸向大自然,使生态平衡遭受到毁坏,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危机与挑战。

在上述背景下,70年代初到80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兴起了以绿党为核心领导力量的绿色政治运动。西方各国的绿色政治运动的构成十分复杂,如生态运动强调人类与生物圈的协调关系;和平运动强调反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特别是强调反对核武器,核试验和核战争;女权运动强调反对岐视妇女,主张废除家长制,实行男女平等;生态社会主义运动强调把保护生态平衡与争取社会主义相结合[2]。等等。

上述表明,西方各国绿党在具体的奋斗目标和实施的详细的纲领中,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绿党均试图以“生态学”作为绿色政治运动的哲学理论基础,并把它作为指导绿色政治运动的行动指南。绿党在把绿色政治运动不断推向高潮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被西方学者称之为“代表人类和全球希望的”、颇具特色的“绿色社会政治思想”。

“绿色社会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生态学。生态学这个概念由恩斯特·海克尔于1886年首先使用,其基本含义是指“研究生物体同外部环境之间关系的全部科学”。[3]可见,生态学最初是对自然领域的分析和研究,只是到了本世纪60年代才发展成为“探讨自然、技术和社会之间关系的科学知识体系。”生态学的基本原则是,人类要获得真正的解放和自由,必须用整体、系统、关联和平衡的思维方式及其手段对待和处理自然和社会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西方各国绿色政治运动的政治领袖和理论家们对生态学十分推崇和重视。如德国绿色政治理论的首要人物之一格里巴赫教授在其名著《绿党的哲学》一书中断言,“生态学是整个绿色政治理论可靠的、科学的基础”,“是唯一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4]而绿党的中心任务就是要“把生态学这一精神的武器依托于绿色政治运动的物质力量来改造现存的一切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

基于此,绿色政治理论着重阐述了生态学原则的“网络系统思想”:在自然界中,每一种有机体都是一个整体和一个生命网络系统。从最小的细胞到范围广泛的一系列动植物以及人类社会都是如此。整个自然界就是一个由无数相互联系、不断发展的生命网络系统构成的生态系统。人们在周围环境中所看到的那些似乎是严格的结构,实际上都是基本过程和自然界连续不断的动态变化的表现形式。所有系统的特殊结构都是由它们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而产生的,当一个系统被分割为孤立的组成部分时,这个系统的特性就会遭受破坏,更大的系统的特性也会随之失衡或发生改变。人及其环境、人的生活也包含在生态的循环之中,而且社会结构与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一个由各种动态系统组成的复杂网络。

根据上述的认识和判断,绿色政治理论强调指出,人们必须分析和研究自然界中相互联系着的各种过程的特殊网络,尤其要充分分析和研究人类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在此基础之上,作为个体的人和作为群体的社会才会在其社会实践和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自然地依据整体、系统关联、平衡和生态的观点和原则来作出理性的选择。

绿党以生态的系统网络思想为基础,阐述了其绿色政治思想和绿色社会思想。

(一)绿色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绿色政治思想主张,一切社会制度的建立和运行,都必须保护绝大多数人的真正的幸福和自由,这才是公平和正义的社会。而资本主义制度只体现极少数人的意志和利益,不仅压迫和剥削劳动者阶级,而且也压迫和剥削自然界,在这种制度下,找不到一个“文明社会的字眼”。绿色政治思想还认为,资本主义的文化制度及其精神价值文化观念,早已失去了其上升时期的历史进步性和积极性。

二是绿色政治思想主张实行“非暴力原则”和“基层民主制原则”。非暴力原则反对任何个人、社会团体实施暴力行为,反对国家结构性的暴力活动,更反对人类对自然实施暴力。同时绿色政治思想也反对无产阶级用暴力来摧毁资本主义的国家机器,在绿色政治思想看来,这“尽管是正义的,但却使人们生活在无限的暴力苦难中”。总之,绿色政治思想反对一切形式的暴力行为。

三是绿色政治思想极力主张和强烈呼吁世界必须保持和平安定的局面,这样才能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创造基本前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绿色政治思想又被西方政治学者称为“和平政治思想”[5]。如何实行世界和平呢?绿色政治思想主张:第一,主张用各种“生物区”组织取代民族国家。它们认为,历史上形成的民族国家是一种“固有的危险”,因为巨大的权力集中“不可避免”地会导致竞争、剥削和战争,而用按照文化传统、民族习惯、社会风俗、语言文字和生物分布的标准划分的生物区代替民族国家,实行区域自治,就可以消除战争和压迫的根源。第二,反对世界的局部战争,尤其是反对核试验和核军备。因为核试验不仅威胁人类的安全,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特别是80年代以来,“核主义”造成了人类极大的精神负担,助长了军国主义思潮的泛滥,使民主精神遭到践踏。第三,必须解散北约和华约两个军事集团,用“欧洲生态共同体”取代“欧洲经济共同体”,这是维护和赢得世界和平的基本保障。

(二)绿色社会思想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从经济上看,绿色社会思想的第一个特点是要求建立一种社会“可以承受”的经济,这种经济既能满足全体人民的真正物质需要,又不至于破坏人类的生物圈。因此,人类必须在消费性经济和保护性经济之间作出选择,抛弃目前的消费性经济,采取保护资源的措施,以免经济最后走上崩溃的道路。这意味着再也不能毫无限制地提高生产力,不顾生产发展所造成的严重社会和生态后果。第二个特点是倡议“绿化”工作道德,使劳动符合绿色运动所提出的道德规范。也就是说,要使劳动从目前的条件下解放出来,使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成为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成为自由和自治的活动。第三个特点是提出发展“供选择”的经济项目,建立各种中小型工商企业,实行工人自治,只生产和出售为本地区居民所必需的商品,用以对抗庞大的垄断企业和跨国公司的控制。第四个特点是倡议开发“软技术”,即推广使用那些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生态平衡,又不会造成大规模失业的技术,例如太阳能、风能和水利资源等。

从文化教育上看,绿色社会思想强调建设一种新型的教育文化事业,反对发展商品化的、“纯经济利益”的文化工作,文化教育工作者应走出书斋和学校、到基层中去,以促进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绿色社会思想还主张必须改革几百年来受西方机械论的影响而导致的僵化的教育结构和体制。与此同时,绿色社会思想反复强调,要对青年人进行“生态观”、“整体观”、“系统观”和“和平观”的灌输和教育。

从科学技术上看,绿色社会思想主张,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达到以促进人的幸福和社会进步与安全的目的,否则,这种科学技术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与真正意义。而“现代文明社会”中日益发达的科学技术不仅没有给人类带来幸福与安全,反而带来的是恐吓与暴力,这正是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及其政治代理人缺乏生态观念的必然结果。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应是“有限的”而不是“无限的”它应当以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受到威胁为前提。

从妇女的解放上来看,绿色社会思想主张用“后家长制观念”取代家长制观念,因为后者是君主社会的产物、与“民主自由”制度是格格不入的。绿色社会思想主张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妇女不仅要赢得经济上的独立,而且还必须彻底摆脱处于“附庸和玩偶”的奴仆地位,这才真正意味着妇女的彻底解放和标志着社会文明的进步。 通过对绿色社会政治思想的阐述,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基本结论;它的产生是必然的,有其积极的,合理的方面,应当予以充分肯定;但也存在着有害和错误的思想和观点。

其一,绿色社会政治思想的产生具有内在的必然性,其作用也具有积极性和合理性

绿色社会政治思想是在资本主义制度给人类造成各种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严重形势下形成的。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生态环境正面临着资本和“灰色文明”的严峻挑战。

绿色社会政治思想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严重危机的形势下产生的。统治阶级及其代理人深感“统治能力逐渐衰退”,“自由世界面临着严峻的危机和挑战”。

绿色政治思想是在资产阶级政党、政府所信奉的“社会生活就是为了生存而竞争”、“大量消费就可以导致经济无限增长”、“宇宙是一种机械系统而人是一种机器”等传统思想理论破产的形势下产生的。

绿色社会政治思想也是在系统论思想广泛深入人心的形势下产生的。人类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而不能超脱自然之外,人类进行交往的一切机制以及人类自身发展,都取决于人类是否同生物圈及环境保持一种“毕恭毕敬的关系”。

绿色社会政治思想还是在世界和平面临严重威胁的形势下产生的。在某些国家,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局部冲突和战争不断升级;特别是超级大国为称霸全球,疯狂进行“核比武”,使人类随时都会受到他们储存的数万枚核弹头毁灭的厄运。因此反对一切不利于和平的危险性因素,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当务之急。[6]

我们还应该看到,绿色社会政治思想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这是因为:它关心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命运,其出发点和态度是正确和真诚的。可以说,保护生态平衡,反对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反对战争和核军备,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不仅是绿色社会政治思想的奋斗目标,而且更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绿色社会政治思想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揭露和批判较为全面和深刻,这对于我们进一步认清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及其历史命运,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绿色社会政治思想主张社会公平和正义,反对资本主义国家的结构性暴力,是正当而又值得人们欢迎的。

其二,绿色社会政治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众所周知,由于资本的贪婪和思维方式的偏差,以及随着工业生产的飞速发展和消费活动的日新月异,环境污染、能源危机乃至生态系统的破坏,早就开始困扰着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我国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日益面临着生态环境危机的严峻挑战,开始尝到了由生态系统紊乱产生的苦果。[7]更为严重的是,一些政府部门还没有把生态问题置于政治的战略地位加以考虑,一些政府官员和公众在环境知识和观念上以及对环境控制的实际措施方面还处在二战以前的水平上,这种情况表明,“社会主义的发展同样面临着生态环境问题的困惑和挑战。社会主义制度不论自身怎样实现高速经济增长和发展生产力,但如果违背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可以断言,社会主义要战胜资本主义并赢得更大更高的效率和优势,只能是纸上谈兵。我们的现代化之船向21世纪乘风破浪前进的时候,如果不注意生态环境问题,不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内在联系,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难以充分发挥。”[8]因此,我们要从绿色社会政治思想原则中汲取合理的养份,为现代化建设及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应该指出的是,我们在充分肯定绿色政治理论的积极性、合理性和进步意义的时候,还应看到其中还有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观点,比如,绿色社会政治思想对暴力、国家消亡等问题的看法是极其片面的。特别是绿色社会政治思想把生态学作为“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我们绝对不能接受的。历史和现实都已证明马克思主义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注释:

[1][美]塞缪尔·亨廷顿:《民主的危机》,求实出版社1989年4月版,第50页。

[2][4][5]参见[美]弗·卡普拉、查斯普雷纳克:《绿色政治》,东方出版社1988年2月版,第3.47.64页。

[3][德]汉斯、萨克斯:《生态哲学》,东方出版社1991年12月版,第3页。

[6]参见刘然:《西方绿党评析》,载《社会主义研究》,1996年第2期,第39页。

[7]陈焕章主编:《环境科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1988年3月版,第2—3页。

[8]刘然、胡良琼:《西方绿党及其“新政治学原则”》,载《政治学研究》,1996年第4期,第96页。

标签:;  ;  ;  ;  

论西方的“绿色社会政治思想”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