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钢琴音乐中的一枝奇葩——格什温《蓝色狂想曲》钢琴教学的分析与研究

二十世纪钢琴音乐中的一枝奇葩——格什温《蓝色狂想曲》钢琴教学的分析与研究

吴芳[1]2001年在《二十世纪钢琴音乐中的一枝奇葩——格什温《蓝色狂想曲》钢琴教学的分析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这篇论文从扩展高师钢琴音乐教学曲目的角度出发,选择了二十世纪具有国际影响的美国作曲家乔治·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进行分析。论文分四个部分,分别从乐曲创作背景;音乐体裁、主题及结构分析;钢琴织体与演奏技巧;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深远的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究。 《蓝色狂想曲》是世界公认的二十世纪一部杰出的钢琴文献;是将美国黑人音乐、民间音乐及通俗音乐融进钢琴艺术的一次非常成功的具有开创性的尝试。用这部作品作为高师钢琴教学研究的选题,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论文的核心部分在于对这部作品的音乐本体进行了较为深入和多侧面的剖析,将这部带有自由曲式结构意味的狂想曲,界定为单乐章、多主题、自由拼贴的多段体结构。为了论证这个界定,论文首先从音乐主题材料的分析归纳入手,将全曲的音乐材料提炼出六个基本主题及叁个派生主题,由此深入这部作品的结构核心。 其次,对贯穿于这部作品的具有黑人民间音乐特点的节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钢琴织体进行了剖析。从全曲五百多小节的音乐中,抽取了多处最能体现黑人布鲁斯音乐节奏特点的段落进行了阐述。而这些节奏也正是爵士乐及现代通俗音乐的 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内客扬要 动力性骨架。透过这些分析,显现出这部作品在专业钢琴音乐 与通俗爵士音乐之间的联系。 此外,本文还从钢琴演奏的角度,对这部作品的演奏风格 从总体把握到具体段落的演奏,根据自己的分析和实际弹奏的 心得体会,进行了演奏技法的初步总结归纳,为弹奏这部作品 提供艺术处理方面的参照。

程雪[2]2011年在《格什温《蓝色狂想曲》的创作特色与演奏诠释》文中研究说明《蓝色狂想曲》是1924年格什温为“钢琴与乐队而作”的一部作品。这部作品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它为协奏曲注入了新颖的爵士语言,为爵士音乐开拓了交响化发展的道路,形成了“交响爵士”的音乐风格。本文以格什温《蓝色狂想曲》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蓝色狂想曲》的创作特色,以更好的服务于乐曲演奏。文章主体部分为两章:第一章,从乐曲结构、乐曲旋律、乐曲节奏与乐曲和声几个角度分析格什温《蓝色狂想曲》的创作特色:第二章从演奏的角度出发,分析论述了该作品的主题及华彩材料的演奏、乐曲速度、力度的把握以及踏板的应用。笔者力图通过研究格什温的这部协奏曲,促使我们了解格什温所创作的“交响爵士”这种体裁的特点。并且希望能为演奏者提供整体和细节上的思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演奏、教学和创作等实践活动。

郝志博[3]2011年在《爵士乐与欧洲传统音乐融合的经典》文中研究说明格什温是美国20世纪初期着名音乐家,他创作的《蓝色狂想曲》是享誉世界的经典作品。格什温的《蓝色交响曲》将爵士乐的表现手法融入到欧洲传统音乐的创作之中,为欧洲传统音乐开创了时代新风。这部作品的演出获得了极大成功,开启了美国民族音乐发展的道路。本文以格什温的生平及《蓝色狂想曲》的创作特点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蓝色狂想曲》的创作背景及其所蕴含的时代意义。并从中总结出了它对于当前我国音乐发展的重要启示。本文共分叁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介绍了爵士乐的起源、发展、特点和欧洲传统音乐的基本特点。第二部分为第二章、第叁章,这一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介绍了格什温的生平、《蓝色狂想曲》创作的时代背景、创作过程及作品特点。着重分析了作品在爵士乐与欧洲传统音乐融合上的探索。第叁部分为第四章、第五章,介绍了《蓝色狂想曲》的历史地位及艺术价值,并分析了这部作品对我们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二十世纪钢琴音乐中的一枝奇葩——格什温《蓝色狂想曲》钢琴教学的分析与研究[D]. 吴芳. 首都师范大学. 2001

[2]. 格什温《蓝色狂想曲》的创作特色与演奏诠释[D]. 程雪. 杭州师范大学. 2011

[3]. 爵士乐与欧洲传统音乐融合的经典[D]. 郝志博. 东北师范大学. 2011

标签:;  ;  ;  ;  ;  ;  

二十世纪钢琴音乐中的一枝奇葩——格什温《蓝色狂想曲》钢琴教学的分析与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