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食品透视_转基因食品论文

转基因食品透视_转基因食品论文

透视转基因食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转基因论文,透视论文,食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Q-I-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763(2004)02-0101-04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现代生物技术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以DNA重组技术为特征的转基因技术不仅大规模地提高了作物产量,为不断增长的人口提供必需的粮食,而且转基因作物还具有抗虫害、抗病毒作用,从而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它的诞生被称为是第二次绿色革命。鉴于转基因食品所具有的这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关转基因食品的话题成为目前普遍受到关注的问题。转基因食品到底有什么样的特征呢?除了人们经常讨论的经济社会效益外,转基因食品有没有什么其他问题呢?

一、转基因食品的危害性无法抹去

转基因食品(Transgenic Food or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上去,通过对生物的基因进行改造,从而获得人类所需要的食品。由于技术的原因,科学家还无法对转基因进行有效的控制,因为转基因食品的风险是实实在在的,现在没有人知道这种风险到底有多大。中国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指出,“尽管我们没有证据表明转基因食品危害人民的健康,但是它产生潜在危险的可能性是无法抹去的。”([1],p.1)历史已经告诫人类,每一次新技术革命总是利弊共存的,新技术征服和控制自然的力量越大,我们为其破坏和毁灭生态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不得不付出的代价也就越高。现在,有关转基因食品危害性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食用安全潜在危害性。以人类现有的科学水平,人类无法从科学的角度精确地预测转基因食物可能出现的所有的表现性状和遗传变异效应,而且这种通过基因技术植入宿主的基因可以在不同的物种间转移,这种新的生物效应和基因转移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是难以预测的。现在,科学家们认为,“目前还无法从科学的角度证明转基因作物安全无害,因为某些副作用可能要在15至20年之后才显现出来。”([2],p.6)2000年2月17日,《中国环境报》载文指出,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主要有以下四大隐患:毒性问题、过敏性反应问题、营养问题和对抗生素的抗性问题。

第二,生态环境潜在危害性。科学家们认为转基因品种不是自然产生的,这种经过科学技术处理的新物种一旦释放到环境中去,可能会干扰和破坏经过长期演化形成的自然生态体系。不仅如此,科学家还认为,转基因的逃逸、泄漏和产生对天敌的抗性,会破坏自然界原有的基因库,这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冲击“不亚于一场核扩散”。有专家认为,“经过转基因处理的农作物基因通过花粉散逸,使作物的近亲野草与之杂交。杂交野草经过遗传获得了转基因作物的防虫以及抗除草剂的特性,便会毫无节制的滋生蔓延,反过来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形成恶性循环,最终破坏生态平衡。”([3],p.15)

第三,对生物多样性的潜在危害性。科学研究表明,由于转基因作物是通过基因的优化组合而具有比传统的作物品种更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它们在物种的生存竞争中必然会占据优势地位,因而会逐渐淘汰原有的一些物种,特别是加速一些濒危生物的灭绝,从而使得生物物种多样性不断减少,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造成潜在的威胁。另外,生物多样性的破坏还会破坏人类现有的文化的多样性。人类文明的长期沉积形成了现在各种多样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多样性具体表现在不同民族和地区的语言、民俗、生产生活实践以及其他人类社会特有的多样性上。随着一些物种的消失,势必会使人们的某些习俗和传统慢慢地消失。原本是这样一个如此丰富多彩的世界,它会不会因为人类为了满足眼前的暂时利益而失去光彩呢?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物种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只有丰富多彩的物种的存在,才有丰富多彩的世界,才有丰富多彩的人类生活。

第四,对经济贸易的潜在危害性。首先,转基因作物种子公司垄断作物种子市场。一些种子公司或研究机构以保护知识产权为理由,对种子市场进行垄断,以谋求巨大的经济利益。被称为生物技术领域微软公司的孟山都(Monsanto)公司,出于自身利益的原因,在向用户销售种子时,对种子进行“节育”处理。其次,有关转基因食品的贸易争端风雨迭起。各国政府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在相关农产品的贸易中大打出手,农产品的贸易战越演越烈。由于欧洲民众对转基因食品的普遍反对,政府也采取措施限制转基因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转基因农产品的销售量急剧下降。这使得美国出口欧盟的转基因大豆由1998年的1,100万吨下降到1999年的600万吨,转基因玉米也从200万吨下降到不足14万吨。([4],p.5)这样,由于失去了市场进而激怒了美国国内的农民,他们也加入了反对转基因作物的行列。1999年,来自各地的25个农业团体齐聚弗吉尼亚州(Virginia),其中包括全美家庭农业联合会(NFFC)在内,他们共同发布了“关于农业基因工程的农民宣言”,旨在反对转基因作物种植,呼吁进行农业的可持续生产。([5),p.15)

最后,对可能发生的转基因“生物侵略”不得不防。目前,各国政府都出于自身战略利益考虑,特别是自2001年“9.11”美国发生的一系列的恐怖事件以来,生物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我们从中也应该看到,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生物有被滥用的危险,特别是恐怖分子用于报复社会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如果一些不良用心的国家或公司把含有不育基因的作物种子出售给其他国家,必将造成该国农作物的大量减产;若把含有各种对人体有害的或导致致命疾病的食品输入到其他国家,它将是一种秘密的生物武器,其危害性将比目前任何一种武器的危害性都大。美国《发现》杂志把生物技术灾难列入“21世纪威胁人类的20大危害之一”。

二、现有的对策性措施值得商榷

目前,针对转基因食品的潜在危害性,国际上所采取的主要对策性措施有以下几条:第一,应用国际《卫生和植物检疫测量办法施用协定》在作物和食品入关时进行安全性检测。该协定办法规定,为了防止成员国的动植物、国内公民不受来自害虫、疾病(包括携带或产生疾病的生物体)、毒素、食品添加剂、致污染物以及可以导致疾病的食物、饮料和饲料的危害,进口国有权拒绝类似作物或食品入境。然而,因为这一规定是在几年前制定的,没有具体的涉及到针对转基因作物和转基因食品的特殊规定。因为“转基因食品不是害虫也不会携带疾病,并且不是所有的基因修饰产品都含有毒素或会导致疾病。所以,严格的来说该规定是不能适用于在入关时对转基因食品进行限制的。”([6],p.251)由此可见,这种方法是不适应目前涉及到有关转基因农产品贸易发展的要求的。

第二,采用“实质等同性”(substantial equivalence)原则对转基因食品和传统食品进行区分。实质等同性原则认为对人类食品的安全性评价是以在预期状况下使用而不会对人类造成伤害为基础的。它认为,“如果一种新的食品或成分与一种传统的食品或成分‘实质等同’,即它们的分子、成分与营养等数据经过比照而认为是实质相等的,则该种食品或成分就可以视为与传统品种同样安全。”([7],p.48)这里实质等同性原则同样是值得商榷的。首先,该原则的初衷并非出于预防和限制转基因食品的潜在危害性,而仅仅出于双方各自的经济利益考虑。在有关转基因农产品的贸易争端中,双方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自身的利益,双方达成妥协而制定了这一原则。其次,实质等同性原则在操作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问题。一方面,由于科学界还未能给出精确的检测手段,使得这一原则实际上成为一种大概的模糊性原则,这对不断出现的新的转基因作物品种是无能为力的。另一方面,实施这种原则进行转基因食品的检测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并且短时间内无法得出结果。因为只有建立适用于所有可能的基因改造作物的数据库,才能很容易地把需要检测的食品的基因成分检测出来。然而,现实中检测机构很难收集到全部的有关的基因结构转换数据库。而且,该原则使建立食品安全认证和安全追踪体系成本提高,操作难度加大。

第三,通过对食品加贴标签,让消费者选择是否购买转基因食品。贴标签的方法就是在食品的包装上贴上“本产品是转基因食品”,或“本产品含有或可能含有转基因”的标志,以提醒消费者,保护消费者的知情同意权。其实,这种方法也同样是值得商榷的。首先,政府由于无法用科学定量检测的方法将有潜在危害的转基因食品拒于国门之外,而采取在转基因食品上贴标签的方法,让消费者自己选择可能对人有害的食品,这很显然是在推卸责任!其次,贴标签的方法在实践中难以贯彻。一方面,用作配料、食品或饲料的转基因食品,无论它们被重复使用了多少次,在所有的食物链中都要保留标签,这一要求是很不现实的。另一方面,我们无法保证所有的转基因食品上都贴上了相应的标签,因为贴标签这一技术层面上的欺诈作伪行为是无法避免的。然而,要防止弄虚作假,需要在出口商方面采取大量仔细的监管措施,这在现实中是很难办到的。不仅如此,由于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抵制,使得商家不愿意在食品上贴标签。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商家就主动在食品的包装上贴“本产品不含转基因”或“本产品不是转基因产品”的标签,以此来促销自己的产品。这样一来必定会给一些奸商以可乘之机,他们将不顾消费者的利益,在食品上乱贴标签,这肯定会带来经济生活中的混乱。再次,贴标签的方法增加了食品的生产成本,造成食品价格上涨。由于需要在作物、原料以及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和销售等各个环节都要贴标签,这势必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大,产品价格上升。将上涨的成本费用转嫁给消费者,对消费者来说是不公平的。最后,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贴标签的方法让消费者更难以接受这种食品。使用在转基因食品上贴上标签的方祛来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控制,这等于向公众发出了一个绝对正确无误的信号,即这种食品很特别,它根本不同于一般传统食品,从而使人产生忧虑与不安之感。”([8],p.1477)要是没有问题,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地贴上标签呢?而且,当政府对某种事物的控制越严格时,这就越发表明该事物存在很大的问题。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当前的国际《卫生和植物检疫测量办法施用协定》对转基因食品是无能为力的,而且,在现有的科学技术条件下,实质等同性原则和贴标签的方法也不能解决现实问题的。解钤还须系铃人!由于转基因技术而产生的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隐患问题还得由转基因技术本身去解决。如果不从科学技术的源头出发,在研究生产转基因食品的过程中进行预警措施,在开发的过程中就作好预防准备,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是很难解决的。人们可能还清楚地记得,上个世纪一种叫滴滴涕(DDT)的杀虫剂对当时的农业病虫害起到了很大的杀伤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农业收成,也没有发现什么副作用。然而十几年后,滴滴涕终于原形毕露,其巨大危害性最终将自己埋葬。为什么总是等到问题出现时人们才去解决呢?如果科学家在滴滴涕研究阶段就积极思考应对其负面效应的对策,人类后来怎么会遭受那么惨重的生态环境损失呢?转基因食品现在正处于这种状况,以人类现有的技术的确很难断定它的危害性,然而,有谁又能肯定它的危害性不会在若干年后表现出来呢?

〔收稿日期〕2002年8月30日

标签:;  ;  ;  

转基因食品透视_转基因食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