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作战场景的舰载直升机编队使用研究论文

基于作战场景的舰载直升机编队使用研究

席金鉴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景德镇 333001)

摘 要: 在现代战争中,充分发挥舰载直升机作战能力对于提升海上舰队作战效能有着重要作用。针对海上舰队舰载直升机不同作战场景,在了解各类型舰载直升机作战能力特点及任务使命基础上,对舰载直升机编队使用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反潜型直升机在对潜搜索、对潜攻击阶段,两栖突击型直升机在战斗巡逻、战斗展开阶段的作战特点,提出两型直升机编队使用的方法,为舰载直升机使用及相关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作战场景 舰载直升机 编队

舰载直升机通常搭载于驱逐舰、护卫舰、两栖攻击舰、综合登陆舰以及航空母舰等舰艇,可以在舰艇上起飞降落、维护保障等工作。由于舰载直升机上配备了完整的导航、通信与侦查设备,可以根据任务需求选装不同功能单元,使得舰载直升机具有侦查距离远、探测能力强、功能齐全和使用灵活的特点,可以执行反潜反舰、侦查预警、目标指示、火力支援与垂直补给等功能,是舰艇及舰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现代战争中,充分发挥舰载直升机作战能力对提升海上舰队作战效能有着重要作用,而编队正是一种提升舰载直升机战斗能力的有效方式。

“高原展”已成功举办6届,并引起全国美术界的广泛关注,先后4次被国家文化部评为“国家重点美术馆优秀展览项目”和“国家重点美术馆优秀公共教育项目”,并在2017年获得“国家艺术基金推广交流项目”的资助,已经成为西部美术文化的重要品牌展览。

直升机编队飞行是指两架及两架以上的直升机按一定队形飞行,根据使用要求,编队队形呈线性、串联、交错、梯形或楔形。编队通常由几个基本编队单元组成,每个基本单元由两架直升机组成,其中一架为长机,另一架为僚机。在编队飞行中,各机之间必须保持规定水平距离、方位及高度差。编队飞行具有以下优点:第一,面对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编队指挥长可以及时在编队内部传达作战信息,协调多架直升机作战行为,从而获得较高的作战效能;第二,编队内直升机按照事先规定的队形飞行,每架机都处于正确空间位置上,可以减少空中碰撞发生概率,提高直升机之间的安全性;第三,执行突击等任务时,多架直升机密集编队所形成的整体雷达反射面积较小,可以降低被雷达发现的概率。

本文针对海上舰队舰载直升机不同的作战场景,在充分了解各类型舰载直升机作战能力特点及任务使命基础上,对舰载直升机的编队使用进行了分析。

1 舰载直升机分类

海军对直升机的应用与发展,是从战斗和战勤两大方面进行开拓的。舰载直升机承担侦察救护、反潜反舰、两栖突击、空中预警以及电子战、水雷战等多种作战使命任务。

随着战争形势发展,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改进和研制新一代多用途舰载直升机,未来舰载直升机将呈现机动灵活性强、反潜效率高、受环境制约小以及功能强大的趋势。美国海军直升机“减型增效”的装备转型也已展开,主要特点可总结为以下两点:。

本研究主要考察三棱、莪术提取物分别联合热疗对结肠癌SW620细胞凋亡及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相对于三棱提取物组或莪术提取物组,三棱提取物+热疗组或莪术提取物+热疗组的细胞死亡数量增加、凋亡率显著升高,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减弱。由此可见,联用热疗能够明显增强三棱或莪术提取物对SW620细胞的杀伤作用以及对其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本课题组下一步考虑将三棱、莪术的有效成分进行配伍并与热疗联用于SW620细胞,并选用更高热疗温度以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同时进一步探索该疗法联合中药用于治疗PC等肿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第一,大幅提升多用途舰载直升机的综合能力。

图1 舰载直升机的分类

第二,将美国海军现有多用途直升机作战力量的类别、型号和系列从6种缩减至2种,如MH-60R和MH-60S,MH-60R是美国海军机载浅水区和深水区反潜的主力,取代SH-60B(搭载于驱逐、护卫舰,执行多任务武装)和SH-60F(搭载于航母,执行近距反潜),实施航空反潜探测、定位和攻击任务;MH-60S的主要任务为攻击水面舰艇、战斗搜索与救援、支援海军特种作战和建制机载反水雷作战。

本文针对舰载直升机反潜、突击作战典型使用场景,研究反潜型及两栖突击型舰载直升机的编队使用,提出较合理的编队使用方法。

用户通过检索原来基于Web端的数据库来获取相关信息,如课表、成绩、教师、教室占用、视频等信息,如果是基于 Wi-Fi的终端,则通过 WLAN进行数据传输,如果是基于3G的用户则通过管理系统平台与之进行信息交流,获得数据并经过处理然后经由电信网关进行回执,进而发送到3G终端。为提高性能、防范灾难可采用分布式的数据库设计。

2 舰载直升机编队使用分析

2.1 反潜直升机

发现潜艇后,通常由一架反潜直升机机与潜艇保持接触,预测潜艇运动轨迹;然后,召唤另一架反潜直升机转入进攻阵位。进攻阵位通常位于敌方潜艇某舷60°~120°方位的一定距离上,在进攻阵位发射鱼雷,使反潜鱼雷获得较高命中率。

2.1.1 搜潜

搜潜是反潜直升机作战的首要任务,也是对潜作战中最困难、最耗时的过程。舰载直升机搜潜设备有搜索雷达、吊放声纳、声纳浮标、磁探仪以及光电载荷等设备,其中搜索雷达只能发现浮出水面、半潜、通气孔或潜望镜状态的潜艇;吊放声纳可反复使用,探测距离较远;声纳浮标定位精度不高;磁探仪仅作为辅助探潜设备;光电设备探测距离近。基于以上机载搜潜设备分析,吊放声纳适合反潜直升机伴随海上舰队航行过程中的机动反潜。

2.2.1 战斗巡逻

海上舰队面临潜艇威胁时通常采用机动航行,平均速度为36km/h。美军先进核动力攻击潜艇的突击速度最高可达60km/h,其装备的Mk48 Mod 6型鱼雷航速为100km/h(主动)与70km/h(被动),航程为38km(主动)和50km(被动),单雷命中即可击沉一艘大型潜艇或中型水面舰艇。考虑到舰队在会采用机动规避动作,一般取鱼雷最大射程的80%为鱼雷有效射程,如图2所示。

图2 反潜直升机巡逻区域

以上可知,一般需要在舰艇编队前方布置反潜巡逻阵位,见图2阴影区域,以便及时发现潜艇并进行攻击或者将潜艇驱离攻击阵位。在确保与舰队保持同步基础上,根据战场环境、敌我双方装备性能与数量等综合因素确定前置反潜阵位的布置,得出反潜直升机数量、搜索宽度以及探测点间距等。

编队飞行队形一般有弓字形、锯齿形,在舰队航向正前方一定距离上进行曲折搜索运动,如图3、图4所示。图中圆圈代表机载吊放声纳的探测直径,一般为8km;圆圈之间的距离代表两个探测点的距离,通常为1.2~1.6个吊放声纳的探测直径,具体由作战情况决定。

图3 双机弓字形搜索队形

图4 双机锯齿形搜索队形

2.1.2 攻潜

当反潜直升机发现敌方潜艇后,需使用定位精度高的搜潜设备进行引导攻击,一般通过机载吊放声纳进行攻击引导。机载吊放声纳定位敌方潜艇后,反潜直升机由悬停状态、收起吊放声纳再前飞至攻击区域,投掷深水炸弹或鱼雷。在直升机前飞期间,吊放声纳与潜艇失去接触,在此期间内潜艇可能实施规避机动,从而影响直升机攻潜效能。一架反潜直升机难以在定位潜艇及掌握运动信息的同时进行鱼雷或深弹攻击任务。因此,为提高反潜直升机空投鱼雷或深弹攻潜命中率,通常也采用双机协同攻击。

以28 d是否死亡为结果变量,根据临床经验及相关文献,将年龄、HBV DNA、WBC、PLT、TBil、INR、细菌感染、AKI和HE纳入Cox回归风险模型,经单因素分析筛选并进一步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INR、细菌感染、HE和AKI是A型ACLF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WBC、TBil、细菌感染、HE和AKI是B型ACLF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E和AKI是C型ACLF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详见表3。

舰载反潜直升机由于其具有飞行速度快、搜潜范围广、隐蔽性好以及攻击效率高等优点,且作战能力不断提高,是海上舰艇编队对潜作战的主要兵力。但是随着潜艇隐蔽性和机动能力增强,传统单机反潜作战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于现代反潜作战需要,无论是对潜搜索还是对潜攻击,双机协同反潜都更具有优势。舰载直升机基本的反潜方式分为应召反潜、检查性反潜和巡逻反潜。

蜜网以感知攻击为主要目的,获取境内外黑客的攻击方法、攻击采用的网络设施、攻击采用的武器为主要目的。黑客攻击的目的比如APT、窃密、勒索。从采集的原始信息来说主要是PCAP数据包和投放的文件以及系统操作信息,从数据包中可以提取的信息主要包括扫描IP、脚本sh文件、URL、样本实体。从而达到捕获流行活跃攻击样本、放马地址、攻击漏洞、黑客组织网络设施、黑客入侵事件的目的。

总之,在前置伴随反潜典型作战场景中,无论是搜潜还是攻潜,对反潜直升机双机编队使用都有一定需求。编队各机之间距离根据上级要求担负反潜任务;编队各机之间的最小距离约为一个吊放声纳探测直径。

2.2 两栖突击直升机

在近距火力支援、突击运输等“超地平线”登陆作战场景中,两栖突击直升机在战斗巡逻阶段面临的主要威胁是敌舰载雷达、岸基雷达探测及地面防空火力打击,在战斗展开阶段则面临如何最大化火力打击效果的问题。无论是在战斗巡逻,还是在战斗展开阶段,编队飞行对于降低直升机被发现概率、增强直升机作战效能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景天属(Sedum L.)植物的生命力旺盛,其具备对生长土壤要求不严、耐旱、抗寒、生长适应性强、易于栽培、管理方便等优点[1,2]。景天品种用途广泛,部分品种可代替草坪成片栽植,是北方目前有很好应用前景的园林观赏地被植物[3]。在景天草毯生产适宜品种筛选实验中,由于景天茎段扦插繁殖中,其生根率和根系发育状况与扦插基质、处理插穗的激素种类、浓度等因素有关。本实验运用了不同配比的栽培基质,对实验的6个景天品种茎段插条,采用了不同的IBA浓度处理,实验目的旨在探究不同栽培基质中,不同的IBA浓度处理对6个景天品种茎段扦插生根的影响。

两栖突击直升机可执行任务种类多,低空执行任务能力强,除各类战场保障任务外,还可以执行目标指示、对舰打击、近距火力支援以及突击运输等战斗任务,是舰艇编队中另一种不可或缺的舰载直升机。

对于航行过程中的海上舰队,其前方或侧前方是受敌潜艇威胁最大的方向,潜艇通常舰队前方或侧前方埋伏或高速突击,在鱼雷有效射程内发射鱼雷,攻击舰队。

战斗巡逻编队是指直升机机动编队在进入待战区域的战术飞行队形。

教师教学分为课上和课下,课堂教学与课下教学的方式与构成都需要优化。课堂教学上,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学设计不能只考虑课堂,课下教学也是教学的一个环节,应当将课堂与课下形成一个整体,课堂上吸引学生注意,使学生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课下通过教师的引导,顺利完成作业,减轻学生负担。

直升机战斗巡逻编队一般由2~4个直升机小分队组成,通常直升机总数不超过10架。直升机小分队是所有编队的基本作战单元,通常由2架直升机组成,是最容易实施机动和最容易控制的编队,是担任攻击支援任务的最佳选择。小分队内2架直升机共同作战,可以加强作战能力、相互支援,并在一架机被敌击落后迅速实施救援。

直升机小分队有自由巡航、战斗巡航和战斗展开三种战术动作,能使直升机小分队在保障安全性前提下充分发挥灵活性。正常状态下,僚机保持与长机空间相对位置不变,同时僚机应密切关注长机状态,根据长机发出指令及时响应相应战术动作。两架机旋翼桨尖最小距离为2个旋翼直径。

楔形编队如图9所示,长机并列前进,各自僚机配置在左右两侧45°方向。这种编队正面火力强大,同时也能发挥一定侧向火力;正面侦查范围广,长机在僚机掩护下可以专职执行侦查任务。缺点是容易受到敌人同时打击,楔形编队适合两栖突击直升机为其他登陆兵力进行掩护及支援,可以向威胁方向发挥最集中的火力打击。

图5 小分队战斗巡航队形

战斗展开队形如图6所示,僚机前出至与长机同一水平位置。此时小分队可以向正前方发挥最大火力。

图6 小分队战斗展开队形

两个小分队根据战场主要威胁方向、战场空间限制、通过速度要求以及执行任务要求等,可以灵活组成梯次编队、平衡编队、楔形编队和平行四边形编队等队形。

以上5种编队为两个直升机小分队所组成的队形,也是多个直升机小分队组成战斗巡逻编队的基本队形。编队指挥长根据作战场景,基于以上5种队形组合演化而形成战斗巡逻编队队形。

图7 梯次编队

平衡编队如图8所示,在梯次编队基础上将领头长机的僚机配置在右侧45度方向,使得战斗巡逻编队在重点侦查、打击左前方目标基础上,加强了编队右侧侦查火力,是一种较为平衡的警戒巡逻队形。

图8 平衡编队

战斗巡航队形如图5所示,僚机固定巡航在长机任意一侧45°;在得到长机允许前提下,僚机可以机动到长机另一侧,但在机动过程中应避免进入长机后30°范围内,因为在此范围内长机会遮挡僚机侦查范围与武器发射角度。

图9 楔形编队

平行四边形编队如图10所示,领头长机在前,其他长机跟随在领头长机正后方,保持较远距离,僚机配置在各自长机的一侧。这种队形比较容易控制,战斗展开时间也较短,且允许以较快速度飞行;面对敌人地面和空中打击时,前后小分队之间也有一定纵深。缺点是正面火力受到限制,因此平行四边形编队适合两栖突击直升机执行突击运输任务,以达到突击运输为最终目的,不求最大化杀伤敌人。

2012年7月16日1时至15时,平塘县普降大到暴雨,全县19个乡镇中,6个乡镇降大雨,13个乡镇降暴雨至大暴雨,平塘六硐河上游都匀市的墨冲、平浪、凯口、良亩等乡镇降雨量都达到155 mm以上,其中凯口降特大暴雨,降雨量达243.5 mm,均超过了2007年“7·26”百年特大洪灾时110~120 mm 的降雨量。13:30,洪水开始进入县城边缘区域,16:26,县城平湖水文站洪水位达警戒水位,县应急办及时拉响防洪警报;20:40,平湖水文站实测洪峰水位703.55 m,流量2 120 m3/s,超保证水位2.05 m,城区水淹最深处达3.5 m。

图10 平行四边形编队

2个小分队还可以组成串列编队,如图11所示。这种队形易于指挥和控制,飞行员不用花费很大精力保持与长机呈固定角度;缺点是编队正前方火力很弱,且侧面无足够防护纵深。串列编队适合两栖突击直升机快速通过比较狭窄的空域或者低威胁区域。

图11 串列队形

左梯次编队如图7所示,编队内直升机均在领头长机左侧45°方向,可以向左前方发挥最大侦查及火力打击力度;缺点是右侧火力较弱,且编队队形不容易保持。梯次编队适合两栖突击直升机沿着危险区域边缘的战斗巡逻,主要对威胁区域进行侦查和警戒。

2.2.2 战斗展开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30例作为研究。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15例、实验组15例。实验组患者年龄为23~68岁,平均年龄(42.5±2.2)岁,其中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6例;对照组患者年龄为22~72岁,平均年龄(42.5±4.2)岁,其中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7例。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对比,结果显示P>0.05,说明年龄、性别等资料没有对比意义。

战斗展开编队是指直升机编队在进入接敌区域的战术飞行队形。

进入接敌区域时,直升机编队指挥长根据战场形势及任务需求决定直升机编队的部署形式。直升机小分队根据指挥长命令机动,选择合适战斗位置、火力支援位置和火力打击位置。执行火力支援任务时,直升机编队可以选择以直升机小分队为单位分散展开,也可编队队形整体展开。战斗展开能让直升机小队向前方发挥最大火力。长机可以根据战场环境、机动空间和敌人武器射距决定两机之间间距。

基于楔形巡逻编队线性展开队形,是战斗展开的一种形式,如图12所示。两个小队僚机分别前出,与各自长机齐头并进,可以向前方发挥最大火力,为地面单位提供一个很宽的保护区域。同时,最快接近目标,它的缺点是侧向火力难以发挥,由于没有纵深,也不是很安全,相互之间也难以保持距离,限制了直升机的机动空间。

2004年,为了开拓外部市场,李淑荣被公司选派为新组建的南方项目组组长,负责川东北地区测井解释及方法研究工作。尽管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骄人的工作业绩,但摆在李淑荣面前的,不仅是川东北油区井深、含气井段长、多含硫化氢等复杂的地质条件,还有和其他同行同台竞技、抢夺市场份额的激烈竞争。困难面前,李淑荣与她的团队选择迎难而上。

图12 基于楔形巡逻编队的直接战斗展开

迂回展开也是战斗展开的一种形式,如图13所示。直升机分队指挥长根据战场环境,指挥直升机小分队A进行战斗展开攻击坦克集群;同时,指挥小分队B迂回至坦克集群一侧进行攻击。在机动过程中,僚机应密切注意长机动向,并随时准备开火和机动。

图13 基于楔形巡逻编队的迂回战斗展开

在突击运输、火力支援的典型作战场景中,无论是战斗巡逻阶段还是战斗展开阶段,对两栖突击直升机双机编队使用都有很迫切的需求。两架直升机组成小分队是最容易实施机动和最容易控制的编队,是担任攻击支援任务的最佳选择,可以加强作战能力与相互支援能力。编队各机之间的距离根据战场环境由编队指挥长来决定,编队各机之间最小距离约为两个旋翼直径。

3 结语

本文针对不同舰载直升机作战场景,研究分析了舰载直升机编队使用情况,得到一些结论,希望能为舰载直升机设计及使用提供部分参考依据。具体结论如下。

综上,这一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与经济增长基本持平,在某种程度上,各类环境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甚至超越了相应的经济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中国的经济发展仍有较强的中央计划属性,对在环境保护上重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始终保持着警惕,虽然“摸着石头过河”,但对于先保护、后发展有着强烈的愿望。[注] 李志青:《从经济发展的视角看环境保护40年》,《检察风云》,2018年第13期,第34-35页。20世纪80年代,经济增长和工业化尤其是一些地区乡镇工业的兴起开始给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中央政府对环境问题开始高度警觉。但这一时期的环境污染问题多以局部和点状污染为主。

首先,针对反潜直升机,密集编队使用情况较少,根据战场环境及上级安排执行两机或多机协同作战。反潜直升机编队距离基本在1个吊放声纳探测直径或以上;编队使用时,反潜直升机无需配备专门距离测量设备来保持直升机之间相对距离。

其次,针对两栖突击直升机,在突击运输、火力支援任务场景下,威胁主要来自于岸基雷达侦查、地面防空火力打击等,有编队使用需求,以降低直升机被发现概率,最大化其作战效能。在两栖突击直升机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编队飞行需求,通过编队灯布置、北斗差分仪等距离测量设备配装等方案,使得直升机具备编队飞行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徐明.美国海军直升机装备转型的几个特点[J].直升机技术,2014,(3):67-72

[2]尹成义.海上机动编队多类型舰载直升机协同使用与作战空域管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7.

Study on the Use of Shipborne Helicopter Formation Based on Combat Scene

XI Jinjian
(China Helicopter Design Institute, Jingdezhen 333001)

Abstract: In modern warfare,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operational capabilities of ship-borne helicopter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operational effectiveness of the naval fleet. In view of the different operational scenarios of the naval helicopters of the naval fleet,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bat capabi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missions of various types of ship-borne helicopters, the formation of the carrier helicopters was analyzed. By studying the anti-submarine helicopters in the submarine search and the latent attack phase, the amphibious assault helicopters in the combat patrol and combat deployment phase, the two helicopters are used to form a reference for the use of ship-borne helicopters and related design.

Key words: combat scenes, shipborne helicopters,formations

标签:;  ;  ;  ;  

基于作战场景的舰载直升机编队使用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