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我国的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而相关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成熟,所以,加强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对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措施,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营林生产;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
引言
林业要想获得健康发展,就必须保证其生产活动既能满足经济效益,又能满足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这也是一直以来林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在当前的市场中,由于新能源材料的发展速度较快,使得对林木的需求量已经有所降低,这也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现阶段的林业发展已经将发展目标转变为提升森林效益。这一发展目标的转变也意味着人们在思想上发生了变化,已经充分认识到了环保问题的重要性。
1营林生产管理和林业生态管理关系分析
1.1营林生产管理与林业生态管理现状
为了确保营林管理质量,应将林业类型资源管理做好,做好营林养护、林业木材开采与生产之间的沟通,实现生态营林管理与林业资源生产管理的有效发展。我国有些地区的空气质量下降、物种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更应意识到林业发展与生态环境间的关联,通过生态保护,坚持持续发展,了解林业资源生态与营林管理,运用规范化营林管理方案,依照林业树木成长规律,建立良好的林木采伐规划。建立绿色、科学的管理意识,改变林业资源生产与开发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逐步向可持续、集约型方向发展。
1.2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间的关联
林业生态的长期发展和营林生产的良性发展无法分割,将营林工作融汇于实处,能够加速林业生态的发展,促进林业生态的长期发展,工作人员应及时调整营林方法,在需要时加大营林规模,持续提升营林能力,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果营林生产仅注重经济效益,就会阻碍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只有权衡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的目标,才能促进林业生态的长期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林业保护法律法规不完善
目前,我国林业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完善,这也是当前我国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状况不佳的一大因素。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约束,导致营林生产经营管理难度增大,民众缺乏对林业的保护意识,不仅肆意放牧,甚至开垦耕地,对林木造成严重的破坏,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泡沫。同时,由于缺乏法律法规的监管,一些不法分子私自开发山林,乱砍滥伐、谋取私利,扰乱营林生产的正常进行,阻碍了林业生态的健康发展。此外,法律法规的缺失也使得人们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力度不够,营林生产管理及林业生态保护力量薄弱,造成营林生产荒废、山火频发等现象,给营林生产及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阻碍。
2.2营林生产产业结构不够丰富
目前,在我国营林生产中,林业产业结构较为单一,营林生产以伐木取材为主,不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这也是制约我国营林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关键。第一,我国营林生产中,林业种植品种单一的现象较为严重,多数地区在营林生产中往往依靠原有林业品种,而不主动优化林业品种配置,提高营林生产种类,不仅降低了营林生产的经济产能,同时也限制了林业生态的多样性发展。第二,林业生产中,产品开发能力不足,营林生产多以提供木材为主,但却不对木材进行深度加工,无法依靠现有资源,进行林业产品的二次开发,不利于营林生产经济效益的提升。第三,不注重林业生态旅游的发展,营林生产一般远离城市,环境清幽,适合旅游度假,营林生产如果不能抓住这样的开发机会,对营林生产经济创收来说是很大的损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加快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创新管理模式
基于林业管理制度,不断优化林业管理结构体系,实现集约化、精细化的营林生产管理,即创新营林生产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由于营林生产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密切联系,通过建立科学的林业生态建设规划,推荐选择绿色无公害生产模式是其关键所在,便于取得最佳的林业资源开发经济效益。具体而言,该模式重在强调“绿色无公害生产”,借助林木生产加工环节的监控、品牌化经营策略等方式,主推生产无污染、品质优良的绿色无公害林木与果品,严禁生产农药残留、放射性物质、致病细菌污染等指标超高的产品,从而充分发挥林业资源的自身作用[3]。例如,在种苗系统建设中,优良品种、育苗基地规模等影响着营林管理水平的提升,创新营林生产管理模式,则需要选用符合市场需求的林木种子,配合营造经济价值高、生长周期短的纤维材林,以便有效促进林业发展。又如,针对占据我国森林覆盖面积较大比重的低产林改造问题,通过创新低产林生产管理模式,借助专业的营林管理队伍,实施施肥、换种、补植等方面的全面改造,并大量投入现代化机械,形成传统作业方式向现代化作业方式的改变,对解决相关生产管理难题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相较传统管理模式更能在管理效益方面取得新的突破,规模化造林方式对于提升林业资源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着诸多好处。
3.2保护林业生态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要完善营林生产的生态系统,探究林木间的相互作用,提高林木的存活率。要不断提升营林生产人员的素质,确保营林生产工作的效率与水平,确保营林生产林木的良性发展。有效转变营林生产经济发展形势,转变传统粗放型经营方式,有效提高林木资源利用率,减少林木砍伐量,提升经济效益,为经济结构调整贡献力量,确保营林生产达到林业生态资源保护的要求,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动能。
2.2注重苗圃运行机制的良好运行
承包与私人经营是目前我国营林生产管理的两种主要方式,是营林经济市场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要想促进我国林业经济的稳步发展,就需要重视苗圃运行机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合理应用竞争机制与经营机制,从而促使苗圃经营的有效性。在营林生产管理中,如果是采取承包的方式就需要按照相关的要求签订回收合同,并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管理方法与奖惩机制,以此来保证与市场发展和苗木价格。由于部分经营者在生产范围扩大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苗木质量降低的情况,所以这种方式也能够确保苗木的质量符合市场的需求。另外,完善的苗圃运行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育林和造林的成本,提升其经济效益。
3.3完善林业法律制度
完善的林业法律制度是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现阶段,我国林业方面的相关法律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对于林业生产和保护的界限划分不够明确,对于生态可持续发展换取经济利益的行为还没有形成规定。所以,要想实现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促进我国林业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高森林营林生产技术,对于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但在森林的经营管理中,要处理好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在提高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努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要根据市场对林木的需求,不断的进行创新,学习更多的营林生产管理理念,制定出更多有效的加快林木生长的措施,努力提高营林的生产技术,促进我国的森林产业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从根本上提高林业企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何宏飞.关于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和造林技术研究[J].低碳世界,2018(11):323-324.
[2]张有龙.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J].绿色科技,2018(17):244-245.
[3]朱瑞.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8(18):159-160.
[4]陈泉雄.加强营林生产管理措施的思考[J].现代园艺,2018(16):231-232.
[5]陈加红.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和造林技术[J].现代园艺,2016(04):216-217.
论文作者:谢建全,张书娟,谷建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0
标签:林业论文; 营林论文; 生态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林木论文; 经济效益论文; 生产管理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