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帼玲
东莞市运河治理中心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水利系统的自动化提高了水利系统运行管理效率和水平,水利自动化系统的实现伴随着系统管理与维护的改良,使之能够适应水利系统的运行模式和运行特性,以满足水利调度与供应需求。本文将对目前的水利自动化系统管理与维护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水利自动化系统管理与维护的对策,促进水利自动化系统平稳可靠的运行,减少系统运行的失误与故障。
关键词:水利自动化系统;管理与维护现状;对策分析
水利自动化系统实现了水利的统一、科学调度。水利工程的建设满足了人们对能源以及自然资源的需求,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不少的便利之处,水利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伴随着水利工程的建设而诞生,水利系统的管理与维护主要是对水利设备、工程安全、水利数据等内容进行管理。目前,我国水利自动化系统的管理和维护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人们针对管理和维护制度与工作落实进行改进与创新。
一、水利自动化系统管理维护概况和问题分析
水利自动化系统加设了自动化的计算机设备和监控设备,对水利设备的运行进行了画面监控和数据监控,有利于工作人员对设备运行进行分析,预测将会出现的危险,调整水利系统的运行,避免出现故障或事故。水利自动化系统的建设、管理与维护离不开电子计算机设备、网络技术以及人力支持。科技的进步与人员素质的提高可以提升水利系统的自动化管理与维护水平,使之能够达到水利精准调度、节约能源的作用,对于洪涝旱灾的抵御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水利自动化系统的管理与维护还处于缓慢发展的阶段,人员管理与维护经验比较缺乏,技术运用也不够成熟,在制度的落实和技术使用方面还存在较大的问题,技术研究与开发领域缺少实用性的技术。我国关于水利自动化系统的技术、管理与维护的开发仍具有很大的潜力,有待人们去探索。
从水利自动化系统的实际管理与维护工作来看,主要还存在以下问题:
1、水利自动化系统建设之初,就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设备安装和技术运用存在漏洞和矛盾,给后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遗留下很多问题。水利自动化系统在建设初期,没有充分考虑到后期的管理和维护需求,将全部的注意力都投向了水利调度、系统安全与工程质量上面,在信息搜集、监控等方面欠缺考虑,使得后期的管理与维护工作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
2、水利自动化系统缺乏协调性和统一性,功能联动性差。
3、水利自动化系统的整体技术水平提高,但管理人员的操作水平却还停留在原地,管理单位对于人员的培训力度过于欠缺,很大一部分人员的操作技术还停留在初级水平,不能够独立地解决较为复杂的故障,更高层次的系统操作还是依赖于外聘高级技术人员。
二、水利自动化系统的管理与维护对策
水利自动化系统的管理与维护改进还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随着水利系统技术水平的提升,管理与维护水平也需要提高。对于本已落后于水利自动化系统技术水平的工作人员的实际现状来说,提高人员技术水平是必然措施,当然,还要针对其它方面进行改进。
(一)关于系统维护方面的建议
系统维护是保护水利自动化设备的主要手段,通过系统维护可以提高系统中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故障申报率,系统维护的策略主要有以下两点:
1、分类与分级维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系统的维护过程中,可以根据水利自动化设备中的设备性质、或功能进行分类,根据设备的重要程度和运行的先后顺序、运行的频率进行分级。在分类与分级维护中,可以将主控室及其设备分为一个级别,将二级的监控设备、数据设备与指令执行设备分为一个级别,然后再将基础的水利调度设备分为一个级别。对不同级别的设备采取不同的维护措施,调配不同的维护人员,让人员调配能够达到专业对口的效果,避免盲目、随意的岗位安排,至少保障要“自扫门前雪”。
2、设备保养策略。不同的设备所需要的保养手法是不同的,根据已经划分完成的设备级别和类型,可以拟定一个设备保养大纲,作为所有设备保养的基础性制度,在根据不同的设备制定不同的保养制度,并要求人员必须按照制度进行保养操作。在监控系统中,有可编程控制器、视频矩阵、监视器、数字硬盘录像机等设备。以此为例,对监控系统的设备进行保养,首先要对网络安全与速度进行维护,监控的设备的清洁是相当重要的,所以,在设备保养制度,关于设备清洁的条约不能少。除此之外,还需要进行保养记录,记录的内容包括保养时间、执行人、监督人、保养设备名称、保养方式、保养前设备状况、保养后设备状况等,总之,必须包括保养过程的全部细节和信息。
(二)故障报修与记录分析策略
在进行系统的维护与保养的时候,对于查找出来的问题和故障,能够自行解决的立即进行修复,并做好信息记录,不能独立解决的则需要及时地申报上级,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处理。关于故障报修制度的订立与设备保养相似,要求执行与记录,包含故障性质及处理的所有信息。故障报修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故障进行分析总结,可以以月为单位进行分析总结,根据常见故障分析和特殊性故障分析,重新调正设备运行方案和系统管理与维护方案。
(三)工程运行期间的管理策略
1、设备运行前进行设备检查,检查的重点包括系统软件、常现故障设备检查、监控系统检查和重要设备的检查,设备运行前的检查必须做到认真、细致,如果能够实现智能化的管理,那么运行前检查就能够省掉很多麻烦。
2、事故报障与运行中事故处理。水利工程在运行的时候,可能会出现突发山洪或其它紧急事故,这就需要监控力度到位,网络系统能够实现良好的配合。尤其是出现突发山洪的情况,管理人员必要及时进行开闸泄洪,并加大泄洪流量与速度,避免决堤。如果遇到其它的设备无故停止的问题,这需要充分地调动监控系统,查看究竟是哪一个位置出现了问题,然后尽快解决。而解决紧急事故的最好方法就是制定紧急预案,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快速反应、快速处理。
(四)数据管理与处理策略
1、对比数据的管理。所谓对比数据就是关于水利自动化系统正常运行的各项数据,它的主要作用是为了给实际的设备运行数据提供对比资料,以达到快速分析设备运行情况,预测设备问题,快速解决设备的问题。对比数据要根据设备更新与设备运行的调正进行更新,不能长期使用固定的对比数据,要定期检查系统收录的对比数据是否有更改、有误差或者缺失,最好对对比数据进行手工和电子建档的两手准备,严格管理数据更改。
2、数据的采集与管理。数据采集与管理首先要对数据采集库进行管理升级和安全保护,引进先进的计算机防护软件,加强计算机安全建设,保护数据安全。
(五)岗位管理策略
水利自动化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必须要依赖于高素质的人才。管理部门应该制定关于岗位技术培训的制度,定期对岗位人员进行培训,加强职能建设,提高广大工作人员的自动化系统管理与维护水平,制定工作人员的职业评价制度,对人员进行技术监督与评价,确保每一位员工的技术水平都能够达到水利自动化系统的高效运行标准,只有如此才能够实现水利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的最后一道屏障。
三、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自动化系统的管理和维护仰仗于技术、设备和人员的支撑。未来水利自动化系统还会更上一层楼,并有望实现全智能和全自动化系统,它所需要的管理与维护设备、技术与人员要求也更高,完善的管理与维护制度以及人员设备是实现水利自动化系统逐步完善的根本。
参考文献:
[1]陈亚燕.试论水利自动化系统的维护管理[J].科技风,2014(19):118.
[2]檀建辉.试析水利自动化系统的维护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3):188.
[3]杨威,徐臻荣.浅谈水利自动化系统的维护管理[J].治淮,2009(06):33-23.
论文作者:罗帼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6
标签:水利论文; 设备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系统论文; 数据论文; 人员论文; 故障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