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脑哲学的探讨_右脑论文

对大脑哲学的探讨_右脑论文

脑缘哲学探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1世纪的启明星是唤醒沉睡在脑中的巨人;

21世纪的世界大战是争夺大脑;

21世纪的历史坐标是脑本位;

21世纪的传人是思维人物;

21世纪的上帝是自己的真我;

21世纪的沟通媒体是意意波;

21世纪的创造基点是思维零度;

21世纪的财富是人类的潜能;

21世纪的自由是心里富有;

21世纪的幸福是人格欢乐;

21世纪的享受是思维享受;

21世纪的成功是无私的奉献;

21世纪的哲学是脑缘哲学。

脑变是人类进化的轨迹。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类发挥潜能的历史。发挥人类潜能,也是开启人类通向未来之门。恩格斯指出:“日益发展的工业使一切传统的关系革命化,而这种革命又促使头脑革命化。”〔1〕头脑革命化化在一点上即开发大脑的潜能,当人类足迹至外太空星际之时,不要忽略了内在的宇宙——人类潜能的内太空的重要性。

恩格斯说:“就个别人来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 〔2〕真我是生命的主人,内悟是生命中的至真之道。人类的历史是由控制协调的左脑、右脑创造出来的。做理智的主人,做情绪的主人,做自己大脑的主人,关键在于灵活地把握知(左脑)和情(右脑)的均衡运用,交缘律动,从而审时度势,随机变量,永操胜券。

左脑和右脑在激烈争战,只有你才能平衡它们。

“如果我们目前为止整个的生活都是错误的,那该怎么办?”他忽然意识到以前在他看来完全不可能的事也许是真的,——他也许真的没有按照他本应做的那样去生活。他忽然意识到,自已以前那些难以察觉的念头——尽管出现之后便随即被打消一一或许才是切实的,而其它一切才是虚假的。他的职业义务、他的生活以及家庭的整个安排,还有他的一切社会利益和表面利益,也许完全都是虚无的。他一直都在说明自己,为所有这一切进行着辩解,然而现在,他蓦然感到自己的辩解是苍白无力的,没有什么值得辩解的……”

这是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伊凡·伊里奇在审视自己那完全由他人支配的过去时的心理活动,伊凡·依里奇正准备为适应新的,他应该根据自己的愿望去生活。

人们的生活情商常常因为缺乏反思而停滞不前,没有足够的生活冲击很难使人们进行生活的反省,情绪一直在某个幅度里变化,等人们被迫反思时,会对过去的生活有一种陌生感,事实上,一个人能否每天、以至每时每刻真正幸福地生活,是重要的。

相信自己是一个高情商的人,也就相信自已对情绪有辩识和选择的权利。高情商的人不会认为别人的想法比自已的想法更重要,他们知道他人对自己产生负面影响于事无补,只要你愿意,你可以抛弃任何不愉快的情绪。一个人只有学会解决个人争执、对付别人的侮辱、为荣誉而拼搏、自谋其生时,才真正懂得依靠自身内在的力量,主宰自己的情绪,开始独立地生活。

马克思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具有生命的个人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 〔3〕《狂热的追求——科学发现之我见》作者〔英〕弗良西斯·克里克有段切身经历的自我反省,他说:“我在海军部工作时,有几个朋友是海军军官,他们都对科学有兴趣,但知道的比我还少。有一天我和他们热情地谈论抗生素之类的新发展。那天晚上我意识到,实际上我对这个问题并不懂。我不过从《企鹅科学丛书》或类似的期刊上读过一点。我感到我并不是对他们讲科学,而是在闲聊。”

这种感觉启发了我,于是我发明了“闲聊检验”——你所闲聊的事情就是你真正感兴趣的事情。我毫不犹豫地把这个检验用到当时的谈话上,很快,我把兴趣集中到两个领域:一个是生命和非生命之间的界限,一个是脑的活动方式。进一步思考表明,这两个题目有共同之处,它们都涉及目前科学还不能解释的许多问题。我内心深处显然不相信宗教教义,但我常常意识到,科学正如宗教一样需要高度的献身精神。一个人只有热情地相信某件事,才会为它献身。

人最大的苦恼,最深的恐惧是他必须忍受目前痛苦的思想方式,同时却又对外掩饰他的无能。事实上,的确有解脱之道的,在通往真理的路上是充实而安详的。首先你必须有勇气抗拒旧习,才能够找到它,即使你对新的方向不熟悉,也必须放弃以往的思想习惯和种种借口开始走向正途。我们必须在灵光一闪中领受自己内在的新生命。它在我们的心内,不在外面。每个人本来就具有这个,但我们必须发掘这内心的宝藏,好好认识它、观察它。当真正的自我认同愈来愈强时,它的力量会使你突破一切旧习。

人的大脑是人体内部的一个有生命的宇宙,它在人的一生中不停地工作着。在社会环境影响下,每一个正常的人都拥有趋于表现自我的一系列潜在素质。这些个人素质可能就有惊人之处。因此,认识自己的“内心倾向”,意味着探寻和发现自己素质中的惊人之处。这个惊人之点是因人而异的。

列宁完全批驳了关于不同个人在体质和精神的素质方面同质的观点时,指出:当社会主义者说这种相同时,他们通常意味着相同的社会环境,而决不是指个人之间体质和精神素质的相同。

从长远的进化历程来说,情绪的确是人类绝妙的武器。一般而言,情绪反应一开始就是由前额叶所主宰。绝大多数来自丘脑的感觉信息并不是传送到杏仁核,而是送到新皮质做意义分析,前额叶则是负责协调适当的反应。在新皮质有一连串夏杂的路径负责信息的接收、分析和理解,最后透过前额叶导出反应。在这个过程中,如须做出情绪性反应,由前额叶指挥,同时与杏仁核及其他情绪中枢联手合作。

理性与感性的战争与和平,关键在于杏仁核等边缘系统与新皮质的联络。也正因如此,情绪会严重影响我们的思考能力,这不仅关乎决策是否明智,甚至思路是否清晰也受到左右。我们每一次的决策都同时接受感性与理性的指引,在感觉与思考互动之下,思考力可能被强化也可能被削弱,甚或被瘫痪。反之,思考中枢也有指导情绪的功能,虽则在某些情况下,后者可能完全失控如脱缰野马。因此,我们人类可以说都有两个脑、两颗心、两种能量——理性与感性。生命的成就同时取决于两者,不是智商可单独主宰。事实上,如果缺乏情商的配合,智力绝不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边缘系统与新皮质,杏仁核与前额叶都是相辅相成的,彼此合作无间时,情商与智商自然相得益彰。这就从根本上推翻了理性与感性互相抵制的传统观念,过去宣扬的理想典范是将理性自情感的樊笼中释放出来,新观念则追求心与脑的和平共处,而首先要学习的就是善用情绪智慧,从而建构1Q十EQ等于成功的决策。

EQ:激昂时冷静的旁观。日本有一则古老的传说:一个好勇斗狠的武士向一位老禅师询问天堂与地狱的意义。老禅师轻蔑地说:“你不过是个粗鄙的人,我没有时间跟这种人论道。”

武士恼羞成怒,拔剑大吼:“老汉无礼,看我一剑杀死你。”

禅师缓缓道:“这就是地狱。”

武士恍然大悟,心平气和纳剑入鞘,鞠躬感谢禅师的指点。

禅师道:“这就是天堂”。

武士的顿悟说明了人在情绪激昂时往往并不自知。苏格拉底的名言“认识你自己”所指的便是在激昂的当刻要掌握自己的情绪,而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种EQ。苏格拉底还有一个“定心丸”:“我唯一知道的是我不知道什么?”因此,当他妻子撒野当众向他泼一身水时,他不以为然地表示:“我早就知道了!”幸与不幸在于自己怎样想,此可谓自我情境阐释学。

马克思说,思维享受是最高的享受。 “心真见真, 心尘见尘”。300年前,密尔顿瞎眼后,他的生命体验是:“思想的运用, 和思想本身,就能把地狱造成天堂,把天堂造成地狱。”

拿破仑和海伦凯勒,就是密尔顿这句话的最好例证:拿破仑拥有一般人所追求的一切——荣耀、权力、财富——可是他却对圣海莲娜说:“我这一生从来没有过一天快乐的日子。”而海伦凯勒——又瞎、又聋、又哑——却表示:“我发现生命是这样地美好。”伟大的斯多噶派哲学家依匹特修斯说:“我们应该极力消除思想中的错误想法,这比割除身体上的肿瘤和脓疮重要得多。”

每个人生命的每一瞬间,精神都在通过头脑创造物质。世界是富足的,所有的物质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可以得到的,要多少就有多少。但我们必须懂得通用的法则:你给予什么,就收回什么;什么都不给予,那么你就什么也得不到。在这富足的世界上,存在阴阳两个世界。一个世界是没有金钱的,一个世界是有金钱的。没有钱的世界创造有钱的世界,而有钱的世界是永远不能创造出没有钱的世界。没有钱的世界是一个超越了物质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我们体验着爱,体验着对生命和人性的欣赏,以及与另一个人的真正的沟通。这是一种精神世界。当知,在生命的每一瞬间,我们都有超乎物质之上的力量去创造一切。遗憾的我们所受的传统教育是相反的,总认为我们已经拥有决定我们所做的,而我们所做的又把我们塑造现在这样的人。所以,如果想在未来创造你真正想要的一切,你就必须走出传统观念的误区。

当知,内在的自我是自己的源泉,而且真正全力支持自己的时候,你就不会再造出这么多压制你的人,并且能以建设性的方式去应付他们。要是你是全力支持自己的,那么,你的配偶或其他亲密的人所发表的观点或采取的行动,也许会与你的理想相违背,然而,他不能成功地把你从中心的位置上撞下去,因为你知道他既不是你快乐的源泉,也不是你不快乐的理由。你既可以为了共享欢乐而表示感谢他,也可从这个房间走出去。你的梦即你确定的目标就是认识你有内在力量去成为你想成为的人,去做你想要做的事和得到你生活中所想要得到的东西。

认识真我和假我,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真我和一个假我。真我越强,人就愈快乐,而人生也就愈光辉灿烂。相反的,假我愈强,人就愈不快乐,愈觉得人生空洞而没有意义。真我绝无痛苦挂碍,真我才是真真实实的你,它与你俱生,绝不会失去的。虽然有时假我会遮住了真我,但是你必须认识假我是一切烦恼的来源。

从脑缘哲学视角观之,真我是右脑的角色,“假我”是左脑的角色;真我是元神的代码,假我是识神的代码;真我是无意识载体,假我是意识的载体,真我是潜在的,假我是显在的;真我是阴性的自我,假我是阳性的自我;真我是卸妆的自我,假我是化妆的自我;真我是灵光的自我,假我是影子的自我;真我是纯粹的自我,假我是参量的自我;真我是内在的自我,假我是外在的自我;真我是直觉的自我,假我是感觉的自我;真我是觉知的自我,假我是知觉的自我;真我是悟性的自我,假我是知性的自我;真我是道知的自我,假我是知道的自我;真我是天心的自我,假我是人心的自我;真我是意念的自我,假我是意向的自我;真我是自然的自我,假我是历史的自我;真我是自在的自我,假我是此在的自我;真我是混沌的自我,假我是序化的自我;真我是无住的自我,假我是有住的自我;真我是无我之我,假我是有我之我;真我是无心之我,假我是有心之我;真我是无念之我,假我是有念之我;真我是无言的自我,假我是有言之我;真我是无为的自我,假我是有为的自我。说到底,真我是右脑的自我,说“佛在心中”这“佛”就是真我,说“我是自己的上帝”这个“我”就是真我。我,我,我!不仅分“假我”、“真我”,还分“本我”、“自我”、“超我”,还有“父辈的我”、“成年的我”、“儿童的我”,还有“感性的我”、“理性的我”、“悟性的我”。巴甫洛夫说,有无限个我。我是“大宇宙”全息的“小宇宙”。睁开眼睛我在宇宙之中;闭上眼睛宇宙在我心中。上述种种的“我”,只是为了认识、分析和把握方便罢了。其焦点乃是“右脑”的真我,与“左脑”的假我。

真我与假我,如果以太极图显示,那么白鱼代表真我,黑鱼代表假我;白鱼是右脑的真我,黑鱼是左脑的假我;白鱼是“日”的象征,黑鱼是月的象征。而其间的S线可象征地球浓缩为整体的“我”。 “日射光为文,月返光为章”,这“日光”代表潜能显生,而“月光”代表显能萌发。这“日光”乃“宇宙玄鉴”,这月光乃是“语言表述”。雨果说:“上帝口述,我做记录”,此语中的“上帝口述”就是右脑潜能,此语中的“我做记录”就是左脑录音。

太阳、月亮、地球,这三个代码很可能是宇宙赋给自身的符号,这三个星球的关系是天道一地道一人道的联系机制。作为主体的人自身的太阳、月亮,与作为物质本体的自然的太阳、月亮,是交缘律动的。右脑真我的潜能乃“天地与我同体”之自然能量;左脑假我的显能乃“万物融我一身”的人化自然一文化能量。实可谓天、地、人,宇宙心的人类文本的代码网。

左右脑交缘律动产生爆发力。人脑就象一座神秘的城堡,里面充满了秘密。有两个“自己”(右脑、左脑)住在里面。——这是持续25年探索人类意识的秘密的格林·威尔逊教授的话。

左脑、右脑两半球分别有自己擅长的领域,而且是互相补充的关系,即彼此责任分工明确,各自担负着自己的任务。简单地说,脑的左半球是运用语言的逻辑性思维,掌管着分析性思考;右半球则是形象描绘的感性思维,是直观判断,统领全面的思考。还有一种象征性的说明,即左脑是科学家的思考,而右脑是艺术家的劳动。

经常使用脑的左半球的人是善于处理事务的人,是善于言辩和计算的人;而经常使用脑的右半球的人,容易给人以善感的梦想家的印象。在考试成绩优秀的人中,用左脑的人居多,但这样的人不容易有独创性的想象思考。虽然工作效率很高,处理业务很拿手,但很少有令人感动的发明和发现。

那么只使用右脑的人又会怎样呢?这种人确实可能抱有很多令人叹服的主意和想法,但是他们却不能把这些主意(逻辑性地)表达出来。真正的科学家也好,艺术家也好,都不能只靠半脑去工作。

科学家出色的发明和发现,是首先由右脑发出的独特的想法和创意,然后经位于脑正中的脑梁传到左脑,由左脑对它们进行逻辑上的证明,继而用语言(论文)和数据将它们表达出来。同理,艺术家们的天才想象和创意,也是要经左脑进行逻辑上的加工或验证分析,然后才转向必要的表现手段(小说、诗、绘画、音乐、雕刻等等)。

左右脑不仅分担智力上的工作,它们还分别负责身体和运动方面的任务。左脑一般掌握身体右半部的运动,而右脑则相反。左脑、右脑交叉管理着相反一侧的身体。视觉、听觉等机能和脑也是这种关系。

左脑右脑交缘律动的方法:

从左脑型向右脑型的替换:

1.由心里描绘影象,空想。

2.发现事物的模式、全体形象与其它事物的关联性。

3.对即使看上去不合情理的事情也不拒之门外(不对任何事情持否定态度)。

4.要对表达意志和感情的身体动作、声调和声音等做出相应的反应。

5.对自己使用肯定的善意的语言说话。

6.用他人的目光看事物,感受他人的思想方法。

7.随意写着玩,画图形,用楷书记笔记。

8.用嘴或鼻哼唱数字:1、2、3……。

9.忘记时间,在脑子里浮现绿色。

10.把认识的人和体验过的事情与某些事物联系起来思索。

从右脑型向左脑型的替换:

1.记笔记。

2.系统地整理资料。

3.设定和评价目标。

4.分析和表达意志和表情的身体动作和声调等。

5.在准备进行逻辑性的提议或提案时,事先准备练习(逻辑性训练)。

6.对某件事试行分析性思考,进行比较。

7.决定进度、目标和时间,经常检查。

8.练习做表格和解决数字性问题。

9.静心在脑里浮想琥珀色或黄金色。

10.把问题详细分类,反复修订方针直至合情合理。

至于全脑型人,他们在地上是驼鸟,在天上则是大鹏,他们会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天地宇宙之间。

精神成长过程是从微观走向更大的宏观的旅程。在最初阶段那是知识旅行而不是信仰旅行。为了逃离我们早年体验所形成的微观世界,为了摆脱移情作用,我们很有必要去学习。我们必须通过彻底消化、吸收新信息,从而不断扩大知识领域和视野。精神生活即灵魂的诞生:“当你第一次意识到自已活在这个星球上的意义,果断地选择一条适合于自己本性的道路,从此你灵有所寄,魂有所托,这无疑是你的诞生之日了。”(《生日的深思》)

我们开始用科学信仰代替父母的信仰。我们必须叛离和摈弃父母的信仰,因为只要我们充分利用自身经验,包括成年人的体验和人类史上新的一代人的体验,就会发现父母的信仰比我们的更为狭隘。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现成的信仰。要使我们的信仰成为最完美的,那么我们的信仰应该完全是个人的、全部是用我们自身对现实的体验这个坩锅中的质问和怀疑之火铸造的。

为了保证身心健康和精神成长,我们必须形成自己的信仰,而不依赖父母的信仰。对科学信仰应当尊重,引以为鉴,真正的信仰是没有信仰的信仰,信仰宇宙恩赐给我们每个人的大脑,充满无限的潜能,这是智慧之泉,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宝葫芦”。这智慧之火则是生命的灯,马克思说:“生命的灯因思维而点燃,但劳动可以把油加进去。”

精神的根本性就是觉知。觉知乃精神的本质。有了觉知,精神就获得了存在的资格。有了觉知就有了精神,一切心理意识活动都以“觉知到”为基本条件或必要条件,觉知——丧失,精神或心理现象也就随之消失。

脑是一个高度复杂的自组织系统,具有自发活动的能量,神经电生理学告诉我们,大脑中存在着大量的自发的神经电活动。人们平时的思维、想象、沉思、冥想、作梦等心理过程,实际上都是脑的自组织活动引起的,并没有相应的外界刺激在激起它们,只是因为这些心理过程的基本内容是感觉和知觉的记忆形式,故将其归入反映范畴。

情绪也是属于非反映精神现象。情绪是心理对觉知内容的主要评价,是主观对待活动而非反映活动。一些基本情绪完全是由与生俱来的“先验评价”引起,产生复杂情绪的“经验评价”也是以“先验评价”为基础的。人类的情绪与机体需要大体相符的关系,是由进化过程中的“自然选择”作用漫长选择的结果,即如果某物种的情绪活动与其机体需要不相符就不利于“生存竞争”而会被淘汰。

深层自我意识也是一种非反映性精神现象,是在身体形象和本体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属于反映自身特征的内容。深层自我意识是个人内心的奥秘,是一种比较玄妙的心理现象。深层自我意识是对觉知的自我性的意识。“能够清楚了解深层意识的人,就不会有任何危险。假定有可怕的光景出现,只要把它想作是自已深层意识的无形恐惧心,让它闪过去即可。”“可以自由地看见这个非梦的冥想中的梦,晚上睡觉时也可以看见自己所喜爱看见的梦,……就立刻发动意识使它转向好的方面。”〔4〕

从脑缘哲学视角观之,易经是以变道为内涵的脑缘哲学。“一阴一阳之谓道”分开来说,就是“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立地之道曰柔曰刚,曰人之道曰仁曰义。”大脑两半球起到不同的作用。左半球主管逻辑、分析、语言和数学诸方面,更具有男性的、西方化的和阳性的特征。右半球则主管直觉、想象、艺术和综合的方面,它具有内向、女性、东方和阴性的特征,分离的左右半球由神经网相联络,右半球支配身体的左边的运动;而左半球则主管身体的右边运动。左半球负责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思想。换句话说,我们的智能(左半球)总是轻松处在一个秩序的、逻辑的世界中,而另一方面我们的直觉(右半球)偏受内心、情绪和自然的安排,却并不总是能同严格的智能秩序保持一致。因此我们经常面临着一种左——右脑的冲突。我们必然在智商与情商之间、在理性与直觉之间、在意识和无意识需要之间寻求一种交缘律动的结合。

反映性的精神现象是属于左脑自我的范畴,非反映性的精神现象是属于右脑真我的范畴;反映性精神现象是属于对象意识系统,非反映性精神现象是属于自我意识的底层即无意识系统;反映性精神现象是属于知道过程,非反映性精神现象属于道知过程(知道是属于言传思维过程,道知是属于意会思维过程);反映性精神现象属于阳性思维形态,非反映性精神现象是属于阴性思维形态。“顺生人逆生丹”,反映性精神现象是属于生命思维意向,非反映性精神现象是属于思维生命意向。

生命思维和思维生命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范畴体系。生命思维是生命运行过程中间的思维运动,思维生命是作为与生命相对的独立的一种生命运行过程。如果生命列为第一生命,那么思维则是第二生命即精神生命。生命思维有两面即阳面和阴面,阳面是社会场或体场,阴面是心理场或脑场。阳性思维是面具思维、反映思维,对象化思维;阴性思维是自然思维、内在思维、自我化思维。作为思维系统的体和用,体就是结构、整体、实体,作为思维体在脑场,思维整体在脑场,思维整合在脑场。思维的应用在体场、在社会场、在交际场。思维强化在脑场,思维优化在体场,思维特化在相场。

阳性思维、面具思维、生活思维、语言思维,社会场生命运行过程的思维可视为生活树思维,也可以看成是现实思维、社会思维、语言思维;阴性思维、脑场思维、自然思维,可视为宇宙树思维。说穿了,阳性思维是意识思维,阴性思维是无意识思维;阳性思维是显能思维,阴性思维是潜能思维,阳性思维是有序思维,阳性思维是混沌思维。

阳性思维与阴性思维的相互作用构成交缘思维。交缘思维的焦点:知道/不知道。知道是隶属于左脑,是认知过程; 不知道隶属于右脑,是能知过程。孔子说:“知之为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实质上讲的是左脑的认知系统,是可言传的;右脑是道知系统是不可言传的。《道德经》有云:“不知知者病,知不知者尚。”即对知而无知是病;对不知而知则为上,即苏格拉底说的“我唯一知道的是我不知道什么?”大脑是未知的宇宙,大脑与宇宙是微宏对应的实体。“脑不知脑”是人类的自盲症。本世纪初,人类还只知道世界是由原子构成的。然而,人类对世界的认识随着一个又一个新的物理理论(从量子力学到光量子理论乃至微观世界的测不准原理)而深化,实验物理学家借助高科技将过去所认为的“基本粒子”一分再分,使得人类对于物质起源的迷惑如醉如痴。

马克思指出:“人始终是主体。”〔5〕,又明确指出: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接下来的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的传统,象恶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 〔6〕这便构成了哲学家承接下来的文化遗传密码与自身所承担的历史使命的内在矛盾,造成了哲学主体性因袭积淀意识从而自我封闭的怪圈,如果不扬弃哲学史的影子,不净化哲学的头脑,不开掘哲学的大脑,不唤醒沉睡在大脑中的巨人——右脑的真我潜能,那么,人类文明史仍在“左脑优势”的“半壁江山文化”中徘徊,从而进化被耗衰抵消,文明被愚昧鲸吞,思维仍停留在历史怪圈中,可谓“哲学的悲剧”,岂不叹哉!

人类的自盲症:“自已的眼睛看不见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大脑不知自己的大脑”,于是造成“看不见的构架看得见的”、“不知道的”建构知道的“思维空白或短缺,处于谜中谜”的“黑匣子”的状态。脑当知脑,这不仅是历史给时代提供的课题,也是哲学家自我攻势的难题。正如爱因斯坦论断的那样:“我们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不能在与我们遇到这一问题时所处的同一思维高度加以解决”,解决思维问题要受比思维问题酿出的答案更完美的思维的支配,这便是脑缘哲学的交缘思维。海德格尔说:“我们从未走向思,思走向我们”,此话用脑缘哲学破译其含义是,我们的思是“知道的”想,即左脑思维、表象思维、意识思维,而不是“不知道”的想,即右脑思维、潜意识思维、无意识思维。从反映性精神现象来看思维性能,那是语言思维、意识思维、文化思维;从非反映性精神现象来看思维性能,那是意会思维、潜意识思维、无意识思维。前者是阳性思维,后者是阴性思维。阳性思维是历史过程的社会意识,阴性思维是自然过程的宇宙意识。前者是“知道的”思维即认知哲学,后者是“不知道的”思维即能知哲学;前者是属于对象化的知识——认识——意识的系统,后者属于主体化的元知识——无认识——无意识即自我同一性的系统;前者是自身与外自然的关系,后者是自身与内自然的关系;前者是浮想,后者是沉思;前者是言语思维,后者是意会思维;前者是自为的思维,后者是自在的思维即自组织思维,“默默与天语”的思维;前者是“出神”思维,后者是“化入”思维。就思维“知”而言是来自对象性,就思维“能”而言是来自主体性,意识萌生于无意识之中,创造性深深根植于本能之中,潜能是价值基础,知道存在于我们的内部,内部引导的人是无限制的人,获胜是一种内部过程,你怎样想你就是怎样的人,“禅是信仰自已的宗教”,信自己大脑的潜能,唤醒大脑中沉睡的巨人——右脑真我,这就是创造“自己王国”的上帝,这就是解放思想,放开自我,建造“我的世界”的必由之路。“历史从夜间开始”——“创造我们的力量就是当我们每夜睡眠使之复兴的力量”。这就是脑缘哲学的写照。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第561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345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4页。

〔4〕高藤聪一郎:《仙人冥想法》,第180~181页。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83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120页。

标签:;  ;  ;  ;  ;  

对大脑哲学的探讨_右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