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机插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分析论文_安伟

水稻机插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分析论文_安伟

北安市通北镇农业服务中心

摘要:随着我国的飞速发展,农业的脚步也在逐渐进步,紧跟时代的发展。对此,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结合实际,通过本篇文章阐述了水稻机插栽培技术的基本内容进行合理分析,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法对该技术进行大力推广以及应用,更好的为我国农作物的收获带来益处。互相交流,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机;栽培技术;推广与应用;分析

在2004年期间,我国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从而给水稻机械化的发展带来重要影响,特别是北方地区等水稻发展较快。为了能够满足我国水稻形势的要求,加大轻简稻作技术广泛使用,某城市政府在一段时间里出台了关于农业机械化的报道,主要为了说明使用水稻机插栽培的技术对我国的农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根据经验结合实际,提出相关建议。

1、机插稻的发展现状

1.1应用面积迅速上升

在最近几年中,因为机插稻有较多的优势,比如:能够节约成本等优点。能够避免发生病虫害的现象,这样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某城镇就得到了很好的使用。通过机械化的方式对水稻进行插秧工作,能够确保产品的整体品质,因此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依据2014年的相关调查表明,采取机插水稻栽培面积超过了某城市总面积的57.1%,而且比前几年上升了13个百分点,而且处于持续上升的状态。

1.2机械化率持续提升

机插水稻技术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使某城镇的机械化水平也得到了持续性提升,由于机插水稻面积的增加插秧机械的数量在2015年较三年前增加了一倍,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了持续提升,并且随着机插水稻面积的不断扩大这一数据还会持续增长。

1.3技术需求不断扩大

随着机插水稻的整体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让较多数城镇的机械化发展也不断进步。因为使用机插水稻的整体数量比往年发生了大幅度提升的现象,让农业机械化发展也得到了较好的提升,并且能够因为机插水稻面积不断增加的数据还可以继续的上升。

1.4经营主体不断增多

由于农机手买插秧机后,进行机插秧社会化服务,2~4年就能收回成本,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并且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如:销售火爆的高速插秧机,某地区每台补贴1万元,某城市有3个乡镇补助也达到1万元),某城镇的农机合作组织发展呈现出量、质并举的良好局面。2013年,某城市以开展机插秧为主的服务组织、合作社、协会、农机大户总数685个,其中2~5台插秧机的农机大户559个,5台以上插秧机的农机大户39个,2台以上农机大户组织的作业面积10.28万hm2,基本实现水稻种植机械化乡镇、村分别为66个、826个。

2、机插稻面临的机遇和难题

2.1机遇

参照某城市中每年统计的数据得知,某城市的种植劳动人员的整体数量逐年减少,下降42.6%,而且大部分老年人或者是妇女居多,年轻人员多数对农业生产不感兴趣。因此,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要对农忙时期的相关问题引起一定的重视。

2.2难题

自然资源因素限制。根据地理区位和自然资源条件,某城市大致划分为3大稻区,即里下河沿运河稻区、沿江高沙土稻区和丘陵稻区。3个稻区气候、土壤、雨水等条件不尽相同,水稻种植技术、耕作制度的作物品种、机械化程度等,也很难统一。

2.2.1投入大

因为机插稻机在买入时总体数量成本使用较多,从而对机插稻的推广产生一定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2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现在依然存在机插秧服务不到位,知识面狭隘等情况的发生,这样就不能让机器设备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尤其是在育秧以及种植方面整体服务意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3、机插稻发展举措

3.1分类发展

某运河稻区,常年水稻种植面积13.3万hm2左右,占全市水稻面积64%左右,是某城市水稻主产区和高产区,应以机插秧为主,搭配小苗直栽,尤其是中熟中粳稻因全生育期较短,与本地的温光条件相适应,适宜在该地区大力推广。沿江高沙土稻区,常年水稻种植面积4万hm2左右,占全市水稻面积20%左右,是某城市水稻生产次生区,应以机插秧为主,搭配抛秧。丘陵稻区,常年水稻种植面积3.3万hm2左右,占全市水稻面积16%左右,是某城市水稻生产低产区,应以旱育稀植为主,搭配机插秧。

3.2人才培养

通过多种手段对机插稻的推广工作,不是较短时间里就能够普及的,对此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宣传的内容,提高农户的实践能力以及技术的合理指导。其一,相关部门应当对全市有关领导进行理论知识的普及,从整体上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其二,相关部门应当从阳光工程等不同的种类开展培训工作,以培育、栽种、管理等方面为核心内容,从而加强一线人员,尤其是对待新人员进行认真的普及,来对机具的应用做好全面的认知。除此之外,还可以对不同种类的插秧机进行操作演示,普及使用机械的相关知识,这样做的目的能够让农民对插秧机等有关的机械更深入的理解。

3.3加大政策扶持和保障力度

通过相关政策来对插秧机实行补贴措施,尤其是对高速机等相关机械采取相关补贴,从而促进农民的主动性;通过出台奖励的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影响力、从根本上达到乡镇机械化的发展,并且给予适当奖励。与此同时,相关人员应当对机插的品质认真的检查,从不同的方面来检查机插的品质,从而发现问题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提高生产的整体效率。

4、机插水稻栽培技术推广以及应用

机插育秧技术是当前机插水稻首先应当提升的技术方向,育秧技术决定着水稻产量的稳定与提高,也决定着栽培成本的节约和控制,因此只有从育秧技术上得到有效提升,才能进一步满足机插水稻技术提升要求。

首先,根据机插栽培实验及实践信息统计,对符合机插技术要求的秧苗质量标准做出明确规定。秧苗质量参数要求综合考虑秧苗高度、叶片长度、根数、粗壮系数等,对符合机插技术要求的参数范围做出明确规定,并且保证秧苗个体均匀才能实现机插育秧技术的稳定。

其次,对机插育秧问题进行技术调查和分析,明确机插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例如因育秧土质选择不当造成的秧苗烂根问题,根据大量实验总结出具体的土质、土肥选择标准。

最后,开发育秧基质技术。育秧基质技术是提高秧苗成苗率的最有效技术,目前已经在日韩等国得到普遍的推广应用,根据我国的育秧基质技术研发水平继续对某城镇育秧基质技术水平进行改进,提高基质的稳定性、开发低成本的基质产品、提高基质育秧管理水平。

5、结语

通过以上内容的整体论述,可以看出一些地区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并且应用机插稻的人数不断增加,在未来的道路上相关人员应当通过多次的实践来对该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进,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法对该技术进行大力推广以及应用,更好的为我国农业生产带来益处。

参考文献:

[1]刘晓娜,朱德峰,陈惠哲.多效唑对我国水稻主导品种机插秧苗控高效应的研究[J].中国稻米.2011(05)

[2]王巧珍.侧柏容器育苗两种方法的对比试验[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2)

[3]梁喜龙,方淑梅,胡百兴,孔祥森,郑殿峰.烯效唑与胺鲜酯复配浸种对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1(07)

[4]黄卫群,吴升华,冯志峰,郝兴顺,周凯,席志军.不同秧龄机插水稻生理特性比较分析[J].陕西农业科学.2011(02)

[5]文翠梅,杨丽颖,王荣.不同插秧密度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北方水稻.2011(02)

论文作者:安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8

标签:;  ;  ;  ;  ;  ;  ;  ;  

水稻机插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分析论文_安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