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新体系研究_经济学论文

工业经济学新体系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学论文,体系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80X(2005)01-0005-10

当中国进入工业化的加速增长时期,工业经济正展示其改变着整个社会和国家面貌的巨大能量,发展工业几乎成为所有地区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的时候,而且探索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正在成为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重大课题的时候,“工业经济学”却表现式微,面对工业经济发展的现实世界,“工业经济学”似乎给人以退避三舍的印象。这是我国经济学界的一个遗憾。我们看到,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正有越来越多的现象需要解释,产生越来越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工业经济学所面对着的工业社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丰富多彩,新的事物层出不穷,新的实践令人振奋。生活在呼唤着理论,现实经济的发展正越来越强烈地呼唤着工业经济学的重建、丰富和发展,以适应中国工业经济蓬勃发展对经济科学的迫切需求。

一、工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特点

在我国经济科学的发展中,近10多年来发生了一个似乎令人费解的现象:当中国进入加速工业化进程,工业经济迅速发展,工业成为现阶段中国最大的产业,对国民经济做出了最大贡献的时候,“工业经济学”却似乎在“萎缩”。工业经济专业在一些高校转变为工商管理,在另一些高校则转变为产业经济专业,而工商管理和产业经济分属于管理学和应用经济学两大学科。这样,工业经济学专业就被“肢解”了。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之一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发生了重大变化。计划经济时期,工业是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在行业体制上有确定的政府主管机构,工业企业隶属于各个工业部或工业局,所以,当时的工业经济成为一门专门研究工业部门内关系的部门经济学,实际上就是研究工业部门内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同时也涉及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企业管理和部门管理问题。当中国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后,在管理体制上以政府工业主管机构(各工业部或工业局)及其下属工业生产企业为范围的具有强烈计划经济性质的工业部门不再存在,工业企业也不再是单纯的生产单位,而已经成为完全的市场经济主体。也就是说,过去适应于计划经济体制,作为部门经济学而设立的工业经济学的客观基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此,原有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就都不能适应了,从而导致了传统工业经济学的衰落。但是,工业经济学的“肢解”所反映的并不是工业经济本身的肢解,更不是研究对象的消失。恰恰相反,在现实经济中,工业经济的领域大大地拓宽了。而且,工业经济各个环节的关系高度密切化,使得工业经济的研究领域扩大到一个极为广阔和复杂的经济行为空间,其涉及面极为广泛、内容极为丰富。也就是说,当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之后,工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仅没有消失,而是迅速地膨胀和扩展了。传统的工业经济已经没有能力包容和驾驭已经巨大地扩张了的研究对象。就像是一艘千吨级的油轮,已经不能胜任远洋航运的使命。面对学科能力和现实发展的极大差距,工业经济学界不得不向相关学科求助:一是向学科系列的更抽象层次提升,将工业经济融入产业经济学或者产业组织经济学;二是向更具体实用的学科领域延伸,因而进入工商管理的领域。不过,这毕竟不能取代工业经济学本身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借鉴其他相关学科,不等于可以放弃自身存在的价值。因此,重建工业经济学成为经济学界的一项重要任务。

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当工业经济学的客观基础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传统的工业经济学已经难以驾驭的时候,工业经济学本身应该做怎样的调整和发展呢?一门学科是否能够成立首先取决于是否具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工业经济学(指新编工业经济学,下同)的研究对象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生产以及同工业生产直接相关的经济行为、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包括工业品生产、交换、消费过程中的一切经济现象。工业生产是采取自然物质资源,通过加工制造活动进行物质形态转换,使之成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的过程。而在经济学的学科分类中,工业经济学就是研究工业生产领域中有限资源的有效利用和配置,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生产关系和人类福利问题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工业经济学一般不研究非市场经济制度下的工业生产,这是《新编工业经济学》同原有的工业经济学的本质区别。从理论上说,工业生产活动可以发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可以发生在非市场经济的其他条件下。例如,以计划经济、军事组织、强迫劳动等方式也可以进行工业产品的生产,但是,在人类社会中,迄今为止,绝大多数工业产品是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生产出来的,从事工业生产和消费的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市场经济制度之下。所以,工业经济学的现实研究对象是市场经济制度下的工业生产领域中的经济活动。

一般的经济学(注:本文所说的“经济学”或“一般的经济学”,除有特别说明,是指主流经济学,通常也称为新古典经济学。这并不意味着对新古典经济学以外的其他经济学思想和学派的否定或忽视。而是基于两点考虑:①就大多数学习和接触经济学的人来说,新古典经济学所应用的概念、范畴和理论方法具有启蒙性的基础知识性质,即新古典经济学成为大多数人接受经济学的基本知识背景,其他经济学知识都是在这个知识背景之上或者同这个知识背景相对比(包括相反对)而形成和被接受的。②新古典经济学毕竟是目前影响最大、体系最完整、理论最成熟的经济学思想和理论体系,对其进行颠覆性批判的努力尚未取得广泛一致的意见,所以,迄今为,它被揭露出的诸多缺陷尚不足以否定它作为主流经济学的地位。)(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回答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以及是否值得生产(即对人类福利的影响)等问题,而工业经济学则要回答,在工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这些问题的表现形态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产生哪些特殊的现象。

工业经济学不研究具体的工业生产技术和通过工业生产过程进行物质形态转换的具体物质过程,但以工业生产的基本技术过程为基础,并且充分考虑到工业生产技术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工业生产过程中经济行为和经济关系的影响。也就是说,工业经济学将工业生产过程所实现的物质形态转换的物质过程作为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必要前提。因此,同经济学的其他分支学科相比,工业经济学引入了特定领域(即工业生产领域)中物质过程的基本性质和特征所产生的经济现象,例如,采掘、耗能、加工、制造等,是工业经济学所研究的各种经济行为、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赖以发生的物质过程基础,如果脱离这些物质过程,工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正是由于引入了工业生产领域中物质过程因素,工业经济学可以深入到具有特定物质技术特征的生产领域,即不同行业(或产业),研究其特有的经济行为、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所以,各工业行业是工业经济学关注的重要研究对象。

工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除了工业生产领域的经济行为、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也涉及同工业生产直接相关的一些经济现象,包括:工业生产的自然资源:矿藏、能源、水、土地;工业产品实现过程中的经济行为和经济关系;工业同农业及服务业(特别是交通、物流、金融业等)的关系;工业生产的外部性影响:环境和生态等。

工业经济学所研究的各种现象在逻辑上是工业生产活动的基本要素的演绎。工业生产的基本要素包括:生产对象、生产工具和生产者三个最基本的要素?其中,生产对象主要是自然采取物和农产品(通常称为工业原料)、工业中间品(通常称为材料、零部件等),也包括可以再加工的正业和生活资料的废旧品和废弃物等。当然,水、空气等自然物也可以是工业生产的劳动对象。工业的生产工具主要是:工具、机器设备、辅助设备等,广义的生产工具还包括能源、基础设施等各种由人所生产出的用于加工制造及其相关过程的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生产者是指从事工业生产活动的劳动者,也包括生产活动的管理者。从彻底的意义上可以说,生产者的肢体和头脑就是自然的“生产工具”,而生产工具则是生产者肢体和头脑的“延长”。简单地说,工业生产过程就是生产者运用生产工具将生产对象加工制造成工业产品的生产活动。

工业生产同农业生产的区别主要是,后者的生产过程须有很大程度的自然过程作用,因为植物和动物的生长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自然过程,在农业生产过程的一定环节,生产对象(植物或动物)即使没有人的参与也可以实现物质形态变化,即自然生长;而前者的生产过程基本上是一个人为过程,除了酿酒的窖藏等特殊工艺之外,工业生产不能由自然过程来自动实现。所以,农业生产是生产者使用生产工具促进自然过程实现生产对象物质形态的改变;工业生产是生产者使用生产工具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物质形态。在农业再生产过程中,产出物可以作为生产对象再次进入生产过程,例如,有些农作物可以作为种子投入农业再生产。而在工业再生产过程中,产出物不仅可以作为生产对象再次进入生产过程,而且,生产工具通常也是工业产出品(见图1、图2)。

图1 农业生产过程

图2 一般的工业生产过程

除了一般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之外,工业生产由于是人为改变物质形态(即进行加工制造)的过程,所以可能会比其他产业的生产过程产生更多的废料,即在一定的科技条件下无法进行经济利用的物质。在一般的经济学分析中,这一现象是被抽象掉的,而在工业经济学中却不能轻易地抽象。因为,有些废料在技术水平提高后是可以经济利用的,即可以作为生产对象投入再生产过程;有些废料在现有的科技条件下不仅无法经济利用,而且还会污染环境,产生很大的外部非经济性。所以,对于工业废料的处理或利用应作为工业经济分析的一个重要现象。

同样是因为工业生产是人为改变物质形态(即进行加工制造)的过程,所以,大量采用自然资源(作为工业原料)和开发能源(提供工业动力),是工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特点。而有很多自然资源和能源是不能自然再生的(有些自然物质从地质演化的可能性来说即使可以自然再生,但由于再生周期过于漫长,对于现实的人类活动来说也完全相当于不可再生了)。而且,在一般经济学分析中有些被假定为“无限供应”因而可以免费使用的自然物质(例如,水资源等),在现代工业发展中也已经现实地成为有限物质。总之,大规模的现代工业生产受到自然资源和能源供应条件的影响,而且,其对工业生产活动的约束性将越来越强。因此,在工业经济学中,自然资源(矿物)和能源供求关系成为被研究的一个重要现象,而在一般的经济学分析中这一因素也是被抽象掉的。考虑到自然资源和能源供应的有限性以及工业废物的影响,工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将更具体和更复杂,这也是工业经济学区别于经济学其他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见图3)。

图3 考虑自然资源、能源和废物的工业生产过程

一个特别需要讨论的问题是,工业经济学同其他经济学科相比,其研究对象的实体是否有所不同。在一般经济学理论框架中,基本的对象实体是:“个人”(或居民)、“企业”、“政府”和“国家”。在宏观经济学理论框架中,基本的对象实体是所有个人和企业的全体及国家(和政府),主要研究这些全体行为所产生的“总量”现象。在微观经济学理论框架中,基本的对象实体仍然是个人、企业和政府,但主要研究这些实体之间的关系。在产业组织经济学中,“企业”、“产业”和“政府”仍然是基本的对象实体,而“产业”被定义为“生产和提供可替代产品的企业的集合”,因而产业组织经济学主要研究同一产业内的企业之间的关系。

工业经济学的基本对象实体也是“企业”、“产业”、“政府”和“国家”。不过,其中,“企业”是指工业企业;“产业”的意义不只是一个企业竞争空间,而是一个个具有特定性质的经济实体,通常也被称为“行业”或者“部门”。工业经济学不仅研究同一产业(行业或部门)内的企业之间的关系,而且着重研究不同产业(行业或部门)内的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产业(行业或部门)之间的关系,研究产业(行业或部门)的总体经济表现。因此,同产业组织经济学相比,工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仅是微观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而且也涉及宏观(或者中观)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因此,在工业经济学中,个量指标所反映的微观经济问题和总量指标所反映的宏观经济问题,以及结构性指标所反映的中观经济问题,都是重要的研究内容。

二、工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是逻辑抽象法,逻辑抽象度的高低决定了各分支学科在经济学体系中的地位。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为抽象度最高的经济理论,是整个经济学的基础。产业组织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的衍生,其逻辑抽象度低于微观经济学。工业经济学是比产业组织经济学抽象度更低一层的经济学分支,但高于能源经济学、石油经济学、冶炼业经济学等研究更具体的工业经济现象的分支学科。

工业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实际上是一般经济学方法在工业领域中的具体运用,同时引入了同工业生产的物质技术特征相关的概念和分析工具。所以,工业经济学的推理过程不单单是纯抽象的逻辑演绎,而是以一定的物质技术过程为基础。换句话说,工业经济学所描述的经济现象因果关系,不是单纯的逻辑推演,而是反映了工业生产的物质技术过程中的客观因果关系。

工业经济学同经济学的其他分支学科一样,也必须实现逻辑一致性同经验检验的衔接和相融(见图4)。实际上,现代经济学就是在工业化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所以,在一般经济理论的假设条件同工业生产的基本过程是相一致的,即反映了工业生产活动的一般特征和基本关系。工业经济学基本理论体系从基本的概念定义出发,在一定的本体性假设、条件性假设和技术性假设的前提之下,经过严密的逻辑判断和推理过程,形成理论体系,其中包括理论框架、理论推论和理论假说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分析工具等。这些理论推论和假说经过经验事实的检验,形成能够解释历史和现实的工业经济理论,并且通过实践应用效果的检验不断获得证实或者证伪。然后,再对原有的概念、假设进行反思,以此修正和发展其理论基础。

图4 经济学的方法论逻辑

同一般的经济学理论相比,工业经济学的特点是,条件性假设和技术性假设更为具体,例如,生产者被假设为工业企业,还可以被假设为采掘企业、加工制造企业、能源企业等。产生过程被描述为原材料、生产设备和能源的投入和工业品的产出,还可以被描述为受到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约束的工业生产过程等。这使得在一般经济学理论分析中被抽象掉的因素和现象可以被引入工业经济学的视野。而在经验检验的环节和实践应用的领域,工业经济学引入了工业生产领域的更具体的事实和现象,使得理论同现实更为接近。

工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更多地引入了空间、时间因素,而且,“空间”和“时间”因素在工业经济学中更为具体现实。这是因为,在工业经济学中,生产过程被设定为是需要具备“劳动”、“自然资源”、“能源”、“水源”等条件的,而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这些条件是不同的。而且,工业的产出可以作为生产工具或生产对象进入再生产过程,所以,在不同的地区工业生产的配套条件是不同的。工业经济学中的“时间”因素主要体现在工业发展的“时期”和“阶段”方面。也就是说,工业经济学所研究的工业生产活动是一定时代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经济现象,所以,生产过程不是抽象的,而是“技术上可行的”,而技术的可行性不仅是由投资所产生,而且是由工业发展的时代和阶段所决定或限定的。所以,在工业经济学研究中,工业区位、产业转移和企业迁移、工业成长、产业结构等具有很强的空间和时间因素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也是重要的研究内容。

工业经济学以实证分析为主.主要研究“是什么”和“如果怎样,就会怎样”的问题;而在一定的分析层次上也应用规范研究的方法,力图回答“什么是好的”和“应该怎样”的问题。特别是关系工业发展对社会福利(包括社会总体利益及代价和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及代价)的影响以及工业发展的可持续问题时,规范研究的重要性显著提高。追求效率是工业社会的中轴原理,由于经济学是以工业社会为现实背景的经济学科,所以,追求更高的效率必然是工业经济学关注的中心问题。一般来说,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竞争是提高效率最有效的手段。但是,市场竞争不是没有代价的,所以,就像市场经济也分为“好的市场经济”和“坏的市场经济”一样,竞争也分为“好的竞争”和“坏的竞争”。而所谓“好的竞争”并不是只有“提高经济效率”的惟一性质或功能。而对于“好”和“坏”的判断和研究,超出了实证研究方法,进入了规范研究的领域。工业经济学的研究不仅采用实证分析方法,也要采用规范研究方法,从而能够回答工业经济发展的合意性(即应该怎样发展工业经济才能符合人们的利益要求和社会价值准则)问题。这一问题随着中国工业化的深入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因而“新型工业化道路”和“科学发展观”问题已经成为中国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一个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这实际上也是对工业经济学提出的一个特别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传统的工业经济学以供给方研究为主,即主要研究工业生产的基本要素、工业生产能力的形成、工业生产的组织和管理方式等问题,而把工业品的实现(进入消费)假定为完全没有障碍。所以,工业增长的约束条件只是供应能力,包括资源、技术、资金等,那是计划经济制度下的现实情况。但是,当中国进入市场经济之后,工业经济的供给弹性大大提高,对于大多数工业部门来说,增长的现实约束条件通常不是供应能力,而是需求有限。因此,从方法论的意义上说,对工业经济增长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应用需求分析的方法。运用需求分析方法,基于人们的这样一个假说:在市场机制无限制的调节之下,只要存在不断增长的有效需求,并且调节的时间足够长,工业生产的供应能力就一定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不会发生资源短缺现象(任何短缺都可以在价格机制作用下归于消失),工业增长也就能长期持续。在一般经济学的高度抽象条件下,这样的假说也许可以符合逻辑。但是,在工业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内,这一假说所依赖的假设前提在现实经济中可能是不存在的。特别是,社会不可能忍受“足够长”时间的调节过程。例如,如果工业生产耗费大量资源并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在短期内可能没有人会感受到其经济和社会影响,即使感受到影响也没有动力去避免它,只有当问题非常严重时,市场价格才会有所反应,进而产生有效的调节效应,纠正人们的行为,而所期望的这一调节过程也许要花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如果相信和完全依赖于这样的市场调节,就意味着我们期望这一代人的行为及其后果将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让下一代人承受压力和代价,从而去调节下一代人的行为。显然,这是非常不合意的。所以,就需要有政府的管制政策和产业政策,一方面维持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另一方面保证工业生产活动能够达到或接近社会合意的目标。因此,工业经济学不仅以实证分析方法研究工业企业的行为和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而且以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研究政府管制和调节工业生产活动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各种经济关系和经济现象。

三、工业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学科体系

工业经济研究致力于构建较严密的逻辑结构,努力体现逻辑一致性和因果关系的基本原则,但是,工业经济学在本质上是一个复杂学科体系,不具有单一因果链的内在性质。所以,其研究方向并不惟一指向于将因果关系归因于最低层面,即将产生一切现象的原因都还原于最初的因素即学科体系的逻辑起点。换句话说,在工业经济学所研究的每一个层级(或层面)上,都会产生一些突现的现象和问题,这些现象和问题并不惟一地归因于相对低级层面上的个体因素,而是在本层面上由非个体原因有机地产生的新事物。具体说就是,在“要素”、“主体”、“行业”、“工业”等各个层级(或层面)上,都有许多具有特色的现象,这些现象的产生只是部分地由更低层级的因素所决定,部分地由其他因素所决定,而部分地直接就是在本层级上(由非个体原因)自发产生的现象。是各个层面上所发生的现象(个体现象和集合现象、系统现象)构成了工业经济丰富复杂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路径。与此相应,工业经济学也具有多层级因果关系的逻辑结构特点,其最低层级概念(即最抽象的微观因素)不是整个工业经济学体系惟一的逻辑起点。因此,尽管研究工业经济现象的微观基础是非常重要的,但也必须认识到,有些现象并不能惟一地由其微观基础因素所决定,其他因素,例如,结构因素、关联因素、集群因素、整体因素等,也会在不同的层级上产生重要的作用。从哲学意义上说,就是我们把工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视为有机体而不是机械体,而且,这个有机体是变化的、成长的和进化的。

基于以上认识,《新编工业经济学》分为六个部分讨论工业经济领域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第一篇讨论工业生产过程,分析各种要素形态及其所构成的工业生产活动的基本关系和基本特征。这实际上就是在经济学所研究的一般经济关系中引入工业生产的物质技术因素,因而产生了一系列具有特殊表现的经济关系。其中包括:工业生产的主要物质形态采掘、冶炼及原材料、加工制造、能源工业等,还讨论了工业生产的基本要素资金和劳动力问题。第二篇讨论工业经济的产业组织形式,即市场主体企业以及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等,并且对工业经济领域中的垄断、博弈、合作以及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等重要的产业组织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第三篇讨论产业关联,即引入工业生产活动的外部条件因素以及工业内部各不同行业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其中主要涉及工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工农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工业与物流业的关系等。第四篇讨论工业生产的空间配置,即将空间因素对工业的影响引入工业经济学的观察对象,在这一部分中,工业区位和区域分布、工业的区际与国际转移、工业集聚和产业集群、跨国公司与全球化生产等关系工业生产活动的空间分布、空间网络、空间变化的问题进入工业经济学的研究视野。第五篇讨论工业生产活动的动态现象,即引入各种短期动态因素和长期动态因素,包括需求变化及其对工业增长的影响、工业结构的变化、工业技术进步、可持续发展等,使工业经济学的视野从静态观察转向动态观察。第六篇讨论制度、政策和国家战略,即在工业经济学分析框架中引入国家—政府因素,因而国家的经济制度、国家的政策和国家的工业化战略等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成为工业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工业经济学的复杂结构特征决定了它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具有很大程度的开放性。这表现为,在工业经济学体系的不同层级(或层面)上,可以应用或借鉴经济学多个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和分析工具,以至应用和借鉴相关学科特别是企业管理学的有关知识。工业经济学的主要支撑学科是微观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衍生;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特别是总量分析、总体均衡分析等)也是工业经济学的重要学术支撑。支持工业经济学的还有:区位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增长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政府管制理论,以及企业经济学、企业管理学等。工业经济学的研究可从所有上述学科中获得知识资源和理论、方法上的借鉴。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工业经济学的复杂体系特征并不排斥对构建其学科体系核心结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工业经济学不是各种经济问题的“大杂烩”或“大拼盘”,如果是那样,工业经济学就失去了独立存在的理由。在以上讨论中,我们看到,工业经济学虽然不是一个纯演绎的逻辑结构体系,但是,仍然可以形成具有逻辑一致性的基本体系框架。工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结构完全可以形成逻辑一致性的学科体系。我们的初步研究成果是,工业经济学的理论主干可以表述为:要素实体—行为关系—时空表现,在此理论主干上形成关于工业经济的各种判断、命题、推论等。关于“要素实体”的研究是工业经济学的本体论,它描述了工业生产活动的本原性质,即工业经济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活动,工业经济活动的抽象元素及其具体形态是什么等。关于“行为关系”的研究是工业经济学的机制论,它描述了工业经济活动的动力和组织,即工业生产活动是如何进行的、其间会发生怎样的经济关系以及所有这些活动和关系会产生怎样的绩效等。关于“时空表现”的研究是工业经济学的时空论,它描述了工业经济活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是物质最基本的存在形式)和动态特征,即工业经济活动是在怎样的空间(包括自然空间、制度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它的变化具有怎样的时间(包括时代性、阶段性、可持续性等)特征等。如果进行工业经济史和工业经济发展过程的研究,也应归之于工业经济学体系的这一部分。

表1 工业经济学的体系结构

┌────┬─────┬─────────────┬─────────────────────────┐

│理论领域│理论结构 │核心论题 │主要问题 │

├────┼─────┼─────────────┼─────────────────────────┤

││ │ │ 工业经济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活动,工业经济活动的 │

│ 本体论 │ 要素实体 │ 工业生产活动的本原性质 │ │

││ │ │ 抽象元素及其具体形态是什么等。 │

├────┼─────┼─────────────┼─────────────────────────┤

││ │ │ 工业生产活动是如何进行的、其间会发生怎样的经济 │

│ 机制论 │ 行为关系 │ 工业经济活动的动力和组织│ │

││ │ │ 关系以及这些活动和关系会产生怎样的绩效等。 │

├────┼─────┼─────────────┼─────────────────────────┤

││ │ 工业经济活动的存在形式和│ 工业经济活动是在怎样的空间(包括自然空间、制度空│

│ 时空论 │ 时空表现 │ │ 间)条件下发生的、它的变化具有怎样的时间(包括时│

││ │ 动态特征│ │

││ │ │ 代性、阶段性、可持续性等)特征等。 │

└────┴─────┴─────────────┴─────────────────────────┘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以上关于工业经济学体系结构的论述只是我们的一个初步概括。工业经济学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其学科体系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而且,工业经济学具有开放性。所以,工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是可发展的。随着研究的深入,工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也将不断完善和更具科学性。

四、工业经济学与工业经济研究

工业经济学是工业经济研究的核心理论和方法。工业经济研究是工业经济学的具体应用,也是多学科协同的活动。工业经济活动具有多层面的内容,影响工业活动有多方面的因素,不仅有经济因素,还有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政治因素等,对工业经济活动的认识特别是对具体现实的研究,需要进行多角度、多学科的多方位观察分析。也就是说,虽然工业经济学可以揭示工业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因果关系和客观规律,但也并不是惟一的“偏方”。

正业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提供方法和工具、发现和解释客观规律;而工业经济研究的主要任务则是要解释事实和解决问题。作为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工业经济学具有相对封闭的学科边界,即以非连续性假定对现实世界进行专注(即专业)性的分析,它的基本逻辑是“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实际上就是在撇开其他因素的条件下),抽象地进行理论思维;而工业经济研究则可以而且必须超越工业经济学的学科边界,去发现连续世界中的具体事实,它在原则上不排除任何影响工业经济活动的一切重要因素。如果我们可以类比的话,工业经济学相当于“生理学”或“病理学”,工业经济研究则相当于“临床医学”。

工业经济学的专注领域是工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或者也可以说,是运用经济学方法研究工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经济学的分析工具通常限于可以进行经济(价格)计量特别是可以表现为市场过程的价格计量的现象,而不能由价格计量特别是没有市场过程表现的现象,往往被假定为不变而排除于研究领域之外。但是,进行工业经济研究却不能无视重要的非市场和非价格因素的存在及其影响。例如,工业生产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性影响,实际上是工业生产的外部成本,这种外部成本没有价格表现也没有市场过程表现。所以,在工业经济学理论中被视为外生变量和外部影响的一些因素,在具体的工业经济研究中可能必须纳人考虑。所以,工业经济研究比工业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更为宽泛。

从以上讨论中可以看到,相对于工业经济学研究来说,工业经济研究是抽象度更低、内容更复杂的、更接近现实的认识活动。从这一意义上说,工业经济学研究与工业经济研究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只是认识抽象度的差别:工业经济学要达到的是相对高抽象度的理论认识,工业经济研究所要达到的则是较低抽象度的具体认识。而且,工业经济学本身也不是抽象度最高的经济学科,而是抽象度明显低于一般理沦经济学的应用经济学学科;另一方面,工业经济研究也不可能过分降低理论抽象度,使得对研究对象的认识完全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如果这样,实际上就失去了科学的概念基础和认识事物的思维结构,这也就无从把握研究对象了。就像是面对浩瀚大海,虽然满眼是水,但如果没有容器则双手无法捧起海水一样。所以,工业经济学和工业经济研究虽然不是同一回事,但两者是密切相关的。工业经济学为工业经济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工业经济研究也可以为工业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事实材料,并对工业经济学的一些理论和推论进行检验,看其是否能同实践相一致,能够起到对工业经济学的证实或者证伪的作用。所以,工业经济学同工业经济研究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就人们建立和研究工业经济学的学而致用的目的来说,工业经济的事实研究和对策研究当然是重要的应用领域,认识现实的工业经济现象,分析其事实,发现其内在关系,并据此做出必要的选择和决策,可以体现工业经济学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所以,工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本身就包含着工业经济研究。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经济领域呈现出极为丰富的现象,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向工业经济研究提出了无数需要解答的难题,也为工业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许多非常宝贵的材料。因此,中国工业化时期是建立和发展工业经济学的绝好时期。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和世界工业经济的蓬勃发展将促进工业经济学的成熟和完善,一部具有中国特色并能够把握工业经济一般规律的工业经济学能够取代传统的工业经济学而成为研究和指导工业经济运行和发展的核心学科。

五、小结

由于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工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学科体系以及研究领域等都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工业经济学从以计划经济为现实背景的部门经济学,脱胎换骨地改变为以市场经济为现实背景的经济学分支学科。中国工业经济的蓬勃发展为工业经济学的复兴和繁荣创造了绝好条件,20多年来中国经济科学的发展为工业经济学的学科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材料。《新编工业经济学》将经济科学的理论成果同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融会贯通,形成理论经济学联接现实工业经济的桥梁,成为一门学可致用、思可有获的有益之学。工业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其基本原理根植于理论经济学,而其观察和分析对象则是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理论联系实际是工业经济学的显著特点之一。因此,工业经济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方向,一是面向实际,贴近现实,解决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二是深化认识,升华理论,建立更完善的学科知识体系。前者是工业经济学的用武之地,而后者则是工业经济学的立命之本。

标签:;  ;  ;  ;  ;  ;  ;  ;  ;  ;  ;  

产业经济学新体系研究_经济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