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霉素联合呋喃唑酮治疗慢性胃炎137例疗效观察论文_秦忠智

秦忠智

(新疆和布克赛尔县人民医院内科 新疆 和布克赛尔 834400)

【摘要】 目的:观察克拉霉素联合呋喃唑酮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我科收治的137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68)和观察组(n=69)。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克拉霉素+呋喃唑酮治疗。比较两者临床疗效、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Hp根除率分别为95.6%和89.8%,明显高于对照组85.3%的总有效率和76.5%的Hp根除率(P均<0.05)。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7%和11.8%,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克拉霉素联合呋喃唑酮是慢性胃炎的有效治疗方案,治疗有效率和Hp根除率高,且不良反应轻微,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克拉霉素;呋喃唑酮;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6-0133-02

前言

慢性胃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率表现出逐渐上升趋势,主要表现为腹痛、上腹不适、反酸、嗳气等症状,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不利影响[1-2]。其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该疾病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根除Hp对改善临床症状及预后意义重大[3]。本研究中旨在观察克拉霉素联合呋喃唑酮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以期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一定参考经验。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我科收治的137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68)和观察组(n=69)。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检查确诊,快速尿素酶试验确定为Hp感染。对照组男39例,女29例,年龄26~60岁,平均(42.0±9.3)岁;病程2~10年,平均(8.3±2.1)年。观察组男38例,女31例,年龄24~61岁,平均(42.8±8.8)岁;病程2~12年,平均(8.9±2.0)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大体一致(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给予禁酒、清淡饮食等改善生活方式治疗,并给予兰索拉唑30mg,2次/d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具体给药方案:阿莫西林1.0g,2次/d;克拉霉素0.5g,2次/d。观察组给予克拉霉素+呋喃唑酮治疗,具体该药方案:克拉霉素0.5g,2次/d;呋喃唑酮0.1g,2次/d。疗程均为1周。

1.3 疗效评价及观察指标

1周后,进行疗效评价。显效:治疗后患者腹痛、反酸、嗳气等临床症状消失;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较前明显缓解;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进一步加重。停药4周后,采用13C尿素酶呼气试验检查Hp根除情况,并于治疗过程中,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6.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比较分析,以P<0.05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6%和85.3%,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提高,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Hp根除率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52例(76.5%)Hp转阴,观察组62例(89.8%)Hp转阴,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Hp根除率显著提高,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4.39,P=0.04)。

2.3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乏力2例,皮疹2例,胃肠道反应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8%;观察组乏力2例,皮疹1例,胃肠道反应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0.35,P=0.55)。

3.讨论

慢性胃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表现为腹痛、上腹不适等临床症状,虽然症状不严重,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4]。多种因素参与了该疾病的发生过程。其中,Hp感染会破坏胃黏膜,导致患者萎缩性、肥厚性等各类胃炎的发生[5]。因此,对于Hp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根除Hp是其治疗的重要措施。

目前,质子泵抑制剂联合2种抗生素三联疗法是根除Hp感染的常用方案。阿莫西林联合克拉霉素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联合方案,具有抗Hp感染的作用,但随着耐药株的出现,其Hp根除率效果不甚理想[6]。呋喃唑酮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具有杀灭Hp的作用。药理学证实,该药可以干扰Hp的细菌系统,并且能够抑制单胺氧化酶,增加胃黏膜的多巴胺活性,对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7]。体外研究显示[8],低剂量的喃唑酮可以显著抑制Hp,且未发现耐药株,在根除Hp治疗中具有良好应用价值。本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应用克拉霉素联合呋喃唑酮的抗生素方案组治疗总有效率及Hp根除率显著提高,且不良反应少,结果表明该联合方案在改善慢性胃炎患者临床症状,提高Hp根除率方面具有更显著优势,在慢性胃炎治疗中具有更好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克拉霉素联合呋喃唑酮是慢性胃炎的有效治疗方案,治疗有效率和Hp根除率高,且不良反应轻微,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陆忠红,仇训华,黄丽儿等.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3):83-84.

[2]张之蕙,熊佩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及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5):827-828.

[3]高文,胡伏莲.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2,18(5):257-258.

[4]孙琳林,卢林,陈海玲等.枳术散治疗老年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8):2247-2248.

[5]周文斌,李志英.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5):962-963.

[6]宋超.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5):132-133.

[7]郑小丽,许乐.含呋喃唑酮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多次根除失败患者的效果[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44):3496-3499.

[8]梁晓,刘文忠,陆红等.幽门螺杆菌体外诱导耐药试验和耐药率监测[J].中华消化杂志,2003,23(3):146-149.

论文作者:秦忠智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9

标签:;  ;  ;  ;  ;  ;  ;  ;  

克拉霉素联合呋喃唑酮治疗慢性胃炎137例疗效观察论文_秦忠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