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自动化监测技术在隧道施工安全预警中的应用论文_林晓1,高军2,3,陈拥军4,王伟4,翁小川5

1.中铁咨询公司 北京丰台 100061;2.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北京海淀 100083;3.国家铁路集团武广高铁公司 湖北武汉 430212;4.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河北涿州 071000;5.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塘沽 300450

摘要:隧道施工自动化监测技术的应用,能够保障隧道现场施工安全、开展施工信息化设计。在隧道施工中自动化监测技术逐步取代人工监测技术,发展前景显著。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隧道施工监测内容及监测效果,接着阐述了自动化监测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最后总结了自动化监测技术在隧道施工安全预警中的应用,仅供参考。

关键词:隧道施工;自动化监测技术;安全预警;组成部分

据相关报道显示,绝大部分的隧道设计,选择的均是新奥法原理。公路隧道施工监控是关键点,良好的监测能够维护施工安全,保障施工质量。在隧道施工中自动化监测技术逐步取代人工监测技术,发展前景显著。本文主要研究自动化监测技术在隧道施工安全预警内的应用。

1 隧道施工监测内容及监测效果

隧道施工监测主要包含变形监测、力学特性监测两方面,围岩变形监测属于必要监测项目,需要依照围岩力学特性、支护结构力学特征,设置相应的选测项目。受测试仪器及安装效果的影响,部分项目监测结果并不理想,现有监测技术及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隧道监测内容、现存监测技术及监测结果

结合实际情况,当前隧道施工监测中,人员技术水平、测量结果、测量数据分析、监测预警指标等属于关键问题。加之各个施工方配合度不够、人工监测手段不足等问题,阻碍着自动化监测技术的发展,难以保障测量的客观性与及时性。

2 自动化监测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

结合实际情况及相关文献资料,当前自动化监测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监测传感器、自动采集、数据传输、数据预警四方面,详细分析如下。

2.1 监测传感器

隧道自动监测传感器、人工手段监测传感器基本一致,目前隧道围岩变形监测主要是借助传感器、激光位移计、测量机器人、精力水准仪实现自动监测,目前自动隧道断面扫描系统、巴塞特收敛系统等也逐步应用在自动化监测中。通过监测围岩及隧道支护结构的力学特性,借助压力盒、混凝土应变计、多点位移计等,选择振弦、电阻两种形式。选测项目以埋入式为主,在隧道施工阶段,具备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可保障安全预警工作的持续开展。围岩变形监测,需要将设备稳定的安放在隧道内部,以此降低各类因素带来的抗干扰,但其监测成本会提升。

2.2 自动采集

依据目前隧道施工监测内容及现有传感器的类型,输出的信号类型主要包括:电压数据信号、数字数据信号、振弦数据信号、电流数据信号等。隧道施工自动化监测的第一步,就是将各类传感器输出的数据进行定时、自动采集,并及时向外输送。在信号采集阶段,能够精准识别信号。目前,市面上该技术较为成熟,能够实现多类信号及数据的集成或转化。

2.3 数据传输

依据隧道内的施工特点,能够发现隧道内并不存在无线网络,也无网络覆盖。为更好的开展自动监测,应当在隧道内建设网络,或者是选择有线向外传输。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无线通信网络的相关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将其融入到自动化监测技术中,能够实现隧道施工数据的自动传输,系统可及时下发预警指令。

2.4 数据预警

自动化监测系统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集中分析与处理,在计算机技术与软件技术的支持下,进行安全预警。借助软件开发将前端数据进行集中分析与处理,将隧道施工安全状态纳入到该系统的评价层面,定时定期为用户推动隧道内的安全信息。该技术目前已经趋于成熟,技术核心是在隧道施工安全状态评价方式及评价系统上建设而成,自动化监测系统构成,如下图2所示,

图2 自动化监测系统示意图

3自动化监测技术在隧道施工安全预警中的应用

在隧道施工中自动化监测技术逐步取代人工监测技术,发展前景显著。在实际应用中,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获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并研制出配套的监测设备。

3.1 设备监测

突破自动化监测技术就围岩变形监测的技术瓶颈,积极研发相关设备,强化监测设备技术的更新,促使自动化监测设备能够在各种恶劣的环境下运行,以此保障监测工作的有效开展,确保安全预警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同时,结合当前国内隧道施工环境、施工技术及未来发展战略,站在激光位移测量基础上,强化目标光点位置信息、光点信号的自动转化及传输,以此实现隧道围岩变形位移数据的自动采集,并及时进行安全预警。

3.2 预警标准

隧道施工方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安全预警标准,以此为自动化监测技术的应用提供前提条件。同时,工作人员还需要依据工程特点,开展预警标准相关研究,合理设置预警数值,强化数值监测。笔者建议,技术人员应当强化自动化监测系统的人机交互设计,适当增加人工录入窗口,保障工程预警的针对性、可靠性及精准性。

3.3 成本控制

在隧道施工安全预警中,自动化监测技术的应用,就其成本控制可从监测指标及监测数据无线传输两方面入手。若监测指标减少,能够减少传感器的数量,以此降低成本。或选择新型的网络传输方案,通过减少网络节点数量,可实现长距离的传输,以此降低数据的传输成本。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强化自动监测技术的应用,能够为隧道安全施工提供保障。施工企业合理引入计算机技术、无线通讯技术,能够推动隧道监测事业的发展。不仅如此,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措施,克服隧道施工自动化监测技术成本、技术、施工等因素的限制,加大研制力量,研制出配套的监测设备,以此保障监测质量,发挥该技术的安全预警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昭.自动化监测技术在地铁隧道施工中的应用[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7,11(7):178-179.

[2]尹波.数据自动化处理技术在市政隧道工程变形监测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08(10):182-185.

[3]罗子端.现代测绘技术在地铁隧道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区域治理,2018,10(24):194-196.

[4]张文春,徐正元,张理想等.现代测绘技术在地铁隧道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2018,35(2):25-29.

[5]高军.《武广客运专线大断面双线隧道防排水设计施工技术要点》.2007,《铁道标准设计》[J].

[6]高军.《郑万高铁隧道新型锚杆施工工艺性试验研究》.《铁道技术监督》.2018.01

[7]高军.《荷载箱在郑万高铁白河特大桥基桩试验中的应用》.《铁道技术监督》.2017.03

[8]高军.《隧道超前地质灾害预报TSP系统中应用像点法处理数据的研究》.《铁道技术监督》.2006.10

[9]高军.《新建铁路隧道二衬开裂与渗漏成因和防治措施》.《铁道技术监督》.2010.08

[10]高军.《浅谈铁路隧道超前周边注浆施工技术》.《民营科技》.2014.1

[11]高军,詹跃跃,刘凯,李波.《郑万高铁不良地质三维建模与修正分析》《隧道建设(中英文)》.2018.02

[12]高军.《隧道超前地质灾害预报TSP系统中应用像点法处理数据的研究》.《铁道建筑》 2006.10

[13]高军,王立军,马建忠,闫志刚,林晓《铁路隧道浅埋下穿高速公路施工技术探究》《农家参谋》 2017.18

论文作者:林晓1,高军2,3,陈拥军4,王伟4,翁小川5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4

标签:;  ;  ;  ;  ;  ;  ;  ;  

研究自动化监测技术在隧道施工安全预警中的应用论文_林晓1,高军2,3,陈拥军4,王伟4,翁小川5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