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梅毒患者就医依从性影响论文_汤静

(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医院感染科;江苏南京210003)

【摘要】目的 探讨通过心理干预入院梅毒患者是否可使患者就医依从性增加。方法 : 2012年1月---2013年6月对本院60例梅毒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将6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干预组,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一组为对照组,只进行一般的健康宣教。2组患者均以治疗和复查2年为期进行就医依从性调查。用卡方(χ?)检验,比较两组病人就医依从性程度,分析通过心理干预梅毒患者是否可使患者就医依从性增加。结果 通过两组患者就医依从性的比较,可发现进行心理干预组病人的就医依从性有明显改善。结论 通过心理干预入院梅毒患者可使患者就医依从性增加

【关键词】心理状态 心理干预 体会

梅毒是由苍白(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途径传播,临床上可表现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潜伏梅毒和先天梅毒(胎传梅毒)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乙类防治管理的病种[1]。梅毒在全世界流行,据WHO估计,全球每年约有1200万新发病例,主要集中在南亚、东南亚和次撒哈拉非洲。近年来梅毒在我国增长迅速,已成为报告病例数最多的性病。

梅毒患者作为作为一组特别的患者群,不仅具有躯体方面的疾病,且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也产生一系烈的特殊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患者疾病的治疗、转归及愈后[2]。若处理不当可导致疾病的加重。本文拟探讨通过心理干预梅毒患者是否可使梅毒患者就医依从性增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2年1月---2013年6月对本院60例梅毒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其中男45例,女15例。年龄在23—60岁,平均年龄48.56±2.11岁。将6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干预组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实验组只对患者进行一般护理,分析通过心理干预梅毒患者是否可使患者就医依从性增加。

1.2 患者心理状态

①恐惧、悲观:绝大多数梅毒患者主要是通过性行为感染,自觉羞愧,担心性滥行为败露而遭受社会道德舆论的谴责及公众的歧视,希望能有一个保密的治疗环境,表现为敏感、羞愧、缺乏对性病的认识。害怕丧失生育能力或难以治愈,精神压力极大,对治疗缺乏信心,不愿意配合治疗。

②羞耻感:由于我国几千年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多数中国人视淫为万恶之首,而梅毒多与淫乱有关故梅毒被视为“脏病”、“见不得人的病。” 梅毒患者往往羞于以病示人。由于这种心理的影响患者最希望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尽决把疾病治愈。在疾病早期某些患者羞于就医而自查有关书藉自我诊治滥施医药往往造成病情延误甚至变化。在不得已而去医院就诊时则羞于启齿避重就轻不肯详述病史或编造病史。这不利于医生作出及时正确的诊断、治疗[3]。

③悲观绝望心理:由于疾病长期难以根治,给患者造成了沉重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使一些患者产生了悲观绝望心理。认为疾病已无望治愈而自暴自弃不配合治疗或放弃治疗,甚至更加放纵自己可能把疾病传染给更多的人。

④逆反心理:患者对自己所患的疾病表现为无知或误解因此自暴自弃甚至报复社会。

⑤无所谓:此类患者多为某些屡教不改的嫖娼者及卖淫妇女。这些人追求性享乐或追求金钱,虽传染上性病仍嫖娼卖淫不止。这些人对目前性病的流行蔓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⑥愧疚:患者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愧疚认为自己的错误不会得到家人和社会的谅解不知如何向单位和家人交待。拒绝治疗,认为这是对自己的惩罚。

1.3护理方法

1.3.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轻患者不良心理反应;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使心理护理取得成功的关键。护理人员的言行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心理反应。通过美好的语言、文明的举止、轻捷正确的操作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给予心理支持使患者感到真诚与温暖具有安全感和信任感能对护理人员倾心相谈说出心理话[4]。

1.3.2严格医疗保护制度:采取保密性治疗和护理措施。医务人员的天职是救死扶伤不是道德的评判员,保护病人的隐私是医务人员的职责。医生、护士询问病史时要让无关人员回避:未经患者许可来访者询问病情一律不予正面回答:不把病人的病情当作谈笑资料。取得病人的信任[5]。

1.3.3一般性护理和个性护理相结合:由于病人性别、年龄、文化素质、性格特点、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等差异对自身疾病的认识评估、行为表现以及由此带来的对疾病的影响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对患者在做好带有共性的一般心理护理的同时须根据不同的个性心理特点实施不同的心理护理。

1.3.4做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梅毒患者往往有隐讳心理,怕遇见熟人,怕到正规医院诊疗.担心不能治愈、沉默寡言,烦躁易怒,悲观绝望。护士根据患者个人的不同情况具体分析,做好解释,通过心理指导争取获得患者的充分信任,使患者从紧张自卑状态中解脱出来,积极配合治疗。尤其是未婚患者更害怕影响到以后的婚姻生活及生育,已婚患者则生活中处处小心,害怕间接传播给配偶及家人,往往因此而产生恐惧心理,部分患者由于被其配偶或家人传染,更要承受配偶不忠对其心理造成的伤害。有的患者主要来自自身的心理压力怕被人知道,尤其是家人、朋友,又因为治疗所需的费用较多及影响正常工作.再因为对疾病相关知识缺乏了解而引起焦虑心理。针对以上心理问题,我们切实主动做到关心、热心、耐心、细心不歧视、不讥笑,并讲解治疗疚病的必要性,使病人正确对待疾病,按时来院治疗。

1.3.5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即在疾病状态下进行与疾病有关的医学和护理知识教育。医护人员在患者就诊时,以科学而通俗的语言结合患者自身因素深入浅出介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向病人交代用药及生活注意事项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并可减少疾病的传播。

1.3.6做好家属思想工作:目前生病患者多由不洁性交行为所致,部分患者由于患病而感愧疚,负罪心理尤其是对配偶和家人。同时还有部分被其配偶或性伴侣传染致病的患者,其性伴侣或配偶心理更为复杂。因此护士除了稳定患者情绪外,应积极妥善地做好家庭成员的思想工作,及时对其家人进行相关疾病的知识宣教,解释清楚疾病的各种治疗措施和预期结果,使之认识以经过正规、系统的治疗,绝大多数性病是可治愈的,使之懂得家庭成员的情绪对患者的治疗有极大影响,使家属能配合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治疗[6]。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卡方(χ?)检验。

2.结果

2组患者均以治疗和复查2年为期进行就医依从性调查。就医依从性测量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内容包括:按医嘱用药、不滥用抗生素,通知性伙伴、定期抽血复查、使用安全套、戒酒、规律作息、保持心理平衡等8项遵医行为。能执行7项以上者界定为就医依从性好;不能完成任何2项以上者界定为依从性差[7]。

通过两组患者就医依从性比较,可发现心理干预患者的就医依从性有明显改善。见表1:

表1.干预组与对照组就医依从性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梅毒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或因自卑愧疚不愿治疗;或因对疾病不了解,认为治愈无望而不去治疗;还有追求享乐,游戏人生而不严格按照疗程治疗。心理干预就是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基础上,通过保护患者的隐私,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完成治疗周期。同时针对患者采取个性化的心理护理,使病人正确对待疾病,按时来院治疗。

做好家属思想工作也很重要。家属的情绪、行为对患者的护理及预后都具有直接影响,如果家庭对梅毒患者给予关怀和理解,营造一个支持关怀的家庭环境,将会减少梅毒患者的躯体化、焦虑症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对梅毒的全程治疗中,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坚持长期随访,随时帮助患者解决全程治疗中碰到的各种困难,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就医依从性。

参考文献:

[1] 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09-214

[2]卢月彩,刘娟,陈智慧,等.门诊梅毒患者的心理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8,24(7).

[3]刘爱桢,白彦菊,林超,梅毒46例针对性心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9)

[4] 刘爱桢 ,于爱娥 ,于莉莉,梅毒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J】心理医生杂志 ,2012 ,04(214)

[5]黄传英,许梅,吴岩岩,叶凤华,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神经梅毒照看者心理健康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4 ,09(27 )

[6]张玲,门诊性病患者的护理干预【J】中国保健营养,2014,07(4101)

[7]谢敏,任虎,护理干预对梅毒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2,09(1)

论文作者:汤静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11月下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4

标签:;  ;  ;  ;  ;  ;  ;  ;  

心理干预对梅毒患者就医依从性影响论文_汤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