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停跳与不停跳的疗效比较论文_徐涛

徐涛

(陕西省西安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 陕西 西安 710000)

【摘 要】目的:比较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停跳与不停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0年6月至2014年7月,将5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冠心病患者25例,实验组冠心病患者25例,对照组冠心病患者在冠状动脉搭桥术中采用心脏停跳的方式进行手术,实验组冠心病患者在冠状动脉搭桥术中采用心脏不停跳的方式进行手术,观察两组冠心病患者手术后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恢复时间。结果:对照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低于实验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p<0.05);实验组冠心病患者的恢复时间少于对照组冠心病患者(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时采用心脏不停跳的方式进行手术,临床疗效明显,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改善心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停跳;心脏不停跳;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8-0689-02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而引起的血管阻塞或血管变窄,出现心肌缺氧、缺血或坏死的现象,从而导致心脏病的发生[1]。引发冠心病的主要病因包括:年龄增长、抽烟、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及过于肥胖等,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呼吸困难、乏力、疼痛、胸部压迫感等,若不及时治疗,将会产生心脏破裂、心肌梗死综合征及栓塞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2]。目前临床上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式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及中医治疗等,其中手术治疗主要是指冠状动脉搭桥术[3]。我院针对冠心病患者采用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不停跳的方式进行手术,取得了明显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2年6月至2014年7月,将5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冠心病患者25例,男女比例为16∶9,年龄分布在47至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34±3.96)岁,病程在1至7年之间,病程的平均值为(4.11±1.36)年;实验组冠心病患者25例,男女比例为15∶10,年龄分布在46至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12±3.21)岁,病程在1至8年之间,病程的平均值为(4.25±1.12)年。所有患者均诊断为冠心病,均出现疼痛、呼吸困难、胸闷等临床症状,排除心包炎、心肌病等器质性心脏病;本次观察均经过患者及患者家属同意后进行。

对两组冠心病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后发现,p>0.05,统计学无意义,两组间存在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冠心病患者在冠状动脉搭桥术中采用心脏停跳的方式进行手术,给予冠心病患者全身麻醉后,将主动脉心脏灌注停跳,采用静脉全量肝素化,进行乳内动脉到前降支的吻合术,若大隐静脉与后降支、回旋支及对角支吻合,即可开放主动脉,进行大隐静脉与主动脉端侧吻合术;实验组冠心病患者在冠状动脉搭桥术中采用心脏不停跳的方式进行手术,具体操作如下:给予患者全身麻醉后,采用半量肝素,取乳内动脉备用,切开患者心包,将前降支暴露出来,进行乳内动脉与左前降支的吻合术;若患者血流恢复稳定,首先进行大隐静脉端侧与回旋支的吻合术,而后进行大隐静脉侧与对角支的吻合术,再进行大隐静脉与右冠状动脉主支吻合术,将目标血管进行固定,最后进行主动脉壁与桥血管的吻合术。术后一年,对两组冠心病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其有无复发的症状出现,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3.1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冠心病患者在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停跳与不停跳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恢复时间。

1.3.2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疗效的判定标准为:临床症状消失,患者的心功能恢复正常,无复发为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趋于正常,无复发为有效;临床症状未改善或加重,患者的心功能未恢复正常,出现复发情况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患者例数×100.00%。

1.4 统计学处理

在本次观察结束后,将两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恢复时间的研究数据均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录入到SPSS20.0软件中进行统计数据处理,以数据上下浮动5%作为可信区间。临床疗效为计数资料,结果使用例数(%)表示,对比方法使用X?检验;患者的恢复时间为计量资料,结果使用均数±标准差( )表示,对比方法使用t检验。若P值小于0.05时,表示两组冠心病患者之间对比的临床疗效及患者的恢复时间存在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低于实验组冠心病患者(P<0.05);对照组冠心病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明显比实验组冠心病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长(P<0.05),统计学有意义,见表1所示:

3 讨论

心脏是人和脊椎动物身体里最重要的一个器官,其主要作用是推动血液流动,向各组织及器官提供充分的血流量,以此供给营养物质及氧气,且带走身体内新陈代谢的产物,维持细胞正常的代谢功能[4]。冠心病是由于机体无法正常吸收及代谢脂质,在血液运行的过程中,脂质聚积并粘附在血管内壁上,造成斑块的出现,最终导致病变[5]。冠心病的主要发病人群集中在50岁以上的女性或45岁以上的男性,主要发病原因为:经常抽烟、喝酒、饮食中摄入脂肪过多及遗传因素等,冠心病的主要治疗目标是解决冠状动脉狭窄的现象,恢复正常的心肌供血功能[6]。

冠状动脉搭桥术是指将患者自身正常血管吻合于升主动脉及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远端之间的手术,通过桥血管的移植达到缓解心绞痛、恢复心肌正常供血的目的。随着心脏外科手术水平的发展,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技术也在日益发展,心脏停跳的冠状动脉搭桥术具有手术操作简单、血管吻合度高、心肌对于缺血的耐受能力强、术后低心排少及循环较稳定等优点,但心脏停跳的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患者容易出现肾功能缺损及脑血管发生并发症等,极大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7]。心脏不停跳的冠状动脉搭桥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外科手术方式,能有效恢复患者的心功能,改善心肌缺血的症状,缓解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且心脏不停跳的冠状动脉搭桥术还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住院时间短、输血量少及死亡率低等优势。临床上证明,心脏不停跳的冠状动脉搭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适用于高风险、高龄及主动脉明显钙化的患者[8]。从本次观察中可以看出,采用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实验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恢复时间明显优于使用心脏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对照组冠心病患者,且实验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比对照组冠心病患者高出20.00%,组间的临床疗效及恢复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时心脏不停跳的临床疗效优于心脏停跳的临床疗效,其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还能有效缩短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石爱群,李雪松,赵元生等.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64例临床分析[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2,10(1):16-20.

[2]肖巍,张健群,赵岩岩等.体外循环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在心功能低下患者手术中的应用[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2,31(4):467-470.

[3]曾红芬,陈肖敏,童彬等.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1例术后床边急诊开胸抢救的配合[J].护理与康复,2013,12(4):401-402.

[4]张冬成,郭琳锐,林清文等.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效果的随访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24):3802-3804,3808.

[5]蔡巍巍,陈兴澎,王亚宏等.48例高危冠心病体外循环辅助下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分析[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3,11(9):657-659.

[6]周家旺,郑月月.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手术期脑钠肽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0,16(1):26-28.

[7]吴垚,王电军.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7):27.

[8]陶杰,张桂敏,蔡冰等.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在老年人中应用的临床效果观察[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0,31(4):80-82.

论文作者:徐涛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

标签:;  ;  ;  ;  ;  ;  ;  ;  

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停跳与不停跳的疗效比较论文_徐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