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动态论文_杨云

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动态论文_杨云

杨云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75)

【摘要】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精神生活,因此该病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本文综述了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现状,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针刀;研究动态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7-0342-02

随着现如今生活与工作方式的改变,伏案时间明显延长,体位不当,劳逸失衡,颈椎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且发病年龄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而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的常见类型。据大量临床经验表明,传统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1.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神经根型颈椎病在中国传统医学无对应的名称,相应描述散见于“痹证”“项强”“头痛”“颈筋急”“颈肩痛”“项痹病”等范畴;如《灵枢?五邪》:“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肩背颈项强痛,时眩”; 《灵枢?经脉篇》:“不可以顾,肩似拔,臑似折。颈颌肩腮肘臂外后廉痛”;《圣济总录》载:“寒热邪气,头项强”;《证治准绳》云:“有风,有湿,有寒,有热,有闪挫,有瘀血,有气滞,有痰积皆标也,肾虚其本也。”传统医学认为,颈椎病或因风寒湿邪客于经脉,或年老体弱、肝肾不足,或外伤所致,导致气滞血瘀,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不通,不通则通[1]。现代医学认为,有三种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机制学说:化学神经根炎学说、机械压迫学说和自身免疫学说[2]。

2.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颈椎的生理结构决定颈椎手术比较复杂,有一定的风险,非手术治疗被视为颈椎病的首选和基本疗法。

2.1 单纯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单纯使用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在临床上较为常用。张秀芬等[3]使用针刀松解神经根型颈椎病224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107例根据神经定位诊断确定的病变颈椎节段,选取该节段的棘间及其双侧关节突关节以及颈肩部阳性反应点1~3点作为针刀进针点进行针刀松解术治疗,对照组97例行电针治疗,选取相应病变颈椎夹脊穴、大椎、风池、肩井、肩髃、外关、养老,配伍曲池、手三里、合谷、后溪等穴,结束后采用积分法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臂丛牵拉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体征积分的变化,两组积分均有变化,且针刀组优于电针组。程维等[4]研究表明针刀治疗能够抑制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炎性细胞因子TNF-α的释放。刘星等[5]比较了针刀松解术与常规刺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结果显示针刀松解术在症状与主诉的缓解程度上及总体临床疗效的显愈率上优于常规刺法,影像学变化无显著性差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针刀配合其他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在临床治疗上,针刀也常配合其他疗法一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桂清民[6]随机将8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针刀闭合松解术配合颈椎不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对照组行针灸平补平泻手法,结果显示观察组有效率为98.1%,对照组有效率为78.1%,且观察组在改善颈椎生理曲度、纠正棘突偏歪和改善椎间隙宽窄度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罗永宝等[7]将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针刀结合TDP照射组和针刺结合TDP照射组,结果显示针刀结合TDP照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其临床疗效优于针刺结合TDP照射组。张中义等[8]研究表明针刀结合手法治疗在颈肩部疼痛不适、颈部活动度、上肢及手指麻木的临床症状方面疗效明显。张弘等[9]研究表明针刀配合神经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孙西霞[10]等对302例神经根性颈椎病患者采用针刀结合中药的治疗方法,中药汤剂用桃红四物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结果表明联合治疗能快速改善患者疼痛症状,且在中后期随访中,疼痛麻木症状逐渐好转,治疗后稳定,治疗效果好,复发率低,疗效达94.4%。谢添等[11]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258例,治疗组138例采用针刀加颈椎横突注射法,对照组行平补平泻手法,配合电针、牵引、火罐、推拿按摩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为98.6%,对照组有效率为72.5%,证明针刀加颈椎横突注射法疗效肯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神经性颈椎病的方法。

3.讨论

综上所述,各医家通过严谨的理论分析及实验探索,确定了针刀能快速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疼痛,改善麻木、无力、肌肉萎缩症状,改善患者生理功能、生活质量的作用,并为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提供了依据。但纵观上述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的疗效是肯定的,但是其本身也有不足之处,各医家也多配合其他辅助手法以提高整体的疗效。其次针刀治疗是依靠医者的手法进行的治疗手段,而医者对针刀的操作的是否熟练、手法是否规范、对局部解剖部位是否熟悉掌握,均会对治疗结果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王玲玲.针灸学临床研究[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61.

[2]杨义靖,杨霞,王柏灿.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索[J].医学综述,2011,17(13):2041-2044.

[3]张秀芬,权伍成,彭珊等.针刀松解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体征改变的临床观察[J].针灸与经络,2012,39(5):910-912.

[4]程维,张玉辉.针刀治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TNF-α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2):2044-2045.

[5]刘星,王柏阳,邵继满等.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临床疗效及影像学变化观察[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20(2):54-55.

[6]桂清民.针刀闭合松解术配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8):29-31.

[7]罗永宝,何纯青,指导:周文新.针刀结合TDP照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6):193-194.

[8]张中义,张建福,李帅磊.针刀结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2,27(175):1677-1678.

[9]张弘,柳霞.针刀结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2,27(174):1533-1534.

[10]孙西霞,马彩云.针刀配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J].中医学报,2010,25(151):1210-1212.

[11]谢添,陈选宁,程维等.针刀加颈椎横突注射治疗神经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1,33(6):58-59.

论文作者:杨云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7

标签:;  ;  ;  ;  ;  ;  ;  ;  

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动态论文_杨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