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心电监护仪误报警率的护理干预论文_马辉

亳州市人民医院 安徽亳州 236800

【摘 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心电监护仪误报警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7 年2 月至2018 年2 月40 例来我院接受心电监护的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心电监护,比较两组患者心电监护过程中心电监护仪误报警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误报警率为32.42 %,对照组为46.30 %,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00 %,对照组为80.00 %,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心电监护过程中心电监护仪的误报警率,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电监护;护理干预;误报警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reducing false alarm of ecg monitor. Methods 40 patients who came to our hospital for ecg monitoring from February 2017 to February 2018 were col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nursing intervention whil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ecg monitoring. The error alarm rat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ecg monitoring center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false alarm rate was 32.42 %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46.30 %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95.00%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80.00%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false alarm rate of ecg monitor in ecg monitoring process center,which has positive effects on improving the patient's 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Keywords] ecg monitoring;Nursing intervention;False alarm

心电监护是临床常用的辅助医疗器械,在危重症患者治疗中可实时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和病情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治疗意义。心电监护仪是临床开展心电监护的关键设备,但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现[1],心电监护仪易发生误报警,一方面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一方面也影响了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掌握的准确率,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因此如何有效降低心电监护仪的误报警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我院采用护理干预方式进行心电监护患者临床护理,有效降低了误报警率,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7 年2 月至2018 年2 月40 例来我院接受心电监护的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心电监护,观察组中男性11 例,女性9 例,年龄23~59 岁,平均年龄44.37±5.73 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0 例,女性10 例,年龄22~58 岁,平均年龄45.07±6.13 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 患者均接受心电监护仪进行心电监护;② 所有仪器均为同一个厂家生产的同一批仪器;③ 患者依从性良好,可遵医嘱完成心电监护仪的佩戴;④ 患者精神状况良好,无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⑤ 患者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常规接受心电监护,心电监护仪型号:迈瑞IMEC12,监测指标:心率、心电节律、血压、血氧饱和度,所有设备均按照原始参数进行监测[2],监测值超过设置安全范围,监测器主动报警,并记录报警的原因和时间。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使用相同的心电监护仪和相同的监测指标,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即 ① 岗前培训 护理人员在上岗前均进行心电监护岗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心电监护仪的操作、维护和故障处理,定期对科室内成员进行心电监护仪的技能考核,确保所有护理人员均可以熟练、准确、规范的操作心电监护仪;② 设备维护 护理人员应定期对心电监护仪进行检查和校准,同时每次使用前对心电监护仪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每台设备均可以正常使用;③ 合理设置参数 护理人员在使用心电监护仪前,应对设备参数进行合理的设置,对波速和波幅进行合理调整[3],保证可以获得清晰的波形,并设置滤波功能,降低肌电干扰,保证系统时间、报警音量和屏幕的合理性,依据患者报警的情况,对患者的报警阈值进行合理的设置,如患者的心率、血压超标后,应依据患者实际的心率和血压确保误差的合理性;④ 呼吸机患者干预 对于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应将呼吸警报功能关闭,同时关闭一些非危险性劲爆,如脉压、脉搏、体温等;⑤ 交接班护理 护理人员在进行交接班过程中,应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报警范围进行调整,交接前对监护台进行检查,在有效时间内掌握报警数据,及时对错误数据进行纠正[4],加强病房巡视,及时排除故障因素,针对可疑数据,可多次进行测试,避免出现误报警;⑥ 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和患者家属心电监护仪相关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心电监护仪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提高患者佩戴心电监护设备的依从性,避免应患者操作不当所致误报警。

1.2.2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心电监护过程中心电监护仪误报警率和护理满意度。其中护理满意度使用我院自拟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进行评价,分别考察护理操作、服务态度、健康教育等维度,满分100 分,满意:85 分以上,尚可:60~85 分;不满意:60 分以下。

1.2.3 统计学方法 各组患者的评价指标结果均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误报警率进行χ2检验,护理满意度进行秩和检验,α=0.05。

2.结果

2.1 误报警率比较

观察组20 例患者共发生心电监护仪报警1357 次,其中正确报警917 次,错误报警440次,误报警率为32.42 %,对照组20 例患者共发生心电监护仪报警1786 次,其中正确报警959 次,错误报警827次,误报警率为46.30 %,χ2=4.119,P=0.042,P<0.05。

2.2 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00 %,对照组为80.00 %,见表2。

表2 护理满意度比较

3.讨论

心电监护仪是医院常见的医疗设备,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密度,其一方面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实施的监控,一方面也可以保证监控记录的准确性,极大地方便了临床医护工作的开展。临床实际工作中发现,目前我国心电监护仪工作过程中误报警率较高,一定程度影响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也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分析原因主要有如下方面:① 护理人员操作不当[5],造成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误报警;② 仪器异常、故障;③ 患者误操作。本次研究中通过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强化护理人员对心电监护仪操作的训练,提高护理人员操作的准确性,同时通过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调试、检验,对设备参数进行合理的调整,有效降低因设备本身因素所致误报警,再者通过给予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心电监护仪使用的认知水平,避免误操作。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心电监护仪误报警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心电监护过程中心电监护仪的误报警率,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军. 心电监护仪监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的护理要点分析[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6,22(2):123-124.

[2] 刘文静.护理干预对心电监护仪误报警率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7,30(21):173-174.

[3] 夏红莲. 心电监护报警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与干预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12):46-47.

[4] 方晓虹.护理干预在降低ICU心电监护误报警率中的效果评价[J].全科护理,2015,13(6):535-536.

[5] 何兴燕. 品管圈在提高护理人员心电监护仪正确使用与观察中的应用[J]. 人人健康,2016(10):166.

论文作者:马辉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8

标签:;  ;  ;  ;  ;  ;  ;  ;  

降低心电监护仪误报警率的护理干预论文_马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