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公路改扩建工程路线设计的探讨论文_王振飞

普通公路改扩建工程路线设计的探讨论文_王振飞

贵州省铜仁公路勘察设计院 贵州铜仁 554300

摘要:路线设计对于普通公路工程的扩建改建至关重要,可以说是公路设计的基础环节,其设计是否合理会直接关系到普通公路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度。本文参考通村工程的实例,探究在改扩建低等公路工程的进程中,设计公路路线的过程及经验,介绍设计普通公路路线的特征与原则,旨在提高其通行能力和服务质量。

关键词:普通公路;改扩建工程;路线设计

对普通公路改建或扩建,既可以提高其技术等级,又能够有效缓解交通压力,进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而改扩建工程当中首当其冲的路线设计问题更需要引起重视,因为它直接决定了普通公路今后的大致发展前景与路线方向,以及车辆行驶的环境和交通状况的畅通。普通公路的改扩建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对旧路的利用,选择科学合理的路线设计方案,从而确保设计工程的良好技术应用。

一、改扩建普通公路的工程特征

与新建工程相比,对旧有道路的改扩建最大的不同,是它的设计与施工都是在旧的道路基础上进行。所以其特征表现为:1. 公路的等级较低,平原地区多数在二级公路的基础上改造成一级公路,而山区一般是将原先的三四级公路改造成二级公路,所以由于旧有的路线具有较低的指标,造成局部路段的平纵线指数尚低,导致提高了改扩建的工程量。2. 局部路段的城镇化程度高,房与房之间的距离不能够满足路基宽度的基本需求,因而造成延老路较大的加宽拆迁量。3. 旧有道路因为修建的年限比较长,其沿线的防护等级不高,因而时常发生不良地质灾害,以致增加了治理的工程量。4. 已有道路的路基及路面经过多番改造,使其呈现出结构复杂的特点。5. 鉴于部分路段有较多重型客车通行,再加上未进行恰当的养护,致使路面严重破损,以及给行车舒适度造成影响。

二、普通公路改扩建工程的设计原则

1. 改扩建工程的整体方案一般分为单侧拼接和分离、双侧拼接与分离以及混合加宽等多种方式。平原丘陵地区的通村公路通常利用局部分离及双侧拼接的扩建方式,而针对山岭地区的普通公路,因为受到高填深挖路径的安全问题、大跨径桥梁与隧道的扩建方案、保通措施和施工组织等控制因素的影响,经常采取单侧加宽的扩建方案。

2. 根据总体方案和布局,应当在详细调查、分析与充分研究旧有道路的前提下,遵循利用已有道路的工程原则,科学应用平、横、纵这些技术指标来设计综合路线;在改扩建当中优先考虑公路的安全性,按时进行安全性评价,并研究扩建对策,以保证交通安全。

3. 隧道路段通常应用局部分离的扩建模式,针对大桥及枢纽互通的大型建构物的所在路段,扩建的方案受到此类大型建筑的扩建方式影响,应当以多方案进行论证、比对和选择。原路扩建之后的平、横、纵等主要技术指标需要符合当下的标准规定。

4. 针对绕行距离较长、标准不高、和地方城镇发展规划发生冲突、交通事故频发、高填深挖的路基路段和老路,以及受到水坝、电站及水库等因素决定的路段,应该另辟新路或局部分离新线,比对老路的原位改建方案,择优选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普通或低等级公路的改建工程设计

1. 改善行车路线环境,减少拆迁路线

在对旧路进行改扩建过程中,需要在原先公路的基础上增加技术等级,目的在于营造更佳的行车环境。然而许多省道公路即使属于干线,而由于修建的年代比较久远,而且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比较落后,所以总是可以看到村庄密布于干线公路两侧,房舍建立在临路位置,这些状况既可能阻碍到公路的扩建或加宽,又会造成行车安全出现问题。

2. 绕避不良地质路线,符合城镇设计规划

在公路建设与运营中通常会遭遇地质灾害现象,这成为了困扰公路建设与工程设计的一大难题,必须尽力避免其影响到公路设计。为了消除安全隐患,确保行车安全,公路在改扩建当中总会由于原路出现滑坡或采空区等不良的地质隐患,从而采取改线移位的设计手段。因为受到经济方面的制约,六七十年代的普通公路大多都穿越过城镇中心,至今这类公路一边承担着道路通行的任务,还额外具有城市主干道的特殊功能,所以才会出现公路行车不通畅,交通事故频发,以及城市严重污染等现象。因此在类似的公路改扩建当中应当另外选择走廊地带,以免穿过城市中间地段。

3. 公路改扩建的线形设计

优良的公路线形设计可以影响到整个路段的交通安全与行进状况,在设计线形路线时应当积极排查以往路线当中出现的不良情况,并加以解决,从而杜绝此类问题再度发生。应实地考察原先由于线形难度导致的交通事故发生率高的路段,并探寻关键问题的源头,从而进行再次的改扩建。而对于严重受损的路况和路段需要及时调整,积极抢修,以防止路况继续恶化。当然在路段中应运用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警示牌,可以有效地警醒驾驶者保证行车安全,尤其是已经发生事故的路段更需要警示驾驶员谨慎行驶,增强交通安全意识和观念。

4. 改扩建工程设计的安全性评价

老路线形设计指标的符合性评价,事故多发地段的分析评价,运行速度的检验评价等都属于安全性评价的范畴。符合性评价重点在于检测公路的平面半径、路高设置、纵坡竖曲线设置以及视距设定等技术指标能否达到扩建以后的技术标准。事故频发路段的分析评价大体是采用数理统计的办法,评估旧路的运营安全状况,分析事故多发的缘由,并提出解决措施与策略。运行速度检验评价主要检测设计速度同采用技术指标的适应性与协调度。针对影响行车路线安全的不良路段线形需要严格控制,彻底进行改善,利用货车的停车视距检验困难的特殊路段;针对有连续大长坡的路段在改扩建时需要检验运行速度,尽力增强其运营的安全性。在设计方案时需要考虑运用旧有公路作为上行线,另外新建的半幅视为下行线,并研究爬坡车道或应急避险车道的安放设置,对多方案进行比对选择。

四、结语

低等级公路改扩建工程中的设计路线,需要以原先公路为模板,合理科学地设定工程规模和安全设施,针对公路实际状况相应进行线形与定量分析,通过采用数字化的技术,确保普通公路改扩建工程设计的精确度与严密性,最终实现有效控制普通公路设计路线的合理性,以提高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梁洪涛,熊亚兰.关于普通公路改扩建工程路线设计的探讨[J].山西建筑,2016,13:161-163.

[2]王楠.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路线的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11.

[3]周福胜.公路改扩建工程路线设计技术研究[A].《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5年7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5:2.

[4]赵珲.普通干线公路加宽改扩建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4.

论文作者:王振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8

标签:;  ;  ;  ;  ;  ;  ;  ;  

普通公路改扩建工程路线设计的探讨论文_王振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