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邢文华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邢文华

青岛建通工程招标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 266400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BIM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使得建筑行业取得了显著进步。建筑行业广泛应用BIM技术,主要是在工程的项目管理中,因此在工程项目设计与施工的阶段,通过BIM技术发挥出的积极作用取得了良好成效。BIM技术通过大力的推广与实践,将传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众多弊端及时弥补,让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进入到崭新的发展阶段。因此需要格外重视BIM技术的积极作用,通过不断的探索并总结实践经验,努力提升工程管理的整体水平。基于此,本文对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应用

工程建设行业不断发展,BIM技术的应用优势越来越大,尤其是近几年,国家提倡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理念,建筑节能环保的设计还远远达不到社会发展的要求。应用BIM技术建造一个虚拟的建筑模型,在模型中包含了大量的建筑材料的数据信息,通过多方面的分析,旨在将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提供造价管理平台,因此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1BIM的定义及原理

BIM全称建筑信息模型,官方给予BIM的定义是:建筑信息模型是在开放的工业标准下,对设施的物理和功能特性及相关的项目生命周期信息的可运算的形式表现,从而为决策提供支持、以更好地实现项目的价值。BIM技术的原理是将建筑产品和生产过程信息化,是建筑工程项目对其工程特性的数字化表达,从一个虚拟的角度利用数据展现真实的建筑项目,把建筑相关的所有工程信息存入三维模型中,以实现多方位的协同工作。BIM技术可以利用三维模型展示二维平面图纸无法展示的设计方案,更加清晰地展现出了各专业之间的关系。

2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优势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优势明显,主要表现为如下方面:

2.1打破了原有管理模式中条块分割的传统,BIM技术具有精准分析、动态呈现等特点,实现了工程造价管理纵向信息与横向信息实时共享,从而为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提供有效的依据,极大地提高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透明度。

2.2提升了工程量计算的准确度,工程量计算是造价管理的关键内容,是工程招标、合同签订和造价预测等工作开展的基础,传统工程量计算方式存在诸多弊端,而在引入BIM技术后,工作人员应用BIM专业算量软件,在工程量计算中实施3D布尔运算,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运算的准确度,同时在该技术支持下,计算结果会自动生成电子文档,以此为数据交换、共享、永久保存和远程传递提供便利条件。

2.3提升了资源管理水平,在BIM技术应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可将BIM三维模型、成本维度和时间维度组成5D模型,以此实现动态实时监控,在任意时间获取项目的工作量信息,并与该阶段的造价进行比对,以此实现精准管理。

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3.1决策阶段的应用

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协助业主(建设单位)进行设计方案的比选,这个阶段的工程造价,往往不是对分部分项工程量、工程单价进行准确掌控,更多是基于单项工程为计算单元的项目造价的比选。BIM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历史数据的积累,并基于这些数据抽取造价指标,快速指导工程估算造价。如通过类似工程的单方造价,即可估算这个项目的大致费用。利用BIM数据库中历史工程的模型进行相应的调整,就能估算出新建的项目的总体投资,提高了新建项目对投资额估算的准确性,便于建设单位筹措充足的资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在设计阶段的应用

在设计阶段加强对BIM技术的应用同样可以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性,并且设计阶段是工程造价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想真正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需要积极做好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就目前而言,在工程造价管理中,限额设计得到了有效的应用,主要是根据投资估算额进行设计,利用限额设计对投资支出加以控制,保证资金得到有效分配,其中将BIM技术应用其中,可以对信息进行整合,将各个部门与单位参与,经过讨论与分析,实现工程设计的完善性,减少后期因为设计变更所导致的成本浪费现象。

3.3招投标阶段的应用

在招投标阶段,工程量计算需工程造价人员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目前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模式下,招标方、投标方都需要计算两遍工程量。招标方既需要计算清单量,又要计算标底定额消耗的工程量,并且需要对清单项目进行详细的项目特征描述。由于计算的人员不同、计算规则不同,两遍计算得出的计算结果也不同。随着BIM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建设单位或造价咨询单位可以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富含丰富数据信息的BIM模型快速高效地抽调出工程量信息,根据具体的项目特征编制准确的工程量清单,可以有效地避免清单漏项和错算等情况,最大限度减少施工阶段因工程量问题而引起的纠纷。

3.4在施工阶段的应用

运用BIM技术的虚拟建造和思维模拟功能,对建筑环境实行全方位的评估,并预测周围环境会给工期造成的影响,以提前做好施工计划和方案。再运用BIM系统的网络图、四维模拟和动态跟踪功能,有效控制整个项目的进度。对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设计变更和其他变更,运用BIM与RFID的结合。RFID主要是指信息采集,通过互联网将信息传输到信息中心进行处理。以前我们都是使用excel或者关系数据库来处理RFID收集来的信息,那么这个信息的应用基本上就只能满足统计库存、打印报表等纯粹数据操作层面的要求。如果使用BIM模型来处理信息,在BIM模型中建立所有部件的与RFID信息一致的唯一编号,建立自己的编码系统,那么这些部件的状态就可以通过RFID、智能手机、互联网技术在BIM模型中实时地表示出来。这样就可以做到及时收录变更信息,及时更新相关数据,及时对工程量进行动态调整,减少拖延时间,尽量少延误工期。也为以后的成本结算、签证管理、工程款支付等工作提供了支持。

3.5在竣工阶段的应用

BIM技术在竣工阶段得到的应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与传统的工程计算方式主要采用软件与手工结合算量,建设单位审核人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计算,计算之后在与合同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进行对比,核算难度大、工程量大。在施工阶段对BIM模式进行不断完善,从而能够体现出竣工结算的真实性,审核人员还应该对实际发生的工程量进行统计出来,让人一目了然。我国当前有很多固定单价合同没有进行调整,工程造价会随着工程量的改变而改变,要是在综合单价数据中融入BIM技术模式,能够展现框图出价表,还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因为结算引起纠纷问题。

结束语

总而言之,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投资阶段、工程实际阶段、施工阶段应用、在竣工阶段的应用,逐渐实现BIM标准统一化,并且还能够伴随着BIM应用的集成化实现了BIM和IPD相互结合,对传统建筑工程造价带来了巨大的冲击。BIM技术对建筑行业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效结合建筑模型,进行合理的安排建筑施工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从而保证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能够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李文娟.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经济,2016,26(7)

[2]练雪红.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设科技,2017,(16)

[3]何天琼.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4)

论文作者:邢文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6

标签:;  ;  ;  ;  ;  ;  ;  ;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邢文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