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小江流域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对策_土地荒漠化论文

云南小江流域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对策_土地荒漠化论文

云南小江流域土地荒漠化及其防治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云南论文,流域论文,对策论文,小江论文,土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1994年6月17日, 联合国荒漠化公约政府谈判委员会第五轮会议上,将多年来各国学者研究,争论的土地沙漠化、沙化、砂石化等术语统一起来,称为“荒漠化”。荒漠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某些湿润、半湿润地区,由于人类不合理活动、气候变异等各种因素作用所造成的土地退化,使土地生物和经济生产潜力下降或减少,甚至消失。这种土地退化包括风蚀、水蚀致使土壤物质流失,土壤理化和生物特性或经济特征退化及自然植被丧失[1]。国内一些学者认为, 土地荒漠化是在脆弱的生态背景下(内因),由于不合理的经济、社会活动的干扰,使土地质量下降(退化),而最终导致土地完全丧失生产能力,地表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过程[2]。 笔者认为:云南小江流域土地荒漠化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中,破坏地质环境背景下,使脆弱的生态环境不断退化的结果。荒漠化过程人类活动起到主导作用,尤其在地质环境和生态脆弱带更为明显,小江流域的荒漠化是我国南方土地退化的典型,是脆弱的第四纪地质环境人工再造作用的结果。

2 流域自然概况

小江发源于云南省寻甸县鱼味后山,流经寻甸县、东川区和会泽县境,长130.4km,流域面积3040km[2],流域最高海拔4344m, 最低海拔691m,从南向北注入金沙江。流域内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7%,在河流流经宽谷地段,具有四周高,中间低的山间盆地(当地称坝子),是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域。小江是一条典型的深切割的构造河谷,著名的小江断裂带贯穿其中。这条断裂既有垂直方向的振荡运动也有显著的水平方面的扭动。

小江流域属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由于地理环境和地貌因素的影响,气候类型复杂,具有干湿季节分明,垂直分带性明显之特点,全年降水集中在5月~10月,占年降水量88%,旱季冗长,从11 月开始到翌年4月,晴天特别多,雨量甚少,风速大,蒸发强。全年干燥度为2.5,属半干旱气候。

小江流域土壤垂直分布明显。其分布规律与海拔高度、母质、人类活动有关。有3个方面特征:(1)从海拔高度而言,在海拔691m ~4344m之间,可分为4个垂直土壤带,即干旱性土壤带、山地红壤带、 山地森林土带和山地草甸土带。(2 )受成土母质影响的土壤分布有玄武岩形成的土壤、石灰岩形成的土壤和紫色砂石页岩形成的土壤。(3 )人类耕作活动与土壤肥力关系密切,凡人口密集,水肥条件好的耕地肥力高,有机质含量平均为5.1%~5.6%,反之土壤肥力低,有机质含量少。

由于长期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影响,小江流域植被稀疏,林地面积还不到总土地面积的20%,远远低于云南省林地覆盖率24.04 %的水平。

小江流域有18个乡(镇),40.3万人,人口密度为130人/km[2]。海拔1600m以下地域,属半干旱气候类型,称为“干热河谷区”, 也是本文所述荒漠化集中分布区域。这一区域≥10℃积温6000℃以上,年降水量800mm以下,具有日照多,热量高,蒸发强,植被少的特点。 如果这一区域加强水利建设和恢复植被,将是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的好地方。

3 土地荒漠化现状与成因分析

3.1 荒漠化现状

进入小江河谷,举目望去,山坡上一条条从上到下,纵向发育的冲沟破箐,把山体切割得支离破碎;那些“挂牌地”、“大字报地”就象一块块膏药贴在山坡上。夏季行走在气温高达40℃的沙滩上,焚风灼人,叫人炎热难受,酷似在沙漠中行走一般。到了雨季,众多泥石流泻入小江,使其几乎成为“泥石流河”,淤塞河道,危害农田和村庄,水冲沙压一片荒,砾石累累遍河床[3], 当地群众称:“座座山头走蛟龙(泥石流),条条沟口吹喇叭(堆积扇)”。土壤侵蚀造成泥沙山前坡积,洼地沉积,沟口堆积,塘坝淤积现象十分普遍。小江河谷的自然景观是:沟谷区,沟壑纵横,冲沟发育,滑坡丛生;沟口沙滩片片,砾石垒垒,坎坷不平。河谷区,干热少雨,植被稀少,一派荒漠景观。

土地荒漠化主要表现为土壤退化,土地沙石化、石质化和劣地化 [4]。土壤退化是在严重水土流失下,坡地土壤角砾增多,土层变薄,肥力下降,作物产量减少,甚至被沙石冲毁或淤埋。据调查,山洪、泥石流、滑坡冲毁和淤埋耕地达2067hm[2]。 土地沙石化是指小江河谷接纳滑坡、泥石流物质集中堆积地带,后期经雨水淋洗及洪水冲刷,细颗粒物质被带走,留下表面砂砾裸露,下部泥、沙、砾石混杂的荒漠。调查发现,小江沿岸有31个荒滩,总面积达7000hm[2][5],目前部分辟为耕地,但汛期常有被洪水冲毁的危险。石质化通常是指人类活动在大于25°坡耕地耕种,在强烈的水蚀作用下,表土大量流失造成岩石裸露,最终形成土地石质化。劣地化是指在松软地层中的坡地,在强烈的地表水侵蚀下,形成的土壤粗颗粒增多,有机质含量极少,土地贫瘠,保水能力差,植被难于恢复,成为“不毛之地”。主要分布在冲沟沟头两侧。

小江流域土地荒漠化,造成土地的理化性质、生物学特征恶化,土壤肥力下降,耕地生产力低下,生物量锐减,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受到破坏,农民生活贫困,经济收入拮据,影响着本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2 荒漠化成因分析

3.2.1 自然因素

小江流域自第四纪以来,随着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急剧抬升,地势由西向东下降,山脉呈南北走向,阻碍了印度洋暖湿气流进入,使气候由湿润向半干旱过渡,生态环境变得脆弱。由于山体的抬升,山地斜坡具有复杂的不规则形态,加之构造应力和自重应力场的作用[6]使山地的物流和能流的动态难于稳定, 在自然力和人为的干扰下(例如地震、人为破坏植被等)极易发生变化,山体容易失稳,泻溜、崩塌随之而来。研究表明:在湿润条件下当斜坡坡度大于25°时,坡面松散沙石物质可自然下滑;在干燥条件下当坡度大于35°时,沙石物质自然滚落[7]。尤其在海拔1600m以下河谷区沙石下滑和滚落现象十分明显。据调查小江流域大于25°的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60.5%,其中大于35°的达29.1%,为土地退化提供了条件。

小江断裂带断层交错,褶皱发育,岩性软弱破碎。除有大量的第四纪沉积物外,还有较多的变质岩类,例如元古界昆阳群黑色、灰色和紫色板岩,千枚岩,由于节理发育,抗风化能力差,易被风化、崩解成碎屑物质,从而为土壤侵蚀、滑坡和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地质基础和物质条件[8]。

3.2.2 人为因素

东川铜矿开采历史悠久,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据史料记载,二百多年前,小江两岸曾是“密树交阴,少见天日”的山地环境,然而古老的伐薪烧炭炼铜方法,对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影响范围波及整个小江流域。清道光年间,林则徐在《筹办滇铜以资鼓铸疏》中写到:“今树木俱已伐尽,新植尚未成林,须于四五站外责买炭供煎”。长期年复一年的砍伐林木,山坡已成童山秃岭,目前全流域林地覆盖率不足20%。

人口激增造成环境容量超载。以原东川市为例,1953 年全市人口11.5万人,到1998年增至29.3万人,人口密度达157人/km[2], 人口增长过快,造成山地环境容量超载,进而通过对粮食、住房等基本生存条件的巨大需求而转化为对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和水资源的压力导致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出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破坏,致使土地退化和山地灾害频频发生。陡坡垦殖造成严重土壤侵蚀,全市14000hm[2]耕地中,大于25°的坡耕地有6000hm[2],占耕地面积的43 %(注:原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东川市退耕还林还牧情况的报告.1998年12月.), 山坡陡坡种植,山下良田遭殃,淤埋耕地。

总而言之,小江流域土地荒漠化是在脆弱的第四纪地质环境中,由于人口剧增,破坏森林植被,陡坡垦殖造成土壤侵蚀;矿山开采,引起地表静压负荷、动压负荷的变化和产生造成构造应力重新分配;公路、铁路、水利工程的修建破坏地貌,导致环境劣变,在雨洪作用下而形成的,是人类各种活动对脆弱的地质环境作用的结果。

小江流域荒漠化是第四纪地质学家、环境地质学家、生态经济学家对资源、环境、人口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的好场所,希望能引起广泛关注。

4 防治对策

4.1 做好规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步治理

从小江流域实际出发,做好规划讲求实效。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与农艺措施相结合,各种治理措施科学配置,发挥综合治理效益,坚持依法保护和防治荒漠化,依靠科技进步加快防治进程,建立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使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法制化,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科学化;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理与保护,建设与管理并重,除害和兴利并举,实行“边建设、边保护”,使各项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发挥长期效益;坚持把生态环境建设与产业开发,农民脱贫致富,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坚持依靠广大群众,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建立多元化的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来防治荒漠化。

4.2 实行必要的异地开发移民

对土地荒漠化严重,缺乏生存条件的区域,要实行异地开发移民搬迁,减轻对环境的压力,把这里的农民通过政府行为迁徙到生态环境较好的地方居住,开辟新的生产生活区。

4.3 积极进行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建设

水土保持生态农业的含义是:以强化降水就地入渗,防治水土流失为中心,以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为前提,以建设基本农田、植被和发展经济林果、养殖业为主导,达到农、林、牧、果综合发展,生态经济良性循环为目的[9]。

就小江流域而言,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做法是:实行治水改土与植树造林结合,搞好水平梯地(田)建设,固定基本农田并使其向高产稳产农田方面转化。据资料水平梯地比坡地平均减少径流72.2%,提高土壤含水量32%~40%,耕作层的土壤机械组成中小于0.01mm的粘粒增加1%~3%,减少土壤沙性,提高了保水保肥能力,梯地蓄水保土垢增产粮食一般在65%以上。从长远看,小江流域只能靠生物水(植树造林)、土壤水(改良土壤)、工程水(农田水利)“三管齐下”和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方法,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利用土地,逐步做到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果则果。要加强水利、林业、农业等部门的协作,做到工程、生物、农艺三大措施一齐上,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一起抓,融农业综合开发与水土保持为一体,并转化为具体的政策、措施和行动,并加以有效地协调。另外,要和控制人口增长与普及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人口、环境与资源开发的关系。具体设想是:

从现在起到2010年,坚持控制人为因素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努力遏制荒漠化的发展,加快水土流失和泥石流治理步伐,使治理初见成效,这一时期是生态系统逐渐恢复阶段。

2011年~2050年,使小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根本好转,水土流失和泥石流基本上得到整治,大部分地区基本实现山川秀美。这一时期是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发展阶段。

小江流域生态农业的最终目的是:减少土壤侵蚀,控制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山区农业持续发展;提高林木的栽植成活率、生长率和经济量,解决山区人畜饮水困难问题,为精神文明建设创造物质基础,最终达到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山清水秀,人民安居乐业。

4.4 强化法制意识,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

要广泛深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法律和相关的实施办法,不断提高全民的法制观念,逐步形成社会自觉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强大舆论。严格执法,强化预防监督措施,在经济开发和项目建设时,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有关法律法规。对生态环境敏感区域要进行重点预防监督。

4.5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增长过快,对生态环境发生不利影响这是众所周知,因此加强山区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是治理土地荒漠化不可忽视的一项社会工作。另外还要与普及农村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人口、环境与资源开发的关系。

收稿日期:1999—03—26;修订日期:1999—06—11.

标签:;  ;  ;  ;  ;  ;  ;  ;  ;  ;  ;  

云南小江流域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对策_土地荒漠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