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临床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_梁庆林

抑郁症临床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_梁庆林

[摘要]目的:探究抑郁症临床诊疗研究现状,分析未来诊疗技术发展趋势。方法:通过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抑郁症目前的医治疗方法等进行统计分析,并研究技术发展方向。结果:对抑郁症的临床发展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许多方面都取得良好成效。讨论:目前临床治疗大多以调节单胺类递质系统为基础,但是对兴趣缺乏、疲乏感、睡眠和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不明显,导致疾病复燃或慢性化。因此需要结合广大专家的用药经验和循证医学数据, 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客观、全面的用药参考,从而促进抑郁症患者治疗结局和预后的改善,促进患者回归社会。

[关键词]抑郁症;临床治疗;研究现状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长者甚或数年,而且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目前我国抑郁症患病率约为3%-5%,属于高发区域,临床治疗中主要选用艾司西酞普兰、阿戈美拉汀、度洛西汀、帕罗西汀、文拉法辛,或者联合用药模式进行治疗。本文研究中对常用诊疗方法进行综述,探究该疾病的诊疗与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1 西医治疗抑郁症现状与进展

西医在治疗抑郁症中,大部分抗抑郁药物作用机制是以调节单胺类递质系统为基础,主要通过增加5-羟色胺(serotonin,5-HT)、去甲肾上腺素 (noradrenaline, NE)、多巴胺(dopamine,DA)等递质水平缓解情绪低落症状。

例如洪武(2018)研究了阿戈美拉汀临床应用中的循证证据、用药方法、安全性、临床应用特色等。认为阿戈美拉汀治疗急性期抑郁症的有效率和治愈率与某些 SSRIs、SNRIs 及伏硫西汀相当,甚至更高,且耐受性较好,不良事件发生率也显著低于SSRIs/SNRIs。刘陈(2018)研究了阿戈美拉汀对首发抑郁症及性功能障碍的疗效。研究组予以阿戈美拉汀治疗 6周,对照组予以氟西汀治疗6周,结果显示研究组ASEX评分及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因此阿戈美拉汀对首发抑郁症疗效较好、同时对抑郁患者的性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任智勇(2018)研究了阿戈美拉汀在抑郁症治疗中的作用。认为阿戈美拉汀是第一个针对生物节律紊乱的抗抑郁药,是褪黑激素受体(MT1/MT2)的激动剂及5-羟色胺(5-HT)2C受体拮抗剂。在细胞水平上针对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改善抑郁、焦虑、睡眠和性功能症状。

马建英(2018)通过对比,分析了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效果。帕罗西汀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艾司西酞普兰组为90.00%。因此使用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均能取得一定效果,相较而言,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效果更好,不良反应少。周翔(2018)研究不同剂量米氮平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抑郁伴焦虑的临床效果。抑郁伴焦虑患者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有一定效果,其作为常用抗抑郁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可有效缓解焦虑抑郁,改善生活质量。周兵兵(2018)研究了喹硫平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的临床效果。艾司西酞普兰为主。该种药物的主要功效是补脑、安神、助眠、抗抑郁,在使用过程中,有较好的调节患者的精神活动,使得其作息规律正常化,神经状态保持平稳。赵惠芳(2018)观察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疗法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疗效的影响。结果显示艾司西酞普兰是治疗抑郁症的常用药,能解郁安神、缓解肝脾功能,药物成分有助眠作用,在生理、心理方面改善患者的病情,恢复社会功能,符合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李晓芳(2018)研究艾司西酞普兰对重症抑郁症伴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和自杀风险的影响。

郝喜贵(2018)研究了度洛西汀联合家庭治疗对青少年抑郁症的疗效。结果显示度洛西汀联合家庭治疗对青少年抑郁症可明显改善病情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肖伟霞(2018)探讨度洛西汀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度洛西汀主要通过抑制NE和5-HT再摄取来增强神经功能,以最大程度发挥抗抑郁作用。从生理学发病机制角度来讲,抑郁症与5-HT、NE等2类神经递质在神经元突触间隙浓度的降低相关。李新燕(2018)系统评价度洛西汀和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经济学效果。结果显示,度洛西汀和文拉法辛主要通过抑制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发挥抗抑郁作用,对多巴胺的再摄取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还可用于治疗抑郁症伴发慢性疼痛等疾病。其特点是起效快,长期使用可显著降低复发风险,在耐受性和安全性方面有明显优势,因此临床使用广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目前在文拉法辛单独治疗抑郁症的研究中较少,李露露(2018)研究文拉法辛对单相抑郁患者IL-10和IL-4水平的影响,探讨IL-10、IL-4水平与单相抑郁的关系及文拉法辛的抗抑郁机制。认为单相抑郁的发生可能与IL-10、IL-4水平降低相关,文拉法辛可改善单相抑郁患者的症状,其可能是通过调节IL-10、IL-4水平发挥抗抑郁作用。王辉(2018)探究文拉法辛缓释剂与氟西汀治疗复发性抑郁障碍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显示文拉法辛缓释剂与氟西汀治疗复发性抑郁障碍均有效,但文拉法辛缓释剂起效更快,患者疾病、药物认知和遵医行为更高,满意度更高。卫步霄(2018)对照研究艾司西酞普兰、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的效果。认为临床虽然研究出了很多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但依然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痊愈率低、见效慢、呕吐恶心反应以及剂量依赖等。全方位分析了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的效果,结果发现,两种药物治疗抑郁症的痊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最小成本法分析提示文拉法辛治疗成本更低,经济性更好。

2 小结

从目前研究现状看,西医治疗抑郁症研究与用药较多,实际治疗过程中主要是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但是相对而言,这些药物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各有优势,均可有效缓解抑郁症状,但其疗效的侧重点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未来联合用药将会成为临床治疗抑郁症的热点和重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马建英,杨勇,杨轩皓.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效果比较研究[J].当代医学,2018(32):118-120

[2]卫步霄,苏军,刘伟.文拉法辛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及药物经济学循证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11):1998-2000.

[3]郝喜贵,韩敏.度洛西汀联合家庭治疗对青少年抑郁症的干预研究[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8,32(05):338-340.

[4]肖伟霞,孙伟力,王亚丽.度洛西汀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8,18(10):1372-1374.

[5]李晓芳.艾司西酞普兰合并阿立哌唑治疗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7):103-104.

[6]蒋东,曹小莉,杜向农.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伴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和自杀风险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20):3079-3081.

[7]李新燕,李琴,李维辰,王丽萍.度洛西汀与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的荟萃分析及经济学评价[J].中国药业,2018,27(19):80-82.

[8]王辉,王玲,夏明净,肖露苹.文拉法辛缓释剂与氟西汀治疗复发性抑郁障碍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7):254-255.

[9]洪武,司天梅,李凌江.阿戈美拉汀治疗抑郁症临床应用专家建议[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8,31(11):601-607.

[10]周翔.艾司西酞普兰合并支持性心理治疗对首发老年抑郁症治疗作用比较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21):133-135.

[11]刘陈,王红,黄光彪,尹娥,肖志刚,黄杨梅.阿戈美拉汀对首发抑郁症及性功能障碍的疗效[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8,45(05):861-863+880.

[12]殷艳玲,王雁飞,马娟,李仕林.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焦虑抑郁障碍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学,2018,24(11):1906-1910.

[13]赵惠芳,安彦敏,韩秋利.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疗法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疗效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9):106+109.

[14]任智勇,王斌红.阿戈美拉汀与度洛西汀治疗首发抑郁症患者的比较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11):1995-1997.

论文作者:梁庆林

论文发表刊物:《大众医学》2018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

标签:;  ;  ;  ;  ;  ;  ;  ;  

抑郁症临床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_梁庆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