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钢倒棱设备适应性改造论文_王俊杰

圆钢倒棱设备适应性改造论文_王俊杰

摘要:倒棱设备主要对轧线上的棒材进行倒棱和去毛刺处理,提高钢材的端部美观,避免存在的毛刺对其它的棒材造成的划伤,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圆钢在工作过程中经常会在上钢区或倒棱区出现操作问题,因此本人结合自身在机械设备岗位工作的11年经验,对上钢区与倒棱区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改造圆钢倒棱设备的相关对策,希望能为同行企业提供一定经验借鉴,为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圆钢;适应性;改造;倒棱设备

引言:为保证圆钢外观能够充分满足客户基本需求,创造优质的圆钢品牌,提高圆钢质量,必须要加强对圆钢倒棱设备的适应性改造和完善,其中主要包括上钢、下钢、收集、称重和打包等环节。由于圆钢投入到生产过程后,会因为设备故障问题而减慢生产节奏,进而降低整体工作效率。与此同时,工作人员的基本工作量也被不断提高,不仅加强了劳动强度和压力,而且还容易出现生产节奏脱节等不良现象。因此,对圆钢倒棱设备的改造和优化具有一定必要性和实践意义。本人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工作11年之久,对圆钢倒棱设备的应用,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颇有了解,所以此次研究具有较强实用性。

1、圆钢倒棱存在问题

圆钢倒棱过程中极易出现各种故障问题或其他设备使用问题,进而导致圆钢生产质量直接受到影响,无法满足客户对圆钢质量和外观的基本需求,其中存在上钢区和倒棱区两个关键问题。

1.1上钢区

在实践工作中通常会将倒棱上钢流程分为两部:第一是使用小车将行车吊下来的钢推到缓冲台架上面,而在缓冲台架上的拨料手需要将钢送入到上钢台架上;第二种是上钢台架内的钢通过等待驮载链托钢进入倒棱区。

本人在江阴圆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担任精整室主任时,发现上钢区经常容易出现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在实际操作当中上钢小车经常会遭受吊运钢材的撞击,进而导致小车侧面容易发生变形,使得小车无法正常工作。主要表现为小车链条出现故障、小车掉落、在推钢过程中表现无力等问题,最终会直接影响拨料手进行分钢工作。其次,缓冲台架坡度通常在5°左右,圆钢本身容易存在飞边、毛刺等情况,若有上述情况则在滚动过程中容易出现滚动不平或滚动过快的问题。即便期间有拨料手在旁辅助,也很难保证圆钢能够平稳抵达最终目的地。最后,在对小规格圆钢进行轧制时,应当逐一要加强对驼载链挡钢装置的调整,避免出现上双钢现象。因为该装置本身的特殊性,是由不同厚度的挡板共同组成,所以在调整过程中极易受到调整精度的影响,进而产生上钢事故[1]。

1.2倒棱区

倒棱区经常出现的问题包括链条运行出现故障、驮载链故障和磨头机运行故障等。一方面,驮载链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歪斜等情况,而且这种故障一旦出现,具有维修困难的特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一方面,是磨头机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砂轮片极易发生损坏,因为在砂轮压盖的台阶会经常遭受磨损,进而导致砂轮片松动,砂轮片中间的纸垫被甩飞后,两个轮片会直接摩擦,进而产生损坏。而在实际工作中更换砂轮片至少需要30分钟的时间,同时还要随时预防过程中砂轮片的爆裂;磨头皮带较细,所以经常会遭受磨损和破坏;磨头松动,出现的晃动或移位等故障;主轴烧轴承,因为轴承强度有限,所以在工作过程中极易出现磨损,进而导致轴承位置偏移[2]。

2、改造与优化

在实践工作中,若倒棱设备出现问题,则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和发展,而且倒棱工序也是圆钢生产和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必须要加强对设备适应性的优化转变,进而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

2.1上钢区改造

对上钢区的改造可从以下四方面进行:首先,设置三个能够与小车推钢面平行的钢架结构,进而保证在吊运钢时能够减少冲击。以此来减轻小车在工作过程中会受到的撞击,从而提高小车整体使用效率。其次,在缓冲台架内部设置一套链传动装置,通过对该装置的使用来控制钢前进和后退,进而缓解人工作业的劳动强度和压力,促进整体工作水平的提升。再次,调整上钢架坡度,提高到10°左右,进而改变钢的滑动性,避免出现在上钢过程中的动作停滞情况出现。最后,调整挡钢装置,利用螺杆的长度对托钢宽度进行调整,以此来改变小规格圆钢容易出现故障的现象。例如,本人在南钢股份有限公司10-40精整线设备项目工作中,会增设人工直线度检查工位,能够将矫直后的圆钢进行复查,避免直线度超差对后道生产工艺的影响[3]。

2.2倒棱区改造

倒棱区改造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点:首先,禁锢驮载链上方螺母,使检修工作更加便捷,并且为延长立辊使用寿命做出贡献。其次,要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在驮载链运转轨迹的实际情况下制造导板,进而使驮载链能够实现圆滑对接,防止在工作过程中出现链条断裂事故。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传动联轴器强度的精准计算,以此来实现对链条的充分保护。最后,是问题中的关键与核心,即磨头机的优化和改造。第一,要加深砂轮片压盖的台阶,大约在10mm上下,以此来加强砂轮片的紧实度。避免砂轮片之间的纸片飞出,减少砂轮片的磨损情况;第二,加宽磨头皮带轮牙距,增加到17.5mm,避免皮带轻易断裂或出现打滑现象,并且此举还有利于提高皮带使用寿命,使皮带检修工作更加精简;第三,平衡磨头丝杆的受力,增加轴承座。以此避免联轴器出现被拉出的不良现象。第四,通过改变偏心轮的起止角度来增加偏心距,以此来解决磨头容易出现位移的问题。第五,改造磨头皮带顶端的轴承部分,使其能够更容易加入润滑油滚珠,进而确保轴承使用寿命的提升[4]。

3、结论

综上所述,在圆钢倒棱过程中的上钢区与倒棱区经常会出现操作问题,为避免这些问题对整体工作效率的影响,必须要找出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进而实现对问题的解决,基于此本人结合自身11年工作经验,包括轧钢后道设备的非标设计,特别是棒材后道精整连线的前期技术交流、设备的机械设计和后期的指导安装调试。主要涉及:棒材精整线、在线倒棱设备、离线倒棱设备,并且凭借自己在全柴集团和江阴圆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从事机械设计的相关工作经验总结提出在这一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给出相关解决对策。对上钢区与倒棱区的优化和改造,有利于促进圆钢的顺畅运作,进而保证生产效率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李雷.棒材在线倒棱应用实践[J].河北冶金,2018(01):69-72.

[2]黄曼曼,洪荣晶,孙小敏,黄浩.西门子EasyScreen对倒棱机床界面二次开发[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7(11):171-174.

[3]李刚,杜强娜,张洪坤,曹宇航.倒棱机床身进给伺服控制系统的改进[J].焊管,2017,40(10):52-55+64.

[4]黄远富,黄耀强.圆钢倒棱设备适应性改造[J].柳钢科技,2015(02):28-29.

论文作者:王俊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圆钢倒棱设备适应性改造论文_王俊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