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_宁兵

探究初中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_宁兵

宁兵(云南省宣威市乐丰乡第一中学 云南 宣威 655400)

【摘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初中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综合能力,提高学生求知欲,发挥创新意识,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思维;数学能力;培养措施;方式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28(2019)06-088-01

一、创设问题式教学情境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离不开学生的思维活动,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初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由于数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如果直接进行讲解,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初中学生来说,具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如果能够有效地创设具体形象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思考问题的兴趣,就能充分地调动初中生的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发挥出现最佳的学习潜能。同时,还能够在问题情境中真实地体验到数学探究活动的趣味性,促使学生产生参与数学思维活动的强烈兴趣。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的初中生的生活实践,增强数学问题的趣味性,从而使学生产生进行积极思维探索的心理需求。譬如在进行“一次函数”教学时,根据其中涉及较多的法则、性质等现状,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教师可以进行如下的问题情境设置:“张磊用100元购买每个5元的笔记本,剩下的钱y(元)与购买笔记本的本数x(本)之间具有怎样的函数关系,x的取值范围是什么?”由于这个情境的素材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看到还有感到很熟悉很亲切,因此,很容易产生进行创新思维的浓厚兴趣,学生们都很希望及时探寻到答案,于是就会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进行积极有效地思维活动。

二、鼓励学生学会质疑

教师在教学中不要墨守成规,要打破常规构建创新型课堂,鼓励学生对问题提出质疑,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打破思考的常规和惯例,从质疑开始,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定式,根据已知的数学知识来分析新问题的解决途径,教师在学生的这一探求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要起到引导和启发的作用,让同学们产生质疑,并在解决质疑后体会追求成功的快乐感和成就感,以此更能激发同学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激起他们创新思维的信心。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考虑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选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求问题的方式,力求思维方式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倡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进行思考,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寻求规律、求新求异、积极创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是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学习中必须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记忆、学会思维,才能真正把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把常用的而课本中又没有专节专门讲述的推理论证及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如演绎法、归纳法、类比法等)适时适度地教给学生,尽力帮助学生构建起一个包括数学思想方法在内的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体系,这有益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著名数学家哈尔斯曾说过:“最好的教学方法不光是讲清事实,而应该是激励学生去思索,自已去动手。”传授知识是我们教学重要目的之一,但不能算是最重要的目的,我们的任务应该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数学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直是强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自我再学习、应用和创造的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四、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在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同时,要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通过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锻炼,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树立整体教育观念,注重学科间的配合,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以严谨的数学思维为基础,有效促进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需要以极大的精神投入和超越课堂教学时空限制的全面付出实现。教师可利用文化理念的支持,与学生共同开发多种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有时需要和社会相关单位协调完成。虽然看起来繁琐,但这样对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强化数学教学效果有很大作用。教师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要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主,通过激发后进生的学习信心,以提高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为核心,把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互动激发式教学方法贯彻到底。可配合特定文化理念支持下的思想教育,难以理解的部分则可以放慢教学进度,详加讲解,配以现代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耐心指导实践使全体学生掌握数学教学内容的重点,所以必须在教学中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教育,以此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实现共同进步的理想目标。教育发展的终极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实现教学目标与学习兴趣培养的科学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整体素质。

五、数学环节的创新

数学课堂长久以来都被教师看作课时不够,内容太多,每节课都在不停的赶进度。很多教师感觉自己的课堂设计的十分严密,教学思维衔接得当,思路连贯。但教师们基本上都没有去认真的观察学生们的反应如何,这些学生有没有在认真听,听懂了多少。高效课堂恰恰是由于教师们所忽视的这些细小的教学环节所构成的,因此,我们需要针对每个教学环节都要进行改革和创新,这样才能更加有利于高效课堂的形成。以教学导入为例,这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如果我们可以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胃口”,让学生迅速产生浓厚的兴趣,带着问题去听课,这远比传统数学课堂中教师开门见山就讲公式、说定理要有效的多。

参考文献

[1]孙焕昭.新课改视野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04).

[2]杨长智.试论初中数学创新思维培养对策[J].神州,2013(4):166.

论文作者:宁兵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6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  ;  ;  ;  ;  ;  ;  ;  

探究初中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_宁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