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山区配网自动化建设与应用论文_黄劲松

浅谈山区配网自动化建设与应用论文_黄劲松

四川省电力公司凉山供电公司 四川凉山 615000

摘要:作为现代电力体统的主要组成内容,配网自动化逐渐成为了提升电力系统供电能力的主要技术。本文针对山区配网自动化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山区配网自动化建设的必要性和薄弱环节,对山区配网自动化的建设和应用进行了思考,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建议,希望可以为山区配网自动化建设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山区;配网自动化;建设

1 引言

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配网自动化逐渐成为了发展的重点内容,它的存在主要是为了对配电网的异常、故障等情况进行监测,及时找到存在故障的区段,并将其进行隔离,快速对不存在故障的部分恢复供电,尽可能的降低停电时间和面积。配网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以对运行情况进行监视,不断优化配网运行的方式,按照配网电压对无功负荷电压的水平进行控制,从而提升供电的质量,降低经济成本,同时对用电负荷进行合理的控制,可以进一步提升设备的使用率。

配电自动化系统,简称DAS,逐渐发展成了提升配网管理水平的主要内容。近年来,我国的人均收入逐渐增加,人们对电能的需求和质量要求变得越来越高。现在的配网自动化系统已经开始实施试点建设,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会被推广到各个地区,本文主要是对山区的配网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山区的主要特点,对山区配网自动化建设和发展进行了思考。

2 DAS简介

配网自动化系统属于比较先进的电力系统,它主要是将网络、通信、电子技术和电力设备进行有机的结合,把任何情况下配网的计量、控制、保护和监测与电力系统的供电管理进行结合,这样一来可以更加快速、方便的找到故障存在的区段,并将故障及时隔离,降低故障引发的损失,提升电力系统供电的可靠性。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建立会逐渐拉近电力企业和客户之间的关系,从而提供更加符合用户需求的电能。作为电力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的配网自动化系统可以为供电的可靠性提供重要的保障。配网自动化系统包含的内容很多,本文主要介绍以下几部分:

(1)馈线自动化

馈线自动化主要用于无功补偿与调压、负荷转移与恢复供电、监测供电的运行情况、运行线路故障隔离和网络重构等当中。

(2)变电站自动化

变电站自动化是一种在计算机系统当中使用信息处理和传输技术以及自动化控制技术来替换人工方式,实现变电站测量、监控、运行的系统。变电站系统的功能种类较多,包含数据采集和处理、监视运行状态、控制开关操作、交换继电保护信息等。

(2)配电管理系统

配电管理系统,简称DMS,主要是将现代信息处理、通信技术结合相应的设备,实现配电网的管理。配电管理系统是整个配网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内容,管理和控制着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运行。配电管理系统的功能种类较多,包含着数据监控和采集、用户控制和管理、设备管理等。

3山区建设DAS的必要性和现状分析

3.1山区建设DAS的必要性

山区配电网具有覆盖区域大、供电线路长、故障产生率高等特点,因此在对故障进行查找时,存在很大的难度,即使可以找到故障点,需要花费的时间和财力也比较大,同时故障引发的停电时间会比较长,因此会对影响电力企业的电量销售情况以及自身的形象。总之,如何在山区快速、方便的获得故障点,并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是现在电力企业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供电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在山区建设DAS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3.2 山区DAS建设的现状

为了解决山区配网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在山区建设配网自动化系统,因此我们对山区配网自动化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山区配网自动化建设当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具体如下:

(1)网架结构比较薄弱。山区线路存在着崎岖、高低不平等特点,因此线路的结构大部分是单辐射类型的,因此终端一般具有联络条件,但是其它地方大多不具备这种条件,难以实现互供互带的功能,因此山区的网架结构一般比较薄弱;

(2)通信条件较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山区自身的特点,存在着通信较差的问题,尤其是部分偏远的山区根本没有通信的条件。即使现在的通信技术很发达,但是配网自动化系统对通信传输的精确度和速度等的要求比较严格,而卫星通信很容易被外部因素(天气因素、磁场因素等)影响,从而降低传输的稳定性,因此难以满足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要求;

(3)覆盖面积比较广,投资效益比较低。山区的地形地貌比较特殊,因此工业大多不太发达,因此山区的用电主要集中在民用当中。山区的电网覆盖面积较大,但是民用电量较小,因此用电负荷不高,若此时对其进行大规模改造,那需要投入很多的财力,但是很难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

4山区DAS建设规划思考

虽然现在的由故障指示器组成的自动故障定位系统还是难以完成故障遥控功能,但是根据现在的电网发展情况,还很难具备“三遥”DAS,因此采用故障指示器对供电系统当中存在的故障进行定位、隔离工作时,还是具有一定的效果的。此外,由于山区的地形特点,其配电网发展仍然比较落后,所以采用故障定位系统对配电网当中的故障进行检测、定位和隔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随着山区配电网的发展,再逐渐将其淘汰,因此根据山区配电网发展的具体情况,我们在对山区配网自动化进行建设时,可以分成以下的几步开展:

(1)建设具有遥信和遥测能力的故障定位系统。山区的线路供电半径通常会比较长,并且山区的地形比较复杂,因此通信条件一般不会太好,磁瓦山区的电网覆盖面积比较广,所示对山区的电网系统进行全面的改造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对山区的部分设备以及通信装置进行优化,不但可以提升山区电网故障点的确定,还能够节约整体的施工成本,因此对于山区供电可靠性的提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根据主网的规划,对设备的自动化水平进行优化。对电源进行科学的分布,一次网络具备转供好互联的能力,因此在对主网进行规划时,需要不断的提升配电网自动化和可靠性。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因此需要不断加快山区电网的建设,根据主网规划,不断提升电网设备的自动化能力,为以后的“三遥”建设提供必要的基础。

(3)制定和完善建设制度和标准。在对电网和配电设备进行建设时,需要对自动化技术进行充分的考虑,并制定相应的建设制度和标准,无论是施工材料的选择、检测、项目的施工还是竣工之后的验收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必须要保证符合相关制度和标准的要求,尽可能的不发生重复投资现象。此外,在进行施工时,还需要不断完善制度,逐渐形成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4)在山区选择合适的地方开展配网自动化建设试点工作。山区的地理位置一般比较偏僻,并且面积较大,所以很多的变电站并没有通信的条件,这会对配网自动化建设产生一定的影响。施工时需要注意资金的节约,因此需要在平原区域开展试点工作,根据现在的自动化和通信系统,建设DAS,最终实现山区DAS的建设和发展,并逐渐将落后的配电网系统所淘汰。

(5)逐渐实现山区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建设。现在一部分山区开展配网自动化建设,然后观察其运行的情况,并对其进行改进,逐渐提升山区的通信和设备条件,最终在山区实现配网自动化的全面发展。

5 结束语

本文以山区配网自动化的建设和应用为例进行了研究,针对山区配网以及通信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山区配网自动化建设的相关建议。想要对山区配网自动化进行建设,首先需要开展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的试点工作,抓紧积累相关的经验,然后将其在山区进行推广,最终在整个山区实现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覆盖。总之,山区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可以有效的解决山区配电网运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准确的确定的故障区段,并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最大程度的降低电力企业的损失。

参考文献

[1]赵蓉.城市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改造[J].内蒙古电力技术,2009(S1): 71- 73.

[2]黄汉棠.地区配电自动化最佳实践模式[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3]刘东,张沛超,李晓露.面向对象的电力系统自动化[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4]杨淼锋.广东电网中低压配电网自动化规划研究[ J].四川电力术,2011(2): 74- 77.

[5]潘庆.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实现线路故障自动隔离功能探究[L].电气运用,2012(8):32- 39.

作者简介:黄劲松 男 (1976-06) 本科 主要从事电力工程建设管理,行政管理等相关工作。

论文作者:黄劲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7

标签:;  ;  ;  ;  ;  ;  ;  ;  

浅谈山区配网自动化建设与应用论文_黄劲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