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导游专业创新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论文

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导游专业创新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论文

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导游专业创新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贾慧

(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重庆)

摘 要: 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是以培养学生文化艺术为特点,其他专业技能为主的高职院校,导游专业自创建以来,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为了迎合现代旅游业市场的需求,本文在深度剖析了学院的发展现状以及导游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为导游专业课程体系创新建设提出具有实际意义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导游专业;课程创新;教学改革

重庆文化职业学院是由重庆市文化委员会主管的重庆市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职业艺术学院,文化管理系是学院的培养文化人才的重点系部,而随着文旅部门的融合,导游专业也逐步备受重视,与此同时,导游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也成为了专业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一 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导游专业发展现状

重庆文化职业学院是由重庆市文化委员会主管的重庆市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职业艺术学院,学院坚持“立足重庆、传承文化、服务基层”办学定位,秉承“厚德博艺”办学理念,以“四能四会”(能说会道、能唱会跳、能编会导、能拍会照)为人才培养目标,努力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具有舞台表演力、艺术原创力、文化实践力的高素质技能型文化艺术人才[1]

(一) 学院导游专业建设及发展现状

学院文化管理系现有导游专业依托我院艺术类师资的资源优势,在培养学生导游专业的基本技能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表演能力。同时,顺应文化旅游部门的成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在重庆3000年历史文化背景影响下及旅游开发潜力较大的优势下,融合我院艺术表演系(文化传承系)、艺术设计系等艺术类专业、文化管理系文化类专业,在2017级课程体系设置的基础上,未来导游专业建设方向可发展为:在学院艺术氛围的影响下,注重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具有一定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掌握导游专业基本知识及导游、文博讲解技能;从事以导游讲解为主,以旅游企业经营管理和接待服务等为辅的应用型导游人才。学院导游专业于2015年9月初次招生,有普通导游专业和导游(长航)以及导游(东星),其中包括国际邮轮、航空服务、国际领队、奢侈品营销等方向,2016年起,导游专业有两个个方向:导游、导游(国际邮轮);2017年只有普通导游专业,学院根据所设专业,积极开办专业产业,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院与企业浑然一体的模式[3]。但在发展过程中,学院导游专业仍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二) 学院导游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专业定位不明确、欠科学。前期尤其是2015级专业定位不明确、欠科学,没有根据学院、系部发展需求、行业需求、学生特点等透彻分析适合我校的人才培养方向。构想专业理想化,专业无特色,与其它高职学院导游专业并无优势可言。从对已毕业的2105级往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发现,学院导游专业毕业生还出现了就业情况初次就业率较高、专业对口率较低的现象,尤其是工作一年以上的毕业生频繁跳槽转入其他行业。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低不仅影响高职院校本专业的招生,也不利于旅游行业的发展。

2.专业建设时间短,方向混乱。由于专业建设时间较短,实训设施较少,学生的专业实践活动较少,专业方向较多,(如长航的国际邮轮、国际领队、航空服务等方向)学生对专业课的认识不清晰,不清楚每个方向之间的联系和共性。也就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导游新业态的“错位”和“缺位”。“错位”主要是指学生在知识结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方面与导游企业的岗位需求不匹配问题,大多数旅游企业反映高职学生“不好用”。而“缺位”是指人才培养的专业和类型不能适应“互联网+旅游”的新业态、新岗位的需要。其根源在于我院导游专业群的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专业设置缺乏针对性,课程及教材体系过于陈旧和落后等问题,传统教学体系的实际价值已经受到拷问。

锡石:微量,粒径一般在0.04~0.19mm,但其集合体的粒度较前者粗,个别粒径达0.48mm。颜色为褐黄色、棕黄色,形态为锥柱状、粒状和柱状,多以集合体的形态呈现。其集合体的形态为宝塔状、放射状,多沿赤铁矿、磷灰石等矿物的边缘呈一侧排列,部分则分布不规则(图2)。

二 导游专业课程体系存在问题

(一) 课程之间衔接程度较低

从第一学年的专业基础课、到第二学年的专业技能课、到第三学年的职业技能课和职业拓展课,这些课程的设置随意性过大,课程之间的前置后续性体现不明显,层次不突出,课程之间衔接程度较低。例如,《旅游服务礼仪》安排的时间很不稳定,从第一学期到第四学期都出现过。更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某门课程的师资问题或教材问题而影响不能正常开课,或临时换成其他课程的问题也是非常突出。

本文从烘干工艺、浮选药剂性能及尾气排放处置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实践证明,间接烘干—组合式湿式除臭除尘工艺流程,既能满足钛精矿产品市场的对干燥的需求,又能达到除尘、降低尾气异味、完全满足环保及人们生活的要求。

(二) 课程体系建设欠科学

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文化管理系,是以突出文化为特点的院校,导游专业也是如此,因此,在第一学年,应以文化艺术为基础课程植入,文化素质课,包括中国当代文学、国学经典导读,旅游文化学等,艺术素质课,主要是学院的“四能四会”课程,主要包括,音乐表演,舞蹈基础课程、美术基础课程、摄影基础等,以及审美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论等课程,从中突出具有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具有文化底蕴、艺术素养特点的学生为主。

地膜一般选用宽度为90~100厘米,厚度为0.005~0.008毫米的超微膜,每亩用量2.5千克左右。盖地膜时,两端要压实,上端要拉紧拉平,同时用土压紧地膜两边,将地膜固定。地膜盖好后要及时将棚内的二模拉开盖好,再将大棚两头封严,以利保温。

(三) 课程执行度不稳定

国家大力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也举办了一系列的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无论是哪个专业的学生,都鼓励参与。创新创业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同时还应具备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包括创业理论及专业知识,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还要求创业者具备创新思维,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提高学生创业能力[2]。“创新创业”专业拓展课程主要包括《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和《创新创业集训课程》,其中,主要的路演环节更为重要。“创新创业”专业拓展课程植入能够打开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3.传统教育教学理念根深蒂固。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而在课堂上,很多教师不能主动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教学工作中,甚至在主观意识上排斥和忽略。在政策层面上的奖励和支持也比较少,再加上教学设施、实训条件的不足也是影响互联网在旅游教育中推进的重要因素。

三 导游专业课程体系创新建设

(一) 以文化艺术为基础的课程植入

导游是一实践性较强的职业,要求导游人有较强的理论基础知识,更要求他们有专业讲解技能等,能将理论联系实际。但是我们的导游课程安排上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除此之外,高职导游课程之间内容上的衔接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旅游学概论》与《旅游资源学》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前者是前置课程,后者是后续课程,但在实际行课中,往往顺序会较乱,这些问题都是课程体系建设欠科学的体现。

(二) “创新创业”专业拓展课程植入

由于导游专业建设时间短,师资队伍不稳定,专业核心教师很少,因此,在实际行课的过程中,很多课程无法按时按照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安排,有些是因为课时要求而取消,有些是因为没有专职教师上课而取消,有些是因为师资短缺被排到下学期等,这种现象在每一学期几乎都要出现,这样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学生在被培养的过程中专业课程学习的理论知识不系统、不扎实等。

(三) “成长树”职业拓展课程植入

职业拓展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第一学年到第上学年,主要有《PPT制作》、《PS美编》、《旅拍技巧》、《旅游攻略》、《旅游文案策划》等,这些课程的植入,学生们的兴趣很大,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很强,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拓宽了学生的专业视野,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就业技能,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在面对就业时,学生们可以通过“成长树”课程的学习,根据个人兴趣爱好,掌握其中的一项技能,顺利找到比较对口的工作岗位[4]

SELLITA是目前唯一被认为ETA机心的接替产品,在历峰集团旗下的IWC万国表入门款中都可以看得到,还有一些比较小的独立品牌如依波路、梅花等品牌。

(四) 突出“讲解”专业技能的课程贯穿整体

作为导游专业学生,最重要的,也是最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就是讲解技能,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讲解、语言表达能力,应结合学院及系部专业特点,将讲解课程贯穿整体。这些课程主要有《普通话训练》、《重庆导游讲解实务》、《景区导游》、《文博讲解》等课程。每一学期循序渐进的实践学习,学生们的讲解能力才能够明显提高。

四 结语

创新课程体系作为导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导游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从2015级的课程笼统、针对性较弱、培养目标与实际课程不吻合等问题的出现,到根据学院发展、系部更新、学生特点、专业特性、技能要求、岗位需求、行业需要等全方位的分析,不断调整,现已将创新创业课程和成长树岗位技能课程渗透在了专业课程设置中,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 陈玉.职业技能大赛引领下的高职导游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旅游纵览(下半月),016(11):218-219.

[2] 仲颖,黄河.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22(2):25-26.

[3] 刘文慧.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导游课程改革初探[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5(9):125-128.

[4] 李志强,李玲.对我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面试教材(口试)编写之思考[J].科技广场,2010(2):129-130.

本文引用格式: 贾慧.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导游专业创新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38):70-71.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38.035

作者简介: 贾慧,女,河南内黄,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专业:自然地理学,研究方向: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管理,主要从事旅游管理相关专业教学。

标签:;  ;  ;  ;  

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导游专业创新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