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以自己的方式走出了成熟发展的道路_能源结构论文

中国经济以自己的方式走出成熟发展的道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己的论文,中国经济论文,道路论文,成熟论文,方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面对问题,独特的力量、独特的方式

国外的一些研究机构和部分政治、经济、社会学家,对中国经济的增长前景提出种种质疑。对当前的质疑是,依重于政府投资和政府政策的中国经济回升究竟能持续多久?对长远的质疑是,成熟的国民消费还没有到来的时候,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究竟能持续多久?这是涉及未来发展的两个战略性问题。

对于第一个问题,中国政府四万亿资金的投放、相关的带动效应以及相应的政府政策,实质上这是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影响的过渡性战略。2009年上半年,全国财政对重点领域的支出达到1.481万亿元,新增贷款7.37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6%,6月份,全国用电量同比增长3.8%,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连续4个月正增长。无论国内外对中国政府的作为如何评价,这个过渡性战略的国内效应事实上已经见效,其递延效应逐渐扩大,经济回升能力逐月加强。但世界经济总体仍处于衰退中。如果期望的过渡期为三年,从2009年至2011年,这期间,欧美日经济逐步复苏、世界经济逐步回暖。国际回升效应将接续中国的国内效应,并和中国的国内效应一起继续推进中国经济的发展。所以,过渡性战略的接续点是世界经济的复苏。这个接续点,在2011年年底之前,会逐步地显现出来。这种“逐步的接续效应”不但使中国第一个恢复常态,而且会使中国站在“世界经济的中国引擎”位置上。所以,问题不在于依重于政府投资和政府政策的中国经济复苏究竟能持续多久,而是中国经济恢复常态之后,中国政府能否将短期调整和长期目标接续起来,在既定的和谐社会目标与可持续发展政策的指引下,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和国家环境的稳定究竟能使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持续多久。

对于第二个问题,投资、消费、出口是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各国间的差异在于相互间的结构比例。中国的成熟的国民消费的到来只是时间问题。中国人口结构显示,未来十余年,80后出生的热衷消费的群体将逐年增加。2005年,这个群体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4%;2015年,将增加到36%。三十年后,这个群体将占人口的一半。新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将为成熟的国民消费贡献巨大的力量。近几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速增长,2008年达到10.8488万亿元,比2007年增长21.6%(见图1)。2008年人均GDP达到3312.62美元。中国政府已经开始关注和解决对居民即期消费和未来消费具有重要影响的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问题。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下降到43.7%,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7.9%。城乡居民会有更多的资金用于非食品消费。各领域状态显示,国民消费上升的前景非常乐观。

图1 2004-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①

中国经济此次受美国金融危机的拖累,从中得以维持及回升的主要力量也是中国国内的力量,其中政府投资和国民消费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尽管国民消费的力量目前并不强大,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政府政策的推进,也会迅速增长并成熟起来。将来,支撑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主要力量会落在国民消费上。但现在,不必着急,也不能着急。中国处于发展中的投资阶段,基础设施处于初级水平,特别是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的基础设施需要大规模的更新和改造。许多重要关系需要调整,许多基本规则需要建立。现在看来,至少还需要再用六个五年计划的时间,进行基础建设和结构调整,使中国经济初步成熟起来。即使到了初步成熟阶段,也还有个后续成熟阶段,还需要有六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前后60年,或者说,整个21世纪都是中国经济和国民消费发展成熟的时间。眼前,不必受人蛊惑,坚持走自己的路,稳待水到渠成。所以,问题不在于成熟的国民消费还没有到来的时候,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究竟能持续多久,而是在世界经济低速增长、中国保持外需空间的情况下,如何增强国内需求,增强国内动力,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模式的调整究竟能使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持续多久。

上述两个战略性问题涉及影响中国经济前景平稳快速增长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国政府政策、国民消费变化、结构模式调整、社会大局稳定等当前的和长远的因素。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国情是13亿多的人口、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多民族共存、人均资源水平不高、和谐期望强烈等。这种独特的力量会产生独特的方式。在其发展中,肯定会遇到各种问题,甚至是前所未有的问题。但是,对于未来,关键还不在于出现什么问题,而在于问题由来的基础结构。

应对变化,关键在于经济由以依赖的基础结构

中国没有陷入像西方国家那样的经济危机中。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导致全球市场萎缩、国际资本紧缩、进出口贸易大幅下降等,造成中国外向经济领域的困难。外向经济领域企业的需求减少甚至断绝,造成减产、停产甚至关闭,员工收入减少、失业增加,社会情绪不稳。经济问题转化为社会问题。这是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基本链条。事实上,从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生影响到今年8月份,一年的时间,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的稳定性经受住了考验,其状况比其他国家都要好。虽然面临的问题很多,少数还很严重,但中国遭遇影响的领域是局部的,应对措施及时有效。就全局而言,中国没有处于经济危机之中。根据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4年至2008年,中国经济仍然持续快速增长(见图2)。

图2 2004-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②

GDP从15.9878万亿人民币增长到30.0670万亿人民币,五年一路上升。就增长速度来看,前4年也一路上升,但到2008年,却从2007年的13%下降到9%,直落4个百分点。国际金融危机造成中国出口企业国外订单的大幅度减少、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对生产的影响、劳动用工规则的变化对企业经营成本形成的约束、投资者的投资观望、消费者的消费等待,信贷收紧、证券市场的大幅度波动等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个人决策、企业经营和机构发展,这就会反映到GDP的增长变化上来。尽管有4%的降幅,但从全局的事实看,经济仍在快速增长,只是相对速度下降。从2008年全年和2009年上半年的经济成长力来看,中国没有陷入像西方国家那样的经济危机中。

2008年,中国经济总体增长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000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46183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120487亿元,增长9.5%。中国经济的主要的增长基础仍在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近几年上升很快。2009年上半年与2008年同期相比,GDP增长7.1%。第二季度的GDP同比增幅达到7.9%。6月与5月相比,6月份,具有生产性指向的电力消耗上升3.8%,具有消费性指向的汽车销量增长37%,出口状况仍然不好,这主要是因为欧美日等国经济还没有回升。这些数据,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中国经济正在率先走出世界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回旋。中国经济的一年的表现,也证明了经济增长速度确有下降,但经济的基础并不处于危机之中。

增长比例的变动,其中包括下降的变化,虽有起伏,但从长远看,有的将是战略性的趋势。例如,随着“发展中”阶段向“发达成熟”阶段的进展,发展基数越来越大,增长速度会逐渐下降,每1%的能量会逐年增加。所以,经济危机会表现为下降的百分比,但下降的百分比不等于经济危机。未来60年,即使由于周期原因或其他发展原因,中国遭遇较大的经济波动,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是乐观的,中国能够借鉴别国的经验,找出自己的解决办法,恢复平稳增长、持续发展的能力。

问题虽然是乐观的,但实质并不在于加速或减速,而在于这种加减变化是建立什么样的结构、模式、动力基础上的。危机是大浪淘沙的一种调整机制。美国、欧洲、日本等国都在利用危机对本国经济进行检验,进行力所能及的调整。美国将完善对企业的监管机制,革新制造业,发展新能源及瞄准新的制高点。欧洲一些国家的政府刺激措施受到议会的约束,看起来比较被动,实际上是议会迫使政府将刺激措施与中长期发展计划联系起来,减少急功近利的作为。日本企业用工制度阻碍了人员结构的调整,在这次危机中,仅20个大企业就裁员8万人,客观上为企业危机后的发展提供了创新的机会。中国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外向型企业受到重创,据统计,2008年因此关闭的企业有7万余家,这些影响加快了对外向依赖性结构的调整。但总体上看,中国经济的回复,强化了政府投资、国家能量的作用。回复过来后,基本上仍是以往的结构常态。中国内部的经济结构、增长模式、能源基础等问题,依然是未来发展的心腹之患。有人说,对于危机,美国是轻伤,欧洲、日本是重伤,而表现于中国的不是重伤,但是内患。这种说法不一定恰当,但可以引发对速度的增减由以依赖的基础结构的思考。美国是成熟的、创新型的市场经济国家,但自由主义失控,触发了自由资本主义危机。虽处危机,但创新的市场机制仍是合理的。经过危机的调节和新的战略基点的选择,美国仍然是实力最强的创新型国家。欧洲是成熟的,更多是历史的结构,欧洲的基础结构更需要活力。日本也是成熟的国家,但成本过高。日本的基础结构更需要轻装和高端化。欧洲、日本的机制在平稳发展时期能够维持其成长,一旦遇到危机,受到的影响就很深重,体制调整困难、经济回复慢,恢复时间长。中国是发展中大国,政府调控能力比较强,市场化、国际化还不成熟。所以,全球性的危机没有根本影响中国经济,也没有根本触动中国的基础结构。技术低端、模式粗放、能源结构不合理、环境问题严重。持续发展面临长期的挑战。危机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仍然是在寻求适于自己发展的经济结构,继续调整增长模式,改进能源基础。

寻求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新能量

能源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最大约束之一。近五年,中国能源消耗总量仍然在上升,从2003年到2007年,能源消耗总量从17.499亿吨标准煤上升到26.548亿吨标准煤,增长51.7%。但增长速度在下降,从最高的16.1%降到了7.8%,下降了1倍多(见图3)。2008年能源消耗总量为28.5亿吨标准煤,比2007年增长7.35%。

图3 2003-2007年能源消费总量及其增长速度③

当一国资源不足时,可以通过引进其他国家的资源来补充。这是国家地域观点。但整个地球资源承载力有限,当整个地球不能满足各国的消费需求时,人类生存的危机就会到来。这是人类地球观点。所以,地球资源的承载力成了人类生存的极限。世界自然基金会从研究生态足迹的角度,以“全球公顷”为单位来衡量人类活动对资源持续承载力的消费状态。经过世界自然基金会的研究,2001年,地球资源承载力为113亿全球公顷,全球人均承载能力为1.8全球公顷。2003年,全球资源消费总量已经超过了地球资源承载力的25%。从国别来看,美国的人口约占全世界人口的4%,但其资源消费总量却占了全球的20%,人均资源消费约为9.5全球公顷,是全球人均承载水平的5倍多。

由于中国人口总量大,中国的资源消费总量仅次于美国和欧盟,处于第三位。但人均资源消费约为1.6全球公顷,低于全球人均承载力水平。中国的资源消费总量比较高,不但取决于人口的增长,也取决于经济的高速发展。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40多年中国人均资源消费增长并不快,但资源消费总量已是本国资源承载力的两倍多。就资源消费总量来看,中国处于资源赤字状态。但处于资源赤字状态的并非中国一个。亚洲太平洋地区有13个国家的资源消费超过了本国的资源承载力,处于资源赤字状态。就人均资源消费来看,有6个国家人均资源消费超出世界人均承载能力。缓解资源赤字可以通过输入外来资源,从其他国家进口石油、煤炭、木材、农产品等。这种方式可以缓解一个国家的问题,但却加剧了全球资源的紧张状态。所以,中国关注资源的承载力,不但要解决中国经济持续发展问题,同时为缓解全球资源的压力做出自己的努力。

能源对经济发展的承载力问题是中国未来60年的关键问题。中国的人口在增长,经济在发展。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中国需要从三个方面寻求能源的承载力量。一是中国需要担负起遏制资源赤字的责任,严格管理生态资源,调整增长模式和发展机制,改造设备、运输和居所,在不超越资源承载力的同时,提高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二是鼓励各领域可持续性创新,寻求更好的替代能源,彻底改变能源结构,用新能源支撑起中国持续发展的责任。三是对国民坚持不懈地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增强全社会的生态文明观念。通过节约资源、创新能源、保护环境的实际步骤,形成资源节约型社会,为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长期的民众素质基础。

就调整增长模式和发展机制、改造设备、运输和居所方面而言,中国已从节约能源和减少有害排放方面,在一步步做起。例如,淘汰电力、钢铁、水泥、煤炭、造纸等行业污染严重、能源消耗过大的落后生产能力,同时限制和禁止引进高耗能、高排放的外资项目,逐步缓解资源环境压力。从2003年开始,中国逐步关停小火电2157万千瓦、小煤矿1.12万处,淘汰落后炼铁产能4659万吨、炼钢产能3747万吨、水泥产能8700万吨。中央和地方政府已投资支持重点流域的水污染防治项目691个。近几年,已累计退耕还林、植树造林3191万公顷,退牧还草3460万公顷。政府鼓励和支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2007年,单位GDP能耗比2006年下降3.27%,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2006年下降4.66%。2008年,中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9%。尽管上述比例不大,但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总还是在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排放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只要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就能为调整增长模式作出积极的贡献。

就新能源开发利用而言,中国除了继续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力求节约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的同时,加快对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地热能、氢能、海洋能等新型能源的研究、开发和利用。这里关键是要将寻求新能源和加速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并作为未来60年战略基点进行设计。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开发利用新能源战略的意义和对中国未来的战略地位,200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正式生效,中国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与之配套的行政法规和规章,积极推动新能源的发展。2007年,中国太阳能产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是全球太阳能热水器生产量和使用量最大的国家,成为世界重要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国。中国风能的开发和利用也取得了很好的成就。到2008年年底,中国累计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324.22万千瓦,风力发电能力排名世界第四。生物质能、核能、氢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近年来也有了积极的进步。2008年年底,中国新能源占能源生产总量比重超过9%。近年来,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年均超过25%的速度增长。

将经济持续发展的承载力量转移到新能源领域,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基本倾向。奥巴马认为谁掌握清洁和可再生能源,谁将主导21世纪。未来3年,美国政府将可再生能源的产量增加一倍,到2012年,新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要增加到10%,到2025年,力求增加到25%。未来10年,美国将投资1500亿美元建立“清洁能源研发基金”,用于太阳能、风能、生物燃料和其他清洁可替代能源项目的研发和推广。德国政府计划在2020年前使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就业规模超过汽车产业的就业规模。欧盟将在新能源领域投资300亿欧元,创造35万个就业机会。英国政府将提供1000亿美元,建立7000座风力发电机组,新增就业16万人。日本政府计划将太阳能发电量增加20倍,新型环保汽车的使用量增加40%。韩国政府在普通家庭大力推广普及太阳能、地热、风能和生物能源,并将兴建200万套节能绿色住宅。

在国内国外新能源的发展趋势中,中国可以依据自身的能源结构,尤其是在新能源方面的优势和潜力,审时度势,先期进入领先状态。这样,中国的能源、资源结构尽管还没有根本变化,但有了新视野、新能源、新资源、新规划,就能够逐渐形成新的结构和新的能力基础。未来60年,力求将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能源结构逐步转向以新能源为能力基础的方面来。这样的能源结构和能力基础更加健康、更加具有前瞻性。在国际竞争中,中国经济就会更加主动、更加可持续,更加有利于解决环境问题。

国家环境的和平、和睦、和谐作为崛起与复兴的首要基础

稳定的国家环境是经济持续平稳发展的基础。通常,国家发展至少需要有30年左右的时间,一代人的完整努力,可以使国家经济面貌有一个根本变化。美国如此,德国如此,日本也如此。中国此前的四个30年时间,大概120年的跨度,少有这样的机会。这就形成中国崛起的艰难历史。直到这个跨度的最后一个30年,才真正使中国更加坚定了国家环境稳定的理念,坚实了国家环境稳定的基础,更加体验到国家环境稳定的战略意义。中国回到了国家环境稳定基础上的崛起与复兴之路。

1889年,往前数的第120年,清朝光绪皇帝亲政,他面临的中国已经疮痍满目。此后到第9个年头,他发动变法,企图改变中国。1889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汉阳创办中国第一家系统完整的军工企业。这一年,是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和中国共产党缔造者之一的李大钊先生的生年。这一年,中国没有战事,无论政治、经济、科学、民主,就现代化进程而言,还很迷茫、年幼或在孕育中。也是这一年,颇具争议的法国埃菲尔铁塔落成,此后成了巴黎现代化城市的标志。这一年,美国仍在扩州,南达科他州、北达科他州、蒙大拿州、华盛顿州先后成为美国的州。而亚洲的日本,加快崛起,其制定的帝国宪法在这一年生效。这一年举行了恩格斯指导的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成立第二国际,会议决议每年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先进国家的思想解放、工业化发展、结构重组、规制改造、国际组织等都给世界带来了活力,给中国提供了先验的借鉴。那时中国对世界的发展,秉承“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以1889年为切面,那时的中外差距很大。

从1890年开始,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入侵、甲午战争、辛亥革命、军阀混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等,直到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这第一个30年动荡不安。五四之后,中国又经历直奉战争、北伐战争、十年内战、抗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解放战争等,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第二个30年仍然处于动荡不安之中。此前的60年时间,中国经济根本缺乏稳定、持续、快速增长的国民环境。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

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众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建立新中国。国民党去了台湾。从1949年开始,百废待兴。大陆有希望有条件进行稳定的经济建设。1953年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着手进行经济改造,推动私营经济转向集体经济、国营经济。寻求苏联援助,引进苏联技术,156个重大项目上马建设。农业支持工业,建起了初步的工业基础和农、工、商体系。由于管理上缺乏经验和在各种压力下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搞“超英赶美”,中国经济延续“人民战争”的模式,搞“群众性会战”,搞经济运动、政治运动、文化运动等。以政治运动推动经济建设,形成“抓革命、促生产”的思维模式。文化大革命使这种模式走到了极端。10年时间,打了一场“政治内战”,经济遭受重大挫折。1978年底开始拨乱反正,逐渐走上以经济为中心的建设道路。新中国开始后的这30年,有突出的经济成就,但经济以阶级斗争为纲,以“运动”形态,一浪接一浪地起伏不定。尽管如此,这30年,还是为以后的发展、以后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必要的经济基础。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环境稳定作为基本纲领确立下来。经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结合中国国情,循序渐进,引进发达国家的技术和投资,借鉴不同国家的发展经验,通过企业自主与政府调节,社会经济快速平稳发展,经济面貌根本改变实现了民众生活的基本需求。这30年,中国真正拥有了稳定的国家环境。近10年来,中国经济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0.1%的增长水平,世界瞩目。新中国成立后的60年中,前30年是在“运动”中推进,后30年是在稳定中发展。

经济发展为社会协调、国家稳定创造了物质基础和民众动力,有利于公民社会的进步和社会参与的增加,使经济与社会更加协调。但经济发展并不等于自然化解了社会矛盾,并不等于自然化解了外部力量的干预。从拉美国家、转轨国家的历史和改革过程来看,如果经济与社会发展偏离和谐社会的目标,不但会导致社会资源配置的过度失衡,还会引发不同阶层的冲突,例如穷人与富人的冲突、农民与市民的冲突、社会大众与社会精英的冲突,或者造成外部力量的可乘之机等。国家环境的动荡使任何经济发展规划陷于瘫痪。所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特别关注社会协调;在致力国内协调的同时,特别关注国际协调;在保持与世界各国友好的态势中,特别警惕一部分别有用心的势力的“大棒与胡萝卜”战略。中国的崛起和强盛之路需要世界和平、民族和睦、社会和谐。这是以往的120年,特别是新中国60年留给我们的必须牢牢记取的基本经验。

未来60年,中国经济体系在运行和不断调整中逐渐成熟

从国家战略来看,世界各国发展的着力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调整经济结构。发达国家力求延伸产业链,在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技术方面寻求突破,围绕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战略推动新兴产业的扩张,向高端伸展。同时,重新反思和重视中低端就业容量大的产业。发展中国家努力发展经济,同时促进产业升级。二是转变发展模式。美国将调整其负债消费及过度自由主义的模式,反思金融机构的杠杆作用和政府的监管机制。发展中国家力求弱化出口导向、出口依赖的发展模式,扩大国民消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国内外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俄罗斯等资源大国努力弱化对资源依赖的模式。三是保护发展环境。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已经共同认识到气候变化、资源紧张、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威胁,各国都在不同程度地采取措施,分担责任,保护地球,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更加可持续,保护环境、发展环境产业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战略基点。

未来60年的前30年,2009年至2039年,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构建与验证时期。这一时期举国上下将比较稳健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经济体系,更加深入地调整与验证理念、体制、机制和国民素质问题。经济总量将名列世界前茅,人均份额也稳步上升。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进一步缩小,民众富裕程度和受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国将更加和谐地发挥自己的世界引擎的作用。具体解决的问题涉及四个方面:一是扩大国民消费总量问题,主要是农民、农业、农村问题;二是资源、能源承载力问题,主要是技术结构、能源结构与国际合作问题;三是全球市场与国际合作问题,主要是世界经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与跨文化协调问题;四是大局稳定问题,主要是保持和平、和睦、和谐的国家环境问题。能否解决这些问题,是经济持续平稳地发展的关键。当然,其中,中国经济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是经济结构和增长模式的战略性调整问题。这是对中国管理团队的巨大挑战。

从战略上看,未来60年的前30年,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平稳增长需要有三个“力求避免”:一是力求避免由于机制性问题使经济增长大起大落,经济状况良好的时候,搞政治折腾。如中国文化大革命前后的变化。二是力求避免由于“西方理念”的不正常干扰,偏离中国实际,盲目模仿,难以守正出新,正的没守住,新的没立起,出现发展的真空和混乱。如俄罗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有10多年时间的思想混淆、政治动荡和经济发展的滞缓状态。三是力求避免由于舍本求末,热衷于以项目推动建设,实际上弱化了系统的、连续的基础性建设,使中国经济缺乏长远的战略竞争力。例如教育与国民素质,农民、农业与农村的改造,能源基础与环境等领域,以立项目、争项目、上项目为促进机制,削弱了区域平衡,长此以往,将影响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系统性基础建设。

未来60年的后30年,2039年至2069年,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成熟运行的时期。经过前30年左右时间验证和调整,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进入成熟型发展期,更多地体现出社会成熟发展的特征。成功的运行和卓越的成效,使中国经济模式、政治制度、法律规范、社会文化、技术进步、管理理念等不但体现中国特色,而且具有世界意义。其中经历的农村的城镇化转型、农业转型、城乡居民收入的逐渐平衡化等,使消费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更加明显。能源结构发生根本变化,新能源对国民经济的承载力明显增强。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中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及其运营将带动国内产业的扩张,并在全球市场培育新的消费需求,发挥世界引擎作用。中国将建立起教育领先的资源节约型社会,在思想、理念、体制、模式及经济力量方面为世界的和谐发展提供帮助。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进一步解决中国社会和谐问题,进一步完善全球和谐的环境。

经济转型将推动社会转型,促进国民行为方式变化、生活观念的变化、社会结构的变化。后30年的社会转型,将发生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封闭社会向开放的信息社会转型的过程之中。随着信息化、全球化的发展,信息传递和扩散方式、人际交往和沟通模式、社会事件的引发和扩散方式都将发生重大变化。未来60年,中国经济基础和经济面貌会发生巨大变化,中国经济体系在运行和不断调整中逐渐成熟,中国文化传统力量依然保持着其对经济的推动力和规范力。未来60年,中国经济仍然依据国情探索持续发展的模式和机制。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八个方面:以发展教育为第一国策的国民素质战略;保持政府调节力量的市场经济;一党执政、多党合作的共商决策机制;国内发达区域与发展中区域横向协调体的发展;以人均收入与和谐社会为基本指向的评价体系;以国内需求为主的动力机构;和平相处、互惠发展的国际合作平台;资源节约、环境健康的增长模式。在八个方面,逐渐积淀出自己的特色。现在还谈不上特色,特色是成熟与成功的标志。当中国发达起来,其成功之路就是特色之路。未来60年,无论遇到什么问题,中国依然前进,前景依然美好,中国经济会以自己的方式走出一条成熟发展的道路。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9年2月26日。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9年2月26日。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8年2月28日。

标签:;  ;  ;  ;  ;  ;  ;  ;  ;  ;  ;  ;  ;  

中国经济以自己的方式走出了成熟发展的道路_能源结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