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道路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论文_刘凤中

对市政道路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论文_刘凤中

利辛县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亳州 236700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在国家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为了顺应城市化发展也对道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城市软土地的处理,如何在软土地上进行施工同时保障道路建设的质量和使用年限,我国道路建设者对于这个关键技术的掌握情况是否处于世界的领先水平具有很重大意义。而且随着施工道路的加长,为了顺应城市化的发展,针对各种地质都要有足够的把握,如果地面土地抗剪能力不足,空隙比较大或者含水量太多,这都会影响市政道路的持久性和使用的耐力。本文结合现在市政道路的施工技术,研究在现阶段如何改进道路施工过程中软土地技术的处理问题。

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地基;地基处理技术

1软土地基的特点

(1)软土地基含水量较高,内部孔隙大,密度、强度、透水性均较低,且具有很高的压缩性。此类土体受荷载作用后会产生较大压缩量,同时排水固结速度慢,难以保持稳定。(2)具有结构性,软土力学结构主要受应力水平控制,如果应力水平较低,则会降低土体压缩性,而应力水平的提高会导致结构破坏。结构性为不可逆特性,即软土结构如果被破坏,则无法恢复,进一步增大压缩量。土类应力同样具有结构性,这种应变关系具有剪胀性特征。若在这种地基条件下建设工程,一旦施工中处理不当则会造成质量问题,严重时将引发事故。(3)多数地区的地表因淋洗及风化作用会产生硬壳层,其压缩性较低或为中等水平,有很高的强度,若将其作为地基,则能有效减少沉降。

2道路工程软土地基的概述

古往今来,软土地基就是我们在进行道路工程建设中,非常复杂的一项工程。我国由于国土面积比较大,各个地方对软土地基的处理办法各不统一,因此,在进行软土地基处理的工程上面临了很大的问题。因此需要我们在施工的过程中,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了解当地软土的特点,做出相对应的施工规划。在进行市政道路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将软土地基的处理放到首位,因为假如软土地基处理不好,带来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不仅会造成交通拥挤,还有可能对人们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

3市政地区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原则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要遵循相应的原则:一是施工方案的合理性,二是与当地环境和谐统一,三是施工管理的科学。针对施工方案合理性原则,要合理处理软土地基的效果,保证软土地基不影响市政道路的正常运转,也要防止后期处理过程中带来的不利因素。在施工过程中,大型器械的进入要看土地的硬度和适应度,不能对要建设的道路造成二次性人为的塌陷。道路建设监工对于这方面的要求至关重要。其次是要与当地的环境和谐统一。在道路施工过程中,不能损坏当地原有的生态环境,改变当地的地质结构,在施工过程中也要注意噪音污染,不能太大扰民。在施工泥土和废物的处理过程中,不能随意排泄,造成当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另外针对废水污水的处理,要注意回收利用,不能直接排泄,否则当地政府和居民都会有很大的不满。第三,市政道路的建设要保证施工管理的科学性,保证人力、物力、财力的正常运转,一是在动态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包括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以及心理健康,或者是在高温高寒情况下如何正常修建,其次是要动态管理财力,这里面涉及施工设施的齐全,施工材料的管理,施工完成后的保养验收等各方面,以上这些原则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4市政道路的地基技术分析

4.1土工织物处理技术

土工织物处理技术分为深层处理和浅层处理两种,前者的使用效果比后者好。这里说的土工织物主要是指采用塑料排水和袋装塑料排水的方式来代替纸板排水,可以有效的地基的强度和密度。但由于使用范围比较小,只能适用于土壤本身强度和密度都离国家的质量标准相差不远,主要由于含水量较高的原因,导致地基的建设施工质量不达标。对于施工范围比较小但土壤存在问题比较大的情况时,建议使用置换处理技术进行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置换处理技术就是将施工地点的土壤用其他符合标准的土壤代替掉,从根本上解决软土本身的问题。然而,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由于需要进行大面积的挖土工作,在前期的资金、人力、物力的投入都比较大,而且还需要考虑置换后的土壤与原环境附近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是否造成影响,仍需要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

4.2表层处理技术

表层处理技术,主要是针对土质疏松的地区进行施工的技术方法,主要是通过排水、敷设和使用填料等方式,改善地表疏松的强度和密度不够的问题,降低土壤的含水量,提高土壤的粘性,降低地层出现断裂的概率。表层处理技术在地基的施工建设中比较常见,主要是由于用于填设的材料价格比较便宜,容易被施工单位接受。然而,这需要施工单位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施工对位,对施工环境附近的因素进行调查,以确保填料与园土壤之间的比例,这也使得工程建设工程中的资金投入加大。

4.3碎石桩法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碎石桩法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属于挤密作用范畴内,通过在地基内设置多根由碎石组成的建工,此方法可以很好的对软土地进行加固。实际上就是把软土地的松散过程通过碎石桩的挤压,加密加紧,达到承载力的效果。在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面对软土地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尽一切可能降低成本,并且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碎石桩软土地基施工技术造价低,并且地下水对它没有任何影响,就可以使得软土的密度被很好的加大。

4.4动力加固法应用控制

该软基加固法即强夯法。其工作原理为,将冲击力的破坏作用利用起来,通过作用于不稳定的土体结构,挤压周边土质形成夯坑。目前的市场环境中,可供选择的加固技术有:动力固结、动力置换以及动力密实三种。动力加固法有着加固周期短、操作简单便捷、降低造价成本等优点,为使这些应用效果充分发挥出来,应加大其技术应用原理和应用要点的研究力度.

4.5加筋法

我们也可以在软土层中填补一些强度较大的土工合成材料,土层锚杆等,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在我们的生活中,土工合成材料比较常见一点,在软土修复工程中,我们将这些材料放置在土地的内部来提高土地的整体强度,增强土地的拉伸力。

4.6水泥搅拌桩处理技术

水泥搅拌桩处理技术在市政道路的软土环境中主要运用于处于饱和状态的结构加固控制,其作用原理为:将水泥作为固化剂,并在地基上采用特制的搅拌机械设备,使水泥与软土能够以充分且完整的状态进行搅拌。当水泥与软土发生物理与化学反应后,就可对软土地基的强度与稳定性起到提升作用,进而增加变形模量与地基的承载能力。

公路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出行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使人们的生活出行变的方便,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因此公路的质量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得到保障。公路的质量关键是看路基的情况,只有保障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才能使人们的出行安全得到保证。在建设路基的过程中,公路软土地基应该成为我们重点关注的一个对象,公路建设者需要了解当地软土的特征,根据情况来制定合适的解决方案,使得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从根本上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潘卫国.对市政道路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19):274.

[2]蒋红波.对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8(02):96.

[3]李生寿.浅述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青海交通科技,2016(06):56-57.

[4]许昭萍.浅析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江西建材,2016(03):184+188.

论文作者:刘凤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  ;  ;  ;  ;  ;  ;  ;  

对市政道路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论文_刘凤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