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长的环境反应:积极心理学的取向_心理学论文

教师成长的环境回应:积极心理学之取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取向论文,心理学论文,教师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环境回应——专家知能研究中被忽视的问题

徐碧美在一项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研究中,对已有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发现“大多数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的研究都是以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该理论认为教师所进行的认知过程是在其大脑里完成的,而且独立于环境之外。然而关于教师工作和生活的人种学案例研究(ethnographic case studies)又表明教师所有的知识和技能与他们的工作及个人经历的具体环境紧密相关。他们所具有的独特知识有个人性、实践性和情境性的特点。他们获得的知识与其具体工作环境之间存在一种辩证关系。也就是说,一方面,教师的知识是从他们对工作环境的回应中获得的;另一方面,他们对工作环境的回应方式亦是他们的工作环境的一部分,从而影响他们获得的知识。从这个角度看,专家教师回应工作环境的方式就应该是专家知能的一个重要特征,但这一个问题还未受到研究者的关注”。① 换句话说,在徐碧美之前,关于教师成长过程中的“环境回应”问题还没有得到研究者的足够重视。

不重视并不表明不重要。徐碧美在进一步的研究中给出了答案:专家教师善于在常规行为中生成问题域,凭着大脑资源再投入和在能力极限边缘工作,解决拓展性的新问题,这种特有的回应工作环境的方式促进了他们的专业发展。这也是专家教师和非专家教师的关键差异之一。

二、教师成长的环境回应:积极心理学的观点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期兴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在短短的几年间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一场世界性的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把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实际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有问题的人、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生活。②

积极心理学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研究积极力量:首先,从主观层面上看,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要研究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主观体验。其次,从个体层面上看,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要研究积极人格。再次,从集体层面上看,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积极的组织系统。

积极心理学主张从两个方面来寻求问题的积极意义:首先是多方面探寻问题产生的原因。其次是从问题本身去获得积极的体验。问题的产生总是有其特定原因的,原因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怎么去看它,如何去归因。

(二)环境回应的主要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

面对同样的环境,有些教师选择超越自我,主动求变,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工作,改变环境,领导改革的潮流;也有一些教师固守己见,不肯应势而变,结果越来越被动。是什么造成了以上的显著差异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教师回应环境的过程及主要影响因素。

1.环境提供的机遇与挑战

教育环境的变化带给教师的影响可以有很多方面,归纳下来可以划分为两个方面:机遇与挑战。如果我们把这种变化看成是一种可控制的,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迎接这种变化,我们会发现变化给我们带来发展机遇。如果我们把这种变化看成是一种不可控制的、强加的要求,我们就倾向于消极地看待这种变化,所以也会感受到更多的消极体验,将之看成一种压力和挑战。

2.教师的人格特质和生活经验对环境变化的性质(机遇与挑战)的判断产生影响

首先,从积极体验的角度来看:人们过去的成功、受挫体验会对个体产生深刻影响。从较小的影响看,面对同样的情境可能会有同样的体验。从较大的影响看,过去的成败可能影响到一个人对自身能力的看法。人过去的经历对现在或将来产生影响,其实是通过人回忆过去产生的情绪体验来起作用的,并不是过去了的事件仍在起着作用。

积极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森针对积极情绪的特定功能与作用提出了“积极情绪扩建理论”③,即个人每一次的积极情绪体验都会使个体原来的思想或行为模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心理应对资源不断扩大,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积极心理学提倡要正确地理解过去,满意地面对过去,体验现在的快乐感和对将来的乐观态度。如果这样的话,面对新的任务和挑战、新的环境变化,人们便更倾向于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应对。

其次,从积极人格的角度来看:积极心理学提倡研究积极人格特质,强调人的能力和潜力在人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积极心理学用解释风格来划分人格理论,这种分类在心理学史上是第一次。解释风格是指人们对于发生于自己身上的事件(也就是外在刺激)的理由所做出的一种持续一贯性的解释方式。不同的人喜欢用不同的方式来解释外在刺激事件的理由,这种解释又是相对稳定的或持续一贯的。

赛里格曼把人格分为乐观型解释风格和悲观型解释风格。④ 一个人解释风格的形成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个体自身的生活经历是影响个体解释风格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尤其以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受到的心理创伤对其解释风格的影响最大。

表1 乐观型解释风格和悲观型解释风格的主要特点

解释风格 对失败和挫折的解释 对成功和成就的解释

乐观型解释风格 暂时的,特定性情景事件,外 自我内在原因,长期的,泛化

部原因,作用限于此时此地到自己做其他事情

悲观型解释风格 长期的或永久的,普遍性,自 外在原因,暂时的,限于此情

己内在原因,影响到做其他事情此景

再次,从积极的社会制度角度来看:积极的社会制度不仅是建构积极人格的支持力量,而且是个体不断产生积极体验的最直接来源。国家、地区、家庭、学校、教研组等都是积极的社会制度的重要方面,它们作为一种外因,对个体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工作满意度等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社会和心理学研究者提出了直接影响模型、缓冲模型、特定领域模型等。课程改革是一项政府推动的系统工程,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为此,各地区教育局、学校都将课改作为一项核心工作来抓。教师没有选择不做的权利,教师可以选择如何来做得更好。因此,从积极的社会制度来说,课程改革已经为教师提供了最大的工作背景。但是由于教师本身的人格特质和生活经验的不同,会将同样的一件事情理解为不同的内涵,有的将之看作是一个发展的良机,有的人却把变化看成是一种负担,一种麻烦。由此产生的后果是不同的应对方式。各个学校在实施课程方案的时候,有的能够更多地考虑到教师的需求,制定了许多优惠的政策,而有的学校只是将课改作为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将教师看成课改的执行者,没有关注到那些对课改有抵触心理的教师。

3.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环境回应模型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初步构建了教师回应环境的基本路径:

从图1可以看出,从积极心理学的观点看,环境变化对教师的影响是通过经验(体验)、人格和社会制度起作用的。其中,经验(体验)、人格、社会制度三者之间互相影响,在这三者的协同作用下,教师将环境变化理解为机遇或挑战,由此引发了两种应对方式:积极应对(比如寻求支持、创新实践)和消极应对(比如逃避、埋怨)。两种应对的结果又反过来作用于环境,再次对教师的人格、体验和身在其中的社会制度产生影响。这是一个人境互动的教师回应环境的模型。

(三)积极心理学取向的教师成长之路

教师专业发展总是处于一定的周围环境之中,离开教师生活的环境,就难以理解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生活环境,大至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小至社区环境、学校文化、课堂气氛等,对教师发展有重要意义。教师正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的活动中获得专业发展的⑤。

1.三个基本理念

要理解教师的成长过程,必须首先认可教师的三个角色,确立三个基本理念,即教师作为成人学习者、教师作为研究者、教师作为专业自主发展者。

(1)教师作为成人学习者。教师这一职业以培养人为目的,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具有深远意义。随着知识更新步伐的不断加快,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教育新理论、新方法层出不穷,教师必须不断学习,用科学的教育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使教学效果得到提高。教师作为一个成人学习者,具有成人学习的一般特征。诺尔斯(Knowles,M.)的研究认为,成人学习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当成人感到需要和产生兴趣时,才会激发学习的动机。因而这些需要和兴趣是组织成为学习活动的最好的出发点。②成人的学习定向以生活为中心。所以合理的成人学习应以生活场景为基本单位。③经验是成人学习的重要资源。因此成人教育的核心方法是经验分析。④成人有强烈的自我引导学习的需要。所以成人教育者的作用应是让教师也参与到探究过程中来,而不是向他们传递知识而后再评价他们运用的程度。⑤成人之间的个别差异随年龄而加大。所以,应当因学习者学习风格、时间、地点和速度的差异而提供最适宜的教育⑥。因此,树立终身学习的意向,不断学习,善于学习,这是新时期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2)教师作为研究者。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就是学校和教师更大的自主权,课程也不等同于教材,教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课程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经历。新课程中也倡导了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倡自我、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些变化都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前也没有进行过系统研究,缺少可资利用的经验。怎么办?“教师成为研究者”成为一个必然的选择。课程资源的开发、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新的学习方式的应用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探索出可操作的方法。

(3)教师作为专业自主发展者。随着教育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深入,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更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自主权。1996年的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以“加强变化世界中教师的作用”为主题,建议通过给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权和责任提高教师的专业地位。⑦ 台湾学者罗清水认为,“教师专业发展乃是教师为提升专业水平与表现而经自我抉择所进行的各项活动与学习的历程,以期促进专业成长改进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效能。”⑧ 作为专业自主发展者,教师需要有较强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和动力,自觉承担起专业发展的责任,激励自我更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将自己的专业发展过程作为反思的对象。

2.三种积极回应环境的策略

(1)激活内需,适应变化——回应环境的情感激发策略。人的行动总是在一定的内驱力指导下进行的。对于教师的发展来说,只有自己具有一种强烈的发展动机,从内心中喜欢教师职业,并希望在教师岗位上有所发展,获得成功,这样教师才能在平时的工作中表现出一种主动性,对于外界环境的变化才能保持一种敏感性,才能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应对环境。研究型教师的一个显著特性,就是头脑中始终有一种问题意识,总是带着一种认知内驱力开展工作,想要获得对工作对象的更多的了解。

(2)反思教学,行为跟进——回应环境的能力提升策略。仅有发展动机还是不够的,如何回应环境,这是一个方法问题。一种有效的策略是开展教学反思,不断研究,在日积月累中找到改进教学的方法,提升教育智慧,丰富教育思想,这也是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基本要求。

(3)突破惯习,超越自我——回应环境的人格塑造策略。“惯习”是皮埃尔·布迪厄提出的一个概念。布迪厄称惯习(habitus)不是习惯(habit),教学惯习是中小学日常课堂常见的教学惯例和格式,“不能仅仅看作是一种教学行为习惯(习惯通常指由于重复或多次练习巩固下来的变成需要的行为方式)”,而是“内在地蕴含‘个人教学信念’”。⑨

教师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形成的教学惯习成了教师日常教学中应对挑战的基本方式,它在教师发展初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使教师在面临充满多样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教学情境时从容应对,可以摆脱忙乱、无序的工作状态,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能。这种行为的流畅性也被看成专家知能的重要特征。

然而,在初始经验基础上建构起来的惯习系统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和惰性,随着岁月的增长,基于教学惯习的教师对外在要求反应也越来越迟钝。教学惯习也会成为阻碍教师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简约的日常教学惯习与充满变数的、多样化的教学场域不可能完全合拍,自发生成的性情倾向与变动不居的教学情境之间存在着紧张、对立,先前经验的优势主导与流动着的日常世界的即时遭遇滋生着裂痕。⑩ 教学惯习的阻碍作用主要体现在一种惰性上,对变化缺乏敏感性和主动性,造成的结果是越来越被动。比如新课程改革是当今教育领域中最大的一种变化,如果教师在惯习力量的作用下,“以不变应万变”,只是换本教材,不转变观念和教学行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着昨天的故事”,那么他就可能成为教改的落伍者。为此,唤起教师的专业内在自觉,突破教学惯习,建构新的回应环境的方式,成为教师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教师作为专业自主发展的基本要求。

注释:

①徐碧美著,陈静、李忠如译:《追求卓越——教师专业发展案例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②③④任俊著:《积极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第93页、第216页。

⑤⑥⑦白益民、王枬、陶志琼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65页、第270-271页、第205页。

⑧罗清水:《终身教育在国小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研习资讯》,1998年第15卷第4期;转载自叶澜、白益民、王枬、陶志琼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⑨⑩柳夕浪:《教学惯习·教学专业·学会教学》,《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第9期。

标签:;  ;  

教师成长的环境反应:积极心理学的取向_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