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大基坑工程支护综合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陈运生

深大基坑工程支护综合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陈运生

陈运生

广州天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510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逐渐加快,城市建筑工程的数量开始与日俱增,规模变得越来越大,其中,高层建筑施工还需要开挖深大基坑,然而,由于城市自身的施工环境比较复杂,因此,对深大基坑进行开挖的过程中,较易影响到附近的环境。由此可见,要想确保深大基坑的支护效果,避免施工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就应该采用相应的施工技术。基于此,文中重点分析了深大基坑工程支护综合施工技术。

关键词:深大基坑支护;综合施工技术;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各个施工环节非常繁冗复杂,并且所应用的施工技术也有所不同,因此,较易在技术的采用方面出现问题,进而无法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当然也包括深大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尤其是部分深大基坑工程,这主要是由于开挖的基坑较深,并与整个城市周围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因此,一定要严格选用相应的支护技术。就当前而言,我国的深大基坑支护技术已经发展的越来越完善,然而,由于深大基坑需要向城市地下深入,加之工程施工条件比较复杂,因此,一定要对其展开进一步研究。

一、基坑概况

基坑附近有三栋现存高层建筑以凸字形向基坑中嵌入[1]。西侧壁长为133 m,西侧壁路面下修建地铁2号线,地铁东界和基坑西侧壁距离约7~10 m,地铁盾构施工深度为11.5~19m,东侧壁长为152 m;北侧与南侧壁长分别为535 m和 477 m。工程占地面积为 9.38 万m2, 基坑开挖面积为7.52 万 m2,大范围开挖深度约33.6m,最大开挖深度约41.64 m,土方总量为278万m3,逆作区占地面积为 2.3万m2。

二、基坑支护的设计选型

1.一期支护

按照附近不同的环境、岩土工程条件和基坑支护深度,针对此项工程基坑边沿各段分别采用圆形与方形人工挖孔桩,并与混凝土立柱、腰梁、预应力锚索支护方式相结合,支护桩外围设置了双排直径300 mm,间距200 mm的旋喷桩来构建止水帷幕。由于地质条件十分复杂,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加以综合考虑,另外,为了符合基坑支护的施工要求,可以将基坑支护划分成九种支护类型。

2.二期支护

将结构梁板作为水平结构,基于留土区L1层和地下室中心岛结构来确保基坑实现水平对称;将格构柱或者是钢管柱作为垂直结构;进行土方开挖时,取土口的布设应该采用结构梁板留洞法,使用抓斗垂直抓取1层梁板的土;运送土方时,采用相应部位加强的L1层栈桥来布设堆土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基坑支护的主要技术

1.保证嵌入基坑中的三栋现存高层稳定性的措施

某基坑工程与三栋高层建筑紧密相邻,高度为 70~110 m。在计算边坡稳定性的过程中应该对高层建筑上风荷载造成的不良影响加以考虑,尤其是在边坡上面施工成桩的工况下,对预留土台产生了干扰,从而引发了严重的安全风险。所以,通过分析高层建筑风荷载影响的边坡稳定计算分析,确保周边高层建筑物的稳定,并动态管理施工,供及时有效的措施和方案优化。

2.留土区陡坡部位施工技术

此工程基坑留土区的坡度较大,工况繁琐,并且还有三栋现存高层建筑。如果采用顺作法来开展施工,就需要加设较多的内支撑,从而不仅提高了工程造价成本,而且还需要拆除大量的后续支撑,另外,还降低了留土区结构施工效果,推延了结构封顶时间。因此,通过对大量方案加以论证确定在留土区结构施工过程中采用双向逆作法,地上、地下能够一起施工,提前封顶。中心岛地下室结构施工中,将格构柱设置在留土区区域,裙楼首层正式结构楼板作为水平对撑传力构件,以此来确保四周现存高层结构的安全性。部分留土区地下室同时进行预留土台的暗挖,±0.000楼板同时向上与向下施工正式结构,进而能够确保工程提前竣工。

3.高空陡坡部位逆作结构施工技术

按照所选取的施工方案,应该事先将陡坡部位L1层楼板完成,并同中心岛产生对撑,将其作为施工栈桥。另外,为了构建此栈桥,还应该解决相关问题,例如: 60~70°陡坡成桩、超重超长格构柱的设置以及土体斜坡架设高大支模等。通过不断的分析讨论,最后决定采用陡坡成孔、套架安装超长超重格构柱的方法,并将贝雷架、型钢平台体系作为超高陡坡上支模平台,从而避免了由于土体斜坡上架设高大支模而引发的安全隐患。

4.基于BIM陡坡逆作工况研究

此工程位于市中心,附近道路情况十分复杂,西侧靠近地铁2号线进行施工,场地中能够被利用的区域较少,从而难以对施工道路和加工场地进行合理布置。因此,为了确保地下室的正常施工,最好应用BIM技术对施工方案实施3D建模,模拟施工计划,并对数据展开定量分析,选取最佳的施工技术和场地部署,以此来优化施工方案[2]。

5.深大基坑逆作法施工的监测和信息反馈技术

5.1监测点的布设

5.1.1基准网的布设和检测

首先,基准网的精度是保证工程施工的重要基础,一旦基准网发生了变形或破坏,就会对整个工程的水平位移与沉降监测工作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应该以基准轴线法来布设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并结合场地情况将基准轴线设置在基坑边线,根据二级精度要求与工程的变形情况使用全站仪实施一级定期检测。在施工场地附近相对稳定的位置布设三个沉降监测基准网。其次,监测点的设置。根据相关要求对基坑监测点进行布设。

5.1.2监测基坑顶部水平和垂直位移

首先,监测边坡顶部的水平位移。此工程的基坑形状为长方形,采取极坐标法来监测水平位移、观测监测点;与此同时,采取导线测量法来检查工作基点的稳定性。其次,监测基坑顶部的垂直位移。根据基准点 - 沉降监测点二级布设来监测沉降。

5.2监测深层位移

首先,设置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采取监测围护结构深层水平位移的方式来观测基坑围护体系的变形情况,在基坑平面上挠曲计算值最大的区域设置监测孔。其次,监测深层水平位移的手段。对测斜管进行埋设,使用测斜仪监测深层位移,测量精度是±0.01 mm/500 mm,分辨率为±4 s;系统精度是±4 mm/15 m,符合标准要求[2]。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施工往往会面临不同形式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而导致的。然而,基于对支护综合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仅减少了施工成本,确保了工程的提前竣工,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力、设施和资源等方面的投入。另外,还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利用,从而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晓娜, 秦晓峰.深大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J]. 建筑技术开发, 2015, 42(4):46-51.

[2]陈桂松, 郏存金, 岳海生.深大基坑的内支撑换撑施工技术[J]. 建筑施工, 2017, 39(11):1599-1601.

论文作者:陈运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  ;  ;  ;  ;  ;  ;  ;  

深大基坑工程支护综合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陈运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