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纪的高校学报发展趋势与选择_大学论文

面向21世纪高校学报的走向与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报论文,走向论文,高校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 G644

我国现代意义的高等院校从北京大学诞生之日以降,已有一个世纪的历史。而高校学报自1906年东吴大学创办《东吴月报》至今,也栉风沐雨90多年,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改革开放,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方针以来,高校学报出现了生机勃勃的局面,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高校学报仍然面临十分严峻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还存在着与我国高等教育及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相适应的矛盾。面向即将到来的21世纪,高校学报的发展趋向是什么?如何准确选择各自的位置?这是每个学报工作者都倾心关注的问题。

1 关于当前高校学报办刊模式的调查与分析

我国现有1000多所高等学校,主办着有中国标准刊号的人文社科版学报400多家和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版学报700多家,另外还有为数众多的只取得准印证的内部交流学报数百家(《新闻出版报》1996年1月19日第2版),近乎“一校一刊”、“一校二刊”,甚至于“一校三刊”或“多刊”。若以1998年4月1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中的第二条“高等学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来定义高校学报,它可以泛指高等学校主办的任何学术理论刊物。

高校学报涉足的学科种类十分广泛,覆盖着人类科学的绝大部分领域。它所采用的办刊模式也多种多样,几乎囊括了学术期刊的各种类型。考察高校学报的主办学校和学报的学科分类,我们可以发现学报模式与其主办学校的性质密切相关(以下统计只计中文版)[1]。

1)亦文亦理的综合性大学及历史较长、规模较大的师范大学绝大多数办有以学校命名的、同名的两种公开发行的学报,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辽宁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大、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杭州大学、宁波大学、浙江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师大、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山东大学、烟台大学、山东师大、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湖北大学、中南民族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汕头大学、深圳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海南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学院、成都大学、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大、延安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师大、青海师范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等。此类学报的期刊分类号人文社科版基本为C(社会科学总论),自然科学版基本为N(自然科学总论),所刊载的论文多为人文社科综合性和自然科学综合性,即除本身包含的C、N类论文,也涉及其他几乎所有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类学科。

有些高校学报的名称虽然不以学校名称命名,但它的学科类别与刊载内容与上述无异,故也列入此类学报,如:四平师范学院主办的《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C)和《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N),黑龙江大学主办的《求是学刊》(C)和《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N)、哈尔滨师范大学主办的《北方论丛》(C)和《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N)、曲阜师范大学主办的《齐鲁学刊》(C)与《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N)、云南大学主办的《思想战线》(C)和《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N)等。少数历史上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或以自然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只办有一份人文社科版或自然科学版学报,如:中国人民大学学报(C)、西藏大学学报(C)、天津大学学报(N)、大连理工大学学报(N)、同济大学学报(N)、东南大学学报(N)、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N)等。

个别高校除文、理两种学报外,还办有教育科学版学报(分类号G4教育),如:扬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有些除学报外另办有体现本校优势学科特色的专业性期刊。

以上这类学报除师范院校学报刊载部分教育科学方面的内容外,大都严格实行文、理分版,大多有各自的主管校长、编委会或编辑人员,并执行各自的编排规范。我们称之为大综合小专业的人文社科综合类或自然科学综合类学报,因为它的综合性因素大于专业性因素。

2)许多专业性(或历史上以某种专业为主要方向)的理工科大学,包括理、工、农、林、医类;或者人文社科大学,包括语言、艺术、经济、法学、政治等类别,多办有本校学科方向的学报,其分类号与主办学校见表1。

这类学报虽有指向明确的分类号,但大多也刊登与本专业相近或相关学科的论文,兼及学校所办其他专业学科的论文,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为例:该学报分类号V(航空、航天),所刊载论文的分类号依次为TG、TQ、TN、TM、TN、TN、V、E、V、R、TP、V、V、O、O、V、V、O、V、V、O、V、V、TG、TG、C;F、F、V、O;TN、TK、O。无论这类学报是否以学校名命名,我们均称之为小综合大专业性学报,因为它的专业性因素一般来说大于它的综合性因素。

3)部分高校只办有一份或几份以本校专业方向命名的专业性期刊(见表2)。它们的特点是专业性强,基本不刊登与本专业内容无关的论文;具有较强的外向性,作者和读者有很大一部分在校外。我们称这类学报为专业性学报。

4)还有一些高校的学报,戏称为学报界的“第三世界”,其主办学校多是历史较短或规模较小的地方性综合大学,或是师院师专,或是成人高校。它们多为经费不足、人员短缺、设备落后、条件较差等问题所困扰。公开发行学报的分类号有C、G、N及其他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类别,但许多还只持有内部期刊准印证。由于主办学校的专业广泛,其学报分类号所规定的专业范围已不足以使之充分发挥学报的功能与作用,因此形成了事实上的文理合版的综合性学报。这类学报的出版方式又可分为4种:

(1)以现有的标准刊号(分类号为N、C、G或其他)分期交叉出版人文社科综合版或自然科学综合版,如:《北方工业大学学报》(TF),季刊,每年交叉出版2期自然科学综合版、2期人文社科综合版;《武陵学刊》(湖南常德师专主办,G4),双月刊,1、2、4、5期为文科版,3、6期为理工版;《洛阳大学学报》(C),季刊,1997年1、3期为文科版,2、4期为理工版;《嘉应大学学报》(C),双月刊,1997年1、2、4、5期为文科版,3、6期为理工版;类似还有《湖北民族学院学报》(C)、《韶关大学学报》(C)、《铁道师院学报》(N)、《赣南师范学院学报》(C)等。

(2)以现有的一种标准刊号分别出人文社科版和自然科学版,如:《湛江师范学院学报》(G4),两种版式独立编卷期号;《安徽教育学院学报》(C),无卷号,期号单编,而总期号连续编。

(3)基本按现有标准刊号的分类号出版学报,但间或有个别期号刊登其他学科内容的论文,如:《固原师专学报》(G4),双月刊,1997年1~5期为社科、教育版,第6期为自然科学和理工科教育版;《抚州师专学报》(G4),季刊,1998年第1、3、4期为社会科学版,第2期为自然科学版。

(4)以现有的中国标准刊号(N、C、G、T等)在每期内刊登文理交叉、多种类别学科的论文,如:《北京联合大学学报》(N)、《北京农学院学报》(S)、《攀枝花大学学报》(C)、《广西师院学报》(N)、《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学报》(T)、《青海大学学报》(N)、《湖南教育学院学报》(G4)等。地方性综合大学学报多采取此类出版模式。

目前,只见到《天津商学院学报》是以分类号Z(综合)来出版综合性学报。《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也以Z分类,但另办有《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N)。

还有一些学报,只持有内部期刊准印证,它们也极望分版,但由于条件所限而不得不采取上述几种综合性出版方式。其实站在悬崖边上有时反而看得清通向光明之路。披荆斩棘,奋勇攀登之后,便别有天地,风光无限。

(说明:本统计资料截止于1993年。由于参考文献[1]中有不少学报未标注分类号;1993年至今一些院校合并或调整;一些院校的专业方向有所调整,故统计结果可能不十分全面,欢迎学报界同仁指正或提供资料。)

2 关于学报改革的专业化倾向与学报专业化趋势

从80年代末,学报界便有人对高校学报现存的综合性、内向性的办刊模式提出质疑。为此,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组织了对国外及港台地区大学学报的专项调研[2],结果表明: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区是很少以一个学校为主办单位出版多学科综合性学报的,其中:前苏联的高校学报多是分学科和专业的,很少有包括多个大学科的“综合版”学报。他们的高校学报是以全国高校联合办刊的方式为主,即由有关部门委托某一所在某一学科具有优势的学校主编一种《高校学报·××专辑》。美国类似我国模式的《××大学学报》也十分稀少,高校所办的大多数学术期刊从内容来看都是单一学科,或属于同一学科类型的。高等学校接受社会学术团体或企业商团的委托,负责编辑某一学科或专业的刊物。港台地区高校学报的主要形式是专业性学报或其他刊物。港台地区历史较长、影响较大的高等学校如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等已经没有综合性的理工版学报,而代之以理工农医等学院或系、所一级主办的专科性学报或其他刊物。据此,调查组提出,要改革高校学报的出版情况,首先应打破“校自为战”的“校本位”思想。全国按专业性质由专业部门委聘专家成立编委会,出版专业性刊物。可按文章的性质(理论性、应用性等)和水平分成几类,出版不同层次的专业性刊物。这样,既能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又便于读者阅读、查考,从而扩大订户,增加出版量,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学报更好地为四化建设服务。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机制的建立,期刊市场也空前活跃与繁荣,人们对学术期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高校学报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学报的综合版模式与学科发展分工细化的矛盾、学报的多学科性与读者的专一性的矛盾、学报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矛盾、学报的出版周期较长、读者群狭窄与科技信息传播速度及广度的矛盾、提高学报的学术、编辑、出版质量与主办学校人力、财力、物力投入不足的矛盾等各个方面。

从出版观念上讲,石凌虚认为,影响我国高校学报发展的根本问题,是沿袭了几十年的每校一刊、每刊学科俱全的“小农式经营”观念,它严重地制约着学报的发展,妨碍着学报其他方面的改革,是学报改革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即战略性问题。学报必须走工农业体制改革的路子,即走“集约化”办刊的道路。所谓“集约化”办刊,就是各院校改变“小农式经营”思想,放弃原来的办刊模式,与一定范围内的同类院校横向联合,形成教学、科研集团。在集团的统筹安排下,各院校依据自己的学科优势,承办本集团的某一个单科学报,使学报内容单科化。[3]

从历史沿革上讲,傅恒认为,学报在初创阶段,由于学校的类型与规模影响,限于稿源或其他条件的欠缺,多以综合性起步;随着科技的发展,学校的教育与科研工作已取得了较多的成果,学报转入文理分版时期;到了本世纪90年代初,高速发展的科技促使学科分工的细化,高校学报有必要创办专科版,为未来的学报事业开拓一条新路子。[4]

从效益上讲,赵兴元认为,效益是学报出版事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学报的综合性原则却是缺少效益观念的原则,其运行结果必然是读者面的狭小和信息传递速度的缓慢。由于任何学术刊物的宗旨都不外是传播学术信息,繁荣学术研究,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学报整体质量的低下和读者面的狭小,说明学报没有完全实现办刊宗旨,因而需要改革,将内向性、综合性的学报改为外向的学科性期刊。[5]

从体制上讲,翁贞林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学报应该在强化期刊管理部门宏观调控职能的基础上,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原理,引入竞争机制,合理调节高校学报结构和布局,逐步改革封闭式、“一校一刊”、综合化的高校学报体制,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开放型、“一校多刊”、单科化的高校学报新体制。[6]

徐迅树提出分专辑小综合版和专科版两种学报模式。分专辑小综合版模式的特点,是在一种刊物中,辑录一定学科稿件成为一个专辑的分专辑形式,每一个小综合版都应该至少含有两个或以上学科的稿件,组成完整、独立的一期刊物。它具有内容相对集中、专科性较强、便于分专业栏目、较能迎合读者需要、改革牵动面较小等诸多优点,可以作为向专科版跨越的过渡阶段。专科版学报模式是集合同类型综合版学报分成若干专科版,由有关院校实行分工联办。原则上每校负责承办最具学科优势的一个版(刊),各版又都必须向所有联办院校平等开放,使得彼此间达到互通有无,相互服务,共同办好各个专科版刊物。[7]也有人提出其他模式,如:个别拥有较强教学科研力量的学校也可以自办一些专业性学报,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与社会上一些企业、学术团体、出版社、报刊社等共办专业学报。

郑良勤把高校学报向专业化发展的优势总结为五个方面:一是有利于提高刊物质量和办出学报特色。众多高校同一学科高水平论文汇集起来,重点和特色显露,易产生集合力量,对学术界和社会的影响力强,同时有利于开展学术争鸣,促进高校学科专业建设。二是有利于稳定读者对象和作者队伍。学报专业化使读者比较固定,便于加强编者、作者、读者之间的交流,举办学术研讨活动等。三是有利于编辑学者化、专业化。既可以消除过去一个编辑编多门学科专业稿件的现象,又有利于编辑自身学术水平的提高,还可以逐步建立一个完善的高水平的编辑学术群体,确保刊物的较高学术水平。四是有利于刊物的发行和利用。刊物专业化有利于学术信息的利用和存储,同时由于对外开放程度扩大,使刊物发行对象更明确,可以吸引一些订户,特别是个人订户,从而扩大刊物发行量。五是有利于筹措办刊经费。刊物与社会加强联系,能更好地服务社会,也易于得到社会的支持,甚至可以做一些广告,或得到某些社会单位的赞助,从而解决部分办刊经费问题[8]。

持相同观点的还有苏晓东、高起元、楼观城、杨丽君、蒋兆孙、黄万成等人[9~14],但与此相反的意见则较少见。可见,当前对学报模式改革的讨论与探索,具有明显的专业化倾向,即认为要从根本上提高学报的质量,使学报走出困境,走上完善与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唯有走学报专业化的道路。

目前,除一些高校单独主办的专业性学报外,已有由浙江大学主办、著名数学家苏步青任主编的《高校应用数学学报》;由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清华大学等11所高校发起主办的《高校化学工程学报》;由教育部主办、吉林大学承办的《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等面向国内高校的专业性学报。它们汇集了我国高校在该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该学科在国内的较高水平。可以说,专业化确是当前高校学报发展的一种趋向;走联合办专业化学报之路是实现高校学报从规模数量向优质高效转移的一个重要方面。

3 综合化是面向21世纪学报发展的主流

尽管专业性学报可能解决以往综合性学报面临的一些难题,但也存在着许多难以克服的弊端。而对于学报模式改革的探索之所以呈现一边倒的局面,究其原因,是众多研究者的误区在于他们注意了学报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学报的社会效益;重视了学术期刊的一般规律即普遍性,而轻视了高校学报的特色即特殊性;着眼于学报的历史与现实,而遗忘了学报的前景和未来。

3.1 关于高校学报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面对来自市场经济的多方面的冲击,“经济效益”成为高校学报改革的首要话题。作为出版工作者,追求发行量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正如我国著名出版家张静庐先生在30年代就曾经说过的:“钱,是一切商业行为的总目标,然而,出版商人们似乎还有比钱更重要的东西在这上面。以出版为手段达到赚钱的目的和以出版为手段,而图实现其信念与目标而获得相当报酬者,其演出的方式相同,而其出版的动机完全两样。”(转引自:南方:《出版风气琐议》。《中国出版》1998年第5期第1页)而《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则明确指出:“我国文化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要求必须把社会效益作为最高标准。”

学报是一种具有物质形式的高品位的文化产品,无论它的外观,还是它的内涵,都是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水平的精心凝炼,是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其社会效益既要体现于对学术繁荣、经济发展、人才培养和精神文明起导向和促进的作用,又要体现于文化积累、信息传播,加速学术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其经济效益,一方面表现在学报作为商品进入期刊市场的经济价值,包括学报销售、广告服务和多种经济收入;更重要的方面,是它的潜在的价值。科学技术作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它为社会带来的效益将是长期而深远的,学报工作者应当清醒而明智地看到这一点。基于这种认识,不论采取何种学报模式:专业的还是综合的,大综合小专业的还是大专业小综合的,都已经不能成为效益问题的障碍。只要我们把握好“在坚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的同时,在总体上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的原则,尽可以在学报的广阔天地里寻觅良策,施展才能,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3.2 关于学术期刊的普遍规律与高校学报的特殊规律

对于学术期刊来讲,它的社会功能在于继承前人的科学文化知识,积累和传播当今国内外学术界共同创造的科学文化成果,使广大读者在吸收全人类创造的优秀科学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并及时使之转化为推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步的巨大力量。作为学术期刊中一支重要的方面军,这也是高校学报所要遵循的办刊宗旨。而高等学校编辑出版学报的根本目的,是要反映高校自身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并把高校的科研成果推向社会广为运用,以形成社会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服务。因此,做为高校的“窗口”和“学术园地”,学报成为高校与社会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纽带。同时,学报赖以生存的基础,除了它的学术质量和读者群体外,学校提供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高校师生的支持,使学报具有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的有利因素: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学报能够得到创办的充分条件;学校的科研力量和学术氛围使学报能够具备充足的稿源;而尽快收载高校师生的研究成果,使其合法化,使其得到社会的承认,使其得以迅速传播,则是高校师生的共同意愿。学报的存在,也对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产生强大的反作用力,推动着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

高校单独或联合办专业性学报,对于读者阅读和检索来说,无疑是比较有利的,有可能增加一定数量的订户。但是,专业性学报只能反映学校某种学科的学术情况,学报的窗口作用和园地作用无法体现;专业性学报一般不冠以学校名称,实际上成为学校或某一区域、某一系统的专业性学术期刊,这已与社会上其他专业性学术期刊没有什么区别;专业性学报迫使本校多数或绝大多数学科的论文流向社会或其他学校,增加了中间处理环节,得不到及时发表,或根本得不到发表,因而削弱了学报对本校科研成果的保护作用和传播作用,也减弱了学报对本校科研成果的收藏作用和对本校的宣传作用。[15]

可见,高校学报除了要遵循一般学术期刊的运动规律之外,它还要执行自己的特殊的功能和任务,它的被一般研究者所反对的综合性、内向性特征,实在有着它的合理性与必要性,是由高校学报自己特殊的运动规律所决定的。当然,内向性并不等于封闭性。为了促进学校有关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高校学报尽可以吸纳校内外甚至国内外的优秀文稿;所采用的办刊方式,或是单独办,或是联合办,则应根据办刊需要与办刊能力而定。就是说,内向性不是开放性的对立,它只是强调学报为高校服务的一面。至于学报的综合性对阅读者和检索者们造成的不便,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普及,相信可以得到较为圆满的解决。网络技术的发展,将大大推动学术期刊发行的现代化:它可以广泛传播学术期刊出版的信息,加强世界出版文化的交流,扩大中文学术期刊的出口;发展网上批发和直销业务,甚至可以将作者、编辑、读者及其他有关联的出版环节连接起来,形成一张巨大的协作网,从而达到作者与编辑、编辑与读者、作者与读者间的无障碍信息流通。

3.3 关于高校学报的发展前景与走向。

即将来临的21世纪,是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的知识经济时代,它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科学技术和人才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持续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和最重要的资源。高等学校的学报,是以科学和教育作为两大支柱的产业,它的前景与走向,必然与科学和教育的发展息息相关。

首先,我们考察科学的发展。[16]

从科学的发展历史中可以看出,在科学处于萌芽阶段的古代文明中,科学是一个统一的体系,是将哲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综合在一起而建立的一个包括哲学、天文学、物理学、动物学、植物学、逻辑学、政治学、美学等等方面的体系。以后哲学逐渐独立出来,并被迫披上了神学的外衣,而科学的发展也由于受到社会政治动乱的干扰和宗教意识形态的压制,基本上长期处于停滞的状态,仅在中国及阿拉伯国家取得了一些进步。直至15世纪下半叶,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生产的发展,科学才逐渐分化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部类,而每一部类又逐渐分化为各门学科,这一过程直到18世纪才基本完成,并分别形成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科学体系。这一科学分化的过程至今仍在继续,并已经形成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四大部类。

在科学不断分化的同时,科学的融合过程也在悄然兴起。一是同一科学部类内部的有关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与渗透,产生了例如物理化学、生物统计、射电天文、经济地理等学科;二是不同部类的有关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与渗透,产生了例如数理经济、社会生物、计量历史等学科;三是由于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使得许多学科实现了工程化,产生了例如化学工程、生物工程、知识工程、金融工程等学科;四是近数十年来出现了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协同论、突变论、耗散结构论、超循环论、混沌理论等一批“横断”学科,它们所发现的一般规律正在越来越多的学科中得到应用;五是由于科学研究活动的群体化及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以及数学模型及计算机的普遍应用,自然科学家要学习经济与管理知识,而社会科学家则要学习数学与计算机知识,双方的相互了解日益增多。目前这一融合过程还在继续并不断增强,最后将会在此基础上实现新的综合,进而实现科学的融合。

实现科学融合的哲学基础是客观世界的系统性,即客观世界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各部分所组成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系统。由于每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仅是这一系统中的一小部分,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决不能忽视其研究对象与系统其他部分的联系。而只有将各门学科及各学科部类的研究成果综合集成起来,才能取得对客观世界的全面的认识。

其次,我们考察教育的发展。[17]

知识经济的崛起,源于以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迅猛发展为标志的科技革命。知识的传播、知识的应用,特别是知识的创新,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面对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应加紧建设面向21世纪的国家创新体系。而这种创新体系的建立归根结底要靠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的培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正是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

21世纪的高等教育是适应现代社会对人的知识、能力、情感以及心理素质的要求,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区别于专业教育的通识教育。它着眼于塑造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构造完善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拓展知识背景和能力基础,为发展创造性思维和能力,为知识和能力的迁延和发展奠定基础。这一方面是由于原有的专业教育限制了人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不能适应市场变动的需求;另一方面是由于现代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正在打破学科界限,要求受教育者具备宽阔的知识背景和更全面的素质。

21世纪的高等教育,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力求实现高科技和高文化、高情感的统一。这种统一培养的是不仅具有科学知识水平和科学思维方式,而且具有崇高人文理想的一代新人,它关怀的是人类自身的发展;从社会发展的层面来看,这种整合形成的是一种具有人文理想的科学教育和具有科学精神的人文教育,它关怀的是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即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

21世纪的高等教育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既注意架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注重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劳动技能、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吸收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等)的培养,更重视非智力因素,特别是健康的人格和心理素质的养成。因为形成一种素质总要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而非智力因素则属于心理素质的范畴。这些既是构成全面素质的重要部分,又是素质形成的调节器,对受教育者学业和事业的成功关系重大,并影响着全体国民的素质。

另外,面对社会知识化、现代化、信息化进程中出现的新课题,面向21世纪的人才不仅要继承人类科学文化的优秀成果,更要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教育如何培养和弘扬这种时代精神,造就具有这种精神的新型人才,将牵动整个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变革。

所以,21世纪的教育是综合化的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化,使教育从学科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打破学科界限,实行学科综合,改变单纯从学科系统性出发培养人才,着重从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出发培养人才;使教育的过程成为一个综合设计和利用教育资源,以全面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为目标实行综合培养的过程。

基于以上的认识可知,面向21世纪的高校学报,正是位于社会的知识创新系统与知识传播系统两条激流的交汇之处,学报的综合化应该是未来高校学报,尤其是综合大学学报的发展趋向。综合性学报的文化功能,不仅体现于它对科学发展综合化的反射,也体现于它对这种综合化走向的引导;综合性学报的教育功能除与其他学术期刊类似,应致力于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之外,其特殊之处还在于它要对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进而实现高等教育的现代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提高教育质量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高校学报的历史使命最终即在于此。

总之,我们认为,专业性学报,是工业经济时代的学报,在社会经济发展与教育科技进步的过程中,曾经起到过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未来科学继续沿着本学科的结构进一步分化和深入,它将继续存在和发展下去;综合性学报,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学报,它将荟萃人类最先进和最优秀的文明成果,成为未来学报模式的主流。当然,未来高校学报的模式应该是多种多样,它们应该根据学校的办学方向、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的模式,占据各自的位置,并以其不同层次和类型,相互联系,密切结合,从而形成一种立体化的学报体系,在人类社会的进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欣喜地得知建立高校学报类期刊刊号系列的好消息。对于管理部门来说,可能主要是考虑到高校学报的现状与困境所作出的决策,但这无疑为发展综合性学报创造了难得的良机,提供了极好的条件。让我们努力把“综合版”学报办成真正符合科学发展方向和高等教育水平,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综合性学报,迎接充满机遇与挑战的21世纪的到来。

标签:;  ;  ;  ;  ;  ;  ;  

面向21世纪的高校学报发展趋势与选择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