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地理国情动态监测的理论与关键技术探讨论文_徐伟芳

可靠性地理国情动态监测的理论与关键技术探讨论文_徐伟芳

青海省第一测绘院 青海西宁 810001

摘要:国情是指某一个国家某个时期的基本情况,是制定与实施国家发展战略与规划的重要依据。地理国情以地理信息为载体,从地理的角度对自然环境、人文地理要素和社会经济的基本情况进行综合表达,是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国情监测是利用现代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对自然、人文和社会经济等要素动态变化的监测,是科学、及时掌握地理国情信息,提供权威、准确的地理信息服务的重要手段。文章重点就可靠性地理国情动态监测的理论与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可靠性;地理国情;动态监测;关键技术

引言

测绘是准确掌握国情国力、提高管理决策水平的重要手段,综合运用测绘技术手段和地理信息资源进行地理国情监测,是国家测绘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转变测绘发展方式,积极应对测绘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所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各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十二五”期间及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大战略任务。

1地理国情监测的意义分析

1.1地理国情监测大大提高政策分析的科学性

地理国情监测为政策分析提供了客观、丰富、翔实的基础数据和高新技术分析方法,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重要支撑,有利于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预见性,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1.2地理国情监测增加政策分析过程的透明度

可以为实行各有侧重的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提供科学、客观、直观的依据,有利于促进政府领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有利于落实广大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推动建设责任政府、阳光政府;还可以使社会公众全面、直观地了解环境变化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从而自觉选择低碳生活方式,共同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3地理国情监测为政策实施效果评估提供现代化手段

地理国情监测通过采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为灾害预警、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农作物长势和病虫害监测、土地利用变化与评估等提供重要监测信息,对土地利用、宏观调控、粮食安全等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监控和评价。

2可靠性地理国情动态监测的理论分析

通过对地理国情的时空变化过程分析,结合地理国情相关地图矢量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的特点,研究地理国情动态监测数据的时间逻辑模型、基于事件和过程的时空表达模型,提出适合于地理国情动态监测的多尺度数据模型,主要研究内容应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地理国情动态监测的时间逻辑,地理国情动态监测数据的采集、管理和应用过程具有3个时间特征,即有效时间、事务时间和应用时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对地理国情动态监测3个时间逻辑关系的研究,为地理国情的时空过程表达和多尺度数据建模提供基础;第二,地理国情多尺度时空数据模型,通过对地理国情的复杂时空变化过程进行分析,基于尺度理论,研究数据尺度和变化过程尺度,提出适合于地理国情动态监测的多尺度时空数据模型;第三,基于对象的事件时空表达模型和基于场的过程时空表达模型,地理国情包括人文和自然地理现象,将地理国情的现实世界划分成事件模型和过程模型,分别利用基于对象和场的方法,研究并提出地理国情的时空表达模型。

3可靠性地理国情动态监测的关键技术研究

3.1非空间信息的空间化表达

非空间数据的网格化与空间化就是按不同经纬网格大小将全球、全国范围划分为不同粗细层次的网格,每个层次的网格在范围上具有上下层涵盖关系。将每个网格点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经济属性和文化属性都作为此网格点的属性。基于以上分析,地理国情监测中非空间数据空间化的基本思路是在充分理解社会经济、人口等非空间数据的调查、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利用统一的土地覆被、交通等基础地理数据与非空间地理国情数据进行关联,并制定相关的非空间地理国情数据的获取、处理和维护规范,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一是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地理国情非空间数据的空间化模型研究;二是根据不同行业和领域分类的对地理国情监测的非空间数据,如社会经济数据的形成机理、获取方式及决定要素、表达形式和表达内容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三是根据不同行业和领域对地理国情监测统计数据的时间粒度和关联的空间粒度进行统一和规范化;四是空间化后的地理国情非空间数据的不确定性与可靠性检验和评价方法与体系。

3.2动态变化监测技术

针对地理国情动态变化监测的现状,本文提出基于空天地一体化地理国情监测体系获取的高空间和时间分辨率数据,在可靠性地理配准技术基础上研究地理国情的空间上定量化的变化监测技术、实现地理国情现势信息、变迁信息和综合信息的可靠性提取,主要研究内容应包括:一是多尺度、多时相、多源数据的地理国情动态变化可靠性监测技术,研究影像分割、分类、融合和特征提取等技术,建立多尺度、多时相、多源数据动态变化监技术,实现地理国情空间变化监测;二是地理国情物理量化监测方法,研究联系遥感信息与动态地学参量的物理模型,定量地反演或监测地学或生物学信息在物理量上的动态变化。

3.3时空数据动态更新与一致性维护技术

第一,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的动态更新,针对地理国情的时空动态变化特性,研究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的动态更新方法;第二,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合并中的数据冲突发现、消解与质量评价方法。针对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的多源、多尺度、多时相特点,利用信息集成技术中的数据冲突发现与消解技术,研究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合并策略及方法;第三,地理国情时空数据库的动态更新机制,针对地理国情动态监测数据的时空变化特性,研究地理国情时空数据库增量及联动更新、备份、迁移等动态更新方法,构建地理国情时空数据库可靠性动态更新机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理国情监测将成为土地资源监测、环境监测、农情监测、森林和湿地监测、地震监测、水文监测、海洋监测、矿产资源监测、气象监测等领域的持续性工作,可靠性地理国情动态监测将为这些领域的专业监测以及多领域的综合监测提供可靠性保障。

参考文献:

[1]左建波.基于物联网及地理国情监测下的耕地保护动态监测系统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5.

[2]杨朝剑.自然保护区地理国情动态监测方案设计[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4,37(06):86-88.

论文作者:徐伟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  ;  ;  ;  ;  ;  ;  ;  

可靠性地理国情动态监测的理论与关键技术探讨论文_徐伟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