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力楠
(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山西 运城 635000)
摘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核心素养的提出引发了一系列的探讨,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这一问题备受关注。阅读课作为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课型,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阵地,本文主要探讨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 高中 英语 阅读教学 思维能力
一、思维及思维品质含义
思维可以从哲学、生物学、认知学等不同角度进行研究与定义,从教育心理学视角看,思维是人的神经系统与环境互动中表现出的心理行为。思维品质是个体的思维质量,每个个体的思维发生和发展具有显著的个性差异,思维品质体现的便是个体思维的水平和能力的差异。孙大伟(2015)特别强调思维品质是衡量一个人思维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是指个体在思维活动中智力特征上的差异,而英语思维品质更是英语学科基本素养的最高层次。鲁子问(2015)在江苏省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上指出“思维品质内容丰富,各种思维方式有着各自的思维品质。基础性的品质包括思维的准确性、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等。张连仲 (2016)指出“思维品质是指我们在国际舞台上能否做有效、有逻辑性、有层次和深度的交流,这一品质的培养恰恰是我们外语教育或者基础教育重视不够的地方。”由此可见,培养思维品质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英语学科可以培养的思维能力
许多研究者及一线教师都在积极探讨如何在英语课堂上进行思维品质的训练。那么通过英语教学到底可以培养哪些思维能力呢?程晓堂(2015)曾指出,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十分密切,学习母语以外的语言对促进大脑和心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英语学习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发展十种思维能力,分别是观察与发现能力、比较与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概念建构能力、信息记忆与转换能力、批判思维能力、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时空判断能力、严密思维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鲁子问(2015)在江苏省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上指出:思维品质都可以通过语言学科教育、包括英语学科教育提升,而英语学科教育具有其显著优势,英语教育可以着力发展学生的以下思维品质:1)准确性:外语理解与表达有助于发展思维的准确性。2)深刻性:英语语言的文化内涵有助于发展思维的深刻性。3)灵活性:两种语言的相同与不同、英语本身的不同表达,有助于发展思维的灵活性。4)批判性:英语文化的批判性传统有助于发展思维的批判性。5)开放性:外语学习本身可以促进思维的开放性。6)创造性:运用外语进行笔头、口语表达,以及表演、展示等,可发展思维的创造性。”高中英语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教师都可以充分利用加以引导,使课堂成为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阵地。
三、目前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根据笔者对所在城市高中的英语阅读教学情况的实地调查及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相关的文献的查阅,了解到目前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对文本的处理基本为两个课时完成,第一个课时大多采用的是读前、读中及读后三阶段阅读模式,从快速阅读对文本大意的把握,到仔细阅读对文本细节的了解,再到读后产出,一节阅读课后学生只是获得了对文本信息表层的理解,却没有深层次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二个课时就是对文本中语言知识的讲解,这一节课对文本的处理就是聚焦在单词、短语、句型的纯粹的知识点上,不去启发学生思考作者如何通过选择恰当的词、短语和句式表达自己想要体现的情感与态度,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章策文,2017)
四、高中英语阅读课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途径
英语阅读课作为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主要课型,可以作为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阵地。高中英语阅读课上,教师可以尝试通过以下途径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巧妙设置阅读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巧妙设置读前、读中、读后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在读前环节,教师可以设计预测问题,通过读题目或者看图片对文本内容做大致的预测,或者谈论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新闻等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激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同时这种开放式的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联想或者讨论发散自己的思维。在读中环节,教师尽量少设计那些不用思考答案显而易见的细节考察题,可以多设计一些思考性问题,如概括大意或者段落主旨与推测作者的意图或态度等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深层意义,教师还可以追问文本中的某些细节以此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在读后环节,学生已经了解了文本的主要内容,这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围绕文本内容评价等深层次的问题,比如说作者的观点是否合理,描述的语言是否客观,作者的言外之意等以此激发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二)设置多种任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在阅读课堂中设置多种形式的任务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理解文本时,可以设置边读边填表格或读后画思维导图等任务,这一任务将文本的文字内容转换为表格或者思维导图以此训练学生的信息记忆与转换能力,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对文本有基本理解并整体把握文章结构。其次,教师可以设置关于感悟文本作者态度与观点的任务,引导学生透过文字读出作者的内心想法与态度让学生以作者的身份感悟文本,,让读者与作者间产生联系。此外,可以设置观察归纳语言文字的任务,学生在了解作者观点想法基础上,让他们再次回到文本,观察与分析当作者想要表达某种态度想法时所采用的语言形式以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这样不仅可以学会语言形式,同时可以切实分析与感悟语言形式是如何运用的。
(三)丰富读后活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目前阅读课中的读后活动多是以讨论的形式展开,但通常由于时间有限,读后活动如形式般往往草草收尾。基于对文本内容的深刻了解,读后环节可以训练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在读后设计多种类型的活动,比如说读后续写或改写文本,让学生以作者的身份进行读后续写或者改写以此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又如可以对文章进行概括并做口头或书面汇报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再如可以就文本相关的主题做手抄报,要求内容安排合理并有吸引力,这样既能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能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程晓堂.英语学习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J].课程·教材·教法,2015,(6).73-79.
【2】程晓堂,赵思奇.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 课程.教材.教法,2016,05:79-86.
【3】冀小婷.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现途径[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6,03:48-51.
【4】李杰. 利用深层阅读任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2,(9):41-43.
【5】李杰.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思维品质的策略[J]. 基础教育研究,2013,(24):41-43.
【6】林崇德,胡卫平. 思维型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29-36.
【7】鲁子问.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育[J]. 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7,01:22-25.
【8】孙大伟.对高中阶段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自我认识[J].英语学习(教师版),2015,(4):4-5.DOI:10.3969/j.issn.1002-5553.2015.04.003
【9】王蔷.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挑战[J].英语教师,2015,(16):6-7.DOI:10.3969/j.issn.1009-8852.2015.16.001.
【10】章策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 英语教师,2016,22:132-134+143.
【11】张连仲. 新一轮课改背景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思考[J].英语学习(教师版),2016(2).
作者简介:曹力楠(1991-)女,汉族,山西运城人,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6级英语学科教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基础英语教学、教育心理学及教育管理。
论文作者:曹力楠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7年9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5
标签:思维论文; 英语论文; 品质论文; 思维能力论文; 学生论文; 文本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知识-力量》2017年9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