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治疗在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张文杰 刘媛 曲彦 李冬英

张文杰 刘 媛 曲 彦 李冬英

青岛大学 单县中心医院 山东 250000

【摘要】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重型胰腺炎的作用;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减少患者住院日,提高患者治愈率.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行血液滤过的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与治疗对症及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及急性胰腺炎的CT严重指数(CTSI).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焦虑、抑郁评分和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重症胰腺炎患者行血液滤过时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 心理干预; 连续性血液滤过; 急性重症胰腺炎【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770-01

急性重型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临床上以急性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为特点,当患者出现胰腺出血坏死, 继发感染、胰膜炎和休克等多种并发症时,就称为急性重症胰腺炎[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饮食结构调整的改变,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的发病率有着逐年提高的趋势,其中10%-20%可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2]血液滤过是模拟正常人肾脏的肾小球滤过原理,以对流的方式滤过清除血液中的水分和毒素物质[3].采用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治疗重型胰腺炎,可以清除血浆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清除淀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弹性纤维酶和磷脂酶等各种胰酶,减轻或阻止炎性介质对组织、脏器的损害,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很紊乱,维持内稳态.还可以清除血浆中的各种应急因子、促炎性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减轻应激反应,减少高分解代谢,减少血浆内毒素水平. 同时还可以改善机体免疫系统功能,改善SIRS和MODS症状,保证提供足够的液体负荷,保证其必要的药物治疗[4]

长期以来ICU 医护人员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各项监护指标和患者标和患者的抢救上,忽视了清醒病人个体存在性和特殊性,不了解患者的需求,导致患者的心理问题较为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护理质量[5].据有关文献报道,ICU 患者易出现焦虑恐惧孤独绝望、人格丧失等心理问题,有些患者受环境的影响,甚至出现ICU 综合征,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康复[6].造成了治疗费用的提高和治疗时间的延长.心理干预是指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巧,运用语言、表情、行为、态度等来影响患者的心理,以改善其不利于治疗的行为[7].而如何做好SAP患者的个性化心理干预的报道较少.因此,研究,心理干预对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重型胰腺炎的作用,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学术意义.2012年1月—2014年10月我们对6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行持续血液滤过治疗的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0月间入住单县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急性胰腺炎病人,根据临床表现、血清生化指标及CT 扫描诊断结果诊断SAP.排除标准:有精神病史及严重并发症;不具备一般的交流能力.共纳入患者共64 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32例.男性26例,女性6例,年龄为28-48岁平均年龄(37.3±6.5)岁.对照组患者32例,男25 例,女7例年龄为27-47岁,平均年龄(36.4±7.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有精神病史及严重并发症;不具备一般的交流能力.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重症急性胰腺炎行血液滤过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全程血液滤过时心理干预:根据患者不同心理状况有专门护理人员对其实施个体化心理干预.在心理干预全过程中,要了解该患者性格特征、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等方面因素,采用正确合理的沟通方法和技巧,充分了解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原因,分析他们的想法,及时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及心理状态,耐心细致的向患者讲解急性重症胰腺炎发病的原因、发病过程、临床症状、持续血液滤过的作用及相关知识,使其了解疾病发生及发展过程,了解进行持续血液滤过的作用及意义.减少其疑虑,及时把病情好好转情况告诉患者,鼓励并支持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患者因对疾病及治疗的无知而产生的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使患者在和护士的沟通中得到安慰和支持.

1.3 观察指标1.3.1 精神心理状况评定 采用采用Zungs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定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SAS和SDS均含有20个项目,采用1-4级评分,用正反向计分所得总分乘以1.25,四舍五入取得整数部分即为标准分.焦虑评定的标准分为50分,分值越高越焦虑、抑郁倾向越明显.1.3.2 疾病严重程度评定 采用CTSI[8]对本组疾病的严重度进行评分,CTSI即急性胰腺炎分级+胰腺坏死程度.急性胰腺炎分级;正常胰腺为0分; 胰腺肿大为1分;胰腺及胰周脂肪炎症为2分;胰周一处积液、蜂窝组织炎为3 分;≥2处胰周积液或脓肿为4分.胰腺坏死程度;无坏死为0分;30%胰腺坏死为2分;30%-50%胰腺坏死位4分;50%胰腺坏死为6分[9].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16.0统计处理软件,计量质量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同期间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论2.1 两组患者入院当天、治疗2周时焦虑抑郁程度情况入院时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优于对照组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入院当天、治疗2周后时焦虑情况比较(X±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随着社会的发展核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心理学研究不断深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阚子文认为[10]心理干预是健康教育的一部分,是对患者战胜疾病的间接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属于高危险高费用的病,再加上患者对持续血液滤过的不了解,是监护室环境的陌生感、恐惧感,这些不良情绪可导致患者大脑皮质过度紧张,导致神经系统发生紊乱, 从而使内分泌功能发生紊乱,导致身体的免疫能力下降,病情加重. 现在带医学认为,个体的生物因素,外界的社会因素都必须通过个体的心理反应,才能对健康和疾病发挥作用;同时也认为只有通过生物、心理、社会的干预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此次研究采用的Zung′s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定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它们都是国际心理学界公认的进行心理客观、量化测量的具有权威性的标准量表.结果显示,SPA 行持续血液滤过时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心理干预后明显改善,结果和外国文献报道一致.

刘爱芳认为急性胰腺炎患者常伴有恐惧、烦躁不安,使胃酸分泌增加,刺激胰液、胰酶分泌增加,加重病情的发展.而心理干预的执行能通过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减弱或打消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缓解患者种种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两组患者入院当天CTS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经心理干预后CTS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由此可见护理人员运用语言、表情、行为、态度等来影响患者的心理,以改善其不利于治疗的行为,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有很大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 ].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66457. [2] 何长民,张训1肾脏替代治疗学[M ]1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9:1641 3] 黎磊石,季大玺1 连续性血液净化[M ]1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3181

论文作者:张文杰 刘媛 曲彦 李冬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9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9

标签:;  ;  ;  ;  ;  ;  ;  ;  

心理干预治疗在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张文杰 刘媛 曲彦 李冬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