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设计原则及发展趋势探究论文_黄汉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设计原则及发展趋势探究论文_黄汉武

(汤浅蓄电池(顺德)有限公司,528300)

【摘 要】近年来,我国工业领域对机械设备的自动化设计较为重视,不断的将机械设备提供给各个行业,提升国家工业发展速度。传统机械制造工作强度较大,并且生产的效率低,不能提高产品质量,因此,机械制造业要对机械进行自动化设计,树立良好的节能意识,为其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设计原则;发展趋势

目前,机械制造业中各类自动化机械设备的设计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机械设备是制造业经济效益主要来源,不仅可以改善国家工业结构体系,还能促进机械设备的发展创新,就目前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来看,其发展空间是较为可观的,需要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

一、机械自动化设计原则

(一)满足设备自动化需求

在机械自动化制造业发展过程中,要想更好的对其进行设计,就要重视设备自动化需求。对于不同的机械产品,其核心性能的需求也是不同的,例如:吊车设备的性能需求就是起重与紧急救援。人们在应用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同时,也应该考虑用户的需求,将不同产品的核心功能与基础信息展现出来,达到满足用户需求的目的[1]。

(二)操作的便利性

在传统机械设备设计过程中,往往缺乏良好的操作性能,不能根据人性化需求执行设计工作,例如:机械设备的外形设计大、设备操作步骤多等。自动化机械设备的设计原则,就是要将各类功能有效的整合在一台机械设备上,使其成为功能丰富、操作简单的设备,这对其发展产生较为良好的影响[2]。

(三)提升机械设备品质

传统的人工操作,无法有效的提升机械设备制造的精确度,并且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难以达到相关标准,这对于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是较为不利的。机械自动化设计,要求机械设备达到一定的精确度,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才能将其生产在流水线上,自动化的生产过程,不仅可以节省人力资源,还能有效的降低成本支出。同时,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自动化设计可以保证生产的整个流程自动化控制,进而提升整体生产水平,增强产品生产力度[3]。

(四)引进先进技术

机械自动化设计要求利用先进技术对机械生产以及自动化的水平进行提升,进而丰富产品性能,充分将机械设备的职能化与人性化体现出来。首先,利用各类生产设施,对传统的机械制造进行改革,使其形状与结构满足要求,进而加强各类物质输出的力度,以便于更好的提升机械产品性能。其次,引进计算机等较为常见的资料处理技术,对于机械制造中的各类资料进行有效的处理,进而得到机械制造所需求的资料。此类信息设备,具有一定的资料信息处理功能,将资料转化成为图片,进而呈现给人民群众。最后,在机械设备运行的过程中,能量交换是其运行的基础,例如:内燃机械设备、电动机械设备等[4]。

二、机械设备自动化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设计方式

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的时候,尤其重视机械设计准则,在对行业领域数据进行更新的基础上,采用新兴的设计方式。在机械自动化设计图形与编辑图形的时候,常常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发达国家中,设计人员已经开展无纸张设计。在我国,计算机辅助设计还在初步发展阶段,多数管理人员觉得机械设计主要是利用人力资源执行工作,这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存在较大距离[5]。

(二)机械制造工艺

机械制造工艺直接决定产品质量,在不断的对机械制造工艺以及加工方式进行改善的基础上,可以有效的提升机械制造的自动化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发达国家中,科研人员会不断的对机械设备加工工艺进行研发,并且国家会投入较多的运行资金,以便于推行机械制造工艺,主要开发了:复合加工、激光加工与电磁加工技术等,技术中的科技水平较高。但是,我国在研究机械制造新工艺的时候,对于技术的应用较为忽视,无法有效的提升技术应用效率,不仅制约了国家机械制造自动化发展,还不利于提升产品制造水平[6]。

(三)机械自动化技术

在发达国家中,机械制造在多年的研究之后,已经开始向着智能化以及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多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用了数控机床技术以及FMS技术,而我国目前机械自动化技术还在初步发展阶段,无法较为良好的完善自动化刚性性能,虽然部分企业引进了柔性制造系统,并且有效的对自动化柔性技术进行应用,但即使是这样,也无法拉近与发达国家的距离。

三、机械制造自动化发展趋势

(一)微型化

在机械自动化未来发展过程中,其发展趋势使微型化,利用微米技术与纳米技术,进而减小机械产品的体积,降低各类生产成本,提高设备的灵活性。同时,对于纳米技术的应用,应该重视机械生产的精确度,丰富产品性能。另外,各个机械设备的生产厂家所需要生产的机械设备种类较多,很难对机械设备进行统一,此时,接口单元设计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微型化机械设备发展的情况下,不仅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还可以有效的增强机械设备竞争能力。

(二)网络化

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各行各业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因此,机械制造企业要将其应用在自动化生产中,由此可见,机械制造自动化与网络技术的融合,是产品制造发展的主要趋势。在网络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可以引进各类先技术对制造业进行控制与管理,例如:远程技术与监视技术。另外,在利用监视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对机械制造工作等进行监控与控制。由此可见,机械制造的网络化发展是较为可观的发展趋势。

(三)智能化

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要求企业根据自身的需求,充分的发挥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优势,以便于提升制造经济效益。因此,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会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摒弃传统制造技术,利用各类学科知识,制造机械设备模型,为其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四)绿色化

近年来,国家生态环境开始恶化,导致机械自动化的发展面临威胁。由此可见,机械自动化的设计以及发展,会向着绿色化的方向进步。在引进可持续发展技术的基础上,为了响应集约型的号召,真正体现出绿色化经济发展优势,技术人员应该不断改善传统机械自动化制造方式,创新自动化技术,保证机械制造工序应用的各类资源得以减少。同时,在机械自动化生产全过程中,应该采购绿色化制造材料,设计绿色化产品,引进先进工艺,有效的对生产过程进行管理,对于产品的包装与销售,应该向着绿色化的方向创新,不断的对可再利用的材料进行回收,提高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效率,优化各类资源配置,降低成本的支出,为其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结语:

对于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而言,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是较为重要的,不仅可以降低成本支出,还能有效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使其智能化制造水平得以提升,使其向着智能化与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佳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设计及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18 -18.

[2]白雪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设计原则及发展趋势[J].中国机械,2014(16): 105-105.

[3]刘海明,刘琦.浅析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设计原则及发展趋势[J].数字通信世界,2015(6):257-257.

[4]辛仕维,李雪.解析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3):4776-4777.

[5]苏文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设计原则及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9):72-72.

[6]刘昕耀,李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设计及发展[J].商品与质量,2016(12):171 -172.

论文作者:黄汉武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7月总第2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3

标签:;  ;  ;  ;  ;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设计原则及发展趋势探究论文_黄汉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