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病同治法治疗寒热错杂证举隅论文_刘芸1,孙相如2

异病同治法治疗寒热错杂证举隅论文_刘芸1,孙相如2

刘芸1 孙相如2

1湖南中医药大学校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2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0

关键词:异病同治法;寒热错杂证;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1]出自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此方由小柴胡汤去柴胡、生姜加减演绎而来,原方由半夏半升洗、黄芩、干姜、人参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12枚,擘,甘草三两组成。其功效为:和胃降逆、开结除痞,是治疗寒热错杂气机痞塞的心下痞的代表方剂,方中半夏辛温入胃引阳入阴,交通阴阳,黄芩苦寒降肺,黄连苦寒泻心,此三味药分别降胃、肺、心三脏;另以干姜温脾阳,人参、大枣补脾气,脾之阳气充足,自可升清,炙甘草乃中焦枢纽,补益中气,诸药合用阳降而阴升,气机舒畅,痞证自然解除。该方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临床上多用于治疗消化道疾病治疗,具有显著疗效。现以胆汁反流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结肠炎为例,将半夏泻心汤的临证经验介绍如下。

1.胆汁反流性胃炎

陈某,男,38 岁。初诊(2012年 6月25日):干呕,纳差1余年。患者1年来反复出现上腹胀满不适,干呕,纳差,伴有返酸嗳气、口苦口干,未正规就诊,常自服雷贝拉唑、莫沙比利等药物,症状时轻时重。本次发作因同事聚会饮酒过度,约酒后半小时出现呕吐,胃脘灼热、饱胀、不思饮食,吐出胃内容物及黄绿色胆汁,吐后腹胀感未减轻,大便时干时稀,舌红苔黄微腻,脉弦滑。B超示胆囊壁毛糙。胃镜检查提示胆汁反流性胃炎。西医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诊断:反胃。中医证型:寒热错杂证。治法:辛开苦降、清热化痰、理气降逆。处方:半夏泻心汤合左金丸加减:法半夏9g,黄芩 6g,干姜 6g,茯苓10g,黄连 6g,大枣 8g,陈皮10g,瓦楞子10g,白术 10g,厚朴10g,竹茹20g,生代赭石 30g,炙甘草 6g。10剂,水煎服,1剂/d。二诊(2012年7月8日)患者诉药后未出现呕吐,胃脘胀痛亦减轻,唯晨起干呕吐酸,大便偏溏,舌红,苔薄黄腻,脉滑,原方减代赭石、黄连、黄芩用量,加薏苡仁15g,砂仁6 g,建曲15g。再进7剂,用法用量同前。三诊(2012年 7月20日)诸症均改善,遂以半夏泻心汤加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辛开苦降,理气健脾,巩固疗效。主方:法夏10g、黄连3g、黄芩3g、陈皮10g、竹茹20g、茯苓10g、炙甘草 6g、党参15g、白术10g,7剂,用法同前。复查电子胃镜未见胆汁反流,随访年余,呕吐未复发。

按语:中医虽无胆汁反流性胃炎病名[2],将其归纳于 “胃脘痛”、“嘈杂”、“痞满”、“呕苦”、“反胃”等范畴,主要病因多为情志失调、饮食不节、饮酒过度而致脾胃虚弱,脾气当升不升,胃气当降不降,肝失疏泄,胆气上逆,则胆汁难以下入肠中,发挥其正常的助脾运化之功,转而逆流入胃,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则中焦失于运化,湿浊内生,蕴湿化热,寒热错杂,日久入络则会出现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症状。正如《灵枢•四时气》云:“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张氏医通•诸呕逆门》也有记载:“邪在胆经,木善上乘于胃,吐则逆而胆汁上溢,所以呕苦也”。本病病位在脾胃,与肝胆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病机变化可由肝胆横逆犯脾胃,也可由脾胃升降失调,本虚标实、相互夹杂。本作者患者因工作关系常年饮食无规律、生活作息无常而致脾胃虚弱,故见上腹胀满不适,纳差症状,此次病情加重又由诱因所致,治以“辛开苦降”调理脾胃气机之升降,“温清并用”解其寒热错杂之症状,“虚实并调”泻其实、补其虚,因此升降复则清浊分,恢复脾升胃降之功,寒热相济则阴阳调和,邪实得清,正虚得补。导师还指出治疗脾胃病,三分治七分养,饮食、情志、生活作息也是很重要的。

2.消化性溃疡

林某,女,48岁。初诊(2013年 4月20日):有胃病2年,反复发作胃脘疼痛,嘈杂灼热、口苦、口干、口臭、大便干燥等胃热症状,但进食冷饮食物或胃部受寒后可出现胃部不适、胃痛、胃胀甚至泻下等胃寒症状。近半个月来在饮食不节情况下出现胃脘灼热疼痛,痞满饱胀,嘈杂,口干口苦,不思饮食,舌红苔黄微腻,脉弦滑。胃镜下常表现为十二指肠溃疡伴充血水肿、糜烂,HP(++)。西医诊断:十二指肠溃疡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中医诊断:胃脘痛。中医证型:寒热错杂证。治法:辛开苦降,寒热并用,虚实并调。方药:半夏泻心汤加减。法半夏9g,黄芩6g,干姜6g,茯苓10g,黄连6g,大枣 8g,乌贼骨10g、白及10g,瓦楞子10g,白术 10g,厚朴10g,浙贝母15g,炙甘草6g。10剂,水煎服,1剂/d。同时服用雷贝拉唑20mg,克拉霉素500mg,阿莫西林1g,均日1次,西药连服1周。二诊(2013年5月8日)服药后,患者胃脘灼热胀满减

轻,已能进食,但夜间偶发胃脘隐痛,晨起仍感恶心,口苦而干,时有嗳气已无反酸,舌红、苔黄、脉弦滑。继服原方基础上乌贼骨10g、瓦楞子10g加太子参20g、延胡索10g、佛手10g再进7剂,用法用量同前。(2013年 5月16日)三诊:患者胃脘偶有灼热嗳气,余无不适,纳食正常,偶有口干,精神好转,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停药后一个月查:胃镜:溃疡面愈合,胃粘膜稍充血、红肿,慢性浅表性胃炎,HP(-)。

按语:消化性溃疡属中医学[3]“胃脘痛”“痞证”等范畴,多因脾胃虚弱、情志所伤、饮食劳倦、湿热蕴结等致脾胃损伤、胃膜受损,不能运化、腐熟水谷而为病,导致胃病的基本病理因素有寒凝、气滞、血瘀、湿热、食积等,总的病机概括为胃失和降,脾失健运。正如[5]《医学正传·胃脘痛》曰:“喜好辛酸,态饮热酒煎嚼,复餐寒凉生冷,朝伤暮损,日积月深,…故胃脘湿热痛”的病理类型,故而饮食不节而致脾寒胃热是脾升胃降失调的主要病理因素。导师认为人体在下之气不可一刻不升,在上之气不可一刻不降,不升则清气下陷,不降则浊气上逆,故应把握升清降浊治疗原则,而使脾胃功能恢复其升降之常。半夏泻心汤在治疗胃脘痛时兼顾了痞塞不通、气机不利、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等方面,方中有辛热之半夏、干姜和苦寒之黄芩、黄连,两种药性截然相反的药物配伍使用,使升散之中寓通泄,通泄之中寄升散,同时辛温又可散脾气之寒,苦寒又能降胃气之热,使清热而不患寒,散寒而不忧热。二者相反相成,调畅气机,平调寒热,是以可用治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逆乱,升降失常,寒热错杂的病证,辛开苦降,散痞泄热与补虚相结合,起到抗炎、黏膜保护、抑制胃酸、调整胃肠运动、改善机体内环境等多种作用,使溃疡得以愈合,能够维持缓解,预防复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慢性萎缩性胃炎

李某,女,58岁。(2013年 6月1日)初诊:间断胃脘胀满3余年加重1周就诊。诉餐后腹胀,胀甚时疼痛,进食稍硬即觉不适,嗳气、泛酸,偶有恶心呕吐感、乏力头晕,四肢欠温,口粘腻,不甚欲饮,时有口干,面色萎黄,形体消瘦,食纳不佳,大便溏结不调,舌体胖大,舌红、苔薄黄腻,脉弦。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病理检查:肠化(+ +),萎缩(+ +),异型增生(+ +)。西医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中医诊断:胃痞。中医证型:寒热错杂证。治法:辛开苦降,行气消痞,虚实兼顾。方药:半夏泻心汤加减。炒党参10g,黄芩10g,黄连9g,半夏10g,干姜6g,白芍10g,枳壳10g,木香9g,陈皮10g,麦芽10g,炙甘草6g,海螵蛸10g,瓦楞10g,代赭石10g,川楝子10g,延胡索10g,莪术10g,三棱10g。10剂,水煎服,1剂/d。二诊(2013年6月10日)服药后,胃脘胀闷,时有隐痛症状缓解,嗳气泛酸次数减少,口味大增,面色渐佳,口干、口中黏腻感消失,仍有舌红、苔黄腻,脉象弦。继服原方基础上上方去莪术、三棱、枳壳,减轻黄芩10g、黄连9g、代赭石10g用量均改为6g,加太子参20g、延胡索10g、佛手10g再进10剂,用法用量同前。(2013年 6月22日)三诊:患者胃脘偶有嗳气,已无痞满胀痛,余其它不适,纳食正常,偶有口干,精神好转,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以上方为基础随症加减,服药半年。2013年 12月22胃镜检查提示:胃窦充血渗出性胃炎为主(中度);病理检查:肠化(+),萎缩(+),炎症(+)。

按语:慢性萎缩性胃炎[4]是慢性胃炎的一种,中医学认为其属于“胃痞”、“痞证”范畴,“痞证”在古代文献中多有记载。《黄帝内经》中称其为痞、满、痞满、痞膈。如《素问异法方异论》曰:“脏寒生满病”。《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太阳之复,厥气上行,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痞满”以上均说明具有胸膈满闷、痞塞的症状。张仲景《伤寒论》明确提出“满而不痛者,此为痞”的概念,并提出“半夏泻心汤主之”的观点。本病多由饮食不节、脾胃素虚、情志失和等,使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所致。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故只有清气升、浊气降,二者相得益彰,机体方可保持平衡。张仲景之半夏泻心汤加减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可助脾胃恢复升降功能,本方用药配伍遵循“辛开苦降、攻补兼施、寒热并用”的原则,方中炒党参、炙甘草可补中益气,固护脾胃;黄芩、黄连清热燥湿;;姜制半夏、枳壳可消痞散结;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炮姜辛散暖脾止痛、温中止泻;焦山楂健脾消食开胃;木香、陈皮行脾胃之气,全方固本益气、辛开苦降、寒热并用、攻补兼施,同时兼顾固护胃气,以达标本兼治,以防复发。

4.慢性结肠炎

王某,男,36岁。(2013年8月13日)初诊:患慢性腹泻1年,近月加剧故来就诊。曾在省医院做X线钡灌肠、结肠镜等检查,确诊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曾服多种中、西药物(具体药物不详),时好时坏,效果不显著。近期由于工作劳累,病情加重,症见腹部疼痛、以左下为甚,里急后重,腹泻(每日6~12次,大便呈粘液或脓血样)、泻后疼痛稍减,肛门灼热、痒痛。轻度发热,形体消瘦、乏力、纳呆、口干不欲饮、舌质红、苔黄厚、脉濡数。大便培养无痢疾杆菌及阿米巴滋养体。查纤维肠镜示乙状结肠粘膜充血水肿,斑片状糜烂。西医诊断:慢性结肠炎。中医诊断:久泻。中医证型:寒热错杂证。治法:辛开苦降,寒热并调,扶正补虚。方药:半夏泻心汤加减。党参、黄芩、制半夏各9g、干姜3~6g、制大黄3g,黄连6g、炙甘草各6g。木香、白芍、当归各10g;生地黄炭、槐花炭各9g、炒薏苡仁15g、马齿苋10g、升麻9g、柴胡10g、炒枳壳6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15天。二诊(2014年9月3日)服药后,患者腹部疼痛、以左下为甚症状明显改善,已无里急后重,腹泻次数减少,现每日3~5次,大便呈粘液状,而无脓血样、偶有肛门灼热、痒痛,进食稍增加,已有胃口,仍有乏力、口干、舌质红、苔黄、脉濡。继服原方,减槐花炭各9g、减去黄芩、黄连用量9g,加用薏苡仁用量至20g,再进10剂,用法用量同前。(2013年 9月15日)三诊:患者已无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肛门灼热瘙痒感消失,纳食正常,精神状态佳,体质有所增加,余无其它不适,偶有口干,精神好转,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以上方为基础随症加减连服15 d,症状消失。复查X线钡剂灌肠示正常。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按语

慢性结肠炎[5]似属于中医学的久泻、休息痢范畴。多因患者素体脾胃虚弱,或外邪侵袭,或饮食失节,或情志失调等,导致脾运不健,邪阻大肠,传导失司。由于本病呈慢性发作,病久之后,一方面邪气因阻日久而伤正,另一方面正气不足又多由外感、饮食、情志所伤,故临床上本病常呈现本虚标实的证侯,或脾胃气虚并见湿热内蕴,或兼夹气滞血瘀,或为肝郁脾虚,或阳虚而兼寒湿等。此外,久泻不愈,脾阳受损,脾病及肾,可导致脾肾阳虚,如再为外感、饮食、情志所伤,或为湿郁化热,或为辛燥助热,或为肝郁化火,两者相合,寒热错杂,诸症纷起。因此本病在临床上多见虚实互见,寒热错杂之证。半夏泻心汤是仲景为治疗小柴胡汤证误下而成“心下痞”而设,化裁后用来治疗慢性结肠炎,其中黄芩苦寒泄热,《本经》谓可治“肠泄利”;黄连苦寒专去中焦湿热,《别录》云“主五脏冷热,久下泄脓血”,而有“调胃厚肠”之功;半夏辛温燥湿消痞;干姜辛热温中散寒;少佐制大黄去肠道湿热积滞,能推陈致新,诸药合用辛开苦降,寒热并调,以治病之标。党参、炙甘草补中气,和脾胃,与干姜同用,能祛脾胃虚寒,助脾肾阳气,以治病之本。

5.结语

半夏泻心汤证为本虚标实之证。在运用半夏汤心汤时应掌握脾气虚、胃阳不足、气机升降失常、脾胃运纳不健,食积化热等寒热错杂四大要素;全方配伍严谨,以达辛开苦降、寒热并用、补泻同施的目的,临床上只要能抓住寒热错杂证这一病机,再结合其临床表现,便可采用辛开苦降法用半夏泻心汤进行加减灵活处方用药,可治疗不同的病症,不一拘泥于西医病名,这就体现了中医学的辨证论治特色之所在,尤其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虚实寒热夹杂型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临床疗效显著,本文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辨证论治原则。

参考文献:

[1]朱翠菱,石桥,周丽娟,徐婧熙,韩丽.半夏泻心汤治疗脾胃病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02):347-349.

[2]李琼,刘晏,吴坚炯.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药治疗进展[J].中成药,2013,35(04):807-811.

[3]寇子祥.中医药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07):136-137.

[4]丁成华,李晶晶,方芳,冯磊,程绍民,石强,郑绍勇,兰佳.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病机与证候分布规律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03):582-586

[5]徐俊伟,赵旭,朱建华.慢性结肠炎中医辨治体会[J].中医杂志,2013,54(16):1421-1423.

论文作者:刘芸1,孙相如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  ;  ;  ;  ;  ;  ;  ;  

异病同治法治疗寒热错杂证举隅论文_刘芸1,孙相如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