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染艺术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现状论文_袁玺

扎染艺术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现状论文_袁玺

袁玺

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

摘要: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赋予了设计元素的多元化,近年来,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发掘与保护越来越重视,现状设计也不断的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创作元素。然而在当下追求快速发展的社会中,设计也愈加追求速度化、效率化,从民族文化中借鉴的元素在进行运用时,也追求简单、直接的“粗暴式”方法。但一般情况下,多数学者与设计师都采用如何在设计手法上进行创新,作者认为不应该紧紧采用设计手法的创新,而且应该系统的、全面的分析传统元素在现代产品中应用。在传统文化元素运用的载体,也就是现代产品设计的类型、设计的方法、产品价格、消费群体等方面进行分析,赋予它在新生命的同时也为现代产品设计注入新的血液和创作元素。

本文以扎染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为例来阐述它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关键词:扎染艺术、现代产品设计、产品类型

一、扎染艺术与现代发展

扎染在中国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纺织染色工艺,和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染色艺术形式,深深地扎根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中,并由于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造就了各种各样具有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流派和艺术风格。散发着它特有的艺术风格和魅力,同时也折射出广大民众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趣味。扎染在古时被称为“绞缬”,又被称之为“撮缬”式的扎缬染色工艺,是中国民间最早采用防染技术进行染色的工艺之一。我国民间早在东晋(公元4世纪)时期,就已经用绞缬技术生产色织物制品。

扎染是中国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方法,叫法也各有不同,在南北朝时期染色工艺较为突出,当时出现了纹缬,而当时纹缬又被称为“撮缬”“撮花”“撮晕缬”,而在云南大理地区又被民间的艺人称为“疙瘩花布,疙瘩花”,扎染是我国民间文化艺术的一种载体。由于它特殊的工艺要求,不仅要扎花而且还要染,同时又都是手工制作的,所以在制作过程中,因各种因素而使得最终的产品出现了相似而又不同的艺术效果。

现代扎染区别于传统手工扎染与工业染整工艺,其工艺种类繁多,不同的工艺产生的特色和风格特征迥异。其二维平面图形创意与三维记忆成型造型特色具有工艺视觉差别化的优势,除了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外,更迎合了年轻人追求个性的着装需要。而这些与创意服装新奇、独创、追求个性的设计理念不谋而合。将现代扎染的工艺特色应用于创意产品设计当中,不但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大化的开拓设计思维空间,而且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满足现代人多元化的生活需求。

二、现代产品设计中扎染的应用

扎染简单讲就是运用扎的方法在布上进行染色。现代产品设计中,更多的就是如何运用染后的布进行产品设计,或者将简单的产品进行扎染。通过淘宝网上搜索“扎染”关键词,可以发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产品类型上,与扎染相关的产品包括成品服装类、纺织品(布)类、工艺品类等。

(1)服装类

特点:在款式上扎染服装多为简单的T恤类、衬衫上局部(如口袋)的扎染设计,主要原因主要在于这类服装面料多为纯棉、扎染方便、更换频率较高 、对于花纹图案创新性要求高等符合扎染特点。在工艺上,多数扎染T恤并非采用纯天然的靛蓝染料,而已运用廉价的化学染料。图案多为不规则、简单抽象的扎染图案。色彩多为丰富艳丽的色彩,整体突出表现扎染特点,但设计感不强,效果不好。

价格:采用化学染料扎染的T恤类服装价格多在60元以下,与其他工艺制作的T恤相比,整体效果并不突出。所以没有价格优势。少数手工纯天然染料扎染的T恤价格为100元以上,与其他工艺手法制作的T恤相比图案新颖,风格强烈,有一定的价格优势。

人群:通过购买者的购买评价分析,多数购买者年龄层次为30岁以下,购买目的为猎奇、新鲜、自我个性张扬的购买目的,购买后的心理与购买前相比在风格上得到满足,但在染色度、真实图案效果、染色后气味、产品质量上存在很大差距。

(2)纺织品(布)类

特点:此类涵盖品种较多,如桌布、屏风、杯垫、团扇、抱枕、书皮包装、收纳袋等,这类产品多为家庭装饰功用,在借鉴传统纺织品、家纺用品、布制品的基础上,采用扎染的工艺手法。对于产品的本身的造型设计较少、只是依托固有产品外形进行染色。其中手工染中化学染料采用较少,但是非手工、机械染法占一部分。原因在于这类产品对图案要求更加具体、精致、细腻,传统手工扎染图案相比机械染色工艺,在图案外形的控制上稍显不足。

人群:通过购买者的购买评价分析,多数购买者年龄层次为25岁~45岁,女性占绝大多数,购买目的为家庭装饰为主,购买后的心理与购买前相比在产品风格上得到满足,但在图案细节、染色牢度、洗涤保养、真实产品与价格上存在很大差距。

价格:这类产品由大小、依托其他材质不同,价格也不尽相同。一般较大的产品,如桌布、屏风类在300元左右,其他小件纺织品在100元以下。

(3)工艺品类

特点:此类涵盖品种较小,如玩偶、吊坠、荷包、钱包、装饰画等,这类产品多为依托其他产品造型进行辅助采用,在综合其他材料与工艺手法的基础上,添加局部的扎染特点。对于产品的本身的造型设计较为丰富、但是对于扎染的运用较少、或设计点不足。

人群:通过购买者的购买评价分析,多数购买者年龄层次为25岁~35岁,购买者性别比例无明显区分,购买目的多为以礼物赠送性质,也有部分为个人欣赏、喜爱的目的。购买后的心理与购买前相比在产品造型上得到部分满足,但在制作工艺、材料使用、实际产品与价格差距上存在差距,对于产品本身造型工艺的重视程度较高,忽略扎染艺术在其中的使用。

价格:这类产品本身成本不高、但由于购买者的购买目的多为礼物馈赠,所以在实际价格中情感因素占很大一部分。多数扎染工艺品的价格在150元以上。

三、结论

现代扎染区别于传统手工扎染与工业染整工艺,其工艺种类繁多,不同的工艺产生的特色和风格特征迥异。其二维平面图形创意与三维记忆成型造型特色具有工艺视觉差别化的优势,但是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缺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如何继承扎染艺术并发扬它独特的魅力特色,是我们作为设计师应该急需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论文作者:袁玺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7年10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  ;  ;  ;  ;  ;  ;  ;  

扎染艺术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现状论文_袁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