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探讨论文_袁述波

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探讨论文_袁述波

平度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山东 青岛 266700

随着近几年信息技术的剧烈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作为中职的学生,许多学生的学习习惯改变较大,对知识的掌握能力较差,爱动手、不爱动脑成为普遍现象。我们中职专业课的教师,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已不适应现代中等职业学生培养目标的需要。

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和实践,我做出了以下几点探索和尝试。

一、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

由于《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具有较高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专业性很强,内容很抽象、深奥,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其基本理论与技能是许多后续课程的基础,理论与技能的密切结合,在本门课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教材的各章都设置了相应的基本性技能训练环节——实验。其基本性技能训练所涉及的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充分体现课程的实践性。

如我在讲解直流稳压电源时,我先从理论入手,讲解了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相关的计算。在学生熟知以上内容的基础上,我安排学生进行技能实训。先让学生安装并焊接好桥式整流部分,再用示波器对整流部分的波形进行观察,用万用表对输出电压进行检测,并用示波器对输出波形观察,然后与理论计算的数值进行比较。如果在课堂上单纯讲理论、分析数据,学生看不到具体的波形,对理论的学习不够积极主动。但如果学生在实践中能看到实实在在的波形,结合理论分析这些波形,学生上课时的兴趣和主动性明显提高。接下来再焊接滤波、稳压,做好一部分,就进行相关检测,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起来。学生相互之间设置故障,由其他同学排除故障。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尊重学生主体,培养创新人格

培养创新人格的首要条件是创造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气氛,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第斯多惠有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教学不是教的问题,而是让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探究性学习正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浓厚、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满足学生被尊重的需要,使每一个学生帮助别人和得到帮助的机会并存,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只有拥有宽松的环境、和谐的气氛、平等的地位,学生才能对该学科感兴趣、敢于向老师提问、陈述观点,思维才能活跃,进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如我在讲解三极管的管脚检测这部分内容时,我仅给他们准备了几块万用表、几十只三极管、几张表格,然后让学生自己检测,自己找方法、自己找规律,放手大胆地让学生去做、去发挥,然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讨论、总结,最后老师再进行点评。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观察实验能力,还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采用案例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围绕着一个应用案例展开教学内容是《电子技术基础》创新教学的一种方法。

如讲授收音机电路时,通过分析调谐回路、混频、中频放大、检波、功率放大单元电路,解决了一系列的无线电波选出一个电台信号、把其变成中频后进行放大、从中频信号取出音频信号后进行放大等问题后,对收音机的工作原理有了深刻的了解。采用一边理论,一边实践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焊接一台调幅收音机。在焊接的过程中,对一些理论上的问题,可一边操作,一边讲授,在学生兴趣较高的时候,对知识的掌握特别明显。最后再进行调音,回顾实践中的理论,通过这样的案例教学法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这就需要从事教育的工作者按照教育教学规律,适应各种环境和时代的变化,积极思考,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为推进中国的职业教育做一些有益的工作。

论文作者:袁述波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8月总第27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3

标签:;  ;  ;  ;  ;  ;  ;  ;  

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探讨论文_袁述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