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工程建设施工中,虽然施工阶段是造价控制的重点阶段,但如果前期阶段没做好造价控制基础工作,施工阶段造价控制措施落实过程以及预算编制内容执行过程都不会很顺利,造价管控效果也不会太显著,甚至前期阶段的造价失控还会对后期施工成本控制造成影响。所以造价控制人员也要慎重对待前期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前期阶段主要指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这两个阶段有可能造成造价失控的影响因素有很多,管控人员不能掉以轻心。
关键词:建筑工程;前期阶段;造价控制;措施;
造价管控人员在前期阶段成本控制中,除了要落实造价控制措施外,还要将影响因素找出来,更要将造价控制意识灌输到参与工程建设前期阶段所有人员的脑海中,使这些人员能动态监控成本管控过程,及时发现成本失控现象,及时作出调整。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工程前期阶段造价控制进行探讨。
一.建筑工程前期阶段造价控制
项目决策和设计在造价控制中处于关键重要地位,该阶段对整个建筑工程造价控制走向起着引导作用,且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力很大。在对前期阶段进行造价控制时,需要将决策阶段的决策内容作为重点管控事项,毕竟决策内容和后期施工有关,在决策阶段,领导人员还会对工程总投资额进行确定,该数值会成为后期施工阶段预算目标值,所以决策阶段造价控制工作必须要做好[1]。设计阶段和建筑整体工程施工建设有直接关系,该阶段会对项目进行全面规划,并将规划结果表现在施工图纸中,施工图纸不仅会成为施工人员施工参考,还会表达项目的实施意图,也是会对后期施工成本造成影响的关键环节。
二.建筑工程前期阶段造价管控措施
1、决策阶段造价管控
决策阶段工作针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也针对工程建设全过程,所以其工作事项有很多,不仅要确定项目规模,建立建设标准,还要对投资数值进行确定。而这些工作之间联系紧密,都会对造价控制造成直接或间接影响,所以在造价管控中,管控人员还要做到以下几点,将相关措施落实到造价管控中。
其一决策阶段前期工作主要是确定项目规模,然后依据规模信息和项目实际情况,对项目做出早期决策。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对市场价格变动情况进行了解,对项目效率进行预计,还要对项目所在区域的各种环境进行勘测,以确定项目具体地址。此外还要根据成本要求,对建筑工艺和材料、设备等要素进行选择和确定,使其在满足质量要求基础上,成本花费最少。在该阶段,相关人员需要制定多种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然后领导人员需要综合分析各种方案,从中选择经济可行、质量可行的方案。为了减少成本,设备和材料尽量选择国产型号,以最大程度控制成本。
其二项目经理人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的主要负责人,需要对建筑工程的各种事项进行管理,且从决策最初阶段就要做好项目建设整体过程的管理工作。在决策阶段,项目经理人就要通过规划内容和决策工作内容,以小见大,判断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2]。这些问题在决策阶段发现,就要在决策阶段解决。这些问题可能会涉及到物资利用问题以及经济利益问题,项目负责人还要对物资配置的合理情况进行判断,对经济利益实现结果进行预测,保证资源使用效率达到最大,经济利益最大化。建设单位还要针对项目施工,进行可行性研究,使决策阶段的所有运筹工作落实有参考依据。在可行性研究中,要对项目涉及的技术和经济等进行可行性分析,这些都会对成本造成直接或间接影响。可行性研究越具体,项目可行性越高,决策越科学,建设投资数值与实际工程总成本也会相差无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其三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主要表现在投资估算上,相关人员要保证项目的总投资估算平衡和综合,领导人员才不会盲目投资。此外相关人员还要做好客观评估,在评估中,还要综合考虑到多方面因素,减少时间或地域带来的差距。
2、设计阶段造价管控
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要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也会对各种施工技术和设备、材料等进行选择,这些设计内容和建筑产品规模以及建筑功能直接相关,后两者会对建筑成本造成直接或间接影响[3]。而设计内容与成本之间呈辩证统一关系,设计人员还要基于此,对两者进行平衡,使设计内容的质量其他目标在实现的基础上,成本花费最低。设计方案和设计图纸是预算编制工作的参考依据,也是造价控制的参照,所以设计人员一定要合理设计。合理的设计方案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对设计阶段造价进行控制时,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其一设计人员在指定设计方案,设计图纸时,还要制定相关的标准,参照标准要求进行设计,方案最终也会科学合理,具有标准化特点。在该设计方案中,要对每种技术落实政策进行明确规定,还要规定技术类型和执行标准、注意事项等事项。设计人员还要将资源利用纳入到设计方案中,并按照施工及生产等标准分配资源,使其利用率达到最大。标准设计各种事项,各种项目设计内容会规范许多,按照规范标准,落实过程中产生的成本会少很多。
其二设计单位要通过招投标确定,或将设计成品和方案作为招投标对象,从中选择优秀的设计单位和设计方案。在招标文件中,建筑企业可以进行限额设计规定,如果设计单位满足此要求,且投标数值与标底相差无几,该单位以及相关设计成品可作为中标对象。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保证设计成品的质量,减少设计变更,还可以最大程度控制项目成本以及支付给设计单位的成本,设计时间也可以得到控制,最终设计总成本只少不多。另外限额设计还要以标准规模设计为前提。
其三设计阶段在整个建筑工程中起着重要的关键作用,相关人员在做好设计阶段监控工作时,还要将设计过程作为监控对象,将设计成果作为审核对象。在设计成品审核评价中,相关人员要有发现设计变更的能力,能在熟悉施工图纸基础上,对设计成品进行有效找茬,设计变更发现越早,造成的变更成本和索赔事项就越少[4]。另外在设计阶段造价控制中,还要对图纸进行优化,保证图纸的清晰度和图纸内容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图纸设计完毕,审核人员除了要做好质量检查外,还要对设计内容数量进行检查,看其是否有附属文件,看附属文件内容是否完整,符合要求,还要对计算书进行检查,确保每项数据都准确无疑。
结语
建筑工程前期阶段造价控制如此重要关键,造价管控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还要积极发动设计人员和决策阶段的参与人员共同参与到造价控制中来。只有前期阶段造价实现全过程、全员管控,造价控制措施才会落实到位,造价影响因素也能被及时发现。另外相关人员还要合理决策、优化设计,使其能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婵君.探究建筑工程前期阶段造价的控制与管理[J].建筑知识,2017(17):16.
[2]许友平.建筑工程前期阶段造价的控制与管理问题的研究[J].江西建材,2017(13):232-233.
[3]温恒斌.建筑工程前期阶段造价的控制与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10):78-79.
[4]马柯宇.建筑工程前期阶段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方法研究[J].江西建材,2016(03):264+269.
论文作者:何永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造价论文; 阶段论文; 人员论文; 项目论文; 成本论文; 要对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