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八幅图的深刻见解_宋朝论文

八卦长见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长见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八卦,大概是人类的天性之一,不过,八卦如果简单地停留在揭人隐私、说人是非的阶段,那无疑是低级趣味的表现。如果能把八卦的精神发挥在做学问上,以“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态度去探究事实真相,用深入浅出、诙谐幽默的方式阐述自己的观点,那必然能把八卦上升到大俗大雅的境界。

PART 1:“八一八”历史

“史上最牛的中学历史老师”袁腾飞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说史风格确实值得推崇,而且他的书都是在严肃的《历史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编写的,当之无愧地“靠谱”。

袁老师大概也是史上最八卦的历史老师了,各种小段子信手拈来,从他那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课本里不会讲的历史知识,而且有态度有立场,不再是教科书上死记硬背的年代、标题、知识点。有了这样的历史老师,相信爱上历史、学好历史也不是什么难事了。

书摘:

秦汉时期还没有品级,要区别一个官的大小主要看他的工资。太尉和丞相是万石,一年的工资是一万石粮食(好像是小米)。1石是150斤,一年给150万斤粮食,你爱干吗干吗去,什么东西都可以拿粮食换。那个时候货币不是很发达,所以万石粮食很多拿来当钱用。所以网上说,你MP3买来多少米就是花了多少钱的意思。

PART 2:“八一八”语文

考据可谓八卦的至高境界,是让八卦彻底脱离低级趣味的行为。《这个词,原来是这个意思!》的作者许晖大概就是一个极有“八卦精神”的“考据癖”,他不厌其烦地考察了汉语中200多个词条的诞生以及如何演变成今日的用法,还顺带着领我们窥探了古人生活的冰山一角,让读者既长知识,又长见识。

我们平时常用的词,细究起来,原来还有那么多有趣的典故!要知道,这里头的许多东西恐怕连语文老师也不知道吧!当然,看完这本书,还有一个附带的好处——大大地减少了我们以后写错别字的概率。

书摘:

为什么将圆滑之辈称为“老油条”?这话说起来可就长了,要一直追溯到将近一千年前!话说公元1142年,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之后,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的百姓对秦桧恨之入骨,有人于是发明了一种油炸食品:捏两个面人,绞在一起油炸,这两个面人代表秦桧和他老婆王氏,取名“油炸烩”。“烩”与秦桧的“桧”同音,借以泄恨,这种食品就是今天的油条。

清人徐珂《清稗类钞》中写作“油灼桧”:“长可一尺,捶面使薄,以两条绞之为一,如绳,以油灼之。其初则肖人形,上二手,下二足,略如义字,盖宋人恶秦桧之误国,故象形以诛之也。”秦桧和他老婆可真够倒霉的,不仅白铁铸成的像在西湖边供人吐唾沫,还要被人捏成人形下油锅炸,可见坏人是不敢轻易做的。

除了“油炸烩”之外,杭州还有一种小吃,叫“葱包桧儿”,用春卷皮裹上油条和葱段,在平底锅上反复压扁,直至烘烤到金黄色,再抹上辣酱或甜酱即成。据说这是因为当年卖“油炸烩”的店铺特别多,有时炸多了卖不完,就将变冷了的“油炸烩”在锅上烤,烤熟后同葱段和春卷皮一起食用,一咬之下,吱吱作响,意为让秦桧和王氏受二茬罪。这种“葱包桧儿”所用的油条就是“老油条”,指冷了的油条。

油条是油炸的,当然“油滑”,因此用来指那些油滑之辈。“油滑”久了,变得更加“圆滑”,是为“老油条”。

PART 3:“八一八”名人

“咪蒙”这个名字是不是有些眼熟呢?没错,她就是《独唱团》首期中《好疼的金圣叹》一文的作者。在这本书里,她一如既往地发扬八卦的精神,深度八卦了30多个历史文化名人。《庄子,你还在外星挨饿吗》、《影帝郑板桥》、《柳永:北宋方文山奉旨泡妞》、《辛弃疾:文坛杀人兴趣小组组长》、《司马相如:将软饭吃得很硬》……这些惊悚的标题无不显示了咪蒙颠覆一切的态度。

尽管有人说这本书的口味太重了,不过的确为我们提供了全新视角,除了给我们带来欢乐有趣的故事,更大的价值还在于质疑、打破常规,粉碎偶像崇拜。

书摘:

当初在四川,还是小混混的时候,李白就“手刃数人”。这不奇怪,李白的梦想,就是成为他的《侠客行》里那位“赵客”,单枪匹马杀入闹市,砍瓜切菜般,十步之内,谁挡谁死。杀完了,拍拍屁股走人。离开四川时,李白还带了个叫吴指南的小弟,准备去长安参加全国黑社会诗歌大赛。到了湖北洞庭湖一带时,跟当地黑社会火并,吴指南被乱棍打死,李白哭到两眼飙血。为保护吴指南的尸体不被老虎吃掉,李白还打了几只虎——虽然动物保护协会举行了两次反打虎游行,他还是直接当选了年度“感动唐朝”十大人物之一。他的两大名言“我是天才我怕谁”(天生我材必有用)、“老子就是不差钱”(千金散尽还复来),当仁不让地成为年度最牛语录,《新周刊》“新锐榜”盛情邀他领奖。

李白才没空去参加颁奖礼。他用刀把吴指南尸骨上的筋肉刮干净,用布裹起来,背着前往湖北吴指南的老家,准备将他安葬。李白一身白衣,骑着白马,飘逸出尘,宛若仙人——背上背着骷髅版吴指南。

当然,这些书只是提供了一种新鲜的解读方式,让原本严肃高深的学问变得平易近人起来。人们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同理,“尽信八卦不如无八卦”,在阅读给我们带来欢乐与知识的同时,更需要我们发扬自己的八卦精神,去探求,去思索。

标签:;  ;  ;  

对这八幅图的深刻见解_宋朝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