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发展评价的价值尺度_理性选择理论论文

论社会发展评价的价值尺度_理性选择理论论文

论评价社会发展的价值尺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尺度论文,社会发展论文,评价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和目前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状况都说明,一味的经济增长不等于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的成果不能自然而然地施惠给社会中的大多数人,不能使人们的生活质量、精神水平得到积极地改善。相反,经济增长往往给社会带来种种难解之惑:一方面物质产品日益丰富,另一方面大多数人却由于购买力的相对下降而只能望“货”兴叹;一方面生产、生活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使得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更加频繁、广泛了,另一方面由于这种社会联系基本上是“经济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基本上成了人与物(财富)之间的关系,人们之间的真实联系反而被物隔离了,因此,“孤独感”、“恐惧感”遍布人们的内心,人们反而越来越觉得自己成了社会的“局外人”。对这些困惑作深层思考,不难发现其根本原因在于忽视了人、人的价值,忽视了社会发展的价值内蕴。本文试图通过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内涵和评价尺度的论述来回答这一问题,愿学术界同行不吝指正。

社会发展是指以“社会”为主体的发展。从形态上看,它是指社会整体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演化和进步;从内涵上看,它是其内在的基本结构以及诸具体环境的不断趋向“合理性”的变化;从本质上看,由于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具体的、历史的人,因此,社会发展的实质是人类及其生存方式(包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对其合理的理想形态的追求过程。正因为如此,尽管发展的一般性特点也构成社会发展的基础内容,但与一般意义上的发展相比,社会发展有自己的特殊性。(1)条件性。 条件之一是自然环境,正像鱼不能离开水一样,人类不能离开自然而生存,社会不能离开自然而发展;之二是人类自身的状况,即现实社会主体的存在状况,包括健康状况、文明状况、文化和技术水平、观念状态等。(2 )整体性。社会是由相互关联的诸要素(如经济、政治、文化等)构成的系统,社会发展是这些相互关联的要素动态趋进的过程,而不是社会中的某一个项(如经济)的独立增长。(3)自为性。社会是由人构成的, 它以人、人的活动和活动的结果为内容。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人的活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活的源泉,而人的活动又以社会实践为本质。社会实践一方面是物质的活动,另一方面又是能动的活动,这能动性是人的理性精神的体现,也是社会发展自为性内容的内在基础。它使得社会发展既是人为的,又是为人的,使得人类不断摆脱存在和发展的盲目性而过渡到自由,使得人类社会发展史成为自觉活动的历史。(4 )反思性。由于社会历史主体——人是具有“自我意识”的,因此,社会也具有反思能力,它能认识到自己的活动及其结果,也能认识到自己的发展状态和目的,这样,它就能时常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错误,不断调整自己的活动内容和方向,使自己健康、协调、持续地发展。

社会发展的这些特点说明它既有既定的条件、基础和现实结果,又有其目的、方向等为人的自觉内容,前者是社会发展的事实内涵,后者是社会发展的价值内涵。后者规定了现实的人们的价值要求和行为定向,规定了社会发展的价值趋向。这价值内容的具体表现为:(1 )需要内涵。需要作为人的本性〔1〕,是社会发展最基础的价值规定。 需要意味着对当下现实对象的不满足,这种不满足构成了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促动人们去创造、去争取、去实现;需要和需要的满足作为价值的基本内容〔2〕,是人的价值的基础内容, 也是社会发展最基础的价值内容。大多数人不满意的社会发展不能说是“好的”发展,不反映大多数人的现实需要的社会发展是抽象的、无价值的。(2)目的内涵。 目的作为人的主观精神的客观指向〔3〕, 是社会发展最本质的价值规定。目的是主体所意识到的客观目标,是对人的需要的综合反映,因此,它一方面是主观的,是人的“自觉的能动性”(毛泽东语)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客观的,是对主体需要和客体本性的客观反映。它既反映了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也反映了客观现实自身所包含的肯定和否定的矛盾。人的需要不断地产生和发展,就需要某种能满足需要的新的未来对象作为目的来与当下现实对象相对立,但这种主观的对立并不是目的的目的,它所追求的是(未来的)客观的、现实的满足。这种追求能否真正实现,从主观性转化为客观性,从观念转化为现实,取决于目的自身是否合理(既合人的需要,又合对象的规律性和趋势),因此,目的是需要的深化,是价值关系的本质规定。社会历史本身没有目的,但社会历史发展又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为什么?因为社会历史主体——人的目的性,“‘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4〕社会发展的合目的性正是因为人的历史活动的合目的性, 社会发展的种种近期的或远期的规划、目标都是现实的人的目的性的自觉反映。由于人的目的是人的价值的本质规定,所以社会发展也以人的目的性为价值本质,离开人的目的性的社会历史是不可能的,无历史价值的。(3)理想内涵。理想作为人的目的性的理念形态, 是历史理性的凝聚和显现;理想作为社会发展的理性目标,是其价值理性的体现。人类的超越性特点决定了它永远向某种较高、较完全的境界趋进,这种境界就是理想;它虽然基于现实,但它更以高于现实的内容为其本质内涵。这种超越性又是人的理性本质决定的,人的理性使得人指向其“应为者”和“可期望者”〔5〕,它在实践中要求人们不断超越现实转向未来、 超越个体转向社会、超越局部转向整体、甚至超越人类转向人与天地万物的齐一。可见,它是人的价值的最高原则,也是价值的终极要求,现实的人们只有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才能使自己的价值不断升华,从而成为自为自由的主体。社会发展的合理性内涵决定了它必然以人的理想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要求。社会理想不仅是社会历史必然性的终极指向的自觉形式,而且也是人类理性的终极回归,它作为人类社会的“完形”,必须成为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规定。马克思笔下的“共产主义”正是个体与类、类与自然矛盾的真正解决,是人对自身本质的真正占有〔6〕,它作为现实人们的最高价值理想, 必然也是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

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和其价值内涵昭示:评价现实社会发展及其成果不能仅仅依据其事实的一面,更必须依据其价值的一面,并且只有在用真理尺度的同时也用价值尺度去评价社会发展,才能真正把握社会发展的方向,真正把握社会历史的必然性、规律性,因为“只有当物按人的方式同人发生关系时,我才能在实践上按人的方式同物发生关系。”〔7〕那么,评价社会发展的价值尺度有哪些方面呢?

1.主体性尺度。价值首先是“属人的”,主体的内在尺度正是价值关系的内容〔8〕。从本质上讲,主体的内在尺度就是主体性尺度。 主体的存在有诸多内容,有感性的、理性的、非理性等内容,从存在论的角度看,存在是全面的,人的感性、理性、非理性等内容的存在正是人的全面性的内容,任何否定或贬抑某一部分的内容(如感性的)都有悖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从存在的本质角度看,由于这些全面性内容都呈现在人的自我意识中,从而使其具有反思本质,而反思本身是理性的,理性不仅使人能认识外在物的本性和规律性,而且能够返身认识自己、理解自己、掌握自己,它控制、督审和引导着人的存在的其它方面的内容,是人的存在的本质内容,也是价值关系的基本内容。尽管主体的本性是“他们的需要”,而需要有诸多层次,但不管是何种层次的需要都以理性为实质内容〔9〕。 我们不能抽象地判定哪一种需要(如生理需要)是低级的,哪一种需要(如精神需要)是高级的,而应该对之作具体分析。生理需要不一定低级,小说家笔下的美丽的爱情故事说明性的需要一旦渗入较高的理性(社会理性)内容,也是非常高级的;相反,精神需要也不一定高级,社会历史过程中的反面人物也有种种精神需要,种种“理想”,但由于其精神内容与社会历史理性相悖而成为低级的、卑劣的需要。因此,判断某一需要的高低程度依据其理性含量的高低,其理性含量的高低与需要层次的高低成正比。由此可知,(1 )主体性是人的本性在其实践中的体现,而人的主体性的实质内容是其理性,它体现在人的实践过程中,贯穿在人的本性——人的种种现实需要中,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主体性是人性的精华、人性的高层次、高水平〔10〕。(2)主体性尽管是人性的精华,是以理性为实质, 但它并不否定主体的其它需要,相反,主体的其它需要(即使是生理需要)只要是合理的,同样也是高级的。只有这样,才能既把握主体性的本质,又正确说明主体的全面性内容。(3 )主体性尺度就是用理性去衡量人的存在和发展的状态的尺度,也是促使人的理性能力、水平不断提高,使人不断自新、完善的尺度。(4 )社会发展当然要以是否满足人的需要作为其价值标准,但是,依据主体性尺度,并非所有的需要都是值得满足的。那些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理性的需要当然必须满足,但那些违背社会历史理性的、低级的、庸俗的、甚至下流的需要是不能满足的,是社会发展所要不断扬弃的。当前我国的精神文明相对滞后的现象,在一定意义上说,正是由于没有把握好主体性尺度。道德滑坡、文化垃圾成堆、社会趣味庸俗化等都是放任甚至迎合低级的、无理性的、准动物式的需要的结果。

2.社会性尺度。认为人的本质在于理性和认为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实质上是统一的,只是诠释的角度不同。从理论逻辑的角度看,离开了人的理性本质——“自觉的能动性”,就没有“人的本质力量”,更不可能有“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活动——实践活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费尔巴哈唯物主义错误实质是忽视了人的能动的方面,“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11〕当然,这理性是现实的社会理性,而不是抽象的理性。从社会生活的现实角度看,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活动虽然贯串着主动性、目的性、创造性等理性内涵,但它也是客观物质活动;人的理性本身是以社会性内涵为基础和源泉的,人的理性本质只有在社会性的活动过程中才能得到真正客观的实现和确证。因此,人的理性和社会性同时存在并统一于社会实践过程中。人的理性内容的对象化,使得人的活动成为社会性的实践活动,人的社会性内容又非对象化为人的理性的内容,成为理性内容的物质来源,这种对象化和非对象化的动态的矛盾统一构成了实践的基本矛盾〔12〕,这使理性和社会性具有活动的、辩证的性质,从而不断达到其现实性。因此说人的本质在于其理性,离不开其社会性;说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离不开其理性。

人是社会的,一方面他生活在既定的社会环境中,受社会发展的种种条件的限制,是社会的产物,也是其自身不断社会化的结果;另一方面人的活动不断构成着社会的现实内容,离开人、人的活动,就不可能有社会、社会内容。因此,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的本质又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两者是统一的。正由于此,个体与他人、社会、个体与类是(矛盾)统一的,个体在与他人、社会的动态交往过程中不断使自己社会化、类化,从而取得现实社会成员的资格,成为社会的一员,社会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因此,既然社会发展以人的社会性内容为前提和依据,那么是否符合人的社会性要求就必然是衡量社会发展的成功与否的价值尺度。由于社会的主体可以是个人、集体、社会等,所以社会性尺度也可分为个体尺度、群体尺度、社会尺度和人类尺度。(1)个体尺度。个体作为社会的一员,他通过自己的劳动、 努力应该与他人平等,就是说,他有权享受社会成果,有权取得一定的社会消费品和参与相应的社会活动。社会发展必须以此为价值目标,并时时以此来衡量自身的质和量。(2)群体尺度。人是从众的, 它首先表现在现实群体的实际相互关系中,而群体之为群体,正因为它具有一定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定向,这便是群体的需要,群体的需要是每个个体需要的直接的反映,因此,群体需要是否满足和满足程度是评价社会发展直接的价值尺度。(3)社会尺度。 如果说群体是社会存在的具体形式的话,社会则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社会中的人不一定发生实际相互关系,但他们都有共同的价值参照,它构成社会的普遍需要的内容,具体表现为一国家或社会的方针、政策、法律、道德准则等。社会发展不可能忽视这社会的普遍需要,并且,是否满足这社会普遍需要或满足程度本身就是社会发展的价值原则,因此,评价社会发展必然也以这社会尺度为尺度。(4)人类尺度。 一社会的普遍要求不一定符合人类的整体需要,人类的整体需要有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人类的共同利益和目的;二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内容;三是人类整体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社会发展的成功与否和成功程度最终以人类尺度为依据。

3.文化尺度。人虽然处在不断社会化和类化过程中,但这并不是说人只能以一种“样式”生活或趋向一种“样式”的发展,相反,各群体、民族、国家间都存在着生存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源是文化的差异,所以说,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不是强求人类一齐化,而是以各群体的文化内涵为具体的价值要求,它必须有利于保持文化的积极成份,剔除文化的消极内容。

文化与社会不同。社会是指人的综合性组织,它包括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种种物质内容和观念形态。而文化是指一定社会团体(或民族)的共同生活样式,它既包括一定社会的基本价值参照和意义体系,也包括这些价值和意义具体化的物质实体。任何一个群体中的人们对正确与错误、好与坏、善与恶有基本的认同,因此,文化是一定社会共同体的基本的价值定向体系。当然,文化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组织,社会也以文化为自己存在的实质内涵,从而形成自己的社会特殊性。蚂蚁也有社会形式,它们有非常复杂的劳动分工,其活动也很有组织性,但蚂蚁的这种“行为规范”是其本能的产物,不可能自觉构成一套共同的价值观、意义和信仰,原因在于它没有理性、没有文化内涵。因此区分人的社会和其它动物的群体的理性依据是文化。

产生地区之间、民族之间、群体之间的文化差异既有自然的原因、又有社会的原因。不同的地理条件、不同的气候、不同的动植物生存条件以及不同的人种,其吃、穿、住、性等基本生活需求的样式也不同。每一群体的生存方式与其前群体的生存方式相关联。前群体的习俗、生活方式、信仰等文化内涵通过教育传给下一代,在这种文化的代代相传中,构成了特定群体的特定文化内涵。因此,文化差异是客观的,其存在既包含自然的必然性、规律性,也包含社会历史的必然性、规律性,任何借社会发展之名去“化掉”某一特定群体的文化内涵的做法都是有悖于这自然和历史必然性的。“文化沙文主义”的错误正在于此。历史上出现过的“种族中心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的错误在于只承认自己民族的文化价值,而否定或贬低其它民族的文化价值,这是种族、地区的狭隘性和自私性的表现。

然而,尽管文化差异的存在是必然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保守主义的正确。文化是开放的,它不仅向同时代的其它群体开放,而且向历史开放。在这种开放中,各种类别的文化彼此学习、交流、吸收,从而使自己的文化更加“合理”,更加积极,更加有生命力。文化开放性的客观依据是:(1)所有的人生理上都相似,都要吃、穿、住等; 所有的社会都有相似的基本生活内涵,都有生产、分配、维持群体的秩序,处理生老病死、照顾妇孺老耄等问题,因此,正常的文化交流有利于各群体自身文化内容的丰富和完善。(2)生产的社会化的不断提高, 使得人的社会化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扩大,这客观上要求文化开放,要求各群体正视自己的文化内涵,大胆摈弃自己文化中的消极内容,吸收其它群体文化的积极成份,从而使自己的文化存在更具有合理性,更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总之,文化差异性要求社会发展以维护本群体的文化为价值目标,文化的开放性又要求社会发展以合理的文化形态为价值参照。社会发展的文化尺度揭示,既要保护自己的文化,又要积极地发展自己的文化,两者的统一正是社会发展的价值尺度。

4.理念尺度。人应该是理性的人,人类社会也应该是合理的社会。“合理性”具有两方面的内容:合自然物的必然性(真理性)和合人类的目的性(价值性)。由于真理性内容只有被人们所认识、利用才有实际意义,因此,“合理性”中首要的是其价值性内容,而价值性由于与人类目的性相统一,所以它是历史必然性的反映。本文所说的理念并非是柏拉图笔下的抽象的、超历史的理念,而是指这种历史必然性的现实反映,它是历史理性和现实理性的统一,也是人类及其社会的最高价值理想。用是否符合社会历史的必然性来评价社会发展的成果一直是马克思主义所倡扬的。而历史必然性不是抽象的、超历史的,它只有成为现实人们和社会的精神内涵才可能实现,因此,理念必然成为评价社会发展的价值尺度。

(1)公平尺度。人人生而平等,要求平等是人的自然权力。 对社会中的个人的这种自然权力的肯定就是公平的基本内涵。当然,这种权力与人的自然和社会义务相统一。人要吃,就必须劳动;由于人的社会性,人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义务,人的自然权力是建立在尊重他人自然权力的基础上的。社会发展必须满足人的这种基本权力,因此,在履行自然和社会义务的前提下,是否公平是衡量社会发展的价值尺度。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公平,虽然经济发展了,物质增加了,但物质财富没有转移到履行着自然和社会义务的广大劳动者手里,从而使得其社会发展也是畸形的、失败的;我国目前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这种偏离,这是必须引起我们注意的。

(2)正义尺度。正义是公平的必要条件,也是公平的理性依据。 正义,简而言之,是一种合理的善。而“善的”与人类的目的性相一致,因而也与历史必然性相统一。人为什么要公平行事,正因为他人也是人,他必须像对待自己一样去对待他人,不管他人是老的、小的、女的,还是弱智的、残疾的,不管他人是白种人,还是黑种人、黄种人。所以,“善的”这种“人的”和“为人的”的内涵蕴含着人道。社会发展是人的社会发展,必然以这合理的善作为价值目标;也只有以此为价值目标,社会发展才会具有正确的(人的)方向。

(3)自由尺度。自由是人的最高价值, 也是人类社会的最高价值,因此也是社会发展所要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首先,自由是人的本性。因为人是能动的,他不断地选择着、创造着,这本身就是自由;其次,自由也是社会的本性。社会之所以是社会,就因为它有自为性内容,这自为性所指的正是人们不断摆脱其存在的盲目性而获得自由的动态内容;再次,自由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价值归宿,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正是从必然王国不断向自由王国过渡的过程,这自由王国——马克思主义者笔下的“共产主义”正是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目标。因此,是否符合自由的要求是评价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尺度。

用社会发展的价值尺度去评价社会发展对于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所揭示的评价社会发展的价值尺度蕴含着一种新的发展价值观:即把社会发展看成是人类能力的积累(而不仅是物质成果的积累)、人类整体需要的满足(而不仅是即时的、局部的“我”的满足)、人类精神的不断升华、自由不断获得的过程(而不仅是物质利益的满足)。这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在内容上是同构、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注释:

〔1〕〔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14、3页。

〔2〕〔10〕李德顺:《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年版,第108、68页。

〔3〕《列宁全集》第38卷,第228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18—119页。

〔5〕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蓝公武译,商务印书馆,1960 年版,第550页。

〔6〕〔7〕〔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0页, 第124页注〔2〕,第102页。

〔9〕参见拙作:《论需要概念的理性实质及其意义》, 《哲学研究》1994年第6期。

〔12〕方军、刘奔:《实践·历史必然性·价值》,《哲学研究》1993年11期。

标签:;  ;  ;  ;  ;  ;  ;  

论社会发展评价的价值尺度_理性选择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