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达面对人生议论文

旷达面对人生议论文

问:以“旷达”为话题
  1. 答:苦难对于天才是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财富,对弱者是个万丈深渊。——题记
    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不要埋怨生活给予了太多的磨难,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苦难。大海中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滚,就会失去雄浑;沙漠中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就会失去壮观。人生如果仅去求得两点一线的一帆风顺,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太耀眼的光芒总是引起小人嫉妒的目光,卑劣的小人媚笑着走来,历史的阴霾从此要羁绊苏轼一生,“乌台”的暗流褪尽了昔日的荣耀,颠沛流离取代了曾经的光风霁月。但苏轼毕竟是苏轼,他能驾一叶扁舟,在白露横江、清风徐来之际,他要以自己更为旷达、疏狂的性情和更俯仰万世的思考,来压制内心深处对人生变迁、世事无常的感伤。他猛然间豁然开朗,终于悟出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观之,则万物与我皆无尽也”的哲理。霎时,他的内心已一片澄明。于是,所有的苦难,都在这旷达的胸中渺小的如同一缕游丝,一缕轻尘。苦难,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自己。可见,苦难不是无情物。
    有人说苦难不是无情物。是的,苦难常常把人逼到无奈和困惑的地步,可你也往往因此得以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体现自己的价值。苦难是段风雨路,跌到了爬起来才知寻路的重要和开路的不易。而走过那段泥泞坎坷,前路还有什么畏惧的呢?由此可见,苦难不是无情物。
    如果把苦难与你精神世界里最广阔的那片土地去结合,他就会成为一种宝贵的营养,让你在苦难中如凤凰涅盘,体会到特别的甘甜美好。
    毛泽东面对生活中的苦难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激昂;苏东坡是“一樽还酹江月”的感叹;徐志摩是“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自慰。
    风雨过后,眼前会是鸥翔云游的天水一色;走出荆棘,前面就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登上山顶,脚下便是积翠如云的空蒙山色。经历了苦难,就会迎来新的明天。
问:谈谈你对苏轼思想的旷达意义的理解。
  1. 答:旷达是苏轼面对艰难困苦时的人生态度,借助大自然来抒发内心中困苦抑郁的真实情感写照。苏轼的一生中常有这样的疑虑“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临江仙·夜归临皋》),时常为身不由己而深深遗憾。苏轼在多次的党派之争中沦为牺牲品,一次又一次的被贬,一次又一次的报国无门。在这永无止境的挫败打压之中无法施展拳脚。此时,回归自然,随遇而安的心态是一种睿智与淡泊。
    旷达是苏轼的“梦”,是苏轼的感悟人生。苏轼爱写梦,爱把梦比作人生。“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在这些梦里,他梦到了什么呢?《念努娇·赤壁怀古》的上片咏赤壁,下片怀周瑜,描写赤壁壮观景色,塑造“雄姿英发”人物,视野开阔,风格奔放。大好河山、千古英雄,既激起作者激越之情,亦加深其内心的愁苦,于是,产生了“人生如梦”之叹。
    旷达是苏轼词的亮色。像“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蓑烟雨任平生”和“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老夫聊发少年狂”(《江城子·密州出猎》)等这样的词句带有明显的旷达色彩。正是这种超然脱俗,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造就了一代文人——苏东坡。
  2. 答:旷达,即是抛开一切名缰利锁,达到无我境界!
  3. 答:旷达是苏轼面对艰难困苦时的人生态度,借助大自然抒发内心困苦抑郁的真实情感,写照正式这种超然脱俗,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造就了一代文人苏东坡,他的旷达思想也影响了许多文人
问:作文大全600字以旷达为主题
  1. 答:旷达乐观的榜样
    ——苏轼 作者: 慕容花雪
    拨一叶新露,我祭你以苏堤不竭的流水;
    拈一瓣残菊,我忆你以赤壁不堕的明月;
    挟一缕清风,我思你以平岗不歇的风尘;
    新露,残菊,清风……
    你平身烟雨不染,风雪不沾,悠然遗世……
    每每,令我以千年之后生而徒羡尔。
    逆着北方的沙,江南的雨,我寻你于笔墨构成的迷宫;
    依旧踏风来去,任意平生,你辗转于三州之地,颠沛流离,依旧抚髯而笑:
    密州出猎,一封朝奏九重天,颠簸千里远帝都,浮生飘蓬无系;
    锦衣貂裘,张弓满月效孙郎,平岗千里展锋芒,劲射北穹天狼。
    黄州夜游,赤壁犹如昔,英雄久已矣,奈何华发早生,徒唏嘘;
    长江泛舟,流光永不歇,明月恒不堕,自适经年水月,复微醺。
    湖州丧妾,只影天涯,从此羁旅,安忆漫漫十年生死两茫长路;
    西楼醉饮,两鬓星星,垂垂老矣,经世治邦犹有余年百姓可寄。
    三州流离,你依旧如你,旷达恣意;
    八千云月,你依旧如你,逍遥不羁。
    每每,当我郁郁个人荣辱得失,而存消极之念时,
    与九州融为一体的你总能启我以智慧,予我以勇气。
    展一方宣州的纸、徽州的墨,提一绺辽东的毫、蜀中的竹,
    我如千年前的你,泼墨在一程山水,描摹出你,以你于我心中的那个榜样的样子!
旷达面对人生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