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分析论文_周明刚

21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分析论文_周明刚

周明刚

(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四川 遂宁 629000)

【摘要】 目的:探讨肥厚梗阻型心肌病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原因及鉴别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到2015年5月间收治的21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重新研究与分析,找寻误诊因素。结果:经误诊后用药反应分析后重新确诊患者为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然后给予对症药物治疗后,21例患者均获得痊愈,治愈率达到100%。结论: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细致鉴别,分清不同病症的表现形式与可能引发的疾病种类,有助于降低临床误诊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关键词】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误诊;冠心病;心绞痛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3-0025-02

Clinical analysis of 21 cases of 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 misdiagnosed a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angina pectoris

Zhou Minggang. The Central Hospital of Suini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Suining 629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hypertrophy cardiomyopathy obstruction type misdiagnosed as angina pector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identify key points. Selection Methods From May 2011 to May 2015 were 21 cases of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obstruction type misdiagnosed as angina,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the clinical data were to research and analysis, find the misdiagnosis factors. Results After the misdiagnosis after drug response analysis to diagnose patients as hypertrophy cardiomyopathy obstruction type, and then to suit the medicine treatment, 21 patients were recovered, the cure rate is 100%. Conclusion The need for a detailed to identify the patient, distinguish different conditions may cause diseases, and the representation can help reduce the clinical misdiagnosis rate.

【Key words】Hypertrophy cardiomyopathy obstruction type; The misdiagnosi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Angina pectoris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通常以心室肌肥厚作为显著表现,临床经验表明典型时可于左心室表现,尤其在室间隔方面凸显异常;从致病因看,若室间隔高度肥厚向左心室腔有所突出,则会在收缩时对左心室流出道造成阻塞,从而导致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的发作,一般情况下临床表现形式比较复杂,因而易出现误诊、漏诊甚至错诊,而且病死率极高,往往会因此夺去患者的生命[1]。本次研究中选择21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进行分析,探讨肥厚梗阻型心肌病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原因及鉴别要点。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所选取的21例患者,经事后诊断与治疗确诊为肥厚梗阻型心肌病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其中有男性14例,女性7例,年龄从32岁到68岁,平均年龄为(42.1±2.3)岁;按照心功能等级划分,属于I到Ⅲ级,包括以下基础类疾病,有5例为高血压患者,6例为糖尿病患者,5例为脑梗死后遗症患者,5例为脑梗死患者;从发病到就诊的时间范围为30min到10d,平均时间为(1.6±2.4)d。

1.2 方法

首先,对患者的心电图、血清心肌酶、心脏等进行检查;其次,患者临床表现分析表明,患者入院时有发作性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闷胀样疼痛;从发作时间来看,历时几秒或10min左右,通过给予患者硝酸甘油片症状缓解,其发作往往与劳累、情绪激动相关;通过体检及心脏多普勒彩超检查显示,心浊音界多向左扩大、心尖搏动向下移位、存在抬举性搏动;另一方面,在胸骨左缘可闻、粗糙收缩期吹风样杂音(第3、4肋间),结果显示在3/6级以上;经多次复查心电图结果并未明显见其它显著变化。

其次,从误诊情况方面看,本组患者均为误诊,误诊时间范围从4h到72h不等,平均误诊时间为(2.0±1.1)d。

第三,通过治疗与转归,对被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进行单硝酸异山梨酯(静滴)、阿司匹林(口服)、氯吡格雷及其它药物之后,检查表明患者心前区疼痛稍有缓解但停药与用药时均发作胸痛,频率极高,患者在此时出现了眩晕、心悸、气短等不良症状;另一方面,对患者的情况进行重新评估与诊断,确诊为肥厚梗阻型心肌病之后,给予患者心肌病类治疗药物,获得了较好效果。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软件操作系统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误诊后用药反应分析后重新确诊患者为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然后给予对症药物治疗后,21例患者均获得痊愈,治愈率达到100%。

3.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可以发现,在对21例患者进行初步诊断时,由于患者心电图表现出缺血性改变,而且伴有胸部疼痛,加上服用相关药物后症状有所缓解,所以,首次被医生误诊为心绞痛与冠心病,主观的进行用药,未进行鉴别性诊断,也未排除其它的可能性就进行治疗,造成了误诊,而且对于心脏杂音所引起的变化未给予足够重视,尤其是未进行深入的检查,通过冠脉造影与心脏彩超的检查的细致分析,从而引发误诊,将肥厚梗阻型心肌病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而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有心壁内冠状动脉异常,而且会因血管内径缩小而出现心肌气血,并心肌肥厚,造成心肌氧供需紊乱,带来心绞痛发作。

通过对两种疾病的分析,可以将其鉴别要点总结如下:从杂音方面看,冠心病多无心脏杂音,心尖部1到2级柔和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在心电图方面,冠心病ST-T动态改变,且下移段有导联,痊愈后可恢复;在心脏彩超方面,冠心病以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为准;在冠脉造影、CT方面,冠心病以左前降支、回旋支、右冠脉内斑块成型且血管变窄[2]。

在肥厚梗阻型心肌病鉴别方面,首先,从杂音方面看,心脏听诊非常关键,且可以通过胸骨左缘可闻、粗糙收缩期吹风样杂音(第3、4肋间)做出判断;在心电图方面,心肌病ST-T下移、T型波倒置,无动态性改变;在心脏彩超方面,以左心室后壁、室间隔不对称性肥厚为准;在冠脉造影、CT方面,无冠心病表现。

综上所述,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细致鉴别,分清不同病症的表现形式与可能引发的疾病种类有助于降低临床误诊率。

【参考文献】

[1]安硕研,赵世华,段福建等.65例左心室中部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J].中国循环杂志,2014,8(z1):9-10.

[2]衷敬柏,董绍英,王阶等.2689例冠心病心绞痛证候要素的文献统计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6,13(5):100-101.

论文作者:周明刚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8月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8

标签:;  ;  ;  ;  ;  ;  ;  ;  

21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分析论文_周明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