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议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王少壮

简议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王少壮

河北三河 0652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也必然向现代化与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以顺应我国发展的总体趋势。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对于整个建筑行业来说都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但该技术还需要健全其生产系统,以发挥更广阔的应用空间。该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解决我国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都有重要意义,也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1 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环境

现阶段,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带动了中国经济的不断进步,但随着建筑成本的增加,建筑工艺的复杂程度加深,人们对建筑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建筑行业施工向着短期、高效与安全的方向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此外,人们的环保观念逐步加深,建筑行业的废料、建材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影响周边环境,因此,如何让建筑工地对环境影响降到最低,是建筑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仅是在于它可以在短期内、高效率地建造出安全系数较高的建筑,还由于它具备建设结构简单和功能化合理等优势。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可以满足人们对于建筑施工提出的新要求,现在许多建筑企业开始纷纷使用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取得了良好效果。现阶段,建筑行业中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这不仅利于开展国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总规划,还利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利于建筑行业为社会创造良好的经济与环保效益。

2 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技术的优点

2.1 节省资源

在具体的建筑项目建设中,会让很多资源出现巨大的浪费,尤其是对工程材料的耗费,而工程建设方采用混凝土装配式建设技术,可以较好减少现场混凝土部件耗费的现象,其施工材料缩减运输距离,降低工程建筑垃圾产生,大幅度提升了工程节能降耗的效果。

2.2 缩减工程施工周期

传统工程通常是在主体框架完成后,还要求用较长的周期来开展副框收口、挡水、窗口剔凿等项目收尾工作,而采用装配式工程建设技术在预制外墙板的过程中,就保存了墙体设施外窗时所需的墙砖,在主体框架竣工后就能够立刻进行外围密封,相比以往工程处理外围封闭工期能够节约将近60天的时间,同时,装配式工程建设技术还给提早插入室内砌筑和工程装饰等项目提供了更好的条件,缩减工序,从根源上处理施工周期问题。

2.3 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混凝土装配式工程建设技术可以减少施工场地的制作和运输,缩减施工场地材料的堆放,极大改善工程周围的环境,减少了施工噪声的污染,其满足国家相关的绿色工程建设要求。

3 预制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技术控制

3.1 控制温度应力的技术

混凝土温度越高对施工质量的影响越大,因此对混凝土进行强制降温处理非常有必要。常见的降温方法有:预埋水管冷却法,即通过水管排入冷水来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办法,主要适用大体积混凝土;其次,适当减少水泥用量不但能够优化施工强度,还有利于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释放热量等。目前,国内已研究出专门改善混凝土温度的水泥,比如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大坝水泥等,它们都属于地热水泥,已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中;此外,混凝土浇筑技术也是控制混凝土温度的关键。一般情况下,外部温度越高对开展混凝土浇筑作业越不利,且容易对混凝土的性能、应力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避开正午、气温最高的时段。特别是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必须采用强制降温的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混凝土施工的浇筑技术

正确的浇筑技术有利于发挥混凝土真正的效能。反之则会制约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的作用。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浇筑应有序、有层次的开展,采用自然流淌、水平分层、斜向分段和反复推移的浇筑方式进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混凝土浇筑得饱满,有利于防止离析现象的发生。第二,控制好浇筑的高度也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值得注意的时,在进行水平分层浇筑时,每层的厚度都要均匀、合理,不宜太厚,也不能太薄,要具有科学性。此外,要把握好上层混凝土与下层混凝土的浇筑时间,两者不宜间隔太长时间,若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底层混凝土已完成初凝,将大大影响了混凝土结构的统一性,对后期维护与保养造成一定困难。

3.3 振捣方式

混凝土的质量取决到振捣的质量,通常把混凝土振捣分成三道工序,分别为:(1)混凝土坡角;(2)混凝土坡中间;(3)混凝土的坡顶。振捣的位置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只有充分振捣、合理配合才能保证混凝土的特性,并且能够满足施工设计要求。其次,使用振捣棒进行振捣时,要控制好振捣棒搅拌的时间和插入的深度,有利于振捣充分。通常振捣棒插入的纵深不得少于50mm,要保持匀速搅拌,搅拌的间距保持在400mm左右,振捣棒插入速度要快,拔出须缓速。最后,待混凝土振捣充分后用刮杠将混凝土表面刮平,然后再添加一些碎石毛料约5mm~25mm左右,用木抹在混凝土凝结前搓平,为了达到预期效果,搓平次数不得少于两次。

3.4 混凝土的运输与泵送技术

在混凝土的运输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泵送的时间和运距的需求,从而采取合理的拌合材料配比,保证混凝土的强度。一般而言,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可能由于时间过长而产生了凝固和离析的现象,这就会影响到后期的施工质量。因此若出现了分层和离析的现象,就必须对其进行搅拌均匀后再进行使用。合理安排运输的路径和时间,尽量减少混凝土的转运次数,保证混凝土在初凝之前就能送到预制构件现场,并进行浇筑。

4 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的相关施工技术

4.1 混凝土的浇筑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混凝土的浇筑。在浇筑的过程中,相关的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技术要求,专业地进行浇筑。通过对混凝土结构尺寸的把握,以及控制好钢筋的疏密度,合理的调整管道的预埋以及地脚螺栓的留设,设计施工人员应该经过周详考虑然后进行浇筑。混凝土的浇筑方法主要分三类,分段分层浇筑、全面分层浇筑以及斜面分层浇筑。分段分层浇筑说的是先从底层起进行浇筑,浇筑一定距离后再浇筑第二层,以此类推,直到浇筑完毕;全面分层浇筑说的是在第一层浇筑完毕后趁其未初凝时进行第二层的浇筑,也是如此类推,直至整个过程的完成;斜面分层浇筑,从浇筑层下端开始,逐渐上移进行浇筑,坡度不大于30度,这种浇筑方法适用于结构长度很大程度上超过厚度的情况。

4.2 施工操作程序的严格进行

混凝土施工人员要认真查看施工设计图纸,领会其中要点,通过对设计人员设计意图的理解,制定相应地施工操作方案,并且严格按照要求和设计方案进行施工,严谨地进行施工程序的操作,坚决杜绝相关人员的恶意怠工。同时相关监管人员要根据混凝土的具体配比要求,跟进混凝土质量与性能的检查,监理的工程师应具体测量混凝土的用料规格,和易性以及离析状况,并按要求定时、定量抽查混凝土的相关塌落度,协助施工人员做好浇筑工作,并加强对其的管理与监督,减少对原材料的流失,从操作方面完善混凝土的浇筑。

4.3 偷工减料现象的坚决杜绝

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的时候要坚决杜绝偷工减料,施工人员首先要做好自我约束的工作。比如,不能进行拆模的就坚决不过早的拆模。同时,在进行楼板的浇捣的时候必须专门派人监护钢筋,避免有人踩弯钢筋面。未浇筑混凝土前,不能私自拆除支柱,这是为了避免梁板形成悬臂,然后为避免因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裂缝,通过在大梁的两侧面层内加置通长的钢筋网片,增加其承受力等等。

结束语

装配式建筑在施工速度、工程质量、用工量、能耗等方面均优于传统施工方式,但是在目前体量小、标准化水平不足的情况下,装配式建筑相对于传统施工方式增量成本较高,未来达到200万平方米规范化生产时,且形式完善的标准化体系,装配式建筑建设成本将与传统现浇方式持平。与此同时,预制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也将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必读[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武启明.王子英.张聪.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的相关问题解析[J].天津建设科技,2016(4).

论文作者:王少壮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2

标签:;  ;  ;  ;  ;  ;  ;  ;  

简议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王少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