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后桥驱动载体装置论文_李雁斌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51)

摘要:随着客车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客车后桥已成为客车驱动总成部件的关键点,为了更好的模拟后桥运行状态,观察后桥的优缺点,我们设计了一种客车后桥驱动装置。现简要介绍如下。

关键词:后桥安装架;模拟装置;驱动载体

1、背景技术

后桥,就是指车辆动力传递的后驱动轴组成部分。它由两个半桥组成,可实施半桥差速运动。同时,它也是用来支撑车轮和连接后车轮的装置。如果是前桥驱动的车辆,那么后桥就仅仅是随动桥而已,只起到承载的作用。如果前桥不是驱动桥,那么后桥就是驱动桥,这时候除了承载作用外还起到驱动和减速还有差速的作用,为了能够为车辆提供足够的动力,现有的客车等中大型车辆主要为后桥驱动。

后桥在工作时会根据汽车的运行状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满足汽车在不平整路面以及过弯等状况时保持正常运行的需求,减小汽车运行时轮轴的压力,使汽车在运行时更加稳定,汽车工业仍然在不断的发展,对汽车的试验研究也不断的在进行,为了方便客车后桥的固定与研究,现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2、产品设计

本次设计的产品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后桥驱动载体装置,以便能够适用多种型号的客车后桥,而且在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来调节客车后桥的高度,十分直观简洁,方便工作人员安装不同型号种类的后桥,并对后桥进行运行状态模拟,更加直观的发现后桥的优点与缺点。具体设计方案如下。

如图1所示,一种客车后桥驱动载体装置包括固定架、后桥安装架、模拟装置以及电机,固定架安装固定在地面上,固定架上安装有后桥安装架,固定架与后桥安装架的下方设置有模拟装置,模拟装置通过链条与伺服电机连接;固定架包括呈矩形分布的四个支柱以及两端固定安装在支柱顶部的两个支架横梁;后桥安装架包括平移块、伸缩块、安装横梁以及开在安装横梁上的螺孔,平移块上开有方孔,安装横梁的两端固定在伸缩块的顶部,两个安装横梁为平行设置,安装横梁上开有阵列分布的螺孔;模拟装置包括动力轴、传动轴、伸缩轴、波动轴、转轮、轴承以及支撑架,动力轴通过链条与伺服电机连接,动力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连接有伸缩轴,伸缩轴连接有波动轴,波动轴与转轮连接。

平移块与伸缩块通过平移块上的固定孔与伸缩块上的移动孔来固定位置。两个所述支架横梁平行设置,支架横梁的上表面设置有“T”形槽。平移块的下方设置有“T”形滑块。伸缩轴上套接有轴承,轴承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上。传动轴上开有滑孔,所述伸缩轴上安装连接有限位块。波动轴为“L”形,波动轴的一端与伸缩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伸缩轴的一端指向转轮的圆心,波动轴的另一端与转轮固定连接。传动轴与伸缩轴通过传动轴上设置的固定限位孔与伸缩轴上设置的移动限位孔来固定位置。

图1、结构示意图

3、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说明该装置的具体结构,现结合实施例对本设计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一种客车后桥驱动载体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固定架1、后桥安装架2、模拟装置3以及电机4;固定架1安装固定在地面上,固定架1上安装有后桥安装架2,固定架1与后桥安装架2的下方设置有模拟装置3,模拟装置3通过链条5与伺服电机4连接。固定架1包括呈矩形分布的四个支柱以及两端固定安装在支柱顶部的两个支架横梁,两个支架横梁平行设置,支架横梁的上表面设置有“T”形槽。

后桥安装架2包括平移块、伸缩块、安装横梁以及开在安装横梁上的螺孔;安装横梁的两端固定在伸缩块的顶部,两个安装横梁为平行设置,安装横梁上开有阵列分布的螺孔,工作时可以通过平移块的水平方向移动与伸缩块的竖直方向移动以及阵列分布的螺孔来配合不同型号的客车后桥。

模拟装置3包括动力轴、传动轴、伸缩轴、波动轴、转轮、轴承以及支撑架,所述动力轴通过链条5与伺服电机4连接,动力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连接有伸缩轴,伸缩轴连接有波动轴,波动轴与转轮连接,所述伸缩轴上套接有轴承,轴承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上,在支撑架对模拟装置3起到支撑作用时不影响伸缩轴的正常转动;

工作时,客车后桥的差速器区域通过后桥安装架2安装固定,通过调整平移块与伸缩块的位置可以使后桥安装架2适用于多种不同型号的客车后桥,客车后桥的两个轮子放置在转轮上,通过转轮35的转动来模拟客车后桥在不平整的地面上工作的情况,而且可以根据需要来调节客车后桥的高度,十分直观简洁,方便研发人员安装不同型号种类的后桥,并对后桥进行运行状态模拟,更加直观的发现后桥的优点与缺点。

4、结束语

本次设计的一种客车后桥驱动载体装置能够安装固定客车后桥,而且能够根据客车后桥的型号与种类进行调整,使其能够适用多种型号的客车后桥,而且可以根据需要来调节客车后桥的高度,十分直观简洁,方便工作人员安装不同型号种类的后桥,并对后桥进行运行状态模拟,更加直观的发现后桥的优点与缺点。本产品结构简单,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便于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8月.

[2]余志生.汽车理论.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

[3]周方寿,等.客车车身覆盖件的设计及制造.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4]张德鹏,蔡红民.大客车车身制造工艺.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

论文作者:李雁斌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2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  ;  ;  ;  ;  ;  ;  ;  

客车后桥驱动载体装置论文_李雁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