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教师实施德育应注意三个问题论文_王萍

思品教师实施德育应注意三个问题论文_王萍

王萍 湖北省咸丰县民族中学 445600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学校是主阵地,是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学阶段是中学生的思想道德迅速发展阶段,具有较大的不成熟、不稳定的动荡性,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两极分化的特点。当前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存在着多种多样的问题,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学生的前途及社会的进步。那么,思品教师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并且在教育中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一、德育教育要实现三个转变的问题

1.由首位向核心转变。“首位”是排序性的,是第一位的,是头等重要的,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应占据第一的位置。“核心”则是内涵性的,是起辐射、贯穿、主心骨的作用,因此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我们的德育如何从首位转变到核心上来?要改变那些一提加强德育就要增加教育内容、增加活动总量,就要组织看革命电影、读革命书籍、唱革命歌曲、参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单一的思维方式和传统做法,而要让德育更自然、更艺术、更有效地渗透于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2.由高、大、远向低、小、近转变。就学校的德育而言,要高低结合,以低为主;大小结合,以小为主;远近结合,以近为主。同时,德育也要形成自己学校的特色,形成学校德育的系列。

3.由灌输向疏导转变。长期以来,德育离不开说教和灌输。为什么我们一直在呼吁要改善教育、要注重德育的内化、要讲求德育的实效而一直没有得到改善,总觉得内化不够,收效不大?其根本原因在于缺少对受教育者个体的尊重,没有以学生为主体,忽视了对教育规律的遵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人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目标,德育的功能成效直接影响到人的全面发展的达成度。因此,如何实现德育的创新,从而真正地确立起德育的核心地位,有效地发挥德育的应有作用,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非常紧迫的任务。而德育定位的转变,又不失为一种德育的创新。

二、德育教育要注重四个回归的问题

1.回归教育的整体。教育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德育本应整合于教育的系统之中。首先,在德育管理上要整合于学校的组织系统之中。其次,各门学科、各类活动都应自然地、恰到好处地开发德育的功能,发挥德育的作用。第三,在教师队伍建设中要注重教师人文底蕴的丰富、师德修养的提升。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能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回归成长的规律。教育应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和学生成长的规律。德育作为教育核心内容更应遵循规律。如何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由小到大,打好基础,使德育回归到人的成长发展的自然状态,成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期盼。学校德育目标要尽可能与学生主体目标相协调,德育内容要尽可能地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连。

3.回归学生的主体。学校德育的实质是育德,即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学生既是德育的出发点,又是德育的归宿,他们理应成为德育的主体。学生是有独立性和独特性的生命体,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独立人格理应受到尊重。学校教育就是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参与发展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获得参与和发展的体验,使学生在参与中得到发展。

4.回归人性的本体。众所周知,人由自然人走向社会人的过程,是持续性与阶段性的有机结合。人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常想,树的成长有年轮,一年一轮,据说哪一年生长不好会影响其今后的发展。其实,人的成长也有“年轮”,每个阶段都有其成长的特点和需求。事实告诉我们,学生是人,他们也有思想、有个性,必须得到应有的理解和尊重。当然,学生是成长中的人,需要正确教育和引导。我们在学生面前,不仅要有教育艺术,而且要有人格魅力。

三、德育教育要体现创新的问题

1.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会学习,在体验中学会做人。体验式德育是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会学习、在体验中学会做人。如何让学生学会做人?我们通过构建和实施“主体体验”德育来实现,主体体验德育与主体体验教学、主体体验管理、主体体验社区、家庭等一起,组成了我校德育教育的基本模式——体验式教育。

2.使目标、内容与学生实际相连接。目标和内容是我校校本德育的主体部分,我们尽可能地使德育目标与农村学生的主体目标相协调,使德育内容与农村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接。确立培养具有主体精神的新人,旨在使教育的实效能在学生的未来发展中体现出来,对当前教育有一个明确的长远导向。按照目标形成了一个自我教育的活动系列,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形成了循序提高的内容阶梯。只有当校本化的德育目标由远及近分层次形成系列,也只有当根据目标而来的德育要求、内容与之相匹配时,校本德育的构建才基本成形。然而,其构成并非一劳永逸,尚须在实践中不断修正与完善。

3.在实施过程中与学生特点相适应。校本德育的实施,从过程到结果一定要强调优化,拓展德育的实施途径。我们把学习、活动、生活作为“体验式”德育的三大基本途径,让学生全方位地参与实践活动,获得多角色体验。学校尽可能多地提供机会,让学生通过多种多样的具体角色的承担,逐步体验自己应有的主体地位,强化角色意识,学会多角色实践,从而增强对角色的责任和义务的体验。也要让学生参与教育的全过程,获得自身的充分发展,学生活动最大的意义就在于让他们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得全面而又充分的发展,以此提高教育的实效。

论文作者:王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2月总第2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4

标签:;  ;  ;  ;  ;  ;  ;  ;  

思品教师实施德育应注意三个问题论文_王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