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基础上加用针灸对中风偏瘫的改善作用论文_郑国菊

(剑阁县人民医院;四川广元628317)

【摘要】目的:探析中风偏瘫患者采用康复护理联合针灸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116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分与总有效率。结果:数据显示,观察组上肢、下肢Fugl-Meyer评分分别为(42.32±5.85)分、(30.23±4.55)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10%、75.86%,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针灸与康复护理联合用于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明显改善患者上下肢功能,加快患者疾病康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风偏瘫;针灸;康复护理;护理效果

Effect of acupuncture plus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hemiplegia after stroke

Zhengguoju

Jiange People's Hospital (Sichuan, Guangyuan, 628317)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troke patients with rehabilitation nursing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treatment. Methods: 116 cases of stroke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were randomly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in January 2015 ~2017 year in Jul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the acupuncture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Fugl-Meyer score and total efficiency. Results: the data showed that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upper limb, lower limb Fugl-Meyer scores were (42.32 + 5.85), (30.23 + 4.55) ,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3.10%, 75.86%,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P < 0.05). Conclusion: Acupuncture an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for patient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upper limb function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stroke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accelerate the disease recovery rate,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stroke hemiplegia; acupunctur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nursing effect;

脑血管常见疾病中中风具有极高的发病率,主要是因为脑功能缺损或者急性脑循环障碍造成局限的一种疾病,若不及时控制,会并发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1]。中风疾病对患者的工作能力、正常生活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同时会造成患者肢体语言不协调、失去语言能力等后果,严重的会造成患者瘫痪[2]。目前,中风偏瘫患者临床主要是通过中医进行治疗,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联合康复护理进行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本文对我院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实施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干预,现将治疗、护理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均来自2015年1月~2017年7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16例中风偏瘫患者,与《中风病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与《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对中风偏瘫疾病的诊断标准互相符合,并通过MRI、CT等检查确诊为脑出血或者脑梗死疾病,且合并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将关节病、严重脏器合并症、生命体征不稳定等患者排除出本组研究之外;男患者76例,女患者40例,年龄为45~70岁,中位年龄为(61.22±5.85)岁;其中56例脑出血,60例脑梗死。按照医学伦理学原则,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8例。观察组与对照组疾病诊断标准、检查方式、疾病类型、排除标准、性别、年龄等各项数据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临床仅采用针灸进行治疗,按照患者疾病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穴位进行治疗,主要方法如下:(1)急性期。对于起病<2周的患者,选择三阴交、人中、内关作为治疗主穴,上肢选择尺泽、合谷、外观、曲池、肩髃等穴位,下肢选择复溜、太冲、太溪、委中、环跳等穴位;(2)恢复期。对于起病在2~4周的患者,选择三阴交、人中、内关等作为主穴,上肢选择合谷、外关、手三里、曲池、天府、少海、极泉等穴位;下肢选择涌泉、太冲、血海、丰隆、足三里等穴位;(3)后遗症期。对于起病>5周的患者,选择人中、内关作为主穴,上肢选择合谷、手三里、外关、曲池、极泉、肩髃等穴位,下肢选择涌泉、血海、丰隆、委中、足三里等穴位。在开始针灸之前对相关穴位皮肤进行全面消毒,尽可能稳准快的施针,进针采用捻转的方式,每次进针间隔10分钟,需要刘振30min,每天1次,3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观察组针灸治疗的方法与对照组一致,同时联合康复护理进行干预,主要措施体现如下:(1)摆放良肢。通过合理摆放良肢的方式可降低痉挛的发生率,患侧上肢在仰卧位时需要放置一枕头确保其维持外旋、外展状态,并稍微屈曲肘关节,手部以绷带布卷状呈现,并垫起肩胛;将枕头放置于下肢外侧,避免髋关节外旋、外展;将软枕垫于臀部确保骨盆前挺;将软枕放置在膝关节下,确保其稍微屈曲;为了避免足下垂的情况,需要维持踝关节在90°角度,防止足趾面前部受到刺激,从而避免牵张反射的情况;患侧卧位时需要前伸患肩,并拉出患肩,防止后缩与受压[3];(2)关节被动活动。通过分析患者的个体差异以及病情变化,协助患完成患肢肩外旋、肩外展、指关节屈伸运动,并完成髋关节外内旋,屈伸膝关节,关节被动训练可以从近端逐渐过渡到远端,每隔1~2h进行1次体温变换,将患肢抬高,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3)按摩肢体。首先对健侧的穴位进行按摩,等到患者疾病逐渐好转后对患侧穴位进行按摩,按摩患侧时需要重视对拮抗肌群进行刺激,使对抗下肢伸肌优势与对抗上肢屈肌优势得到全面发挥,使肌群间肌张力的平衡获得有效协调;(4)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对中风偏瘫患者要给予关心体贴,和患者沟通交流时采用亲切的态度,禁止以歧视的态度面对患者,严禁采用过激的语言和患者沟通交流[4]。护理人员还可以通过气质、行为、态度、表情以及语言等影响患者,使患者治疗期间不良负面心理得到明显改善,将其治疗期间的烦恼与顾虑明显解除。另外,由于患者及其家属会有疾病只能通过药物治疗方能痊愈的想法,护理人员需要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到康复护理的有效性,建立其疾病治愈的自信,提高其配合护理操作、治疗操作的依从性[5]。

1.3临床效果判定标准

通过Fugl-Meyer法[6]评定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分值越高,则表示患者的运动能力越强,反之,分值越弱,则表示患者肢体运动能力越弱。

采用NIHSS量表[7]评分患者的临床治疗、临床护理效果,分成康复、显效、有效、无效等4个级别,主要体现如下:(1)康复:经过治疗护理干预后,相对于治疗前来说,NIHSS评分降低幅度≥91%;(2)显效:经过治疗护理干预后,相对于治疗前来说,NIHSS评分降低幅度在46%~90%之间;(3)有效:经过治疗护理干预后,相对于治疗前来说,NIHSS评分降低幅度在18%~45%之间;(4)无效:经过治疗护理后,NIHSS评分降低幅度不明显或者未降低。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30.0统计学软件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效果进行判定,计量数据、计数数据分别通过均数±标准差、率(%)表示,以t、卡方检验,若P<0.05,则代表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上下肢Fugl-Meyer评分

观察组、对照组上肢、下肢Fugl-Meyer评分在接受护理干预前对比无明显差别(P>0.05);接受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上肢、下肢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中风临床特征以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发病率作为主要特征,偏瘫是其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临床以意识障碍偏瘫、痉挛性偏瘫、迟缓性偏瘫、轻偏瘫等表现为主。相关研究资料表明,中风患者情绪不佳、饮食不节、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先天性异常、心脏病、高血压等均有可能造成偏瘫症状。中风偏瘫患者生活质量不高,如何通过针对性的措施改善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情况,是目前临床研究学者急需解决的问题[8]。中医学认为,中风偏瘫主要是由于邪气入侵、脉络空虚、气血痹阻、正气不足等因素造成的,心肝肾阴阳失调、精神因素以及饮食习惯变化也会造成中风偏瘫症状。目前,中风偏瘫患者临床主要是通过针灸进行治疗,通过分析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病位置进行针灸,能加快脑循环,使脑组织病态得到改善,加快恢复以及改善肢体功能的速度。针灸治疗安全性较高,联合诸多穴位进行治疗可获得补气养肾的效果,还能促进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使脑功能损伤明显减轻。早期康复护理是以祖国中医学“治未病”思想作为主要原则,通过中医结构体系与现代医学技术、医学知识互相结合,积极的防治中风疾病。良肢位摆放能够有效的固定关节,避免肩关节半脱位的情况,避免痉挛持续或者加重,对肌张力增高的情况能有效纠正;被动关节运动可降低关节粘连性病变与关节强直发生率,将患肢抬高,能加快静脉回流速度;心理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心理不良情绪得到明显改善,达到提高治疗舒适度的效果。据分析本组研究结果得知,观察组、对照组上肢、下肢Fugl-Meyer评分具有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中风偏瘫患者临床采用康复护理联合针灸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肢体功能障碍症状,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治疗预后有着促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叶维敏,留盈盈,洪显钗.中医康复护理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新中医,2015,v.47;No.495 08:274-276.

[2]李淑芹,邸双,郭庆玲.康复护理在中风病恢复期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J].光明中医,2016,v.31;No.244 03:423-425.

[3]梁秀莉.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用于中风患者的效果及对其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v.20 08:11-13+20.

[4]黄允香.中风偏瘫患者家属对朱琏指针点按疗法认知程度的调查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v.13 10:71-73.

[5]李清华.辨证康复护理对中风偏瘫恢复期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v.26 18:3447-3448.

[6]李艳.康复护理对中风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SASHS)的影响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v.34;No.309 11:1699-1700.

[7]杨尚菊,胡培佳,江颖子,杜妍妍.护理干预结合微波湿热敷对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作用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v.25 06:478-479.

[8]陈袁平,唐培凤.研究中医特色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v.17 37:6-7+16.

论文作者:郑国菊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3月下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8

标签:;  ;  ;  ;  ;  ;  ;  ;  

康复护理基础上加用针灸对中风偏瘫的改善作用论文_郑国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