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能力论文_王勋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能力论文_王勋

王勋(大英县古柏小学校 四川 大英 629300)

摘要: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永恒动力。创新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教师如何在课堂上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创造型人才呢?下面我提出几点个人心得。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 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11-292-01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所谓创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给予革新,或是创出前所不曾出现过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对老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 语文学科也毫不例外。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把创新教育渗透语文教学中呢?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有这样几点体会:

一、启迪兴趣 为创新打开大门

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兴趣对求知对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也就是说,学习知识要有兴趣,如果学生情绪不高,兴味索然,心理上无准备,感知生理器官呈闭滞状态,还谈何创新?相反,如果很好地启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达到了想求明白和想学习那种跃跃欲试的地步,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进一步提高。为了刺激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应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来启迪学生的兴趣,为创新打开大门。

二、改进教学方法, 渗透创新教学

课堂教学要彻底告别一言堂和注入式,把教学民主、教学互动、激励机制引进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课堂教学民主体现为“三主意识”,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能力,追求以学会学习为主要特征的教学目标。体现教学民主化,主要有以下途径。

1、营造良好的氛围。没有良好的环境氛围,实现教学民主化就是纸上谈兵。因为教学双方是活生生的人,所以教学时,必须要有良好的气氛。

1)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是教学民主的体现,要给每个学生均等的学习机会,针对学生实际,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获得成功的喜悦。

2)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教师必须置身学生中间,指点路径,共同讨论,指出解决办法。甚至可以有意出错,引导学生找错误,究原因,想对策。既让学生有一种亲近感,又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3)创设宽松的环境。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找到学生的共鸣点,激励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更多的参与体验,这样获取的知识才是深层次的,永久性的。特别要鼓励那些不积极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参与,肯定他们的成绩,树立自信心。

3、讲究多维的教学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但是也有规律可寻。

1)教学设计要开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在讨论中,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主动,常常会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2)教学形式灵活多样。语文课堂教学中,要鼓励质疑。注意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求异思维,摒弃已有的知识经验来思考问题。激励他们大胆想象,大胆怀疑,放手让他们去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寻找路径,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而使学生在寻常处发现不寻常的知识。

3)注重实践,提倡尝试。语文教学中,可以布置特殊的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各种能力。形式多样,别具一格,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体现。

4)着眼于学法指导。教师在课堂上,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学习习惯、阅读习惯、写作习惯,使学生掌握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创造性思维。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个性”被称为人类心理行为的动力来源。在学习上能促使学生向着某个目标积极进取。语文教学不要扼杀学生的“个性”发展,要因材而施教,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张扬学生的人格力量,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尽快转化为实际创新能力。

1.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有美感参与的、综合运用多种思维形式并且有开拓创新特色的思维活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多种思维的训练,就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有类比思维、联想思维、辐射思维、逆向思维、辩证思维等多种训练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方法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学生在愉快、和谐、民主的氛围中,智力能够有效地发挥,个性心理特征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求得最佳创新状态,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发挥到极致。

四、提高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这个时代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也是创新教学方式和创新理念的一种教学策略,一直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等,培养有益于社会的具有综合能力的创新性人才。如教《范进中举》时,让学生自己将其改编,这大大激发了积极性,个个都积极地研究教材、把握剧本,都真正成了剧中人,想过把“演员”瘾,这样就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突破了课堂教学空间,为学生开创了语文实践天地。同时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把握好教学原则,注重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开发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教会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要通过各式各样的丰富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书写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素质也得到相应的提高,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培养和提高,创新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总之,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需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思维和精神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当前知识时代,创新思维更是一个人能力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当前我们一再提倡的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创新教育有着更重要的现实性意义。只有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去一步步改进教学方案,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以便能在以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进一步去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习惯,最终推动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自身修养的提高。

论文作者:王勋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  ;  ;  ;  ;  ;  ;  ;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能力论文_王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