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典园林风景的布置和特点论文_高松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风景的布置和特点论文_高松

高松

广西博白县园林管理所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的布局和造景上都有着独特的讲究,它积聚着造园家们的智慧,在给我们营造了艺术文化气息的同时给了我们美的享受。本文从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入手,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风景的布局,探讨了中国古典园林构景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特色;风景布局;构景方法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

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是淳朴自然美,重在表现大自然山水的景色美,处处显示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融,中国造园的基本法则是"有定法、无定式",利用山、水、植物为素材,经人为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出精练化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有定法是造园的基本准则之一,在园林设计中,自然要素应做到精练典型,"虽为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符合自然之理,体现"天人合一"的民族精神。无定式主要表现为,选址没有固定模式、园林风格没有固定模式两个方面。与世界园林相比,我国园林有四大艺术特色,具体包括:

1.造园艺术“师法自然”

"师法自然"在造园艺术上包括两方面。首先是总体布局要合乎自然。"师法

自然"是山水总体布局,艺术素材的提炼与组合,要合乎自然界地形生成分布的客观规律。古典园林是自然山水式园林,山水景观的设计与营造,必须以自然为蓝本,以自然本原为依据,即"以真为假"来塑造园林地貌,做到景观地貌"做假成真",使之"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第二是指每个细节素材的景观组合,要符合自然和谐、相互依存的规律。造园艺术如同音乐中的曲谱,必须对自然山水进行艺术取舍和高度概括,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无穷意境。

2.园林建筑“融于自然”

园林建筑"融于自然",是指建筑的布局、造型、规模、色彩,要与自然环境相和谐,使建筑美与自然美融于一体。建筑的形与神,既要与天空、地面、自然环境吻合,又要与园林内各部分景观相衔接,使园林体现自然、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达到渐人佳境、情景交融的效果。

3.花木配置“顺应自然”

植物是园林设计中最富有生命力的素材,在花木选择搭配上,可以创造充满生机的绿色环境。可以与山石、水面、建筑有机结合,点化主题、互为组景。花木在全园的营造上要顺应自然,物种配置上要仿效自然,不求整齐,但求意境。

4.意境情趣“表现自然”

园林创造的最终目的是表现自然之美。意境是理想美,是理念与生活、感情与景物的结合,也是中国园林的精髓,造园者把自己的感情、理念融于园林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类似的情感、理念和联想。中国山水园林的意境,往往借助山水、建筑、花木来传达,通过园名、景题、刻石、匾额、楹联等文字形式,来深化意境的内涵。

二、中国古典园林风景的布局

1.山水布局

山水,原是由不同的地形地貌而形成的自然景物,在我国“创作自然”的古典园林里是至关重要的。山是骨骼,水是血液。山,按其质料构成分类,不外乎有石山、土山和土石相间的山;按其大小和位置,则又可分为园山、院山和单峰三类。园林中的山,是经过细心挑选的,要求它们姿态入画,气势雄伟,轮廓曲折,构成美丽的天际线。尤其对石山、石峰要求更严,除了选取石种外,还得用“挑、飘、透、跨、连、悬、垂、斗、卡、剑……”一系列叠石技法,叠成造型奇特和构图优美,各面成景的假山,供人们欣赏。水,在园林中有动、静之分,如河流、涧溪、飞瀑、涌泉、滴水、细注……都是动的例子,但园林水景却以给人平静的印象为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水要根据水源和园内地势的具体情况,顺乎自然地进行安排。水体要活,分聚处理要得当,小则聚,大则分,岸曲水洄,似分似连。这样可增加借景机会和画面层次,密切水面同其他园林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映衬,使整个园林脉络相通,气氛协调。

2.花木布局

花木,经过人工的莳栽、培植和组织,使它们成为园林造景的一种不可缺少的要素。应当指出,我国古典园林中的花木,虽然也是经过人工莳栽、培植和组织的,但与西欧古典主义园林不一样,绝大多数仍然保持了它们自然生长的姿态。花木在园林中的意义,可以用“润肤嫩肉”或“盛装”来进行比喻,它本身不仅可以独立构成景色画面,而且还能以它来围合空间,组织道路,对比尺度,配衬主景,丰富层次,和谐色调。同时由于花木的存在,引进了许多走兽、飞禽,鸟语花香,生气勃勃,使景色画面更为活泼生动,给人以色、香、味俱全的美好享受。花木还同古代人们的比拟联系在一起,如松的永恒、苍劲,竹的潇洒、挺拔,海棠的娇嫩,杨柳的多姿,腊梅的傲雪,牡丹的富华,莲荷的如意,兰草的典雅……联想丰富,感染力极强。我国古代的园艺家,为了使花木满足四时观赏的要求,对花木的移栽、修剪、繁殖、保护及其适应的气候、土壤条件,在长期实践中创造了无数的宝贵经验。

3.道路布局

道路,和山水花木等同样列为园林要素,在园林中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我们不能简单地把道路理解为只是园林里的通道,而应看作是画面上组织景色观赏点的连线。它不仅把园林中数量多分布广的各个景物连贯起来,而且还把人们引导到恰当的位置和适宜的角度,得以欣赏这些景物的最佳画面。同时,还向人们展开了一个有头有尾的连续画面,把各种园林景色组织到统一协调的气氛中去引导观者从头至尾有条不紊地进行观赏。此外,由于道路本身的各种处理和别致的安排,会使游人感到妙趣横生。如前行时或疑已无路,豁然开朗;或穿山过穴,别有洞天;或临池岸,轻拂杨柳;或登峻峰,畅胸舒怀……抓住人们的心情,抑扬顿挫,随之起伏,使处于静态的秀丽景色,给人一个动态的欣赏意境。一般来说,园林中的道路设计,都是“因景设路”,但亦有“因路设景”的情况。有曲廊幽径,也有通街大道,有石板道、砖墁道,也有“花街铺石”,各有特点和意趣,使得道路各处景随步移,把园林联系成为完整的优美的有机统一体。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方法

中国古代园林构景,十分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运用多种构景手法表现自然之美以求达到最佳境界。中国古代园林构景基本手法有障景、借景、框景、对景、漏景等,其手法因园林性质、规模,因地而宜、因时而宜。

1.障景

障景是用假山、树木、建筑物等设置屏障,既遮挡不利于表现园林景观美的景物,同时又为园林增加景致的设计性屏障景观。前方如有不雅场地、建筑、器物等影响园林景致,多建造富有韵味的遮挡性景物,用来遮挡视线,同时增加园景。如园路前方的照壁、园路两侧栽种的密闭松墙等。如拙政园中部原入口处,经过长长的夹道进入腰门,迎面一座小型黄石假山,构成一个幽闭的前导小空间,犹如臂章免使园景一览无余。

2.借景

借景是将园外之景巧妙地组合于园内,使景深增加、层次丰富,形成有限的空间、无限的景色,使园内、园外景观融为一体。借景有远借(如远山)、邻借(如大树)、仰借(如楼阁)、俯借(如池鱼)、应时而借(如花草)。借景能使园林空间范围扩大、画面生动,景观层次丰富,因此在我国造园艺术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拙政园的“与谁同坐轩”建于拙政园西园水中小岛的东南角,东南面对“别有洞天”的月洞门,背衬葱翠小山,前临碧波清池,环境十分优美。

3.框景

框景是用有限的空间框架,采收外部空间画面的一种构景方法。可采用门框、窗框、洞框、廊柱框、乔木枝干抱合框等,框景可将散漫的景色集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可步移景换达到画境,实属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集合。拙政园的“梧竹幽居”四面的月洞门就是最好的框景。

4.对景

对景是指两个彼此相对的景致,能够相互观赏的构景方法。如拙政园中部从枇杷园通过圆洞门“晚翠”望见池北雪香云蔚亭掩映于林木之中,又如自西部扇面亭望门洞外的到影楼等景物,都是对景的手法。

5.漏景

漏景是通过花墙、廊壁各种造型的花窗、漏屏风、树枝叶隙、林木间隙等,将院内外、廊壁内外、林隙内外的美景组合,构建一种若隐若现、雅致迷离景致的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它是我国文明和品质的象征,是具有生命的文化遗产。它就像是一幅概括和升华大自然的山水画,以空间的形式展现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之中。园林布置在于成景,景就是诗情画意,诗是语言艺术,画是造型艺术,而园林则是“诗心画眼”。在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发展和形势的需要向我们提出来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为人类设计,运用生态园林的观点,创造风景优美的生活环境,满足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这是我们应该不懈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艳华.中国古典园林景观之布局规律[J].中国园艺文摘,2010(05)

[2]张源.浅谈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艺术中的构造原则[J].大舞台,2010(12)

[3]谢伟岸.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2012(20)

论文作者:高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6

标签:;  ;  ;  ;  ;  ;  ;  ;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风景的布置和特点论文_高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