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可用性的评测及改进

网站可用性的评测及改进

李佳[1]2002年在《网站可用性的评测及改进》文中研究表明目前,互联网络发展迅速,各种网站在成倍地增长,网络经济逐渐成为新经济热点。然而伴随着网站的高速发展,网站建设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迷路、信息查找困难、页面设计太花哨、事件处理过程繁琐等,这给人们浏览网站带来了很多困难,即所谓的网站可用性问题。可用性是指在特定的使用环境下特定用户使用特定产品完成特定任务时所具有的有效性、效率和用户主观满意度。对网站来说,是指用户能否高效轻松地使用网站,实现自己的目的。随着互联网在近几十年逐步深入人们生活,网站可用性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并且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网站可用性的研究和实践已经成为可用性工程领域的一个热点。 本文首先分析网站可用性的现状、产生原因,然后概括总结目前网站可用性各方面的工作,并据此提出了一个开展网站可用性工作的指导框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我们在网站可用性工程方面进行的两项试验性的研究。(1)基于CIF标准,进行了网站可用性的对比评测,评估不同网站可用性质量的差异。测试结果基本上反映了网站可用性质量的实际水平。这说明可以应用CIF标准对网站的可用性质量进行统一、客观、定量的衡量。(2)采用基于用户期望的信息分类、优化网页编辑和提高可访问性等方法,对网站可用性质量进行了改进,并对改进效果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在许多情况下,运用简单的可用性工程方法就可以明显改进网站可用性质量。

李金玉[2]2016年在《基于证据理论的教育资源软件可用性评估》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教育资源软件的可用性评测研究还处于萌芽期,有关如何确定教育资源软件可用性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还尚未有正式的规范,因此造成软件低水平的重复性开发,从而带来资源浪费,更无法与国际上的评测体系相沟通。为此,本文致力于以群体评价来帮助指导个体分析评测教育资源软件,形成以实际用户需求为核心、以客观准确为目的的可用性评估方法,进行教育资源软件可用性评估的综合研讨。针对软件可用性评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优化加权证据理论合成法则的可用性评估方法。该方法在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间相对权重的基础上,再次对权重进行寻优,并对证据理论合成法则进行改进以完成对各评价信息的加权合成。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建立教育资源软件可用性评估指标体系。基于优化加权证据理论的教育资源软件可用性评估模型以国际标准ISO/IEC 9126和ISO 9241中软件可用性定义和度量指标,以及教育资源软件的定义为评估的理论依据,并通过指标的全面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可测性原则、去重复性原则、易操作性原则确定指标体系。(2)对待合成的证据加权处理。分析传统证据理论合成法则没有考虑各证据间相对权重的不足,结合层次分析法进行加权处理,这种新的加权证据理论合成法则能更好的处理各证据间相互影响或者相互背离时软件可用性评估的问题。对层次分析法生成的权重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进一步寻优处理,得到更客观准确的权值,为下一步融合得出评估结果打下坚实的基础。(3)提出基于优化加权证据理论的教育资源软件可用性评估模型。模型大体分为叁个层次:首先,结合多个方面的考量,确定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其次,在确定了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由专家对各个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评分选择,并进行权值优化以获取最终较为客观的指标权重;最后,运用证据理论的合成法则将多个指标的评价值结合获取的各指标权值进行数据融合,综合评估出最终的软件可用性等级。通过实验,验证了本论文提出的基于证据理论合成法则的软件可用性评估模型能够客观、真实地反应出被评估软件的可用性。

赵祺刚[3]2009年在《基于用户体验的数字电视界面可用性与用户点播意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电视模数转换的推进,数字电视作为一种全新的娱乐媒体,已经越来越为百姓所接受。然而,硬件的升级并没有带来用户传统收视习惯的改变,如何引导用户点播电视,推进互动业务发展已经成为数字电视盈利的突破点。传统的数字电视研究更多的是关注运营模式的转变或从定价策略上来讨论,很少直接从最终用户的角度出发来探讨影响他们点播意愿的因素。而本研究是从用户最直接的体验来源——数字电视交互界面设计的角度来分析界面可用性是否会影响用户的点播意愿。本文依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数字家庭互动服务模式研究及系统平台》(项目号2007BAH13B05),做了如下研究:第一:采用专家、用户访谈和问卷调研相结合的形式。本研究参考了Venkatesh发表在Management Science上利用微软可用性指南(MUG)来研究网站可用性与用户使用行为及购买意愿的方法,通过访谈确定当前界面存在的可用性问题并在数字电视背景下重新定义了可用性指标,设计出问卷量表。实地及网络问卷调研得出了界面内容质量、功能推广、个性化应用和情感满足与用户基本交互行为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而基本交互行为又会促进用户点播意愿,中介效应成立。同时调研过程中还搜集了用户给出的改进建议和期望。第二:为了挖掘潜在的用户需求,本研究选取了10名无经验用户进行体验实验,通过实验来验证先期调研结果,对调研中出现的与前人研究相悖的结论做出了合理解释。得出任务难度会影响用户感知易用性评价,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思路。第叁:考察了点播需求在可用性与点播意愿之间的调节作用,分析了不同特征的用户受可用性影响的差异,为今后的客户群体划分和个性化定制提供了参考。

过为[4]2008年在《网络产品简化可用性评估方法的评测及改进》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实验数据来源于与淘宝网(中国)公司合作的淘宝新产品的可用性评估项目。基于此实验,探讨设计中、后期产品可用性评估的有效途径,为项目开发过程中可用性评估方法的价值、时机和有效性作初步的讨论。论文分析了互联网企业实际开展的简化可用性工程及其价值和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网络产品开发中后期的各种主要可用性评估方法的实际案例,得到有关不同评估方法的实际数据。而后通过比对和分析,对网络产品可用性评估方法进行改进。研究最后通过实践案例,对改进后评估方法的易操作和有效性进行验证。研究本质上是对评估方法本身的理论探讨和评价改良。从实施该方法能获取的收益和需要付出的代价这两方面,来分析评估方法的优劣。评价实验中采取了项目内、外专家经验性评估和目标用户测试等方法,而后对比分析了组内和组外专家之间、专家和用户之间的评估差异,获知可用性知识和产品知识对于“人”发现“产品”可用性问题的影响程度。研究通过比对实验和验证性评价的测试、比对和分析,得到并验证了对于网络产品中后期简化可用性评估的叁个改进点:1.不做用户测试;2.仅做经验性评估;3.做改进的经验性评估改进后的评估方法,注重深入、全面、规范地专家评估(经验性评估)。在挖掘类似高级操作和认知逻辑关系这两类的深层可用性问题方面,表现非常突出。

滕学伟[5]2007年在《GIS人机交互界面可用性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计算机硬、软件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GIS的应用已经逐步推广到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出现了各种GIS应用系统,如城市规划管理GIS系统、房产管理GIS系统、环保GIS系统和土地管理GIS系统等。一个成功的GIS系统离不开一个友好的用户界面,用户界面是系统与用户沟通的媒介,但是在当前的GIS开发过程中,很少将用户界面单独进行考虑和设计,也很少对用户界面进行可用性的测试和评估。人机交互学是一门关于设计和评估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系统而使这些系统能最容易为人类使用的学科,可用性评估研究是这一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评估有助于了解用户需求,发现系统人机交互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建立更好的用户界面,提高系统的可用性、效率和用户的满意度。本文将人机交互可用性评估引入到GIS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中,结合GIS系统人机交互的特点,首先提出GIS系统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的叁个原则;其次,从可用性的定义出发,根据可用性质量指标体系,结合对GIS人机交互特点的分析,建立了GIS人机交互界面可用性质量指标体系。并通过对人机交互界面可用性评估方法的研究,根据GIS人机交互界面可用性质量指标体系,对现有的可用性评估方法进行改进,提出基于任务的GOMS层次量化模型和用户交互满意度问卷(QUIS)两个可用性评估方法;最后采用基于任务的GOMS层次量化模型和QUIS调查问卷对房产GIS实例——南京房产GIS系统和丽水透明售房系统进行可用性评估,验证了评估方法。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通过分析GIS人机交互设计和交互界面特点,提出GIS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原则。(2)从可用性定义出发,结合GIS系统人机交互的特点,建立了GIS人机交互可用性评估质量指标体系。(3)对比各种可用性评估方法,根据GIS人机交互可用性质量指标,提出GIS人机交互界面可用性评估方法。(4)对现有GOMS模型进行改进,提出基于任务的GOMS层次量化模型,并根据GIS人机交互可用性评估质量指标,设计出符合GIS系统特点的QUIS调查问卷结构。(5)对房产GIS实例——南京房产GIS系统和丽水透明售房系统进行可用性评估,验证了评估方法。

陈丽[6]2007年在《老年人购物网界面的可用性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可用性研究等方法,分析研究了针对老年人购物网站的网页界面设计。文中首先给出依据判断了老年人购物网站界面设计的必要性,介绍了网页界面设计及网页可用性的基本理念,网页界面设计过程和用户研究方法。之后进行了主要用户群体的具体设定和老年人用户群体的需求分析,其中包括:用户群体范围的定义,用户群体的特点分析,用户群体的购物决策风格和行为特征,用户群体网上购物的需求和行为特征。老年人购物网站界面可用性指标设定之后,建立研究模型并收集实例样本并对其进行评测分析。在网页的布局和视觉效果设计方面,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研究:首先选择两个典型的购物网站进行可用性测试,测试后通过结果回顾来发现设计中的问题,之后分别是导航设计,页面布局设计,色彩设计,动画及交互点击设计,图标设计和字体设计。最后,根据研究和分析结果,对老年人购物网界面设计提出研究总结和设计建议,并总结了研究中的不足并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郑琳, 黄国彬[7]2015年在《网站可用性评价工具的发展现状与功能特点剖析》文中提出界定了网站可用性评价工具的含义及其兴起原因,在此基础上,以15款具有代表性的网站可用性评价工具为分析实例,从地域分布、时间分布、用户特点、功能类型等角度,全面剖析当前主流网站可用性评价工具的发展特点,评点网站可用性评价工具的发展层次与存在不足,并对其功能完善提出了可行建议。

魏芳芳[8]2009年在《政府门户网站可用性及其对网站信任度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作为电子政务实施的关键,政府门户网站是政府与公众交互的重要渠道,其建设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我国的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大多从建设者自身出发,还未能实现完全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从而进一步导致使用率和满意度偏低的问题。目前对于政府门户网站的研究主要集中到绩效评价和成熟度等问题上,而从用户视角对政府门户网站可用性进行研究还相对较少。本研究在总结新公共管理、政府门户网站评价、人机交互、可用性、网站信任度等研究综述的基础上,以人机交互领域的可用性作为切入点,构建研究模型,开发了适用于政府门户网站的可用性评价维度,以及可用性各维度对于用户满意度和网站信任度的影响。本研究首先通过可用性研究中情景式实验研究方法,测评了部分城市政府门户网站可用性水平,从中选取可用性差别较大的深圳、昆明、桂林叁个城市的政府门户网站做为实证研究对象。然后进行基于用户体验的数据采集,最后利用SPSS13.0对回收的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通过文献综述结合政府门户网站服务功能从内容质量、易用性、网站推广、定制服务和情感因素五个方面重新构建了政府门户网站可用性度量尺度。(2)不同性别用户对内容质量、易用性、网站推广、定制服务和情感因素五个维度的重要性认知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教育程度的用户对于网站信任度的感知有明显差异。(3)通过数据分析验证了网站可用性各评价维度对用户满意度和网站信任度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内容质量对用户满意度和网站信任度影响最大,其次是易用性。(4)网站可用性各评价维度内容质量、易用性、网站推广、定制服务和情感因素通过用户满意度的中介作用对网站信任度产生影响。

姚亚梅[9]2016年在《基于用户体验的网络学习平台可用性评价建模及分析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教育信息化成为各国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而实施网络教学以及开展网络学习对推进教育信息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作为实施网络教学和开展网络学习的有力支撑的网络学习平台,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网络教学的实施以及网络学习的开展是否有效。所以,网络学习平台的好坏是否可以及时得到反馈就显得极其重要。反馈网络学习平台的好坏也就是要评价其可用性的好坏。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提出了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对于高校网络学习平台的可用性进行评价。在可用性理论的支持下,初步建立了高校网络学习平台可用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构建了一套包括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在内的比较完整的高校网络学习平台可用性评价模型。最后,以该模型为基础,利用计算机技术编程实现了高校网络学习平台可用性评价分析系统。开发该系统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可用性评价模型的使用效率并证明该模型的可行性。本论文的具体研究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对高校网络学习平台可用性评价现状和相关理论的研究:该部分的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对网络学习平台进行文献调研,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文献和理论进行分类梳理,以得出高校网络学习平台可用性评价现状。第二部分:构建高校网络学习平台可用性评价模型:根据文献调研,初步确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调查法对初步确立的指标体系进行修正,并用问卷调查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确立所有指标的权重,并设定评价等级标准,至此,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高校网络学习平台可用性评价模型。第叁部分:分析系统的设计:以该评价模型为基础,利用计算机技术编程实现可用性评价分析系统,以提高模型的使用效率。第四部分:评价模型和分析系统的模拟测试应用:根据评价模型,以云南师范大学网络学习平台为例,针对此平台的可用性模拟评价对本文中的评价分析系统进行测试。通过用户进行评价问卷填写提交,管理员对该评价分析系统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可视化的评价结果,给出相应的本校平台建设指导建议。本文建立的高校网络学习平台可用性评价分析系统,一方面是对网络学习平台可用性评价模型的一个升华,以网上收集问卷替代传统收集,以自动分析替代手动操作,可以减少工作量,节约时间,提高模型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也为网络学习平台的开发团队及维护者提供一些建设及维护平台的参考依据。

郑巧[10]2010年在《国内汽车垂直网站可用性研究》文中认为步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购买力的日益提高,以及国家不断出台汽车消费的有利政策,个人已成为汽车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同时,互联网也逐渐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由此,通过汽车网站来了解、关注、研究甚至购买汽车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目前国内汽车垂直网站的现状是一方面拥有着大量的用户,另一方面,用户对其满意度评价不高。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是各个汽车垂直网站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可用性问题。为此,我们有必要进行国内汽车垂直网站可用性研究以改善这种现状。目前在国内外,关注汽车垂直网站可用性的研究不多。本文力图从网站用户出发,在汽车垂直网站用户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国内汽车垂直网站可用性评价指标体系,再结合专家调查对该指标体系进行修正及赋予权重。为了解国内汽车垂直网站的可用性现状,以及进一步验证本文所建立的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及合理性,本文在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设计实验,对4家国内汽车垂直网站进行了实证评价,并根据实验数据的分析结果提出了国内汽车垂直网站可用性建设的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1]. 网站可用性的评测及改进[D]. 李佳. 大连海事大学. 2002

[2]. 基于证据理论的教育资源软件可用性评估[D]. 李金玉. 西安邮电大学. 2016

[3]. 基于用户体验的数字电视界面可用性与用户点播意愿研究[D]. 赵祺刚. 浙江大学. 2009

[4]. 网络产品简化可用性评估方法的评测及改进[D]. 过为. 湖南大学. 2008

[5]. GIS人机交互界面可用性评估研究[D]. 滕学伟. 南京师范大学. 2007

[6]. 老年人购物网界面的可用性设计研究[D]. 陈丽. 上海交通大学. 2007

[7]. 网站可用性评价工具的发展现状与功能特点剖析[J]. 郑琳, 黄国彬.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5

[8]. 政府门户网站可用性及其对网站信任度影响研究[D]. 魏芳芳. 浙江大学. 2009

[9]. 基于用户体验的网络学习平台可用性评价建模及分析系统研究[D]. 姚亚梅. 云南师范大学. 2016

[10]. 国内汽车垂直网站可用性研究[D]. 郑巧. 西南大学. 2010

标签:;  ;  ;  ;  ;  ;  ;  ;  ;  ;  ;  

网站可用性的评测及改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