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设计有限公司 510627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文明的不断进步以及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已经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城市化生态园林的建设中我们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园林设计中对植物的配置,一个优秀的景观,不仅要有优美的建筑作为主体骨架,更要有合理的植物与之相匹配,体现出景观之中的自然美、和谐美。本文在对生态园林的定义阐释的基础上,对植物的配置原则及配置方法做了详细的探讨,并对生态型园林中植物种类的选择所产生效益进行了简单论述,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生态园林;植物配置;效益分析
前言
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因此,生态园林建设已经成为城市生态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一般而言,生态型园林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能美化环境,为人们提供宜人的游览休憩场所;二是具有改善生态环境的生态作用,减少污染,维护生态环境;三是依靠科学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这三方面的内涵宗旨在于美化城市环境,净化城市空气,从而满足城市居民对城市环境的要求,不断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园林的定义
生态园林是指以生态原理为指导(如互惠共生、生态位、物种多样性竞争、化学互感作用等)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种群间相互协调。生态园林是基于传统的园林设计而产生的,目的是发挥园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更加有利于人们的生活健康。生态园林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以及对粉尘的吸收作用来达到净化空气,避免环境污染的效果,合理的搭配植物,美化环境,从而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和优美的生活场所。
二、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原则
2.1 调和原则
在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调和原则。调和原则不仅仅是指植物与植物之间,也涉及到植物和周边环境、周边生物、周边建筑的调和性。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使人们在身临其境的时候能够感受到和谐的氛围,从而达到心灵和身体的双重放松,带给人轻松愉悦的享受。
2.2 节奏感和韵律原则
节奏是按一定的条理、秩序重复连续地排列,形成一种律动的形式。它有等距离的连续,也有渐大、渐小、渐长、渐短、渐高、渐低、渐明、渐暗等排列组成,如同春、夏、秋、冬的四季循环。韵律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比节奏更高一级的律动,是在节奏基础上更超于线形的起伏、流畅与和谐。生态园林设计中根据环境的不同进行植物配置,比如主干道以阵列的方式处理,干净整洁,具有引导性,背景讲究多层次组团搭配,丰富层次,林冠线高低起伏,富有变化。在相对宽敞的地方,可以大面积种植一些体积较大的树木,而在面积较小的地方,就相对减少种植乔木的数量,以灌木和花草为主。
2.3 统一原则
在对植物进行配置的时候,除了要观察周围的环境之外,还要根据植物自身的品种、生长态势和颜色等进行配置。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他们之间保持一定的相似性,引起统一感,这样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总之,如果变化太多,整体就会显得杂乱无章,失去美感。过于繁杂的色彩还会引起心烦意乱,无所适从,但太平铺直叙,缺乏变化,就会显得单调呆板,因此生态园林设计时,植物配置要求掌握在统一中寻求变化。
2.4 均衡原则
植物的整体生长态势、枝叶发育情况不同,因此带给人的感觉也不相同。将体量、质地各异的植物种类按均衡原则进行配置,景观就显得稳定、比较顺眼。植物配置包括规则式均衡和自然式均衡,比如,规则式可在主入口等位置使用,庄严大气,引导游人路线,自然式可考虑在组团节点的位置使用,层次丰富,充满活力。不同的搭配有不同的观赏性,整体上保持均衡。
三、生态园林中植物配置方法
3.1 季节性植物交互配置
生态园林中植物配置应注重季节性,避免一年四季景色单调。季节性植物交互配置,季相分明,乔木、灌木、地被、草坪搭配合理。注重生态结构的多样性、层次性,进一步达到了植物群落的和谐自然,人工配置的鬼斧神工。色叶木与花木、落叶与常绿叶等搭配充分的体现除了一年四季的季节变化与季相分明,还积极营造了自然和谐、舒适宜人的生活空间。春天“满园花香遮不住”,夏天“绿树成荫人自凉”,秋天“果实累累压枝头”,冬天“寒梅傲雪绿叶脆”。在改善了周围生态环境的同时,并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应。
3.2 注重植物色彩与层次配置
生态园林艺术中,色彩是最基本的要素。在园林建设中,应注重色彩学原理,注意色彩的协调、邻补与对比,进而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将枇杷、桂花、广玉兰等绿叶植物作背景,将红继木、红叶石楠、杜鹃等植物作近景,强烈的色彩对比下,给人们强烈视觉冲击。在关注色彩协调因素前提下,还应注意植物与环境的协调。拼花艺术中,花木的色彩、层次非常重要,合理的层次配置,就好比一件艺术品。在生态园林建设中,也应注意植物的层次感,层次性植物配置,提高园林观赏性。
3.3 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交互配置
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交互配置,在木本花卉基础上,合理搭配草本花卉,两者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全面提高植物搭配合理性。例如,在桃花树下合理种植万寿菊,使得景色鲜艳、多彩,颜色变化多端。另外,还需要考虑植物的生长地势、寿命、形状等因素,因地制宜,使植物合理搭配。
3.4 观叶植物与观花植物合理配置
在生态园林设计中,应该合理配置观叶植物与观花植物比例,使人们不仅可以欣赏到鲜艳的花朵,也能欣赏淡雅的绿叶,鲜艳与淡雅相互交融,使得园林景色更加怡人。比如,金叶女贞、紫叶小檗等植物耐修剪且株从紧密,可与基础绿色植物相互配合,构造成美丽的镶边、图案等。尤其是在住宅区绿色草坪广场背景下的基础性种植,能更加衬托彩叶植物的亮丽。或配置颜色深浅不同的植物,淡绿色草坪与绿色樟树以及深绿色油松合理配置,就能形成层次感强烈的景观。
四、生态园林设计时植物种类的选择
(1)依据相关的环保规定和要求开展植物配置活动。诸多植物不但具有较强的美化环境以及绿化作用,而且还发挥了较强的固沙、防风、杀菌、防火、吸滞粉尘、隔音、抗污染以及吸收有害气体等作用。所以,在居民区以及城市园林配置树木的过程中,必须按照不同地区的具体环境保护要求和需要,为其配置恰当的植物。
(2)按照本地区的气候环境科学地配置相关植物,尤其是在技术条件、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地区,这一点显得至关重要。比如,地处亚热带地区,首选植物应是优良落叶树种,如栾树、无患子等乔木类,山杜英等耐寒的常绿树种乔木等。
(3)要充分考虑该地区的具体土壤环境条件,科学地配置相关树种。比如,茶花、杜鹃以及红花木等,都属于典型的酸性土树种,它们适宜生存在pH值5.5~6.5,含有较多铁铝成分的土质中。但黄杨、枸杞、棕榈、夹竹桃以及桃叶珊瑚等属于典型的喜碱性土树种,适宜在pH值7.5~8.5,含有较多钙质的土质中生长。
五、生态园林设计中所应注意的植物配置因素
5.1 植物配置应首先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
在植物配置时要充分照顾到各种植物的自然生长属性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物种,搭配成乔木、灌木、草木、藤木等各种类兼具的复合型物群,同时应当熟悉掌握各物种的生长规律,适时的进行人工帮助,塑造一个科学、均衡、平稳、有旺盛生命力及自我修复更新功能的发展型生态系统。
5.2 植物配置应做到花叶结合的良好效果
在进行配置时应当避免单调、重复的情况,将观花类植物与观叶类植物有机融合,比如将红叶李、银杏等叶色变化美丽的植物和花类植物进行组合,不仅可以达到错落优美的效果,还可以延长植物的观赏时间。所以就要将两类植物做精心创意的搭配以期达到色彩迷人、形神兼备的状态。
5.3 植物配置应做到四季有景、风光独特
在进行配置时应力求贴近自然、四季分明,季节特征显现,流露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做好阔叶与针叶植物的搭配,选择观赏效果良好的时令植物与长青植物相结合,使得处处生机、时时绿色、花香阵阵。
5.4 保障安全、杜绝污染、有机养护,兼顾效益
在进行生态园林的配置时还要考虑一些植物对人的影响因素,避免有毒素、有异味、有过敏物质的散发,另外可配置开放性的草坪,以供人们接触绿地、应急避难。同时尽量少用或不用化学的药剂以减少污染,多以生物或人工的有机方式进行养护。
六、生态园林配置产生的效益
生态园林的设计和实施可以收到多种效益,从类型上可以分为三种效益,分别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是指生态园林进行的植物配置具有较好的促进生长和防御病虫害的作用,稳定的植物群落减少了日常的养护工作,无疑为园林的后期养护节约了成本。
社会效益是指生态园林不仅仅有利于人们娱乐休闲,创造和谐的环境,还能教育人们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与自然和谐共处。
生态效益是通过园林的设计和建设使得城市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变,噪音和毒害气体也减轻了不少,对于环境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态园林的设计是以生态学为基本原理,设计多个学科的研究工作,对于人们的生活场所和周围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生态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应结合当地人文、民俗等特色,深入分析园林自然地形地貌,遵循一系列的配置原则,采用科学合理的配置方式,确保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艺术性和生态化,积极推动我国生态园林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家辉,创建生态型城市绿地系统—深圳特区绿地系统规划实践,建筑学报2015.08
[2] [美]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环境美学译丛.张敏.湖南科技出版社.2016.09
[3] 水恒源.浅谈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华章.2011.012
[4] 李海娜.生态型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工作.北京农业.2012.03
[5] 杜凯丽.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探析.现代园艺2013.08
[6] 王鸿锡.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价值工程2014.09
[7] 王明辉,宋国强.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中国园林.2015.08
[8] 马德伟.何诗颖.点睛之笔――色彩景观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现代园.2013.09
论文作者:汪光祥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8
标签:植物论文; 园林设计论文; 生态论文; 生态园林论文; 园林论文; 色彩论文; 原则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