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师生的心理距离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论文_黄晓书

初中体育教学中师生的心理距离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论文_黄晓书

四川省简阳市华西九义校 641400

体育教学同其他教学一样,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但它不是简单的教与学的相互作用,其实可以算是一门艺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很珍贵、很重要的人际关系,即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它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效果的好与坏。教与学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授”与“受”的关系,不解决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就不可能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也就不能使教学取得最佳效果。长期以来,根据我自身实践及在一些教学观摩活动中,看到由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一环扣一环,教师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学生努力练习,严密的组织机构,俨然一堂无可挑剔的好课。然而观者总觉心里不轻松,细想却是由于课堂气氛不轻松,师生心里紧张,心理距离较大所致。而同时我们也会在另一些体育课中看到,课堂气氛很活跃,教师通过不同声调的语言、优美的动作、高尚的行为不断与学生接触,并要求学生用相应的语言、动作、行为作出反馈,师生间交往频繁、亲密无间、心理相容。在这样一种气氛和谐的情景中,学生学习的兴趣盎然,积极性高,思维活跃,并愿意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去克服困难,获得学习的成功。很显然,这两种不同的教学形式所取得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前者可能外在的生理的效益明显,而后者则取得了生理、心理及其它多方面的效益。而取得的不同效果关键在于前者师生关系紧张,心理距离过大;后者师生关系融洽,心理距离适宜。从心理学上来分析,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心理上的距离。心理上的距离越近,反映人们相互之间越吸引;心理距离越疏远,则反映双方越缺乏吸引力。初中体育教学中主要的人际关系就是师生关系。师生心理上客观存在着心理距离。当师生间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相互爱护时,心理上就接近;反之,心理就疏远。如果心理上疏远,则学习可能是一种形式主义,学生就不会真正想学、爱学、自觉积极地学,就最容易形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不良现象;或者由于疏远达到紧张、对立,学生为发泄内心的不满,而表现出种种骂街、破坏等不良行为。这样的师生关系不但不能收到教学的最佳效果,还可能导致对整个教育的破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适度的心理距离产生的效应从以下分析可以了解:

一、教师行为表现与教学效果

教师的行为表现一般有两种:一是工作表现,如教师公布内容、任务清楚,提出的目的明确,严格管理学生,科学合理地安排练习等等;另一种为情感表现,比如教学中要注意并善于观察每个学生的感情变化,对个别异常表现的学生(像身体素质差、内向胆小、紧张、不敢做动作、反应慢的),要及时给以个别帮助,同时要注意方法,要用和蔼鼓励的语言,使学生感到亲切、愉快、平易近人,逐渐消除不良行为。根据我自己和同行们的体验观察发现:

1.教师工作表现与人情表现均低的,则学生积极性与教学效果差。

2.教师工作表现高于人情表现,则教学效果一般,学生积极性不高。

3.教师人情表现高于工作表现,则教学效果一般,学生满意感高。

4.教师行为和工作表现都高的,则学生的积极性和教学效果最好。

这说明,要想取得最佳教学效果,不仅要有最好的教学方法,还必须有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所形成的师生心理距离及心理效应

1.权利因素和服从感。社会和国家赋予体育教师教育和管理学生的责任和权利。所以教师对学生施加的权力性影响,必然使学生服从,因而形成的关系就是教育与服从的关系。这样的关系说明相互间缺乏吸引力,也就是说还存在着一定的心理距离。

2.品格因素与敬爱感。如果体育教师言行能表现出很强责任心、进取心,以及不惧酷暑严寒的忘我的工作精神和风貌,就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敬爱感。这种精神感召力能驱使学生听从教导,甚至崇拜体育老师,模仿体育教师仪态、言行。

3.知识、才能因素与信赖、敬佩感。体育教师所具备的丰富的体育运动知识和高超的运动技术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一种生长的力量,能满足初中生的求知欲。例如教学中运用丰富、有趣的语言向学生讲解各种运动项目的起源、发展、锻炼价值和一些体坛轶闻趣事,以及我国体育所取得的辉煌成绩等等,充分展示自我高超的各种运动技术能力,做各种优美、标准的示范动作。同时体育教师还应具有较高的实际操作能力、创造能力和组织能力,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比赛,来满足学生身心方面的需要。这样能使学生对体育老师产生一种信任、敬佩感,使他们自觉地学习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使师生间相互吸引,形成比较接近的心理距离。

4.情感因素与亲密感。初中生的感情是丰富的,外在表现是很强的。体育教师若是能爱自己的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成长,多和他们交往,做他们的朋友,就会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密感。如在体育课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做准备活动、一起比赛、一起做游戏等等,学生就愿意和教师交谈,亲近教师,自觉接受教师的教诲,使师生间联结起情感的纽带,从而形成最适宜的心理距离及良好的人际关系。

适度的心理距离能使师生都产生一种驱动感,激发起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共同努力实现教学目标。师生间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使学生树立起自尊心、自信心,自觉学习,努力探索,自我评价,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师生处在最佳的心理状态时,必然会形成课堂和谐的气氛,使师生双方都感到很轻松,各自都能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去完成教与学的任务。这样就会使体育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论文作者:黄晓书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1月总第29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  ;  ;  ;  ;  ;  ;  ;  

初中体育教学中师生的心理距离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论文_黄晓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